刘备已经拥有半壁江山了,为什么不听诸葛亮而一定要打江东?

书友会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有深度,丝语来回答,希望能够让你满意。

简单的说这是刘备的“皇帝梦”使然,是他的私心在作怪!

丝语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因为,刘备其实是三国鼎立之时曹操、孙权和他自己三个人当中最想做皇帝的那个,而且还是最虚伪、最会演的那一个。

如果你不信,就让我们来看一看《三国演义》第八十回【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的一个片段吧:早有到成都,报说曹丕自立为大魏皇帝,于洛阳改造宫殿;且传言汉帝已遇害。汉中王闻知,……玄德因此忧虑,致染成疾,不能理事,政务皆托与孔明。

当孔明和许靖等一干文武大臣想要尊其为帝的时候,刘备“不能理事”的病就马上好了。但是,到了这样的时候,心里极其想做皇帝的他,还是没有忘记要在世人面前演一场戏,假惺惺地推拒一番。

孔明奏曰:非也。曹丕篡汉自立,王上乃汉室苗裔,理合继统以延汉祀。

汉中王勃然变色曰:孤岂效逆贼所为!

此时的刘备已经称孤了,还要拂袖而起。

在孔明等一再劝议之后,刘备才终于透露心迹:吾非推阻,恐天下人议论耳。

可见,在刘备心里是多么想登上皇帝位,可是,因为害怕遭到人们的议论,丢掉自己精心塑造的忠厚仁义形象,又不得不假意推拒一番。

于是,自登上皇位之后,刘备就已经把自己当成可以,也应该号令天下的汉朝正统,急于一统天下,实现自己做一个“完整的天下”皇帝的梦想,却苦于“迟迟”找不到讨魏伐吴的理由的他,终于等来了“关羽大意失荆州、孙吴袭荆州杀关羽”,需要“雪弟恨”的机会,所以于“公”于“私”他都不会放过,又怎么还能够听诸葛亮等的劝阻呢?

所以,刘备听不进诸葛亮等的劝阻,一定要攻打东吴是为了向世人宣示自己汉朝正统,讨伐谁是名正言顺的事,说白了就是他“汉朝刘家人汉朝,天下刘家人天下”的思想与私心在作怪,是他想要做一个“完整的天下皇帝”的皇帝梦使然。

您说是么?期待您的阅读分享!留言指教!🙏🙏🙏🙏🙏🙏


油茶丝语


我不搬历史佐证,历史永远是历史,我来讲个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艾欧莉亚!

为了兴复汉室,刘备,张飞,关羽,赵云,诸葛亮为代表的蜀国来到了艾欧莉亚。他们的目的是统一全图,上高地,踏平敌方所有水晶。

专主打野十年,我已发育成功,请蜀国人民放心,赵云高亢的说道!我在上路碾压式发展,对面打野来一次我揍①次,大哥,二哥放心,不需要来帮忙,张飞自豪的说。

各位兄弟我已在中路插满了眼,很亮,刘备激动的说道,“”耶,小样,敢偷袭我,逼我放风墙!”

大哥放心,“无尽”在手天下我有,对面的adc已被我玩爆,关羽不可一世的说道。

主公,关将军太浪,无视对面的敌军,对面的打野又过来“杠刻”了!

“军师放心,你去游走吧!二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让他去浪吧,展示我蜀国雄威。”

“刚我看到对面的打野了”,我去拿个蓝,“啪啪”,我草,三个人埋伏我!我去拧盒饭了!

关羽败走麦城!

二哥,“我要替二哥报仇,我先把大龙给收拾掉”,“啪啊,什么情况,!发育这么久干不过大龙!

张飞被杀

“主公为今之计,我们只有猥琐发育,等他们复活,”诸葛亮说。“”不,打野发育的很好,一个能打2个,从上路进攻,你是辅助,只管给“”奶”。

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

败的一塌糊涂!

诸葛亮虽有智谋但没有权力,张飞虽勇但无智谋,关羽虽智勇但好大喜功,刘备虽有仁义但优柔寡断。

自桃源三结义起,就已经注定他们能成为乱世之枭雄一方霸主,但不能光复汉室,建立万世之功!

太急了,想想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国,他的祖先为他打下了多少坚实的基础。

所以,这就跟创业一样,时间,人才,机遇还有默默付出,不急于求成,该出手时就出手!

个人观点!见解!

谢谢!


海豚的梦


攻击江东,东征讨伐东吴是刘备的决策,诸葛亮也没怎么劝。为何刘备一定要进攻江东?

刘备主要有三个考虑:

1、面子问题



本来,江东与刘备虽然已经断亲,但始终维持着共同抗曹的盟友关系,江东方面以所谓关羽越境取走湘关军粮为理由偷袭南郡,导致关羽最终溃败并斩关羽首级送于曹操。


关羽是刘备集团的二大王,荆州总督,这样的耻辱不报仇,显然令刘备无法面对天下人也无法面对本集团成员。


2、局势问题


哪怕恨曹操入骨,但刘备军队的素质、员额都差距曹魏不少。刘备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而从军队战斗力与经验来说,刘备自认为可以凌驾于江东军队之上,尤其周瑜鲁肃吕蒙三大都督都死了,接任的陆逊(也不小了,39岁)毕竟是孙策女婿而不怎么出名。



3、年龄问题

刘备此时已经60出头,当时人活三十就敢自称老夫,刘备怕自己突然死亡后给儿子留下一个比较差的局势,所以想借这个机会顷全力向江东发起进攻,能消灭最好,最低限度要夺回失去的荆州土地,逼孙权出让更多利益。

这应该是刘备坚持东征的主要原因。


四川達州


纠正一下, 在关羽将荆州失去后,刘备的地盘算是三个国家中最小的了,真正有用的辖区只有益州和汉中,理论上已经是三家中最弱的一方,但他为何还要执意攻打曾经的盟友孙权呢?

一、为弟复仇

这其实是一种冠冕堂皇的说法,其实是靠不住的,关羽死于公元220年,而刘备进攻孙权的时间已经是公元221年了,而且从关羽死后,刘备的态度来看,他对关羽十分不满的。关羽的谥号是后主刘禅给的,刘备自死也没有任何表示,这就已经表明态度了,毕竟给个谥号不过是个流程而已。

二、天时已到

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第二年,刘备就建汉称帝,以大汉自居,这时的刘备拥有了汉的名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征讨四方了。但为何不是篡汉的曹丕呢?实力不够啊,曹魏一直是三方实力最强劲的,以当时刘备的一州之地是无法撼动曹魏的。

而孙权杀关羽、夺荆州,还向曹魏称臣,不能容忍,正是复仇的时刻。

三、隆中战略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三国志》

诸葛亮的隆中战略中,荆州是战略要地,其物产丰富、粮食充足、地处天下之腹,是两路出兵重要组成部分,而失去荆州对于刘备复兴汉室的期望无疑是重大打击,所以他要夺回来。

四、天不假年

其实刘备亲自率军出川攻吴还有着难以言说的苦衷,那一年,刘备已经六十一岁了(虚岁),在那个时代已经算是高寿了,而刘备的老对手曹操就在前一年死去,不过六十六岁(虚岁),刘备看着自己的傻儿子,他知道靠刘禅去夺天下,难度太大了。如果不趁着自己还能出征,自己的汉国可能就没啥机会了,这也是刘备在最后托孤时,对诸葛亮那番话的初衷,都说是刘备试探诸葛亮,其实也是刘备的一种无奈吧。

可惜大汉王气已衰,公元222年,刘备兵败夷陵,第二年就带着无限的遗憾在白帝城去世,而他的荆州在也没有回来。真是时也、命也、运也!


黑水布衣


赤壁之战后,荆州被魏、蜀、吴三方瓜分,三足鼎立之态势愈加明显。赤壁之战中刘备所得到的好处最多,占据了荆州四郡,再加上后来向东吴借来的南郡便是五郡,势力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对于刘备占据半壁江山一说不敢苟同,此时他的势力挺多算是第二,如果加上孙权倒是可以说是半壁江山。

至于刘备为什么非要攻打东吴,个人认为理由有三:

一、为关羽报仇

关羽败走麦城后,率领数十骑出逃,在临沮遇见在此埋伏的马忠,兵败被擒后被害。

此时可以说是刘备事业的鼎峰期,可偏偏此时关羽卻死在了东吴的手中,让刘备既失去了兄弟又失去了地盘。

这肯定会让刘备想起当初的桃园结义,当时三人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一路走来又是何等的兄弟情谊……

如今,关羽惨死于东吴之手,此仇怎能不报,这也是刘备的兄弟情义在主导。

紧接着,三弟张飞的死更是深深的刺激着他。无论平时刘备怎样的谦和、理智,但这时也无法不激动起来。这也是真实的刘备,性情中人!

二、对东吴小视

刚刚我们说过,刘备的势力在三方中居于第二,第一是曹操,第三是孙权。

虽然此时刘备的势力有所增长,可是他也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与曹魏之间还是有距离的,但也相信自己的实力还是高于东吴的。

三、自身年龄问题

刘备率军攻打东吴那一年已经61岁了,这在当时可以说已经是高寿了。老对头曹操去年的时候66岁便死了,自己还能有多少时日;再想想自己的儿子刘禅,以后能撑的起这一切么?

思前想后,也只有趁着自己还能够带兵打仗之时,多征战几场好创造出更有利的局面。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刘备最无奈的局面。

只是可惜,天不如人愿!

孙刘夷陵之战惨遭陆逊火烧连营,几近全军覆没,刘备大败,且败得干干净净。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51144809984489033"} --}

樾檬侃历史


面对提问,小生这里有两点进行纠正。

一是严格意义上来讲,刘备并没有拥有半壁江山。首先,荆州是曹操、孙权、刘备三家占据,只不过刘备占据荆州大部分地盘,可以说在赤壁之战后,荆州以刘备占据优势。其次,刘备入川得到益州,此时对于曹操、孙权、刘备三家而言,刘备的势力仅次于曹操,在三家之中可以排第二。但是刘备并没有占据半壁江山,充其量实力相对雄厚而已,因为只有孙权、刘备双方联合起来的整个长江流域才能算得上半壁江山。



二是诸葛亮并没有劝阻刘备攻打江东。最起码从《三国志》史料中没有反应出诸葛亮对刘备攻打东吴是否定的态度。当然,刘备攻打东吴是有人反对,这个人是赵云,刘备并没有采纳。这里小生冒昧揣测一下,诸葛亮之所以没有反对刘备攻打东吴,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首先,即使诸葛亮进行劝说,估计效果与赵云劝谏结果一样,刘备是不会采纳的。其次,荆州在《隆中对》中占据重要位置,诸葛亮也希望刘备能够借助这次攻打东吴夺回被关羽丢失的荆州。



综上所述,刘备攻打荆州是势在必行,诸葛亮也没有进行劝阻。


安定郡小书生


纵现历史上的三国进程,诸葛亮的隆中策略是不正确的。孙刘联盟离心离德,只能是赤壁之战之时短暂的联盟,不能长期依靠东吴牵制曹魏。。。刘备胸怀复兴汉室的梦想,但给刘备制造许多麻烦的还是东吴。刘备要想一统天下,不能与势力强大的曹魏死磕,必须先灭掉首鼠两端的孙权,但应该把军事重心放在荆州。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名,出兵伐吴,意在灭掉东吴的决策是正确的。但刘备意气用事,随着荆州的丢失和势力的减弱,是没有能力灭掉东吴的。需要省时度势,与民休养生息,增强国力,等待时机。。。孙刘联盟大战赤壁,孙权三万人马,刘琦一万水军,刘备有关羽的几千水军加集团全部人马参战,也不下于一万人,但赤壁之战胜利后,东吴全居功于自,二刘只是打酱油的。刘琦做为荆州的长公子,荆州应属刘琦的,东吴只是邻邦友军,应当重谢,也为曹军顺江而下取东吴起到抯挡作用,但东吴认为他是主力军,在荆州驱逐曹军荆州应当是东吴的,这就是强盗逻辑。诸葛亮趋周瑜在南郡与曹仁对峙,派张飞、赵云、关羽取了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又在周瑜、曹仁两败俱伤时派赵云夺了南郡,曹仁北还樊城。但东吴要求刘备归还南郡,刘备也想以南郡为荆州的政治行政中心,在鲁肃的调和下刘备孙权达成了刘备借荆州的协议,在刘备取得西川后归还荆州给孙权。诸葛亮巧取南郡后又达成了刘备借整个荆州,不知当时刘备诸葛亮是怎样的想法与运做。。。不到三个月,周瑜就派鲁肃来索要荆州,荆州的战略地位实在重要,周瑜想从南郡进取西川,再出关中雄霸天下,周瑜有这个野心但没有这个能力,所以他不想荆州一天在他人手里。孙权也想遏制刘备,不想让他发展壮大。刘备入川,留关羽驻守荆州,东吴常试探关羽,制造小摩擦。关羽为人心高气傲,不耻东吴所为,称东吴为鼠辈也,不善处理名为友邦的关系,得罪了整个东吴。在刘备取得西川后,东吴派使来索要荆州,关羽以主公刘备不在荆州不能给予,又说荆州乃大汉之荆州,我兄长乃汉室后裔,岂能给予他人。东吴对关羽无比愤恨,东吴都督吕蒙派兵进攻长沙郡,关羽因兵力有限,要北防曹操。报知刘备,为不使事态扩大,215年,刘备亲率五万大军回援荆州,与孙权协定以湘水以东归东吴,湘水以西归刘备。此时刘备应当认识到荆州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性,应当把军事重心放在荆州,留下赵云及二万人马,令关羽训练水军,打造战船,加强荆州防务,待日伐吴。。。刘备回到成都,在稳定蜀中局势后应当尽早夺取汉中,固守好蜀中门户。更应当派诸葛亮前往汉中,由诸葛亮指挥,有张飞、马超、黄忠、魏延、严颜等猛将相助,刘备坐镇成都,与荆州密切联络。以诸侯之智,夺取汉中更省时省力。。。取得汉中胜利后,由张飞、魏延、王平、马良守汉中,刘备吴懿、李严、黄权总理蜀中。诸葛亮为军师都督,马超为先锋,率领蜀中文武及六万大军入荆州伐吴。关羽为水军都督,赵云驻南郡以防曹操,请蛮王沙摩柯出兵一万,以及荆州文武将士,总兵力十万人(除赵云驻军二万),水路并进,大举伐吴,势如破竹。只有夺取东吴的土地,人口与资源,才能与曹魏抗衡,才能国力超过曹魏,才能打败曹魏一统天下。但历史没有如果,刘备没有全局关念,没与关羽协调好,联络好,至使荆州丢失,关羽殒命。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愤然发起伐吴战争,以至夷陵大败,蜀国从此国力衰竭,人才尽失,进取中原,还于旧都只是一场梦。





刘坤忠120


刘备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自已的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跟随自己戎马半生的兄弟关羽居然就此殒命,孙刘之间的这一仗是非打不可了。按说他应该听诸葛亮的劝谏,沉下心来总结经验,厉兵秣马,然后再为关羽报仇雪恨。但刘备没有这样“应该”。

张飞惨死在部下手中,为刘备的出征又增加了一分悲剧色彩,复仇的利剑还没有举起就折了利刃,结义的三兄弟瞬间只剩下了孤独的刘备。刘备不顾诸葛亮和赵云的再三劝阻,率领举国之兵踏上了复仇之路。这就是真实的刘备,无论平时是多么的平和理智,在关键时刻他还是一个性情中人。

刘备伐吴的阵容实在不够强大:大将关羽、张飞死了,黄忠也早已病死了,剩下马超、赵云和魏延,马超、魏延要留在北边防备魏国进攻,赵云由于反对伐吴受到刘备冷落。文臣这边,谋士庞统、法正都先后去世了,诸葛亮也需要留在大本营。就在这样一个将帅乏人的情况下,刘备依然坚持伐吴。

刘备摆出一副要拼命的架势来攻吴,自然让孙权很是忌惮。事实上,早在孙权决定向关羽下杀手的时候,他就开始从各方面积极备战。

杀掉关羽,孙刘联盟彻底破裂。孙权担心在刘备复仇的时候,曹魏会趁机对自己下黑手,干脆公开倒向曹魏。孙权俯首称臣,换来了孙刘战争期间曹丕的中立立场。

夷陵之战,又叫猇亭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案例,也是刘备人生的最后一战。夷陵之战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一同被列为三国史上的三大战役。

夷陵之战的大败与刘备的战术错误有很大关系,这更是他人生最大的战略错误。刘备一生败战无数,但极少有全军覆没的,夷陵之战却输得干干净净,何其哀哉!

刘备到白帝城后,不禁仰天大哭,想他征战一生,却没有料到,以他六十岁的人生阅历外加作战经验,竟然输给了默默无闻,不到四十岁的陆逊。从此,刘备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旦,而陆逊则靠火烧连营的成功名扬天下。


峰回路转说历史


第一点,刘备在丢失荆州之后,尤其是上庸三城投降了曹魏,就彻底的毁灭了诸葛的隆中对的两线出兵策略,由一只两角牛变成了一只独角兽了。参照后来诸葛六出祁山寸土未得,我们可以认为刘备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必须要夺取荆州以荆州为主战线北伐。毕竟从汉中出兵,粮草太难接济。

第二点,蜀国境内多山地,虽然易守难攻,但是要出去也是很难,有种说法是蜀地战乱时是天堂,太平时是牢房。而且山地多,就说明人口稀少,可耕地也少,除了成都平原之外的土地,其他的地方自耕能到达自足就不错了,在三国那种生产力落后的时期,人口和粮食永远是迈步过去的两个大坎。要得到更多的人口和粮食补充,就有两个选择第一出兵占领长安,平定关中,第二复夺荆州;比较这两个地方还是人口密度很大而且粮食产出很丰富的地方。而相对于占领长安,复夺荆州的可能性还是更大一些的。

第三点,刘备已经年近花甲,自己感觉到天不假年了。而自己手下亲手培养的一大批人才已经成长起来了,正是需要施展才华的机会,况且刘备能够感觉到自己身后肯定要托孤诸葛,而诸葛的军事能力在正史当中是要打问号的,肯定不如刘备。与其让诸葛带着去拼不如我自己来,把握更大一些。


如烟入幻


从地理位置看,蜀国的位置是最差的,易守难攻,同样意味着也不容易出来进攻。而且人口少,益州总人口不超过一百万。

刘备兴兵攻打江东,不仅仅是替关羽报仇。刘备要攻打吴国、撕毁孙刘联盟总得需要一个理由吧。这个理由就是孙权率先背弃了孙刘联盟,并且发兵偷袭荆州,杀死刘备的心腹爱将。关羽被杀的时间在219年,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时间在221年,期间足足相隔了两年之久。两年之间,刘备完成了称帝大业,一跃成为汉昭烈帝。

从理论上说,夷陵之战的风险是可控的。因为即便刘备败了,无非是损兵折将而已,吴军不可能乘胜追击,威胁到益州。毕竟曹丕的大军虎视眈眈,就等着孙刘大战之后收割孙权,吴军就算战胜了蜀军,也只能立即收兵防魏军。事实上,历史上的夷陵之战,剧情就是这么发展的。当刘备惨败后,吴将徐盛、潘璋等人觉得机不可失,建议陆逊杀向白帝城,活捉了刘备时。陆逊就表示曹丕马上就要杀来了,现在顾不上刘备。此后魏国三路大军果然杀来,孙权赶紧派人向刘备求和。

诸葛亮的隆中对的主要战略就是:东联孙权,北拒曹操,西吞益州,休养生息,等待时机,待天下有变时,从荆州和益州两路北伐曹魏,必定能统一天下。庞统的荆州破败论是说:荆州荒芜破败,人才流失殆尽,而且东边有孙权,北边有曹操,难以有大的发展。而益州有户口百万,土地肥沃,物产丰盛,如果能夺取益州,必有大的发展。

法正的汉中三策的主要思想是:曹操平定汉中后,没有乘胜南下进攻巴蜀,说明曹操有内忧牵制,如果我们能积累力量攻打汉中,上可以消灭敌人,兴复汉室,中可以蚕食雍州和凉州,广拓国土,下可以固守险要地势,是持久之计。把诸葛亮、庞统、法正的战略思想,汇总在一起,就是刘备集团的发展战略。

然而对刘备与蜀汉政权来说,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荆州不但是物资与兵源的重要来源,在地缘政治与战略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刚刚称帝的刘备是不舍得放弃的,这就决定了从战略考虑他一定要打东吴。待到夷陵之战失败之后,刘备碍于局势只能在荆州依旧归属东吴的情况下与东吴讲和,但是荆州没有回到蜀汉之手,始终是蜀汉在三国中较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