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談」當抗疫結束,你的孩子早已不再是原來那個孩子

【大家談】當抗疫結束,你的孩子早已不再是原來那個孩子

「大家談」當抗疫結束,你的孩子早已不再是原來那個孩子

「大家談」當抗疫結束,你的孩子早已不再是原來那個孩子


當抗疫結束,你的孩子早已不再是原來那個孩子

——家長要學會用昨天的抗疫故事

為今天的孩子提供健康成長的營養


最近幾天,全國除湖北省外,新增病例已連續十多天呈下降趨勢,多地無新增,說明我國抗疫成效明顯,接下來是鞏固防控成果。大家都有了陌上花開、勝利在望的喜悅!

但是,自2020年1月23日浙江省啟動重大公共突發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孩子們在家已經宅了有3個星期之久了!在很多家長眼裡,孩子居家的管理和教育成了十分頭痛的難題。回首重大疫情到來宅家的特殊歲月,其實家長們完全可以不負歲月,引導孩子們在抗疫這堂人生大課堂中學到很多平時學校裡、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

日本作家村上村樹的小說《海邊的卡夫卡》裡面的一段話很有哲理:“暴風雨結束後,你不會記得自己是怎樣活下來的,你甚至不確定暴風雨真的結束了。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當你穿過了暴風雨,你早已不再是原來那個你。”當疫情過後,我們也希望,孩子早已不再是原來那個孩子!

「大家談」當抗疫結束,你的孩子早已不再是原來那個孩子


一、感恩奉獻,學會熱愛

一切來得太過突然,當“武漢肺炎”疫情爆發,確診、疑似的病例不斷增加,很多人都處在“懵”和莫名慌張的狀態之中時,大年廿四,84歲的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從廣州出發趕往武漢,他說:“誰都別去武漢,但我可以。” 因為當天航班已無機票可買,他便擠上了傍晚5點開往武漢的高鐵列車。在餐車的一角找了個座,認真地拿出文件和資料開始研究。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大年初一,浙江省135名醫生組成第一批醫療隊馳援武漢;2月14日,浙江再派453名醫護人員帶上醫療器械和設備,由5架包機專送,馳援湖北。至此,浙江總共派出1245名醫護人員出征湖北趕赴一線開展醫療援助!

「大家談」當抗疫結束,你的孩子早已不再是原來那個孩子

在疫情面前沒有退縮的人還有很多很多,一出出感人的劇目在與病毒抗爭的過程中上演:數百臺機器、4000多名工人用10天時間建成擁有2500張床位的火神山醫院;浙江70歲種地老人捐2個口罩,打開一看竟是2萬元現金;日本友人的暖心捐贈;海外學子“人肉”背口罩回國抗疫……看著新聞報道中的這一件又一件事蹟,無一不讓我們熱淚盈眶、心潮澎湃!是什麼讓他們感動了你我?——是他們的愛與責任!詩人艾青說:“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醫生鍾南山說“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衝上去誰上去?” 是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孩子們之所以能安心宅家讀書、看電視,正是因為“抗疫”阻擊戰中這些心懷大愛的“逆行者”們,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何為醫者仁心;他們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時光,迎難而上,趕赴防疫第一線,面臨著超負荷的工作和被傳染的危險,疫情面前,他們詮釋的正是一顆無價的大愛之心!還有那些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和傳播大愛的志願者們!家長們要引導孩子心存感恩,感恩那些默默奉獻的人,從他們的大愛中學會熱愛:愛祖國、愛人民、愛生活……做一個充滿愛的人;堅信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強大的祖國做後盾,有全國人民的齊心協力,我們一定可以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迎接我們的一定是美麗的春天。

「大家談」當抗疫結束,你的孩子早已不再是原來那個孩子

三、敬畏生命,遵守規則

我們的孩子,無論是小學生、初中生還是高中生,長這麼大,應該都是第一次以這樣的方式度過一延再延的超長版寒假,期間肯定會有焦慮、惶恐和不安。在不斷跳動的數字、不斷更新的疫情實況面前,有的孩子甚至會有些害怕。疫情與突發災難更是對我們每個人的教育,家長要及時引導孩子相信科學,敬畏生命,遵守規則!

細數21世紀前20年人類經歷的疫病災難,非洲的埃博拉、2003年的“非典”、2012年中東呼吸綜合症,都與獵食野生動物有關。據相關通報顯示,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存在多個野生動物中間宿主,同時,當今人類新的傳染病78%與野生動物有關!小小的病毒就隱藏在野生動物身上!但就有那麼一部分狂妄自大、無知無畏的人,無視野生動物生命的存在,破壞它們的家園,獵殺、販賣和食用野生動物,以至一顆小小的病毒竟然可以使成千上百人陷入生命危機,使上億民眾陷入焦慮與恐慌,最終造成了今天這個不堪的局面。慘痛的教訓必須讓我們意識到,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是渺小的,生命是脆弱的,我們要敬畏生命,尊重動物,“拒絕野味管住嘴”更應成為全民共識。要知道,吃野味不僅容易滋生病毒,也涉嫌犯罪!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這是一場全民參與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沒有局外人。當疫情蔓延之際,全國各地紛紛採取有效的管控措施控制,浙江更是全國首先啟動重大公共突發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嚴格摸排,落實到戶,精準到人,公務員、戰士、醫生護士和志願者們不畏生死,光榮地戰鬥在疫情防控防治的第一線,其中就有我們的朋友和親人。但有些孩子無知無畏、心存僥倖,不戴口罩、私自上街瞎逛;前幾天,更有兩名大學生不聽國家號召和學校安排,無視校規校紀,擅自提前返校,給相關的防疫抗疫工作增添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還有些成年人隱瞞去過疫情多發地、毆打堅持原則的防疫抗疫人員、藏汽車後備箱企圖穿越疫區、聚餐搓麻將等等,都讓抗疫防疫工作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給國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在這個關鍵時間節點,家長除了以身作則外,還要告訴孩子:一個強大的國家,需要理性成熟、有規則意識的公民。特別是面對“人傳人”的肆虐疫情的時候,更需要大家遵守規則,不出門、不傳謠,用更加理性和客觀的態度對待當前發生的一切,決不能做無視規則、失去理性的事情,否則疫情會更加肆虐,社會會陷入無序的混亂中,最終是害人害已。

「大家談」當抗疫結束,你的孩子早已不再是原來那個孩子


二、勞逸結合,享受親情

疫情蔓延,全國各大中小學都推遲了開學的時間,這個“加長版”的假期使得孩子們擁有了近2個月的在家時間。防疫在家,做好身心防護,安心宅家,保護好自己就是這一階段對國家、對社會最大的貢獻。不知道此刻你的孩子是在上網課呢?還是在刷朋友圈,抑或是通宵打怪玩遊戲,甚至是晨昏顛倒,每天白天躺屍8小時?適當的休息、適可而止的遊戲是可以的,但更應該利用好在家隔離的這段時間,引導孩子好好規劃這一加長版的寒假生活:關注官網的疫情動態,認真鑽研課本知識、查漏補缺,多讀書、讀好書,多思考人生、規劃自己的職業和人生髮展方向……

有同學在網上說,居家一個月,體重已經重了10斤了。那就讓孩子放下手機,勞逸結合,利用家裡現成的資源,多多鍛鍊身體吧!河南一體育老師,每天定時用手機叫學生起床,開展一些諸如床單拔河、水桶搬運、窄距俯臥撐、高抬腿等指向性的身體活動訓練;另外,孩子和父母難得同時在家那麼長時間,在讓孩子充分享受親情的同時,也要學會承擔一些家庭責任,培養和提升孩子的家庭主人翁意識,如為父親捶一次背,為母親洗一次腳,教爺爺奶奶學會用微信,為長輩做一次飯,摒棄“燒菜是母親的事,掃地是父親的活”這樣的錯誤觀念,協助和分擔家務勞動,或圍坐在一起聽長輩講一次他們的成長故事、家族故事、民俗故事,感恩父母、孝老愛親,傳承中華美德。

或父母孩子共讀幾本好書,寫幾篇讀書筆記、宅家日記,陶冶性情,潤澤心靈;觀紅色影片和紀錄片,感悟信仰力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承偉大革命鬥爭精神。

或跟長輩學一項技能,積極開展動手實踐:學習家鄉的手工傳承技藝,傳承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如製作蠟染、刺繡、銀飾、陶藝、竹木等獨具特色的區域工藝品;利用家中的廢舊物品,製作體現保護環境、生態文明、節約資源、低碳生活的精神和理念的實用物品。

只要好好規劃,在家也可以有忙不完的活呢!

行文至此,浙江報告的新增確診病例已經控制在個位數了,我們都可以很分明地感受到春的氣息。宅家的家長要相信,只要把孩子們引導好,一切都會欣欣然地好起來!待到抗疫結束,逆行的英雄得勝凱旋,生病的城市重新煥發光彩,落下的工作可以擼起袖子加油幹起來。待那時,再看看我們的孩子們,TA早已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孩子,TA們在抗疫這一人生大課堂中迅速成長了:是一個個心中有愛、懂得感恩、敬畏生命、遵守規則、孝敬長輩、善於規劃……的大孩子了!

「大家談」當抗疫結束,你的孩子早已不再是原來那個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