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父母皆祸害”的电影

近几年青春片层出不穷,只要略一观察,你会发现,大部分的青春片都跟校园爱情有关。

为什么很多青春片喜欢对校园爱情大肆渲染,却对人物的家庭生活语焉不详?因为爱情可以无

尽止的虚幻,轻易飘上云端;而家庭生活如此日常,必然坠入现实。

一旦坠入现实,电影的梦幻感消失了,从观影体验上来说,可能引起观众某种程度的不适,从商业角度考虑,可能会影响票房收入。

但还是有一些导演会跳出校园爱情的模式,拍一些没有爱情滤镜的青春片。《阳光普照》就是这样的一部片子。它如此接地气,以至于我们每个人都能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又一部“父母皆祸害”的电影

这是一部关于三个年轻人的电影,讲的是父母的爱对孩子的影响的问题。

影片大胆的揭示了一点:父母之爱从来都不是无私的,是有条件的。

父亲爱大儿子是因为他很优秀,父亲不爱小孩子,因为他很糟糕。父亲最后关怀小儿子,是因为大儿子死了,他只剩下一个儿子了。

之前王朔和他母亲上过央视的一个心理访谈节目。

他问母亲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爱我吗?”

得到肯定答案后,他还不死心。

接着问出第二个问题“如果你的儿子是杀人犯,你还爱我吗?”

他母亲回答“我会举报你”。

承认爱是有条件的这一点很残酷,你如果诚实地想想,它确实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一个家庭里,不被爱的小孩子肯定不快乐,而被爱过多的那个小孩,就一定幸福吗?


一、

阿豪是(许光汉饰演)家里的大儿子,学习好,性格好,人长得好,从小被父母尤其是父亲给予了厚爱。可是有一天,他却突然跳楼自杀。爸妈怎么也想不通他为何这样。

爱不等于理解。

从小被爱包围的阿豪,一直是父母老师眼中的乖孩子。从一开始就不被允许有阴影,只能像24小时的太阳,阳光普照,从不停歇。

而他的好只会加重弟弟阿和对他的恨。对此,他有歉疚,他认为自己夺走了弟弟被爱的权利。同时,他又羡慕弟弟,可以那么任性。即便弟弟入狱了,妈妈还是会关爱,他的小女朋友甚至愿意生下孩子,等着他。

阿豪不能任性,他清楚明白任性的结果,必然会伤害别人,对于过于善良的他,无法承受。

他就这样一直发光发热,耗尽自己,最终走向死亡。死亡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所以他死的如此干净利落,连遗书都没有。

他早就不对这个世界有任何期待了。从他在课堂上怼国文老师那句“老师,你相信吗?”,以及他在父亲送他的十几本印有“掌握时间,把握方向”的笔记本上一个字也不写,可以看出他并不认同渗入到这个社会各个角落的那套成功学,以至于面对纯真的爱情也勾不起他生的欲望。

又一部“父母皆祸害”的电影

这是一个被爱困死的人,也是一个被爱抽干的人。他如此纯粹又如此孤独,身上有一股圣洁的味道,他对外散发光芒,对自己的内心又极度封闭,以至于身边没有一个人懂他。


二、

与全然阳光的阿豪相对的,是全然灰暗的菜头。

从小失去父母,跟着奶奶长大的菜头,像极了如今农村大量的留守儿童。物质上匮乏,精神上无人问津,他连得到父母的爱的机会都没有。

除了奶奶,他把阿和当作最重要的人。所以当阿和提出要他为自己出气时,他二话不说拿着刀就把对方的手砍下。代价是,他被关进少年教化所四年半,而他的好兄弟阿和只被关了一年半,而且出狱后再也不联系他。

对菜头来说,这是对他的背叛。

更大的刺激是,他出狱后,家被没收,奶奶被扔进养老院,而阿和过着正常的工作,还娶妻生子了。

巨大的心理落差,燃起了菜头心头的报复之火。于是这个整部电影中最可怜的人成了最恐怖的人。

他像一个恶魔一样阴魂不散的纠缠着阿和,有好几次,你能清楚感觉到他将把阿和的生活全部摧毁。

一开始,他向阿和理所当然的要钱,当阿和的爸爸把钱送去的时候,他却不收,他对阿和爸爸说的那些话,句句杀人不见血。

又一部“父母皆祸害”的电影

当菜头走出车外吸最后一根烟的时候,你发觉这个被阴影覆盖人身上的温情,说到底,菜头没有他想象中的自己那么绝情,他不过是一个极度缺爱的孩子。


三、

阿豪永远阳光普照,菜头永远活在灰暗中,只有阿和不时从阴影的缝隙中体会到阳光的暖意,得以继续生活。

从小被拿来和哥哥比的阿和,在父亲心里没有丝毫存在感。他唯一的一次哭泣,是律师为他求情时,他的父亲坚决把他送进监狱。

而生平第一次感动,也正是在灰暗的监狱里。当广播他即将出狱时,平时看着并不友好的狱友突然停下来,不约而同的唱着《花心》为他祝福。

又一部“父母皆祸害”的电影

出狱后的阿和,出去找工作,坦白自己刚从少年感化院出来,大部分老板听了都拒绝了他,最后还是有人接纳了他,那位洗车店的老板, 不苟言笑的传递着温情。

而菜头的出现,让他和家人的生活再次陷入阴霾中。直到后来父亲杀死菜头,阿和沐浴在晨光中,揣着钱在高架桥上奔跑,才终于迎来了新生。

总的来说,阿和是一个很有韧性的人,对他来说,有爱当然很好,没有足够的爱也能活得下去。他就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一样,善于满足,善于遗忘,原则性没那么强。所以对于曾经为他出气的好兄弟菜头,他能说出只是“一直找我麻烦的人”,偷了领居家的自行车,载着妈妈逛公园,他也觉得这没什么。

相比阿豪和菜头,阿和是最成熟的那一个,也是最像大人的一个。所以无论好坏,他都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

又一部“父母皆祸害”的电影

四、

直接造成这个家庭悲剧的无疑是那位作为驾校教练的父亲。

他当然不是一位好父亲。他对大儿子的过分偏爱,令其无法呼吸,他对小儿子的视而不见,导致了他过早的误入歧途,甚至亲手把小儿子送进监狱少年感化院。

但他为此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爱的大儿子自杀,小儿子被人胁迫。最后他为了挽救阿和的生活,自己动手杀死了菜头。等待他的必然是牢狱之灾。

当阿和的父亲在阳光明媚的山顶对着妻子缓缓说出自己杀死菜头的经过时,是电影的高潮,阳光普照与杀人罪行对比如此强烈。一直艰辛的维持这个家的妻子哭的克制又撕心裂肺,对丈夫又气又恨,最后和丈夫拥抱在一起的画面,温柔又残酷。

温柔又残酷,是导演钟孟宏整部电影的态度。

这种风格跟是枝裕和有点像,但他比是枝裕和犀利。相比是枝裕和不追寻答案的态度,钟孟宏温柔的镜头下总掩不住一双想探究真相的眼睛,隐隐中总有一股杨德昌的影子。

当然,这就是钟孟宏导演的个人风格。

又一部“父母皆祸害”的电影

喜欢,请关注 “时空记1994” ,不定期更新影评、书评、乐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