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第一例、第二例由遺體解剖獲得的新冠肺炎病理被送檢,是否對疫苗研製有幫助?

電影也不好看


不管有沒有幫助,現在很多事情都很不確定,能有一絲絲可能都要做!


一串中文


我是醫心雕龍,我來回答!新冠病毒第一例、第二例由遺體解剖獲得的新冠肺炎病理被送檢,是否對疫苗研製有幫助?這個肯定是有幫助的,目前人類對於新冠病毒的研究,還只停留在人體之外,很多都不是一手資料,如果此時能通過屍體解剖,或許可以發現一些顛覆性的資料,為病毒的疫苗研製帶來轉機。

說到這,可能有人會問:我們已經掌握了病毒的絕大部分信息,為什麼這時侯還要做屍體解剖,的確,在病毒肆虐的一開始,我們的科學家就已經從一些重症患者的身體內分離出了病毒,並且做了基因測序及拍攝電鏡照片,顯示這是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

但這些研究足夠了嗎?顯然不行,我們只是證明了這個病毒的存在,但並知道它是如何攻擊我們的,換句話說,對於像新冠這樣新發的病原體,在臨床治療中我們不僅要了解它的構造,還需要知道它是如何攻擊我們的,這樣才能從整體上解釋病毒的致病機制,為接下來的治療找到依據。

據目前掌握的資料,新冠病毒首先攻擊我們的肺臟,但人體的肺臟結構複雜,病毒到底攻擊的是那一部分?這一點我們還不是很清楚,另外,有病例統計顯示,新冠病毒還會攻擊其它的臟器,比如心、肝、腎等,到底是不是這回事,我們都可以通過這次屍體解剖找到答案。

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2003年的非典,一開始人們對它並不瞭解,甚至有專家認為它是一種變異的衣原體,差一點釀成了大錯,後來屍體解剖找到了答案,當時病理專家在解剖非典死者時,發現肺部的破壞呈現病毒感染的徵象,最後再重新研究,原來它是一種冠狀病毒。

我們知道新冠感染後,患者的肺部往往呈現出磨玻璃影,這也是很多人診斷的依據,但為什麼會出現磨玻璃影?以及這些磨玻璃影是如何演化的,這些我們都不知道,還有就是這個新冠病毒到底對人體的肺泡有多大的破壞力,這些我們也不清楚,只能通過屍體解剖找到答案。

其實不僅是這次新冠病毒的遺體解剖工作非常重要,醫學上的很多疾病都需要解剖學支持,它是臨床和理論之間的橋樑,臨床上很多疾病都需要解剖學的支持才能找到治療方案。


醫心雕龍


疫苗是戰勝新冠病毒的終極武器。18世紀在歐洲肆虐的天花病毒,造成1.5億人死亡,幾乎是“滅絕人類”行為,直到我們研發出天花疫苗,世界衛生組織於1979年宣告天花消亡。為了支持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馬雲捐助了1億,目前疫苗正在研發中,世界衛生組織預測疫苗最快可以在下半年面世。可是,現在疫情嚴峻,有什麼方法能加快研發速度嗎?2月16日,我國新冠肺炎兩例遺體解剖已送病理檢查,對我們了疫苗研製有幫助嗎?遺憾的是,並沒有。但這個病理解剖對臨床救治有重大指導意義。在此,謹向兩位逝者和家屬致以崇高的敬意,謝謝您們對人類做出的貢獻!向劉良教授團隊致敬,謝謝您們冒著感染風險承擔了這次任務!


1.病理解剖是臨床診斷金標準,會解決臨床上很多不解之謎。

如果大家看過《法醫秦明》,都會被劇中法醫的高超技術折服,法醫的病理解剖可以替“死人說話”,明確病因,還原事實真相。現代醫學是建立在病理解剖基礎上,崇尚眼見為實。病理解剖最早緣於中世紀歐洲,用於鼠疫的研究,此後為現代臨床醫學奠定基礎。我們醫學生第一門專業課就是解剖。正如劉良教授所說,病理學診斷是基礎和臨床之間橋樑,是診斷疾病的金標準,無法用別的手段去取代。下圖為劉良教授。


2.對指導新冠肺炎的診斷和治療有重大意義。

截止發文前,全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72528例,死亡人教1870例,疫情嚴峻。新型冠狀病毒在1月6日剛剛才發現,對它的特性還在觀察和摸索中,對它的傳播途徑和致病性急需要得到病理證實。

已知新冠病毒傳播傳播途徑為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上海疾控專家認為還可以通過氣溶膠傳播,前幾天鍾南山院士團隊在重症患者的糞便中查到活的新冠病毒,提示可能有消化道傳播。這些僅僅是從臨床證據去猜測,我們需要病理去提供實質性證據。通過病理切片,看看病毒在體內如何分佈?在肺泡、在小腸、在口腔粘膜或結膜?由此確定傳播途徑指導防護。


新冠肺炎肺部CT呈毛玻璃狀,那肺部實際病變怎麼樣呢?新冠肺炎是病毒感染不是應該血淋巴細胞升高嗎,為什麼是下降呢?臨床推測重症病人可能存在炎症因子風暴,那這些炎因子怎麼聚集,聚集在哪?抗病毒藥、中草藥、激素,哪種有效?還有很多疑惑,病理解剖將會給我們眼見為實的答案,指導臨床治療。

結言:新冠肺炎的預防、診斷和治療任重而道遠,病理解剖將有利於指明方向。致敬為人類健康做出貢獻的逝者和家屬!




沒什麼幫助。或者說,患者遺體根本就不是用來研製疫苗的,而是用來研究症狀,從中找出怎樣去控制症狀的。

事實上,研發一種病毒疫苗,至少要10年以上的時間,有了研發技術,想製作出來也要幾個月。想要NCP疫苗研製成功並應用到臨床,最樂觀的說,也要到2035年以後。

疫苗需要採集病毒毒株,但並不是從患者遺體上採集的。想採集NCP毒株還用得著患者遺體?隨便哪個確診病例,進行咽拭子採集,就能獲得更“新鮮”的帶有NCP的細胞。

為什麼咽拭子核酸檢測的準確率不算很高?有那麼多“假陰性”病例?其實冠狀病毒是很難在細胞培養裡存活的。這個難關暫時攻不破,這是顯而易見的,所以,這個時候把主要精力放在研製疫苗上並不是最佳選擇。我相信那些專家們更深知這個道理,不會耗費大把精力去鑽牛角尖。

主要精力應該放在哪?應該放在控制症狀上。解剖患者遺體,獲得病理數據,掌握疾病對人體的影響和進展規律,控制住這些,就能控制症狀發展,而控制住症狀不出現急速進展,就能救命。

對於NCP,沒有特效藥,換句話說,至少目前為止,還不知道有什麼藥物能殺滅人體內的NCP。那麼患者體內的病毒怎麼辦?是靠患者自己的免疫系統,產生對病毒的抗體以後,去由免疫系統把病毒幹掉。幹掉病毒這件事,目前的醫學水平,完全沒有能力插手。

醫學所做的,就是給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內環境,讓患者的免疫系統儘快產生抗體、產生足夠多的抗體,自己把自己治癒。

所以,控制住症狀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只要控制住症狀,就算沒有疫苗,至少患者也可以獲得痊癒。沒有疫苗,頂多是出現新的患者,但只要能治癒,出現患者又怕什麼?

所以說,患者遺體根本就不是用來研製疫苗的,而是用來研究症狀,從中找出怎樣去控制症狀的。這才是患者遺體的真正價值所在。

既然根本就不是為了研製疫苗,那自然就沒什麼幫助了。


純鈞LHGR


這個問題特別有意義,今天央視新聞報道,在徵得家屬的同意下,今天(2月16日)有兩例新冠病毒患者遺體被送到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進行解剖病理研究,結果尚在檢測研究中。


而解剖病理是否對疫苗研製有幫助,我們需要了解兩方面問題,一是對新型冠狀病毒逝世患者遺體解剖的病理研究的意義是什麼;二是疫苗的研製流程以及條件是什麼。

先說第一個問題,通過解破學進行病理研究具有較大的臨床意義:

  • 加深對新冠病毒的瞭解,弄明白感染疾病的病因學及病理機制,也就是病毒是怎樣威脅機體的健康的,發病過程及原因是什麼。
  • 瞭解病毒在體內的具體位置及分佈。
  • 真正瞭解病毒致死的原因等。
瞭解這些可以為臨床的治療以及預防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與方向,也就是知己知彼,才能更好的打贏這場戰疫。

再說第二個問題疫苗的研製,一般情況下,疫苗的研製是一個漫長而繁瑣的過程,大致流程為:

在感染者身上提取到病毒的毒株—對毒株進行減輕毒性的處理—通過基因重組等方式培養病毒—提純過濾—失活處理—備選疫苗—動物試驗—人體臨床試驗—審批抽檢。

以上環節缺一不可,而且動物及人體試驗尤為重要,一旦失敗就得重新研究,所以說疫苗的研製並不簡單。

現在迴歸問題:病理解剖對疫苗研究有幫助嗎?

從上述解釋的內容來說,可能並沒有實質性直接的幫助,不過從疾病的控制、治療與預防角度來說,還是有一定好處的,我們對病毒的瞭解更多,更有利於疫苗臨床試驗時對效果的評估和不良反應的控制。



所以個人看法,解剖患者遺體進行病理研究是意義重大且長遠的好事,對疫苗的研製也會有些許助力,不過並不會起到直接的幫助。

現階段我們的專家已經成功的分離提取到病毒毒株,疫苗的研製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鑑於疫情的突發性和危害性,相信這次疫苗的研究速度也會高於以往,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希望山河無恙,人民安康。


謝謝閱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被寫作耽誤的營養師


#關注新冠肺炎,宣傳相關知識#

首先感謝逝者以及親人對醫學、社會、乃至人類所做出的貢獻!病理學檢查可以明確疾病在發生、發展過程中組織學的形態變化,意義在於指導以後病人的治療。

新型冠狀病毒自身攜帶開啟正常粘膜細胞的一把鑰匙,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但是除了呼吸道粘膜有相應的鎖(受體)外,很多臟器也都有這個受體,那麼新型冠狀病毒除了攻擊肺臟以外,還會攻擊哪些臟器呢?

新冠肺炎臨床症狀主要是發熱、咳嗽、氣短等呼吸道症狀,影像檢查主要也是胸部CT 檢查,其它臟器呢?如果有病理檢查這些問題可能就比較清楚了。

比如新冠肺炎死亡直接原因除了呼吸衰竭之外,也可能存在肝臟、腎臟、心臟衰竭的情況,這些臟器是因為肺臟功能衰竭、缺氧導致的功能障礙?還是由於病毒攻擊的結果?還是免疫反應過度的問題?病理解剖或許能給出答案,對以後的治療有很大幫助。

疫苗研究牽扯到免疫、微生物等學科,與病理解剖學的關係可能不是很大。

疫苗是一種被動免疫,最原始的辦法就是把病毒“去毒”,外貌特徵卻保留了,接種到人體後,免疫系統有了病毒的記憶,並且由B 細胞(免疫細胞的一種)製造抗體,若真的病毒再來,立刻就會有針對性的精銳之師(抗體)來對付、消滅病毒!

因此,病理解剖對疾病治療的意義大一些,對疫苗研究的作用可能不是太大。我是 ,感謝您的閱讀!


劉永毅醫生


疫苗研製過程是這樣的:1採集病毒毒珠.2陪養病毒,並找到弱毒有效毒珠.3把弱毒注入發育10天的胚蛋48小時.4取出胚蛋冰凍,取出病毒液做些安全超作後就是疫苗.5動物實驗.6人體實驗.7動物,人體實驗成功才祘合格疫苗.而人體病理解剖主要是:瞭解病毒侵害那些內臟器官,是否跟我們的判斷有出入,這很重要.確定後對以後的治療非常重要,可以對這些內臟做一些必要的保護.結論:人體病理解剖對疫苗研製作用不大.


李治忠7


新冠病毒第一例、第二例由遺體解剖獲得的新冠肺炎病理被送檢,是否對疫苗研製有幫助?

這對我國來說確實是一大突破,因為,我們的醫學發展史上病理解剖做的很少。

而現代醫學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病理解剖基礎上的,一種疾病如果得不到一定數量基於病理解剖學證據的支持,就不能算對疾病有真正的認識。

比如,以前答主介紹過,心源性猝死就是通過幾個大樣本組的系列的病理解剖研究確定,幾乎所有心跳驟停/心源性猝死都是發生在有心臟病的人身上。

其中,發生在年輕人的心源性猝死,約半數沒有任何心臟病發作史,第一次發作就是以心跳驟停性形式呈現。

如果沒有病理解剖研究,人們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獲得這種認識。

病理解剖為什麼這麼重要呢?

病理解剖之所以重要,跟疫苗研發沒有絲毫關係。

其重要性在於,從根本上認識一種疾病所表現出來症狀、體徵、病程變化和最終結局內在的“物質”基礎。

這種“物質”基礎,只通過對臨床和流行病學觀察,以及在體外進行的像CT等影像學檢查,驗血驗尿等化驗檢查所無法真正瞭解到的。

怎麼辦?

病理解剖就是“切開來”看。

打個比方說,人不能單憑抱著一整個西瓜看,摸、敲就能瞭解它為什麼長成“歪瓜”,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把它切開來研究。

當然,對於人體病理解剖來說,遠比切開西瓜看一看複雜得多。

切開來怎麼看呢?

第一步,看疾病造成的大體的形態變化。

比如COVID-19,臨床上被認為是病毒感染造成的呼吸道炎症。

病理解剖就可以直接切開看到這種疾病造成呼吸系統整體的形態學改變,比如,肺水腫,肺纖維化實變(之所以會造成呼吸困難和衰竭,以及X線檢查之所以會呈現“白肺”)等病變。

病理解剖並不僅僅觀察直接病變器官組織的改變,而是對全身進行系統解剖觀察。

因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所有生理和病理(生理)改變都按照其固有邏輯息息相關。

比如,COVID-19雖然是呼吸道疾病,但是,很多患者也表現為消化道症狀,出現腹痛、腹瀉,重症患者糞便中還能檢查到病毒。

通過對消化道的病理解剖觀察,就可以瞭解該病造成的消化系統的影響改變。

以此類推,系統病理解剖不會放過對全身任何組織的觀察;而不像媒體報道的那樣,僅僅獲得和送檢“新冠肺炎病理”。

第二步,對全身所有器官組織進行大體病理學觀察後,會採集製作病理標本,部分作為大體標本保存外,

還會從全身採集很多組織製成用於光學和電子顯微鏡觀察的病理切片,獲得組織的顯微病理變化。

第三步,現代醫學技術下,對於獲得病理標本並不限於進行以上形態學觀察,還會通過各種技術方法進行免疫組織化學,放射自顯影,生物分子化學等等更精細和功能性改變進行全面研究。

比如,COVID-19伴有的消化道症狀的具體機制是什麼?糞便中的病毒,僅僅是消化道繼發性炎症改變造成的滲透性增加而漏出到腸道,還是消化道上皮細胞本身也會被病毒感染而向外排放病毒。

同樣的道理,由於目前認為新冠病毒是通過與細胞膜上的ACE2受體結合才能進入細胞造成感染。而我們的體內不止肺部細胞存在這種受體,其他很多組織也存在這種受體,病毒會不會通過血液而感染其他部位具有這些受體的細胞?

第四部,通過對全身器官、組織、細胞形態和功能改變的研究來分析疾病對全身的系統性影響。

比如,重症COVID-19患者的細胞因子風暴(炎症風暴)會對全身器官組織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那些影響對疾病發展,尤其對一些嚴重併發症的發生具有什麼影響,這些影響對疾病發展過程和最後的結局的影響又是什麼?

掌握這些,就可以對某些病理生理學變化進行前瞻性預防治療,從而直接改變疾病的結局。

總之,病理解剖對於真正全面系統認識疾病病因、發生、變化和結局(轉歸),以及可能的治療反應都具有無可替代的意義。

COVID-19疫情尚在早期能及時進行病理解剖學研究是我國醫學史上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件。


掙脫枷鎖的囚徒


這個對疫苗研製作用不大!疫苗走的是另一條路線!屍體解剖查看病歷主要對治療有巨大作用比如,通過這個解剖,就可以從根本上明白,這個疾病是如何致人於死命的!假定它就是通過某種渠道使肺徹底失活,導致血液缺氧而致人死命,那麼就可以通過有效的活肺、血液增氧的藥物來對症治療!所以,病理解剖對治療,特別是西醫治療很有用!對中醫治療也很有用,但對生產疫苗指導作用不大。


京都老客41118


這肯定是有幫助的,找到病毒的病原體,放在熬製的中藥裡面,看看能不能存活,通過研究,能夠抑制它存話也就控制住,下一步就是捉病根用中藥降服殺了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