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榜樣

這次疫情就像一本生動而深刻的教科書!父母們的奉獻與堅守,讓孩子們懂得了擔當的意義:挺身而出,臨危不懼不只是災難面前的口號與雞湯,而是真實存在的;也令孩子們感受到了“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情懷。在一封封純真質樸的家書裡,我們看到一個個家庭的感人故事,也看到了孩子們的懂事、堅強與心靈的成長。

2月12日霧氣沉重的早晨,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被幾封家書溼潤了眼眶,寫下這些家書的是重慶沙坪壩區重慶市南渝中學的孩子們,收件人是奮戰在抗“疫”一線,可能不曾收到或從未來得及看一眼這些家書的父母。他們有的參加了隨醫療隊奔赴武漢,有的在本地醫院許多天未回家,還有的在社區、公路站點堅守。

“優秀的媽媽,是讓我感到自豪的媽媽”

抗“疫”父母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顧馨月一家

看著父母遠去的背影,孩子懂得了責任和擔當,顧馨月在家書中這樣寫道:

親愛的媽媽:

截至今天,我們已經有10天沒見面了。大年二十九那天,為了抗擊疫情和赴武漢醫療隊的組建,您徹夜未歸。大年三十下午您終於回家,家人本想好好聚一聚,然而您卻收拾行囊準備集結,年夜飯也沒吃上一口就離開了家。爸爸、爺爺、奶奶帶著我和弟弟為您送行,看著您精神抖擻、聲音嘹亮的整理隊伍,我心裡十分驕傲。縱有萬般不捨,但是我知道您此去的意義,望著遠去的車隊,我心想媽媽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自從您離開家去武漢,我常守在電視前,只為看一眼您的身影,聽一下你的聲音。

從小到大,雖然經歷多次長時間離開媽媽,但每一次都十分想念和牽掛!2014年,您赴非洲利比里亞抗擊埃博拉病毒,從訓練、出發到返回後隔離結束,我們近四個月沒見面;2019年,您參加三次演習,我們又近三個月沒見面。升初中後,我們也不常見面,女兒已習慣了您的忙碌!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您和同事們逆行奔赴武漢,我知道這是軍人的使命、醫生的職責,也是您一直以來對工作的態度。我很慶幸出生在這樣一個幸福的家庭,也很慶幸今生遇到您,雖然,您的忙碌少了些對我的陪伴,但在我心裡,您是一位稱職的媽媽,優秀的媽媽,是讓我感到自豪的媽媽。

祝願您在武漢工作一切順利,早日凱旋!

“爸爸,您不怕,我,也不怕!”

抗“疫”父母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龍奕帆一家

父母在戰“疫”中的每一次出發,每一句話都觸動著孩子心靈的成長,使他們內心也變得越來越強大了。

龍奕帆在信中寫道:

“爸爸,您是一名醫生,原本早已訂好1月28日的機票去美國學習半年,但在大年三十晚上得知武漢需要支援的消息,您退了機票,第一時間向醫院遞交了請戰書,申請奔向最危險的戰場。這一幕,不禁讓我回想起七年前,您也是這樣,毅然決然地奔向四川省蘆山地震災區。

如果說世上還有什麼東西值得永遠嚮往,而且有時還能得到,那就是人間的真情。我相信,沒有戰勝不了的疫情,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爸爸,您不怕,我,也不怕!”

“我在家裡可以照顧好自己,請相信您的兒子吧!”

抗“疫”父母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劉睿天翔媽媽

父母奔赴抗“疫”一線,這些孩子無法和許多同學一樣享受親情時光。於是,他們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照顧好自己,照顧好家庭。

劉睿天翔的媽媽是一名擁有20年黨齡的醫務工作者,看到媽媽每天早出晚歸,甚至必須在醫院留宿,他很心疼:

“媽媽您跟我談心,說壓力很大,每天都有新增加的病例,我總能看到您的臉上帶著些許疲憊,可您卻沒有一點怨言。在這裡,我再次向您表示數不盡的感激和敬意!”

在家書中,劉睿天翔毫不掩飾對媽媽的敬佩之情。他還在家書中向媽媽再三保證:

“您不用太擔心我,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您的兒子已經十三歲了,是一位玉樹臨風的少年了,我在家裡可以照顧好自己;您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我會安排好一切,請相信您的兒子吧!”

劉睿天翔說,他只有自己努力學習,才能讓媽媽放心地投入工作。學習之餘他自己煮飯、掃地、拖地、洗碗,儘量讓媽媽回來多休息。“減少爸媽的負擔,他們才能安心地為抗擊疫情恪盡職守。”

“讓你回來後看見一個更優秀的我”

抗“疫”父母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姚博文媽媽(右)

不能陪伴孩子,他們卻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成為孩子最好的榜樣。

姚博文的媽媽是一名基層黨員,大年初二晚上媽媽接到了社區安排排查工作的電話,第二天一早,他聽見家裡的門被輕輕地打開又輕輕地關上了。原來媽媽要到社區挨家挨戶排查潛在的傳染源。

“她叩開一家又一家的門,每天要排查近200戶居民,而其中一些居民在家裡接受調查時並沒有佩戴口罩,也不確定他們是否攜帶病毒。但每天媽媽都準時戴好口罩,走出家門,走向更多人的家門。”姚博文說。

媽媽的職業很平凡,但在姚博文眼裡,媽媽是不平凡的。他在家書中寫道:

“親愛的媽媽,也許今後的我也會從事平凡的職業,但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的戰鬥讓我看到,只要我們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平凡的工作,為國家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那我們就是不平凡的。”

在疫情面前,作為父母的他們選擇了挺身而出,而他們的孩子,也漸漸從這場疫情中懂得了父母的選擇。

在父親悄悄離家,決定將自己“隔離”在醫院發熱門診的那一天,陳同學用“暴跳如雷”來形容自己當時的心情,剛開始他不理解父親為什麼一定要“隔離”自己,後來瞭解到,工作科室人員緊張,父親必須堅守一線。

“晚上,我和您視頻通話時,才瞭解您多麼辛苦:您早上沒吃好飯,中午飯也顧不上吃,甚至一整天都抽不出身去廁所;汗水從頭上流淌下來,護目鏡也蒙上了一層‘紗’。而當我看到您穿防護服的照片時,心裡頓生自豪之情——我有一個勇戰病毒、捍衛人們生命的爸爸;但同時也滿是愧疚,當您隻身奮戰前線時,我沒有給予您鼓勵,反而是無盡的抱怨。現在,我心中滿是理解,理解您的良苦用心。”

與父親分離11天后,陳同學在家書中向父親誠懇道歉。

趙同學的爸爸是一位高速執法員。1月29日早上接到電話離開前,他叮囑兒子:“這次不知什麼時候能回來,你自己在家要好好聽媽媽的話。”一天,兩天,三天,原本並不在意的趙同學從電視上看到了疫情的發展,爸爸出門前的叮囑在他心裡也漸漸沉重起來。他在家書中寫道:

“爸爸,請放心,我在家一定會好好的!每日按時起床,做作業,好好學習,提前預習,經常鍛鍊,幫媽媽做家務,聽媽媽的話,不讓媽媽操心,讓你回來後看見一個更優秀的我。”

如果有什麼值得永遠嚮往,那定是人間真情。今天,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父母們虧欠了孩子很多,但相信他們定能以自己正義的背影,影響著孩子,以自己的父母為榜樣,成長為國家棟梁。

(供稿:中國婦聯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