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合裡”日虧200萬不虧員工

“八合裡”日虧200萬不虧員工

位於深圳龍華的八合裡牛肉火鍋店大門緊閉,尚未營業。

新冠肺炎疫情讓不少中小企業都勒緊腰帶過日子,對於主要依賴於線下消費的行業更是雪上加霜,許多餐飲店閉門停業。日前,“八合裡牛肉火鍋日虧200萬元”更是成了熱聞。

員工價值大於房產

提起火鍋,大部分人會想起四川火鍋、老北京火鍋,但到了廣東地區,人們“打邊爐”總少不了一頓牛肉火鍋。往年春節,八合裡牛肉火鍋(以下簡稱“八合裡”)的店員忙得不可開交,店內熱氣騰騰,店外的人則要排上一兩個小時才能吃上一頓。而今年,八合裡的創始人林海平正在老家汕頭移動辦公,不時還會刷到他“日虧200萬元”的新聞。

林海平出生於潮州潮安。最開始,他只是一家潮汕牛肉店裡的切肉師傅。在切肉十幾年後,他和哥哥在汕頭八合裡附近租了一個23平方米的檔口,開了一家名為“海記”的牛肉店,從此生意越做越大,成為牛肉火鍋的代表之一。

據八合裡公眾號數據顯示,目前已在全國開設有132家門店。2019年,八合裡排隊取號桌次達260萬次,一年更是新增30家門店。然而,由於疫情的防控需要,大部分餐飲店閉門歇業。從今年大年初二起,這132家門店就陸續關停,至今未恢復正常營業。而大年初一,仍在營業的八合裡汕頭總店的營業額也僅有去年的十分之一。

林海平算了筆賬,停業一個月以來,每天仍需支出大約200萬元,其中包括132家門店的租金、原材料損耗、約5000名員工的工資等,目前已損失高達6000多萬元。

在營收銳減的情況下,八合裡選擇了分批發放員工工資,先發一部分,剩下的等情況穩定補發。林海平說:“樣樣可以省,唯獨員工應該得的一分都不會少,因為員工的價值大於房產的價值。”林海平解釋,如果為了減少成本辭退員工,短期是有利的,但過段時間又要重新招工,員工上崗需要重新培訓等,“穩定高素質的員工一時間很難找到。”

在日虧200萬中求變

林海平開始求變,改變傳統以堂食為主的經營模式,增加了牛肉火鍋外賣和門店自提的方式。此前,八合裡外賣僅有炒粿條。八合裡營業數據顯示,目前門店外賣收入約佔平時的30%左右。他預估,外賣的營業額要到平時門店的60%以上才不會虧本。“但這個很難。”林海平介紹,火鍋有4種消費場景,朋友、商務接待、小家庭和大家庭,“目前僅剩下小家庭的消費場景。”

截至2月17日,在廣東省內,八合裡共有40家門店陸續營業,主營無接觸外賣業務。林海平說:“還好開通了外賣,雖然杯水車薪,但至少有了一點進賬,彌補一點損失,不然就真的只能頂兩個月了,坐吃山空。”林海平表透露,八合裡爭取在2月底,將廣東省內90%的門店恢復營業。

面對損失,林海平選擇坦然接受,“受疫情影響,停業是必須的,這就像飛機延誤,一切是為了安全。”

看好疫情過後的市場

對於此次疫情,林海平認為,“危機”中往往蘊藏著巨大的機遇。林海平認為,此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國人的消費習慣——所需物品基本從線上購買,疫情也給了生鮮外賣平臺一個肥沃的發展機遇。“疫情過後要將所有門店全部開通牛肉火鍋外賣,從長期來看,形勢樂觀。”

疫情發生後,林海平就向深圳市慈善會捐贈了50萬元,用於抗擊疫情。“盡我們的一點綿薄之力吧!”林海平表示。八合裡公眾號一張海報上寫著,“待寒冬過後,春暖花開之時,我們再圍爐笑談,把酒言歡。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