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雨水什么意思?

帆感恩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节气。每年阳历2月18到20日。这是一个反映降水的节气,是古代祖先总结的一个农耕文化。雨水节气标志着降雨的开始,雨量逐渐增多,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就是反应出这个时候春雨对农作物的重要性。进入雨水的节气,在我国的北方还是寒冷的天气,南方大多是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一粒孤尘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2020年2月19日,也就是明天,是二十四节气中“雨水💦”。那么这一节气代表什么呢?

🧚‍♀️🧚‍♀️🧚‍♀️🧚‍♀️

1)首先,雨水和谷雨、大雪、小雪一样,都是反映天气降水现象的节气。一般出现在每年都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到达黄经330°。我们的祖先把雨水分成三候:“一候濑祭鱼(雨水节始,水獭开始捕鱼,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状);二候鸿雁来(五天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三候草木萌动(再过五天后,草木随着地中阳气的上腾,并在春雨的滋润下开始抽芽”。)

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欣欣向荣景象。

2)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惊蛰节结束。

雨水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草木)开始萌动,东风起,天气暖,冰雪融,雨气增而降水。春天就要来了。正如《逸周书》所记,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

3)雨水节时,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此时,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增加,气温回升快。同时,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不甘心,频繁与暖空气较量,常常出现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倒春寒”现象。所以朋友们一定要注意衣服的增减适量,以免身体不适。

另外,这个季节,各种传染病毒会有可乘之机随风传播,特别是流行性感冒时有发生。尤其是我们当前的冠状肺炎病毒还在猖獗,战疫还没有结束,所以提醒朋友们一定注意防护措施到位,保护好自己,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综上所述,雨水节不仅表明一年降水的开始,也表示气温会渐渐升高。天气变暖,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春耕开始,姹紫嫣红……将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让我们张开双臂迎接“雨水”节的到来吧!

把酒沐唐风 2020.02.18


把酒沐唐风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个节气,一般在阳历的2月18日一20日,今年雨水节是2月19日。

人们常说,“立春天气暖,雨水送肥忙。"意思是到了雨水这个节气,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才叫"雨水”。

古人将雨水节气分为三候:“一侯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到了雨水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春雨中,草木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节气是一个乍暖还寒的季节,也是数九寒冬的最后时间段,冷暖交替频繁,但对农民来说,正是春管和备耕的重要季节,“户家最解农田事,备好犁机陌野耕。“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水节气,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加上“贵如油"的春雨,一幅生机盎然的美景将很快展现在我们面前!

图片源自网络,谨表谢忱!


秋水长天H


答:

雨水节气

  雨水一到雨水多。雨水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的天气已过,而雨量开始渐渐增多。在雨水节气的巧天里,我们从“七九”的第六天走到“九九”的第二天。俗话说:“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说明在我国除西北、东北、西南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寒冬之中外,其他许多地区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了由冬天向春天的过渡,在春风雨水的滋润下,众多农村开始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

  丰富的雨水唤醒了原野上喜爱潮湿的生物,冬眠的青蛙钻出地面,对于它们而言,这个时节是它们恋爱与繁衍的最佳季节,雄蛙用它动人的鸣叫吸引雌蛙的注意,它们交配产下的蛙卵,蛙卵快速成长,变成一只只可爱的小蝌蚪,游动在沟壑田边的一池春水中。雨季,也唤醒了田园里的翠竹,它拔节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一天一米的生长速度远远超过其他植物。雨水润如油,它有声、有色、有情、有韵。

  雨水季节,北方冷空气的活动仍然频繁,天气变化多端。初春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人们逐渐去棉穿单。而此时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虽然雨水之季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凛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腆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所以,此时人们也要在一定程度上注意保暖。

  另外,雨水时节,是全年寒潮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在告别了雪花纷飞、寒气浸骨之后,春天在乍暖还寒之中亦步亦趋地悄然来临。“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新泥。”雨水时节,农家敞开窗户,开始迎接燕子的归来。田野里,农夫开始驭牛下田,新一年耕种正在孕育之中。

  每年2月19日前后太阳移到黄道330度,便是雨水节气。雨水,“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雨水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雨水这个节气一到,西北风开始收敛了,而且开始刮东南风了,东南风带来一股暖湿气流,冰雪消融,就开始降水了,所以我们管这个节气叫“雨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水也。”

  雨水节气一到,就是“九九,中的“七九”了,“七九六十三,皮袄脱得狗子穿。”这时气温逐渐升高,下雪的日子就相应的少了,下雨的时候反而多了起来。

  当然也还有下雪的时候,这时下的雪,俗称“百洋水”。就是说,在未来一百天左右,就会下一场大雨。这时下的雪越大,那时的雨就大。人们往往以这时下雪来预料今年夏天是否有大水涨。

  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已进入气候上的春天。

  华南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华南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农业上要注意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蔓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应。

  雨水时节,应该是春雨绵绵的季节。北方由于暖冬效应,眼下降雨不多,而我国南方雨日与雨量有明显增加,杜甫有诗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春天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一个“好”字,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盼望。

  “一场春雨一瓢油,麦收大秋全丰收。”在传统农耕时代,这也是农民最喜欢的季节。

  农谚说得好:“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雨水节气的天气特点对于农业生产来说,非常重要,“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正是备耕的重要时期,同时我们的生活也迎来了新的希望。




默道18K


雨水节气,称谓最通俗,最常见的说法是:

一、雨水节气是开始下雨的节气。

二、雨水节气是不再下雪的节气。

其实对于二十四节气地区来说,雨水节气既不是从此开始下雨了,也不是从此下的都是雨了。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第2个节气,

雨水节气的到来也标示着阳气开始生长,

原本寒冷的地面感受到热,开始降雨。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

有了春雨的洗礼,

万物都开始萌动了!

从五运六气来看,庚子年初之气为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太阳寒水。

原本到了春天,肝木、阳气应该是生发的,可因为今年客气太阳寒水,水太寒了,抑制了生发之气

所以难免会出现一些肝气被郁、阳气生发不利的疾病,居家期间在节气当天把养生各种方式用起来吧~希望大家都健康平安!


慧潭一念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雨水,顾名思义,是一个反映降水情况的节气。

雨水(The rains),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二个节气,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到达黄经330°,是为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石丞子


在一年四季中,中国古人是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来办理和生活,二十四节气是古代用来记录农耕作息的一种历法,一个月有两个节气,一共则二十四节气,而农历一月有“立春”、“雨水”两个节气!我们看节气不能只单看“立春”或“雨水”,因为四季是连惯的、循环的,是先知“立春”后觉“雨水”!首先要是春天的气息来了,自然伴随着这个春季的雨水,故适合耕种、播种!

雨水排在正月的第二个节气,即代表立春过后万物回春,开始萌芽、发长,而春季是下雨频繁的季节,万物萌芽、生长需要雨露来滋润,故《易经》里有著名的“十二消息卦”,是按每个月配一个卦来对应;农历一月则是用“地天泰”卦来代表,《易经》的泰卦言:“泰,小往大来,吉亨”!《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正说明农历一月是万物苏醒,否极泰来之时,春来后故用”雨水“来代表助长、生机、安泰之象!





福善易学讲堂


雨水即降雨量增加,是我国农耕文化对于节气作出的反映,从这个节气开始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半球向赤道移动,北半球的日照时间和温度开始慢慢增加,万物复苏,是预示着一年中开始农耕的一个重要节气,雨水增加了,田地湿润了农民就可以犁地翻田,播种,做好准备工作。我们这里这时节来之前大人们会趁着阳光好收冬天种的白萝卜的芥菜腌晒咸菜,我们小孩也会帮忙下地帮忙拔萝卜割芥菜,完了就是挖土豆。当然是不是每年天气都那么准的,偶尔也会有一两年雨水从新年开始下到农历二月去,往往这时候咸菜就很难腌成了,芥菜只能腌成酸菜酸萝卜,天天炒萝卜吃。这时候过年做糍粄剩有糯米粉的还可以做萝卜粄(也叫芥菜包,馅是萝卜丝和肉虾米木耳等炒制,糯米面皮包裹好外面再裹一层烫软的芥菜叶,蒸熟后放大锅里,吃就拌上葱花芝麻酱油),小时候是节日才会做的,一次做一大锅,一家人可吃上好几天,美味又顶饱直接就每天当饭吃了,小时候最多可以吃三四个。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不一定节日才做了,想吃了妈妈就做。






凌淩柒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330°;每年公历2月18-20日交节。雨水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覃飛FLY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雨水节气。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至20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雨水节气后,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降雨逐渐增多,但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雨水”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