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王炸”是怎么炼成的

今天我们继续推出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女医生基鹏的战地笔记。在这篇文章中,基鹏医生很好的诠释了华西医院的医疗、团队、文化,让大家很好的理解了感人的华西“精神”,也让我们知道了华西“王炸”是怎么炼成的——


◆战地笔记——所过者化

作者|基鹏 女 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 本次援鄂医疗队成员 热心公益事业

援鄂医生笔记 | 华西“王炸”是怎么炼成的

《孟子·尽心上》:“所过者化,所存者神”,指君子所到之处,人民皆受教化,精神永存。

上一篇战地笔记推出后深受大家的喜爱好,些许惶恐。想来也许是从一线医务人员的角度平实记录点滴的方式打动了大家,又或许是关于尊重护士老师的观点被认同。但是不管怎么说,谢谢你们的认可,虽然我知道,这其中绝大部分并非对我个人的认可,是对整个医疗行业的善意,在此一并谢过大家。也因此,希望自己能抽时间把这个系列继续下去,也算是对这段难忘经历的整理和总结。

今天,让我们来回归我的专业,从医疗角度谈谈我们做了些什么,我们的困难和希望。还有更重要的,我们的医疗团队是如何践行“所过者化,所存者神”般的华西精神。

1.团队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对于我们援助武汉的医疗团队而言,工作上需要面对的第一个困难可能是适应重组的新鲜集体,以及适应新环境下的特殊工作方式。

我们团队是以重症医学科、呼吸科和传染科的医护为主体,还包括心内科、老年科、肾内科、内分泌科、中医科等亚专业的同事临时组建的队伍。这种大杂烩式的组合,就好比平时习惯了吃油爆爆热辣辣的火锅,突然加入了烤羊肉、肉夹馍、甜水面和清蒸鲈鱼要彼此兼顾口味。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一套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有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和特长。比如我们ICU医生性格”简单粗暴”,毕竟经常在家面对抢救、大出血之类的大场面,连语速都要快上几分,而内科医生往往温柔心细,梳理病人的用药方案精细调整治疗方面有他们独到的地方。

为了兼顾大家的优势,弥补专业知识上的欠缺,团队做了如下几方面安排(仅从我自己观察的角度):

1)三人小组组成战斗小分队:基本上每个小组有一名ICU专业的人员,搭配内科资深背景的老师。因为ICU的医生对呼吸支持和器官功能维护更为敏感和熟悉,这也是本次疫情处理起来最为棘手的部分,内科老师他们往往对慢病管理和诊断更为擅长。比如我们团队的“队宝”徐原宁老师,只要把心电图传给他一分钟出结果。这极大缓解了我们在既往诊疗模式里,专科情况需要请专科会诊的情况,因为,重要专科的老师已经被我们“拐”来了前线。

2)劳逸结合的团队工作模式,杜绝单打独斗的英雄主义:我们团队医生按照8小时一班,护理4小时一班的模式进行轮班制管理病人。这样的好处在于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充足的休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在网上看到动辄工作10多个小时的同事甚为心痛,因为我们都明白一时喷涌的肾上腺素保护不了自己,吃好睡好提高免疫力,才是长期作战的不二法宝。

3)梳理流程,建立共识:面对这样一种突如其来,还尚未对其致病机理和治疗方式了然于胸的疾病,不同专业的医生自然有其不同的认知和考虑。为了统一作战目标,标准化管理手段,团队成员在阅读大量文献和各种专家推荐意见后,制定了我们自己的管理流程。这样的做法帮助我们相对标准化治疗手段,即使轮班、交接也不影响患者的总体治疗进程。

4)分级管理,有的放矢:鼓励新入院患者主动添加医生工作微信,方便自制力尚可的病人通过微信随时跟医生沟通自己的病情以及发问,而重症患者则安排加强护理巡视频次和护理强度,以及查房强度。这种不同的管理方式,让医生有精力更多的关注到那些病情可能迅速恶化的高危患者。并且在我们入驻以后,对营养状况不佳的婆婆爷爷,使用中心静脉置管肠外营养的方式改善营养状态调节一般情况,通过床旁彩超实时评价心肺功能,快速购置呼吸机丰富呼吸支持手段,就连家里的床旁血气检测仪和血气片都搬来了,举家迁移的方式,希望能够在不过多增加当地医院工作负担的情况下,实现快速床旁可视化诊疗,动态滴定评估优化治疗手段。

援鄂医生笔记 | 华西“王炸”是怎么炼成的

2.Cultures eats strategy for breakfast(文化能把战略当早餐吃)

之所以要说这个,是因为深深感受到,一个团队的良性运转,光靠制度和规矩,是办不到的。在我看来,大家一起高效率工作有几个前提:令人安心的工作环境,令人信服的团队领导力,融洽和谐的工作气氛,类似的价值观和使命感。换言之,快速在团队内部建立信任、协作、融洽、允许speak out(畅所欲言)的工作氛围,是一切工作有序开展的先决条件。我们团队在这方面有几件事让我印象颇深:

1)有担当和亲力亲为的领导力。我们重症医学领域的诸位泰斗,现如今基本都在武汉第一线“镇场子”,昨天看到一则报道,称全国10%的重症医学科医护目前都聚集在湖北一线开展工作。其实不管是2008年我们四川渡劫的时候,还是现如今武汉身处水深火热的时候,我们重症医学科的前辈们就是这样前赴后继,绝不拉稀摆带,哪里最需要就去哪里,好似重症人血液里流淌的就是这样“挑战高难度的大无畏”基因。那天邱海波老师来看我们的病人,他叮嘱我们说“我们医护啊,要给我们的身体穿上防护服,但是千万不要给我们的脑袋也穿上防护服”。我一想,还果真是,做好防护的前提下,不要让我们的治疗减分,不要让我们跟病人的距离海角天涯,该做的还得尽力去做啊。

说到这里我想起我们我们“康师傅”,亲自滚氧气瓶瓶进污染区,亲自给病人戴高流量鼻塞,亲自做深静脉置管,亲自翻俯卧位。他大可以动动嘴皮子给个医嘱就完了啊,他干嘛要亲力亲为,又没有摄像机对着他拍摄,某某某的一天。我想,那可能是因为,他有多么迫切希望能帮到这些病人,希望他们早点好起来,早一秒得到该有的照顾和治疗,行为完全出自本能的驱使,正如他说“我不想他死的嘛”。

其实我无意于给师傅戴高帽子吹嘘遛马,可是这样榜样的力量对我自身的影响很大很大。还记得前天师傅带我进去给病人穿中心静脉,他问我你是不是有顾虑,我说是。他说你不要怕,我带着你。我想很久很久以后,我可能都会记得,曾经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和护目镜,跟师傅一起查房看病人,以及他给我说“你不要怕”。

2)MDT讨论制度:为了尊重不同学科领域包括护理老师的意见,每天下午我们病区有一个MDT病案讨论的环节,在充分沟通交流后综合出一套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其实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不同学科交叉碰撞的环节,学术的事就拿到学术的台面上来说,有交流、有思考、有交叉、有尊重、有进步,这大概也是“海纳百川”的华西精神的一部分吧。

3.医疗绝不仅仅是科学

如果你以为病人真的是靠我们给两三颗药,输两三天液就好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对于这种暂时没有特效药的病毒感染而言,医生的作用更多的是给予可能的对症支持治疗,以及可能的抗病毒治疗,等待机体强大的免疫力恢复,最终把病毒打败。所以一板一眼的用药抽血,只是医疗的一个方面。而医疗也绝不可能被AI(人工智能)所替代,因为医学更是人文,是艺术,具有与人交流的学科属性和魅力。

如果你从来没有在隔离区工作过,你大概难以想象这些病人是背负着多么重的心理负担在住院接受治疗。他们中有的人可能已经在这场疾病中丧失了至亲,有的人对于能否活下来惶恐不安,有的人觉得自己拖累了家庭受到了歧视,他们的创伤可能远不止躯体那么简单。而我得特别感谢我们小组心理治疗的老师,杨老师说话温柔春风化雨,用手机加了病人的微信,点对点解答他们的心理困惑,又或者去床旁直接面对面进行心理干预。薄红师姐说,我们找一点彩色的纸来给病人写上祝福的话送给他们吧。护士长说,我们做个生活包在病房吧,里面是我们自己的物资腾出来的指甲剪刀、纸巾、秋衣秋裤等生活物品可以供病人按需使用。我给周叔叔说,你帮我想想办法整点水果吧,我们的病人好多低钾胃口不好,整点橘子他们好换换口味。病人婆婆说,我想吃鸡蛋羹想吃有味道的东西,“康师傅”问她那你要不要点豆腐乳让胃口好一些。说完就把我们自己医疗队给我们准备的豆腐乳拿给婆婆。赁叔叔说,我姐他们要捐物资给前线,你们医疗队还需要什么,病人还需要什么。

所以你看,这些冒着傻气的人做着冒着傻气的行为,难道是有摄像机在追着他们拍吗?我想帮助你,我想让你好起来,我想看看口罩背后你的笑脸,就是这个病房和关心这个病房所有人的简单心愿,仅此而已。

4.我不知道你是神,但我知道你为了谁

情人节的时候,每天接送我们上下班的公交车师傅发来一条微信,他说“我不知道你是神,但我知道你为了谁。武汉感谢你们,情人节快乐”寥寥数语,却是我收到最美好的情人节祝愿。今早保洁阿姨给我说,我的眼睛好些了,谢谢给我拿药治疗的华西团队,真的谢谢你们。路上偶遇志愿者车辆,司机看到我们的制服专门停下来喊到,谢谢你们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你看,在灾难、疾病、公共危机事件面前,有那么多你看不到的地方,有那么多铆足劲贡献自己力量的人。这种质朴真诚的情感,让人不由感叹,“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人们往往忘了你具体做过什么,说过什么,但他们永远不会忘记你让他们感受到什么。希望我们这群人,可以不愧华西援鄂医疗队的称号,可以将我们的精神洒在这片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