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幾年榮耀手機的銷量要好於小米手機?

悠然


手機質量不行,小毛病很多,因為華為ov手機放心耐用,貴點也值得。


華海廣告水電


本人是做遊戲開發的,希望我的回答能令你滿意。

銷量好,需要幾個要素:產品過硬、品牌信賴、營銷得當

首先說產品過硬,測試過很多手機的我有深刻感觸:

1、配置:榮耀和小米手機在同段位下,小米的紙面配置會好一些;

2、質量:由於小米沒有自己的工廠以及為了平衡投入產出比,整體質量差一些,體現在使用中就是——故障率高、不耐用;

3、使用體驗:質量上的差異直接會影響體驗,斷流、死機、廣告過多等等因素使小米手機在使用體驗上敗與榮耀。

然後再看品牌信賴:

依託於華為這棵大樹的榮耀,在品牌上先天就有優勢。這個優勢具體體現在品牌“淨推薦值(NPS)”上,據報道榮耀的NPS國內最高。

至於信賴,主要看售後服務。大家可以去官網查一下,小米的售後服務點少於華為的一半。服務質量決定口碑,而口碑對銷量的影響就很直接了。

最後說說營銷:

小米是一家營銷驅動型公司,華為曾經學了好幾年他的營銷方式和手段,在高超的營銷能力下,小米甚至曾經佔據國內市佔率頭名的寶座。但後來盧偉冰投靠小米,他的到來直接拉低了小米的品牌形象。在他的影響下,小米眾高管在網上與友商貼身搏鬥,玩梗、帶節奏等手法信手拈來,而這些無異於街頭小販的營銷手段慢慢降低著普通用戶對小米的好感。

而榮耀則不同,他的打法一直是產品貼身——緊跟友商節奏和熱點,打友商供貨能力不足的時間差,一舉成功。

總的來說,小米如果想在銷量上反超榮耀,需要在手機質量、售後服務和營銷手段上多下功夫。

不然,小米再無出頭之日。


AR老貓


說句內行的話,水軍的原因,本人喜歡研究電子產品手機之類的,手機也用過好多的,從最開始的雜牌機,oppo 小米 魅族 華為 vivo 三星 LG 等等,其實吧手機都是大同小異的,舉例子來說像現在的手機配置,UI,大小等等確實不一樣,但是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講,什麼手機都一樣用,只不過這兩年我們都普遍都用國產機了,國產中耳熟能詳的就那些,我就不多說呢,很多都拿華為和小米兩個廠商之間比較,建議你看一下紅米k30 5G版新出的手機 京東評價特別搞笑的 人家紅米手機剛出來幾天,就有買家評價黑小米的,一看就是水軍,截圖放不下,還有好多黑小米的評價,當真正有人去想買手機時候,一去看評價,真的不知道如何抉擇了,我建議啊買手機不要去看買家評價,並不很真實,想買手機直接根據自己需求,自己承受的價格,想買什麼就買好了。



我在1997



根據2019年最新的國內市場份額數據顯示,榮耀手機佔據國內約13%的市場份額,而小米目前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則在12%左右,榮耀領先了1個百分點左右,另外在根據去年2018年全年的數據來看,榮耀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在8.7%左右而小米則在7.3%左右,榮耀同樣保持領先。由此可見連續兩年榮耀的國內市場佔有率都超越了小米。作為子品牌,能達到這個成績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那麼榮耀究竟為什麼能夠逆襲小米,我們來談一談原因。


榮耀繼承華為的品牌影響力,在品牌塑造方面具備天然優勢

雖然目前榮耀手機在機身上已經不再有華為的LOGO,但是這兩家企業的銷售渠道以及宣傳渠道基本還是綁在一起的,大家再提起榮耀手機的時候也會將它和華為做關聯,這對於提升榮耀手機的品牌形象能夠起到非常不錯的效果,可以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可不要忽略這種品牌影響力對於消費者購買傾向的驅動力。當手機本身硬件方面不再具備獨特差異性的時候,品牌屬性的差異就會凸顯出來,這一點在中端以及低端手機市場體現的最為明顯。而小米作為主打性價比的手機,在品牌塑造方面一直就有問題,沒有高端機器以及獨特賣點做支撐,在品牌屬性這個方面明顯要弱上一層。

這裡用買車來打一個比方,擺在你面前的有兩臺汽車一臺是大眾一臺是眾泰,三大件完全一樣,眾泰內飾稍好,價格一樣,你會選擇誰呢?個人認為90%的人都會買大眾吧?這就是LOGO的價值。沒道理但是很現實。

個人認為,去年榮耀市場份額大增有一半的因素都是因為品牌影響力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小米一直謀求高端化的主要原因。


榮耀擁有華為的技術做支撐,在做性價比的同時還擁有獨特的技術特色

雖然榮耀一直稱呼華為為友商,但是其實只是一種調侃罷了,從源頭上來講,榮耀就是華為的一個子品牌,子系列,所以榮耀可以繼承華為所有的技術,譬如麒麟處理器,拍照算法,快充,系統等等,這些具備差異化的配置可以為榮耀增添很多獨特的賣點以及一些新的營銷策略。

去年的榮耀9X就是一款很好的例證,榮耀9X所搭載的麒麟810在2019年可謂是除了三款旗艦處理器之外綜合表現最強大的中高端SOC,在榮耀9X發佈之前很難想象這樣一款SOC竟然會搭載到一款起售價格只需要1399元的機器上。

這就是由於技術優勢所營造出的獨特產品力。而反觀小米則是在一個月後才帶來了搭載聯發科G90T的紅米Note8Pro,而且G90T在綜合表現方面根本沒辦法和麒麟810做比較,所以去年紅米Note8Pro的銷售情況遠不如榮耀9X,這一點從JD自營平臺評論數就能看出來,榮耀9X評論數高達106萬+,而紅米Note8Pro則只有47萬+,僅一個平臺的差距就達到了2.2倍。


榮耀本身也有隱憂

總而言之,榮耀目前的表現確實足夠搶眼,但是也是有自己的問題的,備考華為這棵大樹確實好乘涼,但是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品牌不具備獨特性,產品單調的問題,譬如今年的榮耀V30系列就只是華為技術的簡單下方罷了,其他方面毫無特色銷售量甚至不如華為套娃版的華為Nova6系列,這就是榮耀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其實在多品牌好略方面,OPPO系是玩的最好的,分離出來的一加已經打牢了根基,品牌也打造出了獨特的產品價值,這可能才是一個子品牌應該有的方向。


end 希望可以幫到你

小伊評科技


感謝您的閱讀!

榮耀老熊直接發微博,點出小米銷量的一大軟肋——

1,為什麼2019年在中國市場,榮耀銷量大於所有小米加上紅米的?

2,為什麼5G手機的銷量,榮耀V30大於所有小米加上紅米的?

雷軍曾經在一段採訪中,就提到——友商的一個子品牌,從它成立之初就針對小米。這就是為什麼在去年的時候雷軍推出了“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的著名口號,對於雷軍來說,榮耀和小米可能現在已經是敵對。

我們縱觀這一次小米10的發佈,確實發現了小米的高管,在很多地方都開始針對華為榮耀;然而,榮耀方面其實並沒有退縮,榮耀老熊的一些微博,也確實很有針對性。

回過頭來,為什麼榮耀的銷量反而大於小米銷量呢?我的看法是——歸功於華為。

我們知道華為這些年,隨著在硬件技術上的不斷提升,特別是麒麟處理器和方舟編譯器,Turbo技術的不斷提升,讓我們對於華為技術的認可度提升。

其次,華為在國際市場上,被美國的一些壓力,讓我們更多人形成了“同仇敵愾”,特別很多西方國家的5G上拒絕使用華為設備。


最後,華為在國際市場的地位不斷提升,華為已經成為了國際三大手機品牌之一,國際的銷量已經超過蘋果成為第二,這方面對於我們使用華為也產生了激勵作用。

華為本身的手機品牌價格相對比較高,反而華為的子品牌榮耀,雖然說在一些硬件的搭載上有所縮水,但是處理器和系統,依然保持著優勢。

對於一款性價比較高的華為子品牌,消費者還是會傾向於這款品牌,而且榮耀也不斷的傾向於年輕消費者,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夠了解為什麼榮耀手機的銷量會很高。

小米雖然這些年發展比較快,但是相對於全國手機銷量遞減的情況,小米發展確實受到了一些限制!

其實,我覺得小米之所以要走高端,也是因為品牌的溢價因素,榮耀手機的銷量大於小米,何嘗不是因為華為品牌的溢價呢?這可能就是小米卯足勇氣要走高端的主要因素。


LeoGo科技


榮耀成立於2011年,正式獨立於華為手機體系運作是2013年底。2013年小米手機的銷量已經達到1870萬部,增長飛快,如日中天。而2013年榮耀總共才賣了300萬臺手機,跟小米差距甚遠。

然而,到了2017年,榮耀的總銷量就基本和小米相當,2018年,無論在國內還是總銷量,都穩穩地碾壓小米。短短的四五年,榮耀就實現了反超,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第一,華為強大的技術底蘊給了榮耀巨大的支撐。小米一開始的領先是市場營銷的領先,但市場競爭是長期的,在長期的競爭中,公司的綜合實力就起到關鍵性作用。

第二,榮耀的產品和營銷策略得當。從一開始的跟隨,主攻線上和性價比,到齊頭並進,再到反超。每個時間段都有清晰的產品路線規劃。所以短短几年,從一開始榮耀碰瓷小米變成了現在小米天天碰瓷榮耀。榮耀的數字系列,V系列,暢玩系列,X系列。每個系列都有清晰的定位和賣點。產品紮實,市場營銷的功夫也紮實,這一點可以和OPPO和VIVO媲美。小米雖然在一開始網絡營銷加KOL上領先一步,但這個能力並不獨特和稀缺,榮耀很快複製並超越。小米在產品線規劃以及概念提煉上相對弱一些,反覆強調性價比,除了這個還經常講什麼黑科技,這些對銷售拉動力就弱一些。凡此種種,時間一長,就會在銷量上體現出來。

第三,榮耀依託於華為公司的線上線下並舉的渠道策略,以及強大的執行力,在國內市場的這一仗上又彰顯了威力。榮耀雖然和小米對標,一開始做跟隨者主打線上,但很快就開始向線下佈局。從2016年起就看到處處快小米一招。榮耀的MAGIC手機,雖然銷量上不算成功,但也不失為一個有益的嘗試。

所以綜合以上,榮耀在四年不到的時間完成了模仿跟隨,正面硬剛,到全面超越的這個歷程。在市場上也變成了小米最頭痛的一個對手,所以能把雷軍逼到爆出"生死看淡,不服就幹”這句話。


Simon叔的商業觀察


華為,流量多,自來水多,剛出社會大多數喜歡用小米,小米配置高啊,看起來得勁,用時間長了就知道,問題還是不少,有時候想砸了,撐過這段時間一般都有點錢了,就去換高端的華為,蘋果只要用過華為蘋果,基本就是鐵粉不會在去跳坑小米了,小米新機比較難到手,華為好像不存在,用華為,蘋果的人就不會太看重配置而是,直接高端,中端,就是說手裡不缺那幾個錢,看重的完全是牌子,識別度,影響力。手裡拿個華為mate30識別度很高,有裝逼的成分,不可否認,拿華為比拿小米有逼格,華為背後的故事更有吸引力,很多人都是比較認可華為老總的,華為是一個有真正技術的中國公司,華為的格局不一樣,很多原因都是選擇華為的理由,比小米多,最近,小米的高管著實招人煩,小米的戰略就是高管打嘴炮碼,謝謝點個鑽,打字好累



劍客一億半


華為用最垃圾的零件,卻賣給國人最高的價格。最垃圾的馬達,最垃圾的屏幕,最垃圾的充電速度,中國人會用屁股和磚頭支持他! 滾粗,華為! 民族企業? 用下三濫的手段打壓中興的事忘了? 去恁媽得,忽悠爹,嗡嗡嗡門,內存門,單反拍照門,疏油層門,塑料卡託門,肛裂門,藍屏門,保時捷門,月亮門,快充門,跑分門,假5G門,漏音門,音量鍵門,海軍門等251種門把高價劣質的牢廠永遠釘在恥辱柱上![酷拽][酷拽][酷拽][酷拽]


用戶586848014393


榮耀是基於華為的手機品牌,本身和小米公司相比兩者就有一定差距。以兩家公司最新的手機作對比,榮耀V30使用的芯片是mate 30同款麒麟990 5G SOC,和華為本家使用的硬件是完全一致的,再看小米10使用的是高通驍龍865芯片,號稱每年花十幾億的小米每一代產品使用的都是外國公司的科研成果,往大了說,實力決定產品,兩家公司的實力就是有差距的。

首先提到5G網絡上的差距,華為作為通訊行業出身的企業,擁有現在手機市場上通訊功能的絕對優勢,華為顯然也很清楚這一點,基於這種思路開發了自己的一體式芯片,麒麟990 5G SOC。通訊功能上的強大帶來的是手機通訊的穩定、續航、信號和網絡等方面的優秀表現,有一說一這在中國市場確實是頂尖的,小米10作為新發布的5G手機,在前幾天的發佈會上也是對自家產品的5G網絡功能隻字未提。

除此之外,第一批小米10的用戶已經在各大平臺上給出了自己的評論,其中品控的問題似乎很嚴重。開機卡死,系統不流暢,反覆重啟,一億像素表現不佳等差評層出不窮,作為想要衝擊的高端市場的小米10在品控上問題這麼多實在是不應該啊。更不用說只要給差評就會在社交平臺被冠上“惡意水軍”的名號,小米的粉絲似乎容不得任何人對小米10的一點點不滿意。

其實仔細分析一下就能發現這些情況也在情理之中,小米一直以來都是以高性價比而出名的,現在小米10作為高端市場的一次嘗試,在硬件上做了很大的投入,但是在後期服務、品控、產品交付、人員管理上很難快速轉變,帶來的體驗自然是大打折扣。而小米在新手機發布的關鍵期從未回應過消費者對手機的質疑,反而熱衷於嘲諷別家,帶著自己高管“嗡嗡嗡”了好幾天,公司的格局可見一斑。

這和一直有高端市場的華為顯然不同,榮耀V30作為旗艦機,華為早已在除了硬件的其他服務上有很深的積澱,不只是硬件的問題,系統設計和整合技術上的差異也是存在的。5G作為新一代的通訊技術,需要花費大量成本,在不同國家和城市做海量的現網測試來提高體驗的,技術底蘊是需要積累的,小米公司現在似乎還停留在嘴皮子上。


我是一


眾所周知,在國內中低端市場,榮耀和小米一直在互相纏鬥。雖然小米成名更早,並且產品性價比更高,但最近兩年,榮耀手機在銷量方面已經對小米實現了反超。這令很多小米粉絲都想不明白,榮耀究竟是憑什麼戰勝小米。其實在筆者看來,榮耀品牌之所以能實現對小米的反超,原因有四點。

第一,供貨能力更強。小米手機最被人所津津樂道的便是產品的高性價比,而小米對高性價比賣點的堅持也導致小米產品每次出貨量都十分有限,寧可不夠也不能多。因為產品本身利潤十分擔保,一旦產品銷量不佳出現滯銷問題,那這將會為小米帶來會不小的打擊。而榮耀則不必擔心這一問題,華為託底讓榮耀完全可以放心生產,這也就導致用戶在買不到小米時選擇榮耀。

第二,榮耀品牌口碑更好,雖然榮耀和小米都是互聯網手機品牌,但在大多數消費者眼中。榮耀手機已經同華為手機綁定。而小米則是同紅米綁在了一起,兩個綁定品牌一個專注高端市場,一個主要面向入門級中低端用戶。無形之中,小米與榮耀的品牌差距便慢慢拉大,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用戶消費能力的提升,榮耀在品牌號召力方面開始反超小米。

第三點,新技術應用更多。小米雖然每年都從營收中拿出不少比重投入到技術研發中,但由於小米與華為的公司體量差距過大,因此,在研發成果數量上小米遠遠不及華為。而榮譽作為華為手機的在中低端市場的先鋒軍,可以毫不費力地獲得最新技術,因此消費者在購機時往往會選擇新技術應用更多的榮耀。

第四點,小米戰略重心向海外市場轉移。其實小米手機國內銷量下降,也可以看作是戰略性拋棄,畢竟國內手機市場競爭過於激烈。而且當前市場形態已經趨於穩定,華米OV格局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不會改變。因此,儘快在全球市場上建立品牌知名度才是小米的當務之急。而就目前來看,小米品牌在海外發展十分成功,不僅在印度長期霸佔市場第一,而且在歐洲部分國家也有不錯的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