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享受夫婦”火了,看電視還要寶寶“伺候”,這娃怕是撿來的


說起帶娃,想必大多數父母都非常苦惱,“一把屎一把尿”、“焦頭爛額”是描述父母艱辛帶娃的真實寫照。

但是近來網上一則關於佛系父母 “指使”寶寶幹活的趣聞卻讓人們大跌眼鏡。


“最享受夫婦”火了,看電視還要寶寶“伺候”,這娃怕是撿來的

“最享受夫婦”火了,看電視還要寶寶“伺候”,這娃怕是撿來的!

背景畫面:一家三口坐在沙發上安靜地看電視,夫婦是一對年青的父母,男孩才五歲。

整個過程:媽媽將未削的蘋果經爸爸傳給寶寶,寶寶淡定削好再由爸爸返還給媽媽;接著媽媽的紙巾再由寶寶“想當然”地拿好,經由爸爸二次傳送給媽媽。

整個過程安靜、和諧又美好,中間沒有任何波折和卡頓,看上去象是家裡非常普通的一幕,看來他們已經習慣了孩子懂事的為自己幫忙

這麼乖巧懂事的寶寶,畫風簡直太“清奇”,似乎只有電視中才能見識到,簡直就是傳說中的“別人家孩子”。


“最享受夫婦”火了,看電視還要寶寶“伺候”,這娃怕是撿來的


為什麼別人家孩子總是那麼乖巧懂事,反觀自家孩子,調皮搗蛋,唯恐天下不亂,永遠也長不大,寶媽們想想就捶胸頓足。

其實仔細想想,五歲的寶寶能有這麼暖心的舉動,背後肯定離不開父母耐心地教導和付出。

試想,五歲的小寶寶能這麼順溜地把蘋果一氣呵成削好,之前至少有不少於10次蘋果掉落、撿起、然後滿地皮、肉橫飛的經歷。

父母不得不耐著性子一遍遍教,還得保持好脾氣反覆示範正確削蘋果的動作。

整個看電視的畫面能如此安靜、和諧,也肯定少不了父母雙方經常溝通,達成一致意見,不互相打擾、拆臺,互相尊重和幫助,才能讓寶寶在行動上與爸爸媽媽保持高度一致。


“最享受夫婦”火了,看電視還要寶寶“伺候”,這娃怕是撿來的


所以,凡事預則立,要養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其實並沒有那麼難,我們必須先學會做 “別人家”的父母。

如何調教自家孩子的好習慣呢? 個人覺得以下三方面必須重視。

第一、抓住小孩成長敏感期,培養寶寶好習慣

孩子從呱呱落地開始到會走路、說話、吃飯、寫字……再到順利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他們的成長由很多奇妙的敏感期組成,比如語言、交際,還有動作

細心的父母平常應給予孩子更多的觀察和陪伴,抓住他們敏感期的特點,鼓勵他們探索,尊重他們的成長過程,給他們鍛鍊自身的機會。


“最享受夫婦”火了,看電視還要寶寶“伺候”,這娃怕是撿來的


而且他們會順利且成功地掌握各項“技能”,甚至做得比大人還好。

所有的教導經由父母以正確的“指令”不斷的反覆,他們的小腦袋才會接受並形成記憶,並“定形”下來。

如果錯過了他們的敏感期,就會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機,日後若想再學習此項“技能”,不僅要付出更多的心力和時間,效果也不一定會好。

第二、有正確的育兒觀,學會捨得、放手才能讓他們更獨立

寶寶都是家裡的小天使,父母都捨不得讓他們“受苦”,總是什麼都代勞,美其名曰是“照顧”,其實是在“剝奪”孩子的學習機會。


“最享受夫婦”火了,看電視還要寶寶“伺候”,這娃怕是撿來的


三歲的寶寶還在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連睡覺也要放在手裡等熟睡以後才放到床上,缺少循序漸進的鍛鍊機會,嬌生慣養是不可能獨立成長的。

所以為人父母,我們要有正確的育兒觀,學會適時放手,他們一定會給我們更多驚喜。

第三、家庭和諧氛圍需要父母以身作則,尊重和互助是雙向的

上面新聞中的父母,一看就是比較有素質,懂得和諧共處的夫妻。

他們在整個過程中,態度平靜,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和行為,而且整體看起來也很默契,可見平常就非常注重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最享受夫婦”火了,看電視還要寶寶“伺候”,這娃怕是撿來的


而且他們一家人也非常注意互幫互助,蘋果更靠近孩子那,作為有能力且可以做這件事的小朋友,爸爸協助媽媽,寶寶協助爸爸,一切都那麼和諧。

相信如果這時小朋友有什麼困難是自己處理不了的,寶寶要求大人出手幫忙也應該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所以,要想得到什麼果,我們就需要先種下什麼因,以其臨淵慕魚不如退而結網,這樣,自家的孩子足夠優秀,又何必羨慕別人家呢?

關注「媽媽補習班」,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育兒知識,做新時代好媽媽!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贊並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