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乳孃都是什麼人?

別酒流年


古代和現代不同,在中國的歷史上,幾乎沒有什麼安全的母乳替代品。因此母乳是嬰兒最安全的食品,新生的嬰兒能夠存活完全依靠母乳。

按道理來說,母乳餵養自己的孩子是天經地義的。可是在古代歷史上,很多皇室和貴族的家庭婦女並不是自己餵養嬰兒,而是將小孩交給乳孃或者奶媽餵養。所以進城做奶媽,或者給大戶人家做奶媽,成了很多農村婦女獲取收入的途徑之一。

通常情況下這些乳孃的身份並不高,一般都是家庭貧困的人充當乳母。實際上也好理解,畢竟自己餵養他人的孩子,那麼自己孩子必定是沒辦法好好餵養的。這是與母性的本能相矛盾的。如果家庭條件過得去,多半沒有母親願意這樣做。唐朝的時候,無論宮廷還是民間,乳母多是奴婢來充當乳孃。

為什麼這些有錢人家的婦女要僱傭奶媽哺育孩子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過去孩子是財富的象徵,對於一個人而言,可以說是多多益善。兒子能夠繼承頭銜、家產,而女兒則能夠豪門之間聯姻。用母乳餵養嬰兒會導致避孕,對於這些想要更多孩子的家庭來說,肯定是不希望的。另外還有一點,過去生活富裕的婦女往往身體不太好,奶水並不足。客觀上來說,她們需要奶媽幫著她們餵養嬰兒。

當然了,更重要的是在古代的時候,醫療技術不發達。嬰兒很容易夭折,他們能夠活到成年的概率並不大。所以有錢人家的婦女肯定是要多生幾個小孩,以確保能夠有孩子長大成年的。

不過對於皇室來說,利用乳孃照顧孩子還有其他因素的考慮。後宮之中妃嬪眾多,她們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從生理上來說,皇帝的妃嬪為了保持身體上的完美,是不可能自己親自照顧嬰兒。

除此之外,後宮之中往往險象環生,為了嬰兒能夠正常長大,交給乳孃來照顧是很好的方法。這也能夠淡化嬰兒和生母之間的感情,避免後宮干政。甚至有些朝代乳孃最多隻能照顧嬰兒三年,為的就是怕小孩過於依賴乳母。

根據《禮記·內則》的記載,皇帝乳孃的挑選是非常嚴格的。因為乳孃有教導嬰兒的責任,對嬰兒的言行舉止影響很大。

明朝的時候,宮廷甚至形成了一套挑選乳母的制度。首先,宮廷之中專門有個選乳孃的機構,名為“禮儀房”,俗稱“奶子府”。禮儀房每個季度會精心挑選四十個乳孃,另外還有八十個乳孃登記在冊。一旦乳孃不夠用,能夠隨時的補過來。

當時挑選乳孃的步驟是非常繁瑣的。通常情況下,乳孃有初試和複試兩關,主要從年齡、相貌、家庭、健康和生產情況五方面選擇。

乳孃年紀在十五以上,二十以下,並且老公一定要活著,乳孃自己也要長得比較端莊。然後,這些乳孃會被集中到五馬兵司及各衛所,由穩婆驗證她們是否有隱藏的疾病。

一旦後宮之中有人嬰兒誕生,就會選擇幾名乳孃去共同餵養這個孩子。一個月以後,宮廷經過試用來篩選,判斷到底留下誰做乳孃。


歷史是什麼


乳孃,也就是奶媽,也叫乳母、奶婆、乳媼或者嬤嬤等等。剛出生的小孩,必須依賴母乳才能生存,事實上,女性乳房最原始的含義是哺乳,婦女只有在生育以後才會產生乳汁。但對於封建社會貴族或宮裡年輕的母親而言,乳汁往往存在不足的情況,不足以餵飽自己生下來的嬰兒,這時候因為餵養孩子的需要,就出現了乳孃。


從中不難看出,乳孃其實就是古代中下層貧窮婦女的一種謀生手段,換句話說,大部分乳孃都是窮苦的老百姓。畢竟富家的婦女或者宮裡的妃子不可能放著自己的孩子不管,跑到其他地方為他人的孩子餵奶。

普通富人家中的乳孃,其實就是地位偏高的奴婢,不需要幹什麼太重的活,只需要喂好和精心料理好府中的少爺小姐即可。

而在鬥爭激烈的皇宮中,請乳孃的原因則會比較多,除了因為後宮妃子的乳汁不足和彰顯身份以外,還可以疏遠皇子和生母,有助於防止後宮干政、外戚專權帶來的威脅。

所以生母不僅不能親自哺乳皇子,一年也只能見皇子五次左右,如果妃子生的是公主,見面的機會就更少了。

此外,乳孃的挑選也是比較嚴苛的。

以皇宮中乳孃到挑選為例。

首先身體健康是必須的。還有年齡限制,比如清朝就要求乳孃的年齡需要在十五歲到二十歲之間。入宮時,乳孃必須是生完孩子剛滿三個月,目的是保證奶水的充足。

其次要長得好看,不能太醜,會讀書識字有文化以及善解人意。入宮前還有一系列的禮儀教育培訓,據說為了奶水的充足,乳孃還需餐餐吃無鹽的豬蹄,吃膩了也不能換。


金兔歷史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挺有名氣的,叫做《末代皇帝》。裡面有一個情節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講的就是溥儀的乳孃是如何成為他的乳孃的。



這個姑娘本來剛生了自己的孩子,所以奶水比較的足。但是因為家裡面窮,正常情況下根本養不活自己的孩子。恰巧來到了王府,就被王府的下人看到了,王府的下人見她抱著一個孩子,身體又長的壯實,看起來比較的健康,而且穿的破破爛爛,一瞅就是窮苦人家出身。於是就把她拉進了王府,經過挑選之後,符合了標準,給了她的家人一筆錢,就把她招了進來,成為了溥儀的乳孃。



從這一段情節我們就可以看出來,皇室選擇的乳孃都是一些什麼人。

一共有四個標準

第一,剛生過孩子,還處於哺乳期,因為只有剛生完孩子,才有奶水,如果充足的話,才能夠供養活一個孩子。



第二,身體要足夠的壯實,因為在那個時候,醫療技術不發達,判斷一個人是否健康,很大程度上要看你的身體夠不夠壯實,看你的氣色怎麼樣。選乳孃更是如此,一定要找到一個比較健康的人,所以一般只有身體壯實,氣色看起來不錯的人才能夠當上乳孃。


第三,家境貧寒,生活困難。因為一般女人生過孩子之後,沒有人會捨得扔下自己的親生孩子,去跑到別人家裡喂別人家的孩子,她們是非常不忍心的。如果不是家裡面實在是窮,活不下去了,是沒有人願意這麼做的。當了乳孃,就相當於把自己賣了出去,如果能夠賣上一個好價錢,那麼自己的孩子就能夠活下去,自己和這個家庭也能夠撐下去。所以古代才會有這麼多的女人去當乳孃,完全是生活所迫。





第四,出身清白。本人及家庭成員都是普通的老百姓,沒有犯過什麼事,因為只有這樣,以後才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而不光是皇室,即便是一般的富商地主之家,選擇乳孃的標準也大抵是這樣。

所以,乳孃一般都是身體健壯,外表健康,剛生完一個孩子,但是家庭貧寒,生活困難卻又出身清白的女人。

其實在我看來,這些乳孃都是最可憐的女人。自己的孩子剛生下來,卻要狠心離開他們,去到別人家裡餵養別人家的孩子。每次喂別人孩子的時候,卻不知道自己家孩子有沒有吃飽,只是這種痛,就足以令人心疼了。

大概也只有做母親的才能夠理解她們的這種不幸與痛苦吧。


聽歷史說話


在明代第一奇書《金瓶梅》中,西門慶的第六房老婆李瓶兒給他生了一個兒子,讓他大喜過望,李瓶兒也成為他最寵愛的一個老婆。因為李瓶兒生兒子的時候,西門慶正好開始當官,算是雙喜臨門,所以起名官哥。本文就以官哥的奶孃,如意兒來回答這個有關奶孃的問題。

成為一個乳孃的條件

西門慶生了兒子之後,他的一幫兄弟都來給他祝賀,送走他們之後,本想找人去尋養娘,但薛嫂兒就領了一個奶子來,《金瓶梅》第三十回寫道:

忽有薛嫂兒領了個奶子來。原是小人家媳婦兒,年三十歲,新近丟了孩兒,不上一個月。男子漢當軍,過不的,恐出征去無人養贍,只要六兩銀子賣他。月娘見他生的乾淨,對西門慶說,兌了六兩銀子留下,取名如意兒,教他早晚看奶哥兒。

媒婆薛嫂兒說這個奶子剛死了兒子,老公是當兵的。不過從後文可知,如意兒是有孩子的,而且老也沒有出征去當兵,曾經到西門慶家門口晃悠,謾罵西門慶。薛嫂兒和如意兒之所以編瞎話,肯定是為了讓主家能夠留下自己,所以可以總結出當時社會上選奶孃,有兩個最基本的條件:第一個是奶孃不能有自己的孩子,第二則是人生的白淨,身體健康。

當然,我們還可以從如意兒身上得知,乳孃的出身大都十分低賤,“是小人家媳婦兒”,只花六兩銀子就可以買到,要知道西門慶包養一個妓女,每月就要花費30兩之多,西門慶的給他的媳婦做件好衣裳,都要十多兩銀子,其低賤可見一般。

乳孃的日常

如意兒這個名字,是吳月娘給她重新取的,她自己姓甚名誰?幾乎沒有人知道了。吳月娘給她取這個名字,非常應景,因為此時西門慶家好事連連,西門慶中年得子,緊隨其後的又是官運亨通,吳月娘也得到了誥封,正好是西門慶和吳月娘稱心順意的時候。

在西門府日子最紅火鼎盛的時候,如意兒來到府裡最得勢的李瓶兒屋裡,做了西門慶寶貝兒子官哥的奶孃,因為她的奶水被用來餵養官哥,她的吃穿住用自然也差不了,而且在西門府裡,只要是炫耀兒子的場合,如意作為奶孃都會陪官哥一起到場出席,這奶孃要比做妾的孫雪娥還要風光許多。

如意兒從前飢寒交迫的日子,突然變成錦衣玉食燈紅酒綠的生活,自然十分驚喜,實在超出她的預期。因為她十分地珍視奶媽這個位置,也在很盡心盡力做她的這份工作。

除了餵養官哥,如意的奶水還有其他用處,李瓶兒病重期間,《金瓶梅》暗示李瓶兒吃如意兒的奶水補養,西門慶人乳絆藥吃,用的也是如意兒的奶水。

乳孃必須具有素質

在西門慶家中的,因為有潘金蓮這個“咬群”的存在,生了無數風波,最大的莫過於的官哥的死。官哥對西門慶來說,是真真切切的掌上明珠,所以如意兒作為奶孃,也是擔了很大風險的,平時官哥稍有不適,還沒等李瓶兒出言,如意兒就會被西門慶臭罵一頓。應付西門慶和李瓶兒的責備與挑剔,對如意兒來說不是一件難事,難的是應付潘金蓮和春梅的妒忌和陰損招數。

官哥滿月不久,李瓶兒去了吳月娘的上房,官哥找不到親孃便不停啼哭,哭聲被潘金蓮聽見,進房就要抱著官哥去找李瓶兒。如意連忙阻止:“五娘休抱哥哥,只怕一時撒了尿在五娘身上”,雖然她沒能阻止潘金蓮,但畢竟做了努力。

後來有一次,李瓶兒抱孩子到花園完,把孩子交給潘金蓮照看,卻被找女婿陳敬濟調情的潘金蓮給涼在外面,被大黑貓嚇著了。之後,如意兒一直把那孩子抱得緊緊的,連吃飯都沒敢下炕。官哥伏在她身上睡著後,如意連一動也不敢動。雖然如意兒盡心竭力的照顧官哥,但是官哥最終還是沒保住。

如意兒雖然有心抱住官哥,因為那也是她的命根子,沒有了官哥,也就沒有了她存在的理由。但是面對潘金蓮的毒辣,她的主子李瓶兒都毫無還手之力,她也只能呵呵了。

乳孃的下場

官哥去世之後,如意必須面對一個更現實的問題:她該何去何從?如意兒不想離開西門府,不想再次領賣。如意兒一直把李瓶兒當成她在西門府裡的靠山,可這一切都隨著官哥的死去正在成為泡影。她跪在李瓶兒面前,哭問道:

“今日哥兒死了,乃是小媳婦沒造化,只怕往後爹與大娘打發小媳婦出去,小媳婦男子漢又沒了,那裡投奔?”

此時的李瓶兒雖然傷心,但是感念如意照顧官哥一場,還是答應她:

“怪老婆,你放心,孩子便沒了,我還沒死哩。縱然我到明日死了,你恁在我手下一場,我也不叫你出門。往後你大娘身子若是生下哥兒小姐來,你就接著奶,就是一般了。你慌亂的是此甚麼!”

李瓶兒的承諾,讓如意心中感激不已。不過李瓶兒不久之後死去了,如意兒失去了最終的靠山。當家裡的男主人西門慶向她伸出橄欖枝的時候,她急不可待的答應了。

西門慶是在給李瓶兒守靈的時候收用的如意兒,此時李瓶兒剛去世不久,西門慶不能忘情,於是將對李瓶兒的感情給瞭如意兒,因為如意兒和李瓶兒一樣,皮肉白淨,西門慶摟著她就如同摟著瓶兒一樣。

可是好景不長,如意兒的新靠山西門慶,不久之後也死掉了。按照常理來講,如意肯定是要被賣了,畢竟就連西門慶的幾個妻妾都嫁人的嫁人賣掉的賣掉,慶幸的是西門慶死的時候,吳月娘又生了兒子孝哥,如意便有了存在意義。最後,西門慶家男僕來興兒媳婦兒病死,吳月娘便讓如意兒和來興兒成了一家。

如意兒用自己的奶水養了西門慶家兩大兩小四個人,能得如此結局,也還算是“如意”吧!

官宦帝王之家的奶孃

當然,西門慶雖然是一方富豪,但還算不得十分尊貴,所以對奶孃的身份沒什麼要求,如果主人家身份地位更好,要求肯定也會更多一些,但最終能得到的回報也就更多。比如在《紅樓夢》中,賈寶玉和賈璉對自己的奶孃,都要高看一眼。

最特殊的當然是皇帝的奶孃。自古宮門深似海,生在皇家的孩子每日和奶媽相依為命,奶媽也就成了他們最親近的人,等到他們長大成人,對奶媽的感情會很深,甚至把她們當成至親,給予很高的賞賜,有的還給予了很大的權力。

比如康熙,他的奶媽是包衣奴才曹璽的妻子,他親政以後為了報答自己的奶媽,讓奶媽的兒子曹寅當了江寧織造。康熙南巡期間常常住在曹家,以便來看望自己的奶媽,看到曹家如此受康熙的看重,其他官員也都是羨慕不已,曹家也因此發展成為一個大家族。

結論

從《金瓶梅》中的如意兒這個例子可以看出,乳孃出身低賤,在主人家的身份,也隨著自己照看的小主人而定,像如意兒這種能得善終算是幸運的,更多的肯定是被賣來賣去。

不過如果自己餵養的孩子如果能有出息,作為奶孃,肯定也能得到一定的回報,比如賈璉給自己奶媽的兩個兒子找事做,比如康熙重要自己奶媽的兒子曹寅等等。


金鱗戲蘭池


古代乳孃是專門為人哺乳和養育小孩子的女子。《禮記》中就記載有“士夫之子有食母”,說明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職業。

為什麼這些古代女子生了小孩子後不自己哺乳呢?

很多人可能認為是母親乳汁不夠,才會請人代乳,其實不是這樣的。古代的女子普遍生育年齡較早,確有很多人因為體弱而乳汁較少,那時又沒有牛奶和奶粉這些替代品,請人代乳確實是很好的選擇。可這是很費錢的一個事,試問,貧窮人家誰能夠養得起一個乳孃。

富貴人家即使乳汁豐盛,一般也是交給乳孃餵養。

古代的富貴人家,都會娶很多個女人,但妻卻只有一個。小妾大多數時候都是生育工具,在家中地位是不高的。為了維護正妻在家庭中的地位,其他女人生的孩子都會稱正妻為母親,由正妻行使母親權利。在《紅樓夢》中,探春就稱王夫人為母親,而稱生母趙姨娘為“姨娘”就是這個道理。

由乳孃餵養孩子,就能很好的隔斷母子間的親情,以更好的鞏固正妻在家中的地位。

妻妾一般也不願自己哺乳孩子。

古代是一個“母憑子貴”的時代,妻妾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多生孩子是最重要的手段。哺乳期間,女性會推遲排卵,會影響到懷孕。就拿皇宮中來說,被皇帝寵幸的機會不多,如果不盡早將身體恢復到正常的狀態,就可能錯過寶貴的機會。

因此,在封建時代,達官顯貴們的子女交給乳孃哺乳,很早就成為了定製。

那些達官貴人們的妻妾要生孩子時,都會提前找好乳孃備用。古代皇宮,還設得有專門的機構,也就是俗稱的“奶子府“。在府中常年有很多能提供哺乳的女子待選。

乳孃大多數是十五到二十歲之前剛生過小孩子的女子。她們身體健康、乳汁豐富,最重要的是,按照古代相命之說,還要是全福之人。

乳孃在主母(孩子的親生母親)的孩子出生後,必須要保證代乳孩子的食量。很多時候,自己的孩子可能奶水反而不夠,而不得不用米湯一類的替代,這種時候,乳孃也是挺無奈的。

做乳孃的都是低層女子,為生計所迫,不得不委屈自己的孩子。

而當乳孃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乳孃所代乳的孩子都是顯貴之後,從小的代乳,孩子都會對他有感情的。按古代的傳統,所乳的孩子也會孝順乳孃。

我們拿歷代皇帝的乳孃來說,基本上都是大富大貴。或者在宮中享福,或者出宮後榮歸故里,反正都是衣食無憂。乳孃自己的兒子也會求得一官半職,享受榮華富貴,也算是對小時候未能很好的得到母乳的一種回報吧。


摯守靜篤


古代的時候,乳孃也是一個職業。只不過能夠當上乳孃的人,真的是太少了。因為只有有錢的大戶人家,他們才會聘用乳孃。

在所有的聘用乳孃的人當中,要數皇家最為典型了。

我們都知道,皇家是最有權最有錢的人,皇帝的妃嬪生兒育女後,這些生下來的孩子,就開始有乳孃領養到大了。

那麼,乳孃一般都是什麼人呢?

毫無意外,乳孃都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養一個孩子,是十分辛苦的事情,也只有窮人家的孩子,才能吃這樣的苦。

要知道乳孃這個職業是對別人家的孩子好,對自己家的孩子十分的殘忍的這麼一個工作。

因為一個女人,一旦被選去當乳孃了。這就意味著要給別人餵養孩子,自己的孩子就餵養不了了。在這種情況下,自己的孩子就有被餓死的可能。

畢竟古代的時候,不像是現在有奶粉,有其它的可以喝的,有很多種方法,可以把自己的孩子給養大。

一般人是不到走投無路,不會去當乳孃的。因此說來,凡是能夠當乳孃的人,無一例外,都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

不過,即便是如此,也不是你想要當乳孃就能當的。

至少要符合如下的條件:

1、身世清白,幾代人內都沒有犯過法。

2、長相甜美,身體健康,奶汁合格。

總之,要經過層層選拔,最終勝出者,才會被選走當乳孃。當然了一旦被選走當了乳孃,這個回報也是十分豐厚的。

歷史上很多給皇帝當乳孃的人都發家了。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曹雪芹的祖上,他們家發家就是給康熙當了乳孃,被康熙所重用,然後締造了他們曹家的強盛的。


不才講史


古代的乳孃,絕大多數都是社會底層的小人物。

怎麼能成為乳孃?

事實上,在古代大戶人家或者宮廷之中,都有請乳孃的習慣。

原因很簡單,如果親自哺乳的話,會影響身材。

大戶人家的女子或者後宮嬪妃,為了爭寵,害怕自己哺乳期間,被別的女子上位。

因此才有了請乳孃這個習慣。

後來請乳孃,也漸漸成為一種大戶人家“炫富”的手段,畢竟請乳孃的費用可不低。

古代的乳孃,大多都是家境貧寒的女子,或者已經走投無路。

但凡還有點辦法,都不會選擇這個職業。

因為你給別的孩子哺乳,自己的孩子就沒人管了。

溥儀的乳孃進宮後沒幾年,她的女兒就餓死了,所以一般為人母的,都不忍心做這個。

古代女子實在沒錢了,會去當乳孃,要保證自己奶水充足。

宮廷之中請乳孃的規矩更多,比如乳汁的色澤、粘稠度可能都有要求。

也有很多乳孃憑藉這個特殊的身份,烏鴉變鳳凰的。

比如明代的萬貞兒,就是後來的明憲宗的乳孃,結果還成了貴妃,一時之間,權傾朝野,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十點歷史君


趣談答案:古代的乳孃挑選時,她們的家庭背景不會作過多考量,但是對於她們的身材,對於他們家往上倒三輩是否有過犯錯誤卻是有著非常嚴格約束的。

乳孃的招聘要求

我們以後宮當中的乳孃做一個例子,在某個年代的時候,後宮當中的乳孃是按季度來招聘的。

關於這個年代或者是某個朝代,我們沒有必要做過多闡述,畢竟每一個朝代都會發生變化,我們僅僅是拿出其中的一個朝代來舉一下例子。

一年分為4個季度,一個季度分為三個月,而在這三個月當中會招聘與之對等的40位乳孃。除了這40位乳孃之外,還有80位候補的乳孃。請注意這80位候補的乳孃和這40位乳孃,她們日常的生活條件是完全相同的,只不過她們的薪資待遇有點差距。

她們每一天都會吃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為的就是能夠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乳汁來,而這一部分乳汁用來給皇子們或者某些王爺的孩子們進行哺乳、進行餵養。

而除了後宮之外有民間的富戶,民間土地主,這一部分人他們也會僱傭奶孃,而他們僱傭奶孃的時候,更多的是看這個奶孃的先天性因素,比如是否肥胖,身材是怎麼樣,一旦符合條件便直接僱傭過來,給的薪水、福利待遇比宮廷當中的薪水福利待遇要差上好幾個檔次。

僱傭奶孃的最主要一點

僱傭奶孃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來看這個奶孃是一個好人還是壞人?

而如何看她是好人還是壞人呢,就需要調用對應的文件,調度對應的書面信息來看一看這個奶孃的品行怎麼樣?

古代對於這一點還是非常忌憚的,尤其是皇宮之中隨隨便便拉出一個人來,但凡她能夠出現在皇宮裡面,必然會被調查三代機以上,甚至祖宗八代都調查過了。

因為古代對於這一點是比較迷信的,畢竟一個奶孃的言傳身教對於孩子的影響也比較大,如果整過一個品行操守不太好的奶孃,把自己的孩子給帶壞了,那可咋辦呀?

除此之外,乳孃一般都是年齡在15歲到20歲左右,而且剛生過孩子的女人,這一部分女人有的時候會准許她們把自己的孩子也帶到宮裡面,也帶到富裕人家裡面。但是這種情況不多,視情況而定,有各個朝代有著各個朝代的約束。

歡迎大家關注@趣談唐宋元明清 ,歷史研究者,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每日分享新鮮歷史冷知識,解決歷史趣問題,愛你們!

趣談唐宋元明清


在現代社會中,很多職場女性為了可以早點回去上班會請月嫂與保姆,而古代時候的就很直接了,會直接請“乳孃”因為古代沒有奶粉,而富貴人家的生母一般都不會親自餵奶,所以也就有了乳孃這個行業的誕生。

但古代時候的乳孃卻不是誰都可以請的,在《禮記·內則》記載,有地位的才能聘請奶媽,尤其是在皇宮裡有明顯的劃分。天子、諸侯、大夫可以聘請乳母來餵養自己的孩子,士之孩子不能,所以每一個乳孃都要精挑細選,那麼古代的乳孃都是一些什麼人呢?

在明朝中,有一個專門的司禮監會供應所需要的乳孃,每一個乳孃都是家室清白,年紀在十五到二十,樣貌端正的年輕乳孃,還會根據所生孩子的性別分別餵養,所以這些乳孃還是經過了篩選的。

而這些皇室的乳孃一旦入選就代表了穩定的生活和後來的“富貴”,比如說一旦餵養到了皇太子的乳孃在皇太子登基之後,就會受到封賞,比如漢安帝曾封乳母王聖為“野王君”;漢靈帝封乳母趙嬈為“平氏君”;唐中宗封乳母於氏為“平恩郡夫人”等

而這些乳孃一般都是民間的普通人家的媳婦,因為自己的乳兒有了出息,所以自己的親戚也可以受到恩澤,所以也會出現一些外戚專權的情況,比如說明朝的魏忠賢就和乳孃客氏一起聯手,朝堂上沒有可以對抗他們的勢力。

但那也只是極少個例才可以熬到自己乳兒有出息的那一天,更多的人還是“泯然眾人矣”在皇宮中蹉跎一生,甚至還有給“成人”當乳孃的,比如說清朝的慈溪,就為了保持自己的容顏,喝起了人奶。

但不管怎麼樣,古代的乳孃就像是一個職業,除了給皇家的乳孃受到很多限制之外,普通人家的乳孃都是普通人家的媳婦出來當的,並不影響自己的生活。

感謝閱讀,歡迎評論區交流不同看法,歡迎關注老把頭,帶你撥開歷史迷霧,以客觀角度觀看歷史發展。


三書青史


乳孃的存在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所以乳孃這一職業也是發展已久,不過乳孃可不是一般人能當的,要求很高,帝王或者是富貴人家都會挑選乳孃,那他們都有什麼要求呢?

年齡

古代的乳孃作為哺乳孩子的人,對於她們的年齡是有很大的要求的,在古人生下孩子後會從民間找到身體健康,年齡在15到20歲之間的處於哺乳期的女子,看到這個年齡可能很多人回意外,這放在現在還是初高中生,怎麼會被應聘當乳孃呢?其實這和古人結婚早,成熟早有一定的關聯。


這些15到20歲的女子最好還是生過兩胎的,而且一定要奶水充足,這樣不會餓著孩子,而且奶孃家的孩子和家人也不能有身體缺陷,這有符合這一點才算是做乳孃的基本。

身份

對於乳孃除了前面身體和年齡上的要求,還要身份清白,祖上不能出現有謀反的事,因為古時候皇宮中的乳孃是需求量最多的,那些皇子和公主出生後如果被別有用心的拿走要挾豈不是損失皇家威嚴。而且乳孃是未來皇帝的奶媽,如果因此出現霍亂朝政的事也是對百姓的不負責。


所以乳孃無論是身份還是年齡都有著不同的要求,只有嚴格審查後才能有入宮的資格,所以乳孃不是隨隨便便人就能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