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流傳的農諺有的正在逐漸消失,你還知道有哪些農諺的故事?

靜怡勤反覆練


今天是立春的最後一天,就說說立春這個節氣吧。

冬寒刺骨歲已更,

適逢疫毒荼萬靈。

雪消祈盼春來早,

東風化雨滅瘟情。

又是一年春來早,偏逢病毒肆虐時。今年的庚子立春,必然因”不速之客”的造訪被大家銘記於心,更自然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2月4日17時3分迎來“立春”節氣。此時節,歷經冬日的蟄伏,天氣開始逐漸回暖,萬物漸次復甦。立春三候為一候東風解凍:立春之日“東風解凍”,東方屬木,木為火之母,火氣溫,由此才“凍痕銷水中”,“波起輕搖綠”。二候蟄蟲始振:立春日後五日“蟄蟲始振”,“蟄蟲”是冬藏之蟲,此時被驚醒,動而未出。三候魚陟負冰:再五日“魚陟負冰”,陟(zhì)是升,魚因水底暖,感知陽氣而上升,冰尚未消融而負冰。“立雪鶴深睡,負冰魚聚沉”,春氣還弱。

春已立,真正的春天來臨亦不遠了。中國有太多美好的詩句來讚美春天!

春天是“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

春天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春天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春天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春天是”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春天是”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天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春天,就是撲面而來的溫暖;就是色彩斑斕的美好。

  立春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數九後的第六個“九”開始,所以有“春打六九頭”之說。每年陽曆2月4日左右為“立春”。此時節,在南方,早春的氣息已撲面而來,而在北方,雖然只是春天的前奏,但冰化雪消,春水初生,春的氣息開始漸漸透露。

按照二十四節氣的排列,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是新歲的起點,是一個輪迴的開始,“一年之計在於春”,因此,自古以來,我國民間對“立春”都非常重視。

  “立春日”這天,我國民間有“迎春”習俗,一些地方會舉行儀式把春天和句芒神(木神)接回來;有“咬春”習俗,買個蘿蔔來吃,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現在多是吃春餅和春捲;還有“打春”習俗,以“鞭打春牛”來“催農耕作”,帶有典型的農耕特質。在古代,還有”擊鼓驅疫”迎春,是立春日一項吉祥的習俗,今天我也送給大家一段立春的鼓聲,以此祈願大家安康!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春已至,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祈禱][祈禱][祈禱]








深林明月3


哈哈,從小在農村長大我,聽過的諺語特別,我們當地諺語叫(老年人說的)[捂臉]。

農村民間的諺語可不是老農民隨邊的一句順口溜,而是經過上千年經驗積累總結而成的真理。短短的一兩句話,即順口押韻,又通俗易懂,其中不乏精彩的總結、豐厚的經驗和深刻的道理。諺語是平凡古人總結的哲理,是古代人民驗證的科學。

俗話說的好,十句諺語九句真,而我也驗證好幾件,我給大家說一哈[呲牙],關於農村的天氣諺語。

螞蟻搬家蛇過道,響後必有大雨到。這兩話的意思是,在院子裡看螞蟻把窩上邊壘很多高高的小土粒粒,在土路上看見蛇走過印跡,有時就能看見蛇在路上爬,大人們就會說要下雨了,一般都是雷陣雨,很準的。

朝霞不出門,晚霞曬死人,也可以說晚霞行千里,早晨出現霞光說明空氣中含水份大,會下雨的。傍晚出現晚霞,表示明天的天氣好或者很熱,放心出行不用擔心會下雨。

還有,正月十五雪打燈,八月十五雲遮月。

民間諺語,老龜煮不爛,移禍於枯桑

傳說古時候,有人捉到了一隻大烏龜。據說這隻龜是千年以上的老龜,已經有了靈氣,吃了可以延年益壽,長生不老,是不可多得的寶物。因此捉龜人便把它獻給了國王。

國王雖乃一國之君,見過不少奇珍異寶,卻從未見過這麼大的龜,很是驚奇,便要殺了它吃它的肉。可是刀砍不死它,用石頭砸,鐵錘打,也打不破龜殼。正在為難之際,有人建議用水把它煮爛。國王便命人用火燒煮,哪知日日夜夜大火不停,燒了一萬車木柴,老烏龜卻仍是安然無恙。

這日,正拿它沒辦法,一位博學多才的大臣走過來。他說:“一物降一物,千年的龜只怕得用千年的桑木材來煮。”恰好城外有一株千年老桑樹,幹粗葉茂,遠望像個大亭子。這天夜晚村中人聽見老桑樹在哭,並且說:“老烏龜呀老烏龜,你自己不小心被人捉住了,那是你該死。可是為什麼移禍給我呢?”

第二天早上,人們一看,老桑樹竟一夜就枯萎了,葉子也全部掉了。一會來了一隊軍士,去一煮,老烏龜真就被煮爛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很久以前,有兄弟二人,老大叫青山,老二叫紅山,祖祖輩輩在山中燒炭為生。他們的父親臨終前把世代相傳的那座山林分給了兄弟二人。

弟弟紅山年輕,父親就分給他樹木茂密的西崗,那裡的木頭能燒出上等的木炭,而分給哥哥青山的東崗卻樹小林稀。

紅山非常勤勞,夜以繼日地苦幹,過了幾年就掙下了一筆家業,生活幸福美滿。但幸福中的不幸是,西崗的樹木被紅山砍得精光。

青山分到東崗後,並不怪父親偏心。他仔細研究了東崗的樹木狀況,制定了周詳的計劃:先砍伐不成材的樹木,然後栽新苗補足,崗下種田,草坡養羊。雖然收入少,日子清貧,但由於他有長遠的眼光,所以幾年後,樹苗成材,莊稼成片,牛羊成群。不管夏天洪水多大,因為山上有密密的樹木阻擋,農田安然無恙。

而紅山呢,由於山上的樹木被伐光了,一有洪水,泥沙俱下,甚至發生泥石流,把後來剛栽的樹苗、莊稼也沖毀了。紅山沒有辦法,只好向哥哥青山求助。

青山拍拍紅山的肩膀,意味深長地說道:“吃山靠養山,不廣種怎能豐收呢?”

中華幾千年的文化底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真理。




古今流傳的農諺語正在逐漸消失,你還知道有哪些農諺的故事?

立春食春餅。北方許多地區立春講究吃春餅 老人們說這叫“咬春”

吃春餅時一家人圍坐一處,把爐火籠的旺旺的 爐子上放個大鍋把烙好的春餅放進蒸鍋隨吃隨取 春餅烙的很薄,又比較大,因為要卷跟多菜。以前吃春餅講究到醬肉鋪去叫盒子菜,盒子菜由鋪子裡的小徒弟送到家中,裡邊裝著燻大肚 松仁小肚驢肉清醬肉燻肘子 醬口條 燻雞醬鴨都是供卷春餅用的,自家也要炒幾個菜肉絲 豆芽粉絲煎雞蛋跟盒子菜一同卷春餅 吃春餅少不了好黃醬 黃醬在加點香油,和吃烤鴨有點相相似,都要把醬和蔥絲墊在菜下 但吃烤鴨是抹面醬 春餅是黃醬

立春的諺語

春打五九尾 家家吃白米

春打六九頭,家家買黃牛

打罷春 陽氣轉。立春一日,水暖三分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

立春落雨到清明,一日落雨一日晴

打了春立了夏先種黍子後種麻




劉亦秋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關於古今流傳的農村諺語其實都跟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農耕勞作息息相關,今天我就以我們平時的衣食住行的食來講一個諺語,這句諺語很簡單就是按照一年四季的節氣我們吃什麼樣的食材對身體好處大來講的,這句諺語就是“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這句諺語的意思就是春天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人的身體也是一樣經過一個冬天到春天又是一個新的新陳代謝週期,這個時間多吃芽類食材比如綠豆芽、黃豆芽、香椿芽等各種芽類食物有助於陽氣生髮。

夏吃瓜,夏天人的身體機能各方面達到全面高速運轉階段,這個時候會損耗大量水分。在加上夏天天氣潮溼悶熱,容易使人中暑,而瓜類的食物,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一方面能夠解渴,另外一方面也能解暑。清熱化溼,清淡可口,是人們夏天的不二選擇。

秋吃果,秋天人的身體經過一個夏天的大量損耗會流失很多營養成分,秋天天氣乾燥容易使人感到乏力這個時候就需要補充各種營養成分,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也是很多果子成熟的時候,比如花生、核桃、榛子等堅果。以堅果來說,蛋白質、維生素的含有量是很豐富的,並且很容易被人體吸收。

冬吃根,立冬過後天氣逐漸變冷,萬物也都逐漸進入休眠狀態儲存養份,人的身體也是如此。 冬天,溫度降低,在食物上面,要選擇能夠抗旱的。而根莖類食物剛好在冬天上市,比如蘿蔔、紅薯、山藥、土豆、竹筍等






南漂落葉


您好!我從小生長在農村,經常聽到村裡的老人說農諺,對這些農諺非常熟悉。我就說說我熟知的一些吧!

小雪滿天飛,來年必豐年。意思是:二十四節氣中小雪這天下雪,明年一定會豐收。

化雪地結冰,上路要慢行。意思是:雪化了晚上遇冷就會結冰,走路要小心慢行。

農具不怕用,就怕隨便扔。意思是:農具一般不容易用壞,就怕用完隨便扔不管理,太陽暴曬,遇雨水腐爛都會減短使用壽命。

雪蓋三層被,枕著饅頭睡。意思是:冬天雪下得大,來年會豐收。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意思是:早上出現朝霞會下雨,所以不要出門,晚上出現晚霞第二天就是晴天。

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意思是:八月十五這天陰天,到了正月十五這天一定會下雪。

螞蟻搬家蛇過道,明日就有大雨到。意思是:很多螞蟻搬家,蛇爬行過橫道,明天就會下大雨。

有雨山帶帽,無雨半山腰。意思是:如果雲遮住了山尖就會下雨,如果雲鬆散的圍著山就是晴天。

瑞雪兆豐年。意思是,冬天雪下得大,預示著來年會豐收。

煙囪不冒煙,一定是陰天。意思是:陰天氣壓低,農村燒炕嗆煙,所以煙囪不冒煙。

喜鵲搭窩高,當年雨水澇。意思是:喜鵲搭的窩比往年高,今年一定雨水多。

蜻蜓飛得低,出門帶斗笠。意思是:很多蜻蜓飛的很低,是要下雨的預兆。








山村小蜜蜂


關於農諺的諺語

1.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穩當。

2.白米飯好吃,五穀田難種。

3.百日連陰雨,總有一朝晴

5.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6.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7.每月兩節日期定,最多相差一兩天。

8.上半年在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9.一月小寒接大寒,薯窖保溫防腐爛。

10.立春雨水二月間,頂凌壓麥種大蒜。

11.三月驚蟄又春分,整地保墒抓關鍵。

12.四月清明和穀雨,種瓜點豆又種棉。

13.五月立夏到小滿,查苗補苗澆麥田。

14.芒種夏至六月天,除草防雹麥開鐮。

15.小暑大暑七月間,追肥授粉種菜園。

16.立秋處暑八月天,防治病蟲管好棉。

17.九月白露又秋分,秋收種麥奪高產。

18.地是鐵來糞是鋼,把糞施在刀刃上。

19.牛糞涼來馬糞熱,羊糞啥地都不錯。

20.底肥不足苗不長,追肥不足苗不旺。

21.三分種來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險。

22.秋耕田地地發塇,冬雪滲下不易幹。

23.人治水來水利人,人不治水水害人。

24.人不勤儉不能富,馬無夜草不能肥。

25.七月十五紅棗圈,八月十五打棗杆。

26.白天熱來夜間冷,一棵豆兒打一捧。

27.一粒糧食一滴汗,粒粒都是金不換。

28.麥要澆芽,菜要澆花

29.處暑根頭白,農夫吃一赫

30.稻如鶯色紅,全得水來供

31.寸麥不怕尺水,尺麥但怕寸水

32.六月不熱,五穀不結

33.六月蓋了被,田裡不生米

34.梨花白,種大豆

35.樟樹落葉桃花紅,白豆種子好出甕

36.立冬蠶豆小雪麥,一生一世趕勿著

37.梨花白,種大豆

38.清水下種,混水插秧

39.立了秋,在小一齊揪

40.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41.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丟。

42.冬雪是麥被,春雪是麥鬼。

43. 麥蓋三場被,枕著饅頭睡。

44. 春打六九頭,備耕早動手。

45. 雨水修渠道,抽水把地澆。

46. 驚蟄地氣通,摟麥要進行。

47. 春分麥起身,肥水要緊跟。

48. 清明雨紛紛,植樹又造林。

49. 穀雨前和後,種瓜又點豆。

50. 立夏種油料,同時插水稻。

51. 小滿防蟲患,農藥備齊全。

52. 芒種麥登場,龍口奪糧忙。

53. 夏至伏天到,中耕極重要。

54. 小暑管玉茭,人工授粉好。

55. 大暑種蔬菜,生活巧安排。

56. 立秋棉管好,力爭伏天桃。

57. 處暑送肥忙,複種多推廣。

58. 白露收大秋,早熟又早收。

59. 秋分已來臨,種麥要抓緊。

60. 寒露收谷忙,細打又細揚。

61. 霜降快打場,抓緊入庫房。


侗嘎佬石慶祿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感謝……。 諺語是廣泛流傳於民間的言簡意賅的短語,多數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且一般是經過口頭傳下來的。它多是口語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韻語。下面是有關農業的諺語大全的內容:

  清明熱得早,早稻一定好。

  四月不拿扇,急煞種田漢。

  夏作秋,沒得收。

  五月不熱,稻穀不結。

  六月不熱,稻子不結。

  六月蓋被,有谷無米。

  三伏不熱,五穀不結。

  鋪上熱得不能躺,田裡只見莊稼長。

  人在屋裡熱得跳,稻在田裡哈哈笑。

  人往屋裡鑽,稻在田裡竄。

  人熱了跳,稻熱了笑。

  人怕老來窮,稻怕寒露風。

  遭了寒露風,收成一場空。

  晚稻全靠伏天長。秋熱收晚田。

  麥裡苦蟲,不凍不行。

  凍斷麥根,挑斷麻繩。

  冷收麥,熱收秋。

  臘月大雪半尺厚,麥子還嫌“被”不夠。

  麥苗蓋上雪花被,來年枕著饃饃睡。

  大雪飛滿天,來歲是豐年。

  大雪下成堆,小麥裝滿屋。

  今冬大雪飄,明年收成好。

  大雪兆豐年。

  一場冬雪一場財,一場春雪一場災。

  冬雪一條被,春雪一把刀。

  臘雪如蓋被,春雪凍死鬼。

  冬雪是麥被,春雪爛麥根。

  冬雪是被,春雪是鬼。

  冬雪年豐,春雪無用。

  春雪填滿溝,夏田全不收。

  雪化水成河,麥子收成薄。

  春雪流成河,人人都吃白麵饃。

  下秧太冷怕爛秧,小秧出水怕青霜。

  寒損根,霜打頭。

  桑葉逢晚霜,愁煞養蠶郎。

  晚霜傷棉苗,早霜傷棉桃。

  棉怕八月連天陰,稻怕寒露一朝霜。

  八月初一雁門開,大雁腳下帶霜來。

  寒潮過後多晴天,夜裡無雲地盡霜。

  北風無露定有霜。

  霜打片、雹打線。

  風颳一大片,雹打一條線。

  春旱谷滿倉,夏旱斷種糧。

  春旱不算旱,秋旱減一半。

  春旱蓋倉房,秋旱斷種糧。

  不怕種子旱,就怕秋苗幹。

  不怕旱苗,只怕旱籽。

  三年收兩頭,鍋巴蓋牆頭。

  圩田好種,梅雨難過。

  圩田好作,五月難過。

  圩田隔夜是荒年。

  水荒頭,旱荒尾。

  水荒百日,旱荒一年。

  水荒一條線,旱荒一大片。

  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








渤海灣浩哥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豐富多彩,諺語就是廣泛流傳於民間的一種文化形式,他是勞動人民從長期生產和生活中積累起來的一些經驗和智慧。下面舉兩個例子。

1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三國時期,有一次諸葛亮到東吳作客,為了試探一下東吳的份量, 看看東吳有沒有匠藝方面的能人,就為孫權設計了一尊報恩寺塔,讓其製作,寶塔要求很高,單是塔頂上的銅葫蘆就有五丈高,四千多斤重。 孫權雖然找到了冶匠,但是怎麼也找不到做銅葫蘆模型的人,急得團團轉,最後只好在城門上貼起招賢榜,可是過了一個月還是沒有人來應差。諸葛亮在招賢榜下,高興的度著方步,扇著鵝毛扇子。 在城門下有三個擺攤子的皮匠,因為長相醜陋,人們都稱他們是醜皮匠。他們聽說諸葛亮在拿東吳人尋開心,十分生氣,三人足足用了三天三夜的時間,終於用剪鞋樣的法子,剪出個葫蘆的模型,然後用牛皮開料,一錐子一錐子的縫成了一個大葫蘆的模型, 在澆銅水時,先將皮葫蘆的模型埋在砂裡,這一試果然成功。諸葛亮得知消息後,立即向孫權告辭,從此再也不敢小瞧東吳。

2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據說,唐朝詩人李白,小的時候很是頑皮,不願讀書,到處閒逛遊玩。有一次他看到一個老太婆拿著一根又長又粗的鐵杵,在石頭上磨來磨去,李白很是疑惑,便上前問老太婆在幹什麼,老太婆說要用這根鐵杵磨成一根繡花針,李白聽了後很有感觸,從此便發奮讀書,成了一位家喻戶曉的大詩人。

其實農村諺語多的數不勝數,下面再說出一些耳熟能詳、言簡意賅的諺語。

1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2 牛馬年好種田,就怕雞猴這兩年。3 天上魚鱗斑,曬穀不用翻。4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5 清明前後種瓜種豆。6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7 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8 朝天椒子獨頭蒜仰臉老婆低頭漢。9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10 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11 一瓶水不響,半瓶水晃盪。12 寧拆十座廟,不拆一樁婚。13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14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15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16 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17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18 買賣不成仁義在。19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20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海不厭深


*、一家養女百家求,一馬不行百家憂。*、公雞打架頭對頭,夫妻吵嘴不記仇。

*、禾苗不認爹和娘,耕作到家多打糧。*、十朵菊花九朵黃,十個女兒九像娘。

*、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硬如鐵。*、根深不怕風搖動,樹正何愁影子斜。

*、家人說話耳旁風,外人說話金字經。*、門前有馬非為富,家中有人不算窮。

*、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種菜老婆吃菜腳,做鞋老婆打赤腳。*、有錢殺人不償命,沒錢淘氣也坐牢。

*、四川太陽雲南風,貴州落雨如過冬。*、小時不教成渾蟲,長大不學成懶龍。

*、常將有日思無日,莫把無時當有時。*、入門休問榮枯事,觀看容顏便得知。

*、一人說話全有理,兩人說話見高低。*、一時強弱在於力,萬古勝負在於理。

*、自己做錯不算數,別人做錯打屁股。*、好鐵要經三回爐,好書要經百回讀。

*、先釘樁子後系驢,先撒窩子後釣魚。*、弟兄不和鄰里欺,將相不和鄰國欺。

*、十個梅子九個酸,十個官兒九個貪。*、有了千錢想萬錢,當了皇帝想成仙。

*、灰裡芝麻泥裡豆,菜籽田裡摸泥鰍。*、騎著騾子想駿馬,官居宰相想王侯。

*、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百世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

*、一個巴掌拍不響,一人難唱獨板腔。*、逢著瞎子不談光,逢著癩子不談瘡。

*、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鯉魚走長江。*、人心不足蛇吞象,貪心不足吃月亮。

*、不怕吃飯揀大碗,就怕幹活愛偷懶。*、撒網要撒迎風網,開船要開頂風船。

*、受恩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無處下金鉤。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感二幹三成功。*、人有恆心萬事成,人無恆心萬事崩。

*、香花不一-定好看,會說不一定能幹。*、走路不怕上高山,撐船不怕過險灘。

*、人前若愛爭長短,人後必然說是非。*、今日有酒今朝醉,明天倒灶喝涼水。

*、桃三杏四梨五年,葡萄兩年就換錢。*、秦嶺山脈一條線, 南吃大米北吃麵。


曙光55118373


朋友您好,結合現在氣溫突降下的寒潮,我正好有3句知道的諺語分享給你:



1.立春暖,倒春寒。
這句諺語說的是立春當天很暖,之後的一個月內人們不要著急換衣,因為春後經常會有倒春寒。
2.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萬石谷。
春天是萬物生髮之季。這句諺語說的是春天的農民要在春天勤勞的幹活,這樣一寸耕耘一寸收穫,秋天的時候就能大豐收。
3.立春三場雨,遍地都是米。
這句話很形象的形容了春天的雨很珍貴,如果在立春後雨水充足,那麼今年的收穫也一定不會少。

這些農諺都是古人總結,流傳至今的。今天受寒潮影響,北京等地區下了雪,我們陝西地區溫度驟降,重新換上了棉衣,反覆無常是春季,春就像那孩子臉!

這就是我關於古今流傳的農諺的知識,現在的年輕人很多已經不關注這個了,但是古人總結的道理一般都很實用,望你採納。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8c93c2fc2b15424caa7639f46ac3dc1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