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門前弄鏽斧 一支拙筆談長恨

說起白居易,就不得不提他的《長恨歌》,譬如張若虛 “孤篇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一樣,樂天的《長恨歌》也是享譽千古。何良俊說它是“古今長歌第一”,這似乎是理所應當,然而就連輕狂如趙翼者也做出“千古絕作”的詠歎,那麼就不難說明樂天的《長恨歌》不僅折服了諸多文人才子,就是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是具有及其深刻的意義的。

-----引子


我的《文學欣賞》課是由王永捷老師教授的,初聞此名時,我便心生親近之感,緣者是我倆同姓王,同姓則同悲慼,因此喜歡上他的課似乎也是出自一種感性的原因。後來在學習生活中,我對他愈是瞭解,便愈是敬佩和喜歡,這和他淵博的知識和極具才子氣息的人格魅力是有很大的關係的,更何況他寫著一手我望塵莫及的好字。而如今,我卻要寫上一篇論文承送到他的面前,諸君可想而知,我是多麼的惶恐和不安----這簡直是班門弄斧。

不過,弄斧偏在班門前,今天,我就斗膽弄它一弄。

對於白居易,我不是太瞭解,單單知他是個才子,且是一個風流才子。因為只有風流的才子,才能寫出如《長恨歌》般纏綿的佳作。此歌詠歎愛情,纏綿悱惻,雖遠隔萬代,仍能打動許多痴男怨女的心,諸如黃河,諸如長江,雖流了千年,但也福澤、滋養了千年。

大唐皇帝李隆基,與彼時的楊玉環一見傾心,被李兄動用皇家大權“一朝選在君王側”。從此這廝便不在早朝,而玉環妹妹也不得不陪著這位仁兄開始了“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去夜”的浪漫愛情生活。豔遇到如此境界,活生生的羨煞了旁人,而李隆基和楊玉環愛情之熱烈更是有目共睹了。在這裡白居易的寫作也沒有一種對君王不辦朝事愛房事的譴責,有的只是文人才子們酸溜溜的羨慕和推崇。

《長恨歌》全文840字,單單描寫李楊愛情纏綿情形及議論的就佔了224字,近四分之一。由此可得出結論:說《長恨歌》的主題不是詠歎李楊愛情的,絕對是妄談。

之後李兄為江山社稷揮淚斬玉環,實屬不得已而為之。至於說因此判斷李對楊的感情不是愛情,這一點,我實在不敢苛同。因為身男人,身為一個君王型的男人,為事業而棄愛情,並無可厚非。棄之,並不能完全說明不愛之,這彷彿與“愛她不一定非要擁有她”一個道理,而從當時李隆基 “君王掩面”的表現來看,他對殺死楊玉環這一決定是不無悲痛而又無可奈何的。試想一下,江山沒了,要愛情何用?愛情是精神上的,江山是物質上的,關鍵時候填飽肚子最關鍵。古人曾說“溫飽思淫慾”,我李隆基馬上要日薄西山了,哪還有什麼心思和精神去“芙蓉帳暖度春宵”呢?我愛你,那是真的,可是現在我愛不起了。當時的李隆基,就是這麼個情況。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行官見日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天旋月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不淚垂?是呵!美麗粉嫩的芙蓉就像你的臉,彎如柳葉般彷彿你的眉。面對此情此景,再回顧四周,那個曾日夜陪伴、溫柔如水的女子再也沒有了,身為君王,身為丈夫、愛人、情人,我又如何不感到孤獨、寂寞、難過呢?

“ 對此如何不淚垂?”讀此詩句最銷魂。樂天的文筆當真寫出了一代君王的痛苦,就像再後來的康熙皇帝,治世英明,然而誰又知道他心中關於蘇麻拉姑的地方裝了些什麼呢?我想,應是痛苦和遺憾吧。李氏雖無康熙皇帝的英明,也無其堪稱斷代的政績,但同為君王,面對愛情的難過恐怕相似無幾。“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的李隆基對失去“嬌楊”的現狀很難接受。吾愛玉環,永失吾愛。旁人只知指責於我,可又有誰明白我的心情呢?“翡翠褰寒誰與共?”這個“可憐薄命做君王”的寂寞男人從此過上了鬱鬱寡歡的生活。

然而,群臣可就忙壞了。皇帝得了相思之疾,國事呢?誰來辦理?如今天下大亂,眼看江山不保,大樹倒了,我們這些鳥兒怎麼辦?投靠新王朝,太不忠了,會遭人唾棄。再者,人家新王朝就能接納我們這些前朝舊臣嗎?縱使接納了,我們的政治生命還能有幾天?李隆基的消極怠工讓群臣們大亂,為了讓天子重新振作起來,更為了自己依附的這棵大樹能繼續的枝繁葉茂,營養十足,他們終於開始了行動。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臨邛有如此的神道士,當然不會逃脫他們的眼睛,他們忙不迭的將他招進宮,並要求他施展道術,尋得楊貴妃之魂魄,使李皇帝夫妻相見。李皇帝初聞此訊,也是激動萬分,他興奮得期待著,然而結果卻讓他更為傷心。這裡,白居易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上天遁地,尋找得如此艱辛,但仍不見楊玉環的半點身影。李隆基黯然神傷,再無生念,就在此時,忽聞海上仙山之中,有一綽約仙子,名喚太真,與楊玉環“參差是”。喜訊傳來,隆基頓時精神抖擻,親身前往,要一解相思之苦。太真同樣驚喜萬分,“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再相見,太真風韻猶存。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這是白居易詩中對楊玉環死後,假想李、楊再見時楊玉環的情形,如果這是一首歌,至此,便是歌的高潮。我們且不用去分辨它的真假,就隨著樂天進入這段夢囈中吧。含情凝睇,拜謝君王。這是李楊愛情中最是甜蜜的描寫,凡夫俗子,對之,如何不動容?

魯班門前弄鏽斧  一支拙筆談長恨

至此,本詩可劇終矣。留下一份遐想,留下一份含著淚光的重逢,何嘗不是最美的?樂天深知我心,在抒發出“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千古愛情絕嘆之後,就揮袖而去,留下了長恨歌一曲。


王軼皓

已丑年十月初六於烏魯木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