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的解釋存在錯誤的九句話

《論語》作為中華文化經典裡面的經典,歷史上有很多人都解釋《論語》,在不同的人眼裡有不同的《論語》。

我小時候機緣巧合接觸到了氣功,二十多年的氣功修煉不僅給我帶來了健康,還改變了我的思維方式,喜歡從養生的角度去審視生活。

當我重讀《論語》,對《論語》的理解和在學校學習的不一樣了,感覺用養生的角度去解釋《論語》,以前不理解的部分內容也豁然開朗。

用養生思維的角度來解讀《論語》,能更加全面的解讀經典,更接近真實的孔子。

《論語》的解釋存在錯誤的九句話

(一)

《論語》(為政第二)有這樣一段話。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通行的翻譯: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說:一直保持恭敬和喜悅的態度最難。遇到事情,子弟們代父母效勞,遇到酒食,讓父母享用,僅僅這樣就算孝了嗎?

對“色難”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是要對父母一直保持和顏悅色的態度最重要,另一種解釋是要讓父母一直保持愉悅的心情最重要。這兩種解釋都對,但是不全面,兩種解釋加在一起更貼近孔子的原意。

孔子認為最大的孝是讓父母快樂,而不僅僅是讓父母吃好的、穿好的。讓父母得到快樂才是最重要的,讓父母開心才能讓父母更加健康長壽。

(二)

《論語》(公冶長第五)裡面有這樣一段話。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汙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通常這樣翻譯: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說:腐朽的木頭不可以雕刻,糞土打的牆不可以粉刷,對於宰予有什麼可責備的呢?

孔子又說:以前我對於人,聽到他的話就相信他的行動;現在我對於人,聽到他的話還要觀察他的行動。由於宰予,我改變了以前的態度。

僅僅是白天睡覺值得孔子這麼嚴厲的多次批評嗎?有人認為是孔子討厭宰與這個學生,找藉口批評宰與,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孔子的心胸不會那麼狹隘。

孔子對學生很寬容,沒有孔子責備學生不認真聽課的記載,在孔子上課的時候學生可以彈琴,還可以靜坐,孔子都視而不見。

為什麼偏偏批評宰予白天睡覺,還批評了多次。

孔子對宰與晝寢如此生氣,這裡面的原因值得深入研究。

《孔子家語.曲禮》裡面有這樣一段話:孔子適季氏,康子晝居內寢。孔子問其所疾,康子出見之,言終,孔子退,子貢問曰:季孫不疾而問諸疾,禮與?孔子曰:夫禮,君子不有大故,則不宿於外;非致齊也,非疾也,則不晝處於內。是故夜居外,雖吊之可也;晝居於內,雖問其疾可也。

如果是沒有病或者是因為齋戒,君子是不在白天睡覺的,無故白天睡覺,那最大的可能是生病了。

宰與白天睡覺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應當受到嚴厲的批評。

(三)

《論語》(公冶長第五)裡面還有這樣一段話。

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翻譯:子貢問孔子:“我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你好比一個器具。”子貢又問:“是什麼器具呢?”孔子說:“是瑚璉這樣重要的祭祀器具。”

《論語》的解釋存在錯誤的九句話

璉瑚

這段話都認為孔子是在稱讚子貢。

深入研究孔子說過的:君子不器,還應該有這樣的理解:一個人不管是什麼器,那他就已經不符合是君子的標準了。

子貢即便是瑚璉這樣重要的禮器,但仍然還是器,那就不符合君子的標準了。

按照孔子區分人的標準,極少數人是君子,大多數人都還是小人。

這段話可以理解為孔子是在批評子貢,或者說是在點撥子貢。讓子貢要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君子,要用君子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改掉自己的小人作為。

孔子對學生的批評也是很講究藝術的,很少直接去批評學生。

在孔子看來小人不是什麼壞人,能從小人修煉成君子是很難的。

(四)

《論語》(鄉黨第十)裡面有這樣一段話, 寢不屍,居不容。

這句話通行的解釋是:睡覺的時候不宜直挺的像屍體,在家不要還保持嚴肅的表情。

這句話重點需要解釋的是“屍”字。

尸位素餐是個大家熟悉的成語,比喻佔有職位而不工作做的人。

古代祭禮中有一個人代表神像端坐一動不動,就是祭禮中的屍,只坐在位上,不必做任何動作。

《尚書》中的“太康尸位”的屍字和《論語》中的“寢不屍”屍字意思接近,更符合孔子的本意。

《尚書》是孔子編寫的,在編成《尚書》後,孔子曾把它用作自己教學的教材。

寢不屍的屍字解釋為一動不動更合適。從養生的角度解釋這句話就是:睡覺要不斷的變換姿勢,不要一動不動,不要從開始睡覺到起床一個姿勢,這樣不利與養生;在家要保持愉悅的表情,讓自己養生,讓家人開心。

(五)

《論語.鄉黨》有這樣一句話:割不正不食。

這句話傳統的解釋是:切的不正確的肉不吃。

這樣解釋感覺孔子是一個追求精緻生活的美食家,似乎還有點強迫症。

文言文為了簡練會把字顛倒過來說。

這句話面的“正”字的解釋很關鍵,“正”的解釋的含義決定著這句話的意思。

古人的正和政是通用的,“政”代表的是道,正就是要合乎道。正道是大家熟悉的詞,正就是道,這裡的正也應該解釋為符合“道”,“不正”應該解釋為不符合道的食物。

這樣解釋“割不正不食”就合理了:不符合道的肉就是割好了、做好了,也不吃。

(六)

《論語》(泰伯第八)有這樣一段話,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通行的解釋是:孔子說:“對於老百姓,只能使他們按照我們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們懂得為什麼要這樣做。”

這段話有不同的解釋也可以理解,古人寫字是沒有標點符號的,同樣一句話,不同的斷句方式會產生不同的意思,這是人們通行的斷句。

這句話還可以這樣斷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樣這句話的意思就變成了:孔子說:對於百姓認可,就讓他們照著去做;對於百姓不認可,就給他們說明道理。

按照孔子的養生思想來選擇的話,後面這個斷句更符合孔子的思想,讓老百姓心情舒暢是孔子追求的目標。

禮樂治國就是為了讓人民快樂,孔子不可能去做讓人民不高興的事情。

(七)

《論語》(述而第七)裡面有這樣一段話,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通行的翻譯是:孔子說:“凡是能帶一束乾肉來我這裡的,我從沒有不加以教誨的。”

這句話的翻譯有分歧,分歧就在對“束脩”的解釋上面。

主流的解釋還是認為束脩指的是肉乾,孔子是很注重禮的,給孔子送肉乾是很重要的拜師禮節。

解釋這句話就需要先了解孔子吃什麼?不吃什麼?

在第十章《鄉黨》有這樣一句話:沽酒市脯,不食。市場上買的酒和肉乾,孔子不吃。

這句話說明孔子是不吃市場上買的肉乾的,那學生送肉乾孔子會吃嗎?誰能保證學生送的肉乾不是從市場上買的。

束脩指年齡比較合適,束脩是指古人十五歲的時候,行束帶修飾之禮。

那這句話就是這樣解釋:十五歲以上的人,就可以被錄取,都可以做我的學生。

(八)

《論語》(憲問第十四)裡面有這樣一段話,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通行的翻譯:原壤伸開兩腿坐在地上等侯孔子來。孔子看到說:你年少時不謙遜也不友愛,長大了沒有什麼值得傳述的貢獻,現在這麼老了還不死,真是傷害了做人的道理。說完,用柺杖敲他的小腿。

孔子對自己的學生說話很講究方式方法,對其他人就更注重禮了,孔子說的這段話卻很難聽,並且還動手打了原壤。

原壤是一個普通人,是孔子的發小,因為和孔子有交往在《論語》上留下名字。孔子對學生嚴格要求還可以理解,對一個沒有文化的普通人要求如此高,又打又罵是不是太苛刻了。

如果能做到孔子說的:小時候照顧、教育好弟弟妹妹,長大以後還有讓人稱讚的品德,那至少也應該是賢人了。

孔子那麼多學生能成為賢人的也沒有幾個,按照這樣高的標準來要求一個沒有文化的普通人,有點過分。

原壤坐的時候把腿叉開,在現在人來看可能也沒有什麼不妥,只是一個人的習慣,孔子有必要發那麼大的火嗎,還用棍子敲原壤的腿。

這是《論語》記載的孔子唯一一次動手打人。孔子為什麼對原壤生氣,原壤夷矣這句話很重要,這是孔子生氣的原因。

孔子生活的時代還沒有椅子,人們都是席地而坐,跪坐更符合養生,要求跪坐就顯得重要,現代的人很少席地而坐,所以現在人對原壤夷俟感覺沒有什麼錯誤。

正確的坐姿對健康非常重要,不正確的坐姿會造成人體駝背、近視眼、偏頭痛、脊椎病、頸椎病等。

《周禮》中已經把跪坐形成了禮固定下來,孔子也非常重視跪坐,還對沒有跪坐的童年小夥伴不惜動手打人。

這段話可以認為是孔子和原壤打招呼的話,可以這樣翻譯:你小時時候沒有招顧好你的弟弟妹妹,長大以後幹一些讓人不能說好的事情,你這個老不死的東西。

這段話重點是開頭一句和最後一句,原壤叉著腿坐,孔子路過用柺杖敲了原壤的小腿一下,提醒他這樣坐不合乎禮,也不養生,把腿收回去。

(九)

《論語》(陽貨第十七)裡面有這樣一段話。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通行的翻譯:孔子說:“我將不再有所言說了。”子貢說:“老師如果不再言說,那弟子們傳述什麼呢?”孔子說:“天何嘗言說呢?四季照樣在運行,百物照樣在生長。天又何嘗言說呢?”

這段話這樣解釋感覺不是很全面,孔子說自己想不說話,應該是理解為孔子準備在一段時間內不說話,不是以後都不說話。這樣解釋感覺這句話就可以解釋通順了,這樣更合乎邏輯。

在一段時間內不說話現在叫閉關,閉關是一個後來才有的名詞。

閉關就是閉塞關口,不跟外界往來,獨居一處,不與任何人交往,滿一定期限才外出。閉關可以進行高深層次的思考與修煉,使得內力和思想境界得到極大的提高。

孔子那個時代還沒有閉關這個詞彙,孔子的這個行為和閉關修煉是相似的,也可以認為孔子是準備閉關修煉。

《論語》的解釋存在錯誤的九句話


用養生思維來解釋《論語》,有人會認為這樣解釋《論語》不全面,這可以當做解釋《論語》的一種方法,如果能引起大家的興趣去重溫經典,也算是達到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