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航空业 民航局为何要求国际航班不断航?


疫情冲击航空业 民航局为何要求国际航班不断航?

出品 | 网易航空


受疫情影响,世界航空业尤其是中国航空业受到巨大冲击。


从市场经营角度和阻断疫情传播角度两方面出发,国内外航企取消了大量涉及中国航线航班。


从1月25日起至今,涉及中国内地的国际航班取消量已经在1万上下


而国内三大国有航企的国际航班取消率也接近40%甚至50%。


据cirium的数据,外航正迅速撤离中国


截至目前,已经有至少46家外国航企宣布暂停往来中国大陆的航班。


致使中国与世界各地的通航受到较大影响。


而就在2月4日下午,中国民航局宣布,为满足特殊时期旅客出入境和物资国际运输需求


中国民航局要求国内各航空公司在考虑市场需求取消部分航班的同时,除对方国家实施航行限制措施外,要确保通航国家不断航。


疫情冲击航空业 民航局为何要求国际航班不断航?


在这一消息官宣后,不少媒体使用《民航局要求确保国际航班不断航》为题进行报道。


但不少网友也有疑问,为何疫情这么严重,民航局还要有这番限制呢?


这里其实有一个误解,正如民航局要求里提到的,所谓的不断航指的是国家不断航,并非所有航线不停航。


航企可以通过停飞部分航线、保有少量航线及调整部分航线的手段,降低国际航线的运力投放。


换句话说,每个已经开航国家,除非是遭当地限制,民航局要求国内航企在灵活调整的同时至少留下一条航线继续通航。


疫情冲击航空业 民航局为何要求国际航班不断航?

资料图:南航A350客机 图片来源:空客


民航局首要目的显然是为了在大批量外航停航的情况下,保持国内与世界各地的连通度


确保人员和物资的流动仍有渠道可走。


另外针对航线实际情况,及不同国家的限制要求,部分航线仍可以被取消调整。


在境外航企大批停运的当下,中国航企航班已经实质上成为不少地区中国公民返回境内和在华他国公民回国的唯一选择。


而且航空货运也是目前重要的转运医疗物资方式


在乘客不足的情况下,除了腹舱载货外,甚至有航企在执飞国际航班时拿客舱运口罩。


疫情冲击航空业 民航局为何要求国际航班不断航?

图源:中国日报


虽然不断航,大航企也在通过大飞机换小飞机,高频次变低频次来尽量保证运营成本及保持通航间的平衡。


比如新西兰虽然已经禁止中国公民入境,但国航仍维持航班运营


只是将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北京-奥克兰航班由每周7班减至每周4班。


在北美航线上,国航用787、A330换777;777换747-8的做法缩减运力。


南航则使用777替代A380运营广州-洛杉矶航线。


而且国航南航都针对不同航线做出了砍班决定,大部分航线由原先的每周7班减少至每周3-4班。


另外根据美国政府文件公示网站上显示的信息


国航目前正在紧急申请北京(PEK)-洛杉矶(LAX)-旧金山(SFO),及北京(PEK)-纽约(JFK)-华盛顿(IAD)的串飞服务。


从而实现“两个航班变一班“。


考虑到本身航线的减班及机型的调整,这两条航线的运力或仅保持在原有运力的20%上下,可以被视为维持通航,但运力大减。


疫情冲击航空业 民航局为何要求国际航班不断航?

资料图:国航A330


总的来看,2020对航企来说肯定很难过。国内航线大量取消,即便运营航线短时间内上座率也低迷。


而从市场角度看,民航局要求航企”国际航线不断航“也将使得航企承受一定的经营压力。


但对于目前中国保证物资及人员流动的需求来说,不断航依旧有较大的意义。



图文源自"网易航空",转发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