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在現在的大環境下蔬菜配送到家的產業?

龔鈺璟


眼下,受疫情影響,很多小型的商店、超市閉門停業,以應對此次新冠肺炎。即使那些大型商超,在營業期間也是進行嚴格的登記、檢測等措施,體溫不合格者嚴禁入內。在這種大環境下,有一些頭腦靈活的果蔬零售商,將眼光瞄準了“蔬菜配送到家”的業務,那這個產業前景如何呢?

今天是正月二十五,距我們這裡小區封閉已經過去了20多天的時間。受這次疫情的影響,曾經繁華的小區內的市場也歸於沉寂,就連街道兩旁的商店、超市也閉門停業。年前的時候,人們大多采購了不少食材,準備過年時來人來客。這不,今年這個春節與往常不一樣,人們不再出門拜年,親戚之間也不走動,不是電話拜年,就是微信問好。一些農村也將進出村的路口設了哨卡,嚴禁外村人入內,就是自己村的人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也不準隨意出入。

這不,眼下到了正月月底,曾經準備的雞鴨魚肉也大多吃的差不多了。於是,人們開始懷念起曾經的日子。社區裡就有小市場,下班路過的時候,就能夠看到那些來自農村的大爺大媽賣的那些水靈靈的蔬菜,那可都是出自農村小菜園的綠色食品。可如今,要想買菜就得跑到市裡的大型商超裡採購,路遠不說,僅僅排隊、測體溫、登記、檢查等就很耽誤時間。

於是,很多大型商家與一些外賣平臺開始聯手,推出蔬菜配送業務,客戶足不出門,在手機上下下單,騎手就會將你需要的蔬菜給你配送到家,既省去你排隊、登記等時間,也不用你跑腿,更規避了你特殊時期外出的風險,深受客戶的歡迎。

受到這些平臺的啟發,有很多年輕人瞄準了這一蔬菜配送產業。他們利用微信群,在群裡發佈蔬菜品種及價格,有需要的就在群裡下單,商家根據下單先後順序,安排配送人員上門送貨。雖然說這價格稍微比平日裡能小貴一些,但畢竟免去了自己跑腿的麻煩,也都是能夠理解的。

雖然這種蔬菜配送是受現如今大環境的影響應運而生的產業,但這種業務在今後的生活中,等疫情解除之後,我想還是很有前景的。你可以通過手機預訂自己想要的蔬菜,等下班之後預約配送,這樣不是很方便了嗎?同時也減少了自己去市場停車、挑揀的麻煩。不過,要想這個產業能夠健康發展,這蔬菜的質量首先要有保障。只有服務好,蔬菜品質好,才能留得住客戶,這配送產業才能夠得到長遠發展。

這次疫情,給全國人民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但我們也要善於從中發現商機,就像現在大環境下的蔬菜配送到家的業務,不照樣開展的紅紅火火嘛。假以時日,等疫情完全解除。隨著馬路市場的取締,蔬菜配送到家給人們帶來的便利更容易讓人接受。所以,我覺得這個產業的前景還是十分可觀的,你說呢?歡迎大家留言,就這個問題說一下你的看法,大家一起討論學習。


建行漸遠


之前,隨著網購及快遞配送的發展,網絡上下單已經是家喻戶曉,十分受歡迎,但是對於一些生鮮蔬菜來說,由於保鮮期短易損壞,並且單筆快遞成本高,小區及周邊蔬菜超市方便等,沒能很好形成用戶習慣。

現在非常時期來看,由於疫情,蔬菜配送到家就顯的格外有優勢,畢竟生鮮類蔬菜沒有很長的保鮮期,即使在冰箱幾天也就壞了,這個時期能吃到新鮮的蔬菜十分不易,所以現在大環境蔬菜配送到家是大有可為。

疫情結束後,隨著用戶的購物習慣及體驗,會有一大批的需求量,相信蔬菜配送到家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