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業務猛增對零售業影響幾何,能否出現一輪新商機,你有什麼主意?

琅琊榜首張大仙


中國人的很多消費習慣都是由於外界的力量所逼出來的。記得在2003年的時候,SARS病毒到處肆虐,當初也是和現在一樣,很多人都不敢出門。所以很多人在淘寶上開始購買商品了。這時候就成就了淘寶的偉大。從此之後就形成了一連串的化學反應,淘寶起來後,快遞行業就飛速發展,在此期間由於順豐的王衛沒有及時跟上,就成就了現在的四通一達。這些快遞公司都是在浙江成長起來,後來進入上海發展偉業的。物流打通後,然後就是零售行業開始發展起來了,很多零售行業受夠了線下連鎖企業的壓榨,比如國美。所以大量連鎖企業包括格力電器就在天貓上建立了品牌店鋪,銷售一直很好。接著,由於大量的支付和消費需要一個完整的支付體系,所以支付體系又開始發展起來了,一直到現在由於當初的病毒改變了大家的消費習慣,中國整個經濟就發生不可逆的變化。

所以你說這次疫情到底能否讓“到家”一些p2p企業發展起來,我認為是肯定的。每次突發事件都會改變我們很多很多。這次疫情我們已經看到很多原來沒有發展的行業開始發展了。其中包括線上辦公、p2p、遠程醫療、疫苗等行業,特別是5g行業我認為是發展最好的。因為,所有的這些行業都是建立在通訊系統上的。在武漢醫院裡面,現在都是5g信號覆蓋了方便遠程醫療等等。甚至,我們家附近都出現了無人菜場,大家把菜放在櫃檯上,然後自己掃描,自己拿菜。

總之,這次突發時間會使“到家”這樣的p2p企業得到一次比較大的發展機會,因為大家的習慣都會改變,變得越來越宅、越來越懶、越來越不願意和人接觸。這就是“到家”發展的基礎。


TeacherWang侃大山


【靈獸山】觀點:“到家”業務猛增對零售業有一點影響,但因疫情偶發式難以有根本性變化。在疫情的特殊時期到家訂單激增實屬正常,雖然對在線業務及習慣養成有幫助,但重點是疫情之後的用戶沉澱。從到家業務體系構成來看,包括供應鏈產品、電商平臺、線下實體、社群社區、物流快遞和消費者幾個方面。

電商平臺和物流快遞都是阿里等巨頭在掌控,物流快遞和線下實體是京東到家、美團和餓了麼等在整合,社群社區也多基於實體店或是S2B2C平臺在賦能,產品多是快消品。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1)哪個環節自己能與巨頭關聯?平臺還是物流?

(2)能做什麼?是供應差異化的產品?還是能分流O2O平臺的訂單?

(3)有什麼能力?是能夠給消費者提供“到家”服務的衍生品嗎?還是社群運營?

事實上“到家”業務這些年早已成熟了,只不過是份額佔比的變化,業務暫時的猛增並不會出現顛覆式的契機。

一、零售線上佔比繼續增加,但增加多來自線下實體

到家業務在疫情過後終將回落的合理水平,這是顯而易見的,畢竟消費者開始自由流動。從到家業務實現渠道來看,主要是天貓和京東等傳統電商平臺、社區商業和生鮮電商,實現模式有基於社群的社交電商等。

傳統電商平臺存在多年且成熟,但增長早已趨緩未來也不會有大改變。而目前的到家業務猛增,多是社區商業來實現的,包括社區超市、生鮮超市和便利店等,本質上生鮮電商的前置倉也是社區商業一環。

看本質,零售線上佔比又增加了,但這個和以往不同,仍然是對存量市場的再分配。以前多是電商平臺的侵佔,現在多是線下實體店的銷售拿到線上來完成。社區實體和生鮮電商就是服務社區生活的,因其到家的效率很高,只要不是即時消費基本可以滿足。

二、部分實體店開始從被動式向主動式轉型

這幾年一直在講轉型升維、新零售、系統性思維、引流裂變等概念,但對很多社區私人小店還是難以掌握。這主要是個人素質及學習能力,以及經營環境、基數過於龐大造成的,說得難聽點很多都是在被淘汰的邊緣。

但疫情卻讓很多經營者完成了社群建立並運營、對一些新技能也有所掌握,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破壁,相信在今後也會繼續深度改變。雖然很被動,但主動尋求轉型的心態會越來越多,當然主動關門的也大有人在。

看本質,從被動向主動的轉型並沒有那麼簡單。無論是餐飲巨頭間的“共享員工”,還是線上買菜的增多,都是由表及裡的變化,只不過這些並不見得是商機,對轉型的實體店或許是。疫情後關掉的實體店不會少,因為還要有個恢復期,但留下來被洗禮過的一定生命力更頑強。

三、生鮮線上購買習慣加速養成,生鮮電商會迎來新資本關注

作為民生必需的生鮮商品,疫情期間都是通過到家服務實現的,在線訂貨線下配送到家,這對消費者在線訂購生鮮品的習慣有很大推動。

生鮮品類的難以標準化,以及消費者習慣都制約著生鮮電商的發展。近幾年多有投入數十億的生鮮電商品牌倒閉的現象,足以說明困難。在線生鮮缺的是時間,相對的也是需要更多的資本介入。隨著到家業務迴歸正常,資本也會重新評估生鮮電商的機會。

看本質,到家業務對生鮮品類是有影響的,但疫情過後在菜市場、商超等業態恢復後,在線生鮮到底能有什麼改變,是根本性的還是偶然性的,都要看用戶的沉澱情況。反之,如果習慣還是不足以支撐生鮮電商的發展,未來生鮮電商的發展可能有一段時間的低谷期。

四、建議與結語

現實是,“到家”業務的猛增是一個特殊時期的特殊現象,疫情之後大概率會平穩起來,但增長趨勢一定是沒問題的。“到家”業務其實是社區O2O的一種形式,美團和餓了麼的外賣,京東到家的沃爾瑪和便利店送貨都是。無論傳統還是社交電商形式,都是通過對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整合把控,這些巨頭們早已實現並形成壟斷,如果出現商機也和普通人無關。

最後,如果說商機能出現在哪,也無非就是產品、與社群融合的實體店幾個點了,或者說未來新技術賦能的零售領域,在商業模式上目前來看難有突破。以我的有限理解,“到家”業務增加影響有限,能否出現商機是一個偽命題。我的建議是關注趨勢和變量是必須的,但最好結合自己能力去研判,否則跟著別人跑遲早被累趴下卻一事無成。

我是靈獸山,20年零售踐行者,100餘家零售諮詢項目!關注戰略、增長、升維轉型、社交裂變、流程再造、供應鏈管理。歡迎關注!皆是原創!期待互動!

靈獸山


多項數據顯示,疫情刺激了到家類業務需求的增長。儘管部分實體零售企業對於“到家”仍然存有疑慮,認為到家業務應該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內,以防被到家平臺綁架。但是無法否認的是,越來越多的實體零售已經加入到了“到家服務”行列中。

如果你想要抓住這輪商機,有三個事項需要重點考慮:供應鏈、運力以及如何保護用戶和配送員的健康。

對於自建供應鏈的企業來說,可以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匹配到貨源,從而保證供應。

對於供應鏈較弱的中小企業來說,大企業在緊急調撥貨源的過程中,很可能會擠壓其採購空間,缺少規模的採購也會使其喪失價格優勢,尤其是生鮮這類價格較為敏感的商品。入局與否、怎麼切入都要慎重佈局。


增長進化論


第一,在疫情期間,到家業務需求量猛增,但是,從現在市場情況看,基本已被幾個大巨頭瓜分了,後來者進入市場的成本很高。

第二,如果有後起者能進入市場,肯定是某方面有優勢,比如說:資金,人力成本,無人配送技術,或者與物業公司合作等等,通過這些手段來降低運營成本,才能在市場中活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