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武汉从来没有做过大一统朝代的首都,甚至没有出过东晋这种占据半壁江山的像样的割据政权?

L丶佳能


在古代,武汉没有条件成为统一王朝的首都。它在地理上的位置,很受局限。它只是次一级的地理区域汉江平原的中心,站在全国角度看,它的影响力很难超出这个地理单元限制。

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中心,是华北平原,它有三个尖端城市,北京、洛阳和南京。分别是这个大平原的北部边境背靠燕山山脉、西部边境扼守潼关和太行南端,南部边境扼控长江。这个大平原的地理中心,也是一级政治舞台中心,这个中心时有变化,但地理上很接近,是安阳,洛阳,开封,郑州。这四处如今都是中国有名古都。

在这个地理结构之外,长安、沈阳、武汉、成都等,都是次一级的地理单元中心。分别对应关中平原、东北平原、江汉平原和四川盆地。它们都没有参与大王朝政治中心的资格,但是经营好是可以有逐鹿中原的机会的。不过一旦完成逐鹿,中心必然转移到华北大平原的结构中心去,而这些地方会重新退归为区域中心。

秦汉和隋唐都是先占有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而后中原逐鹿,虽然定都长安,但是两朝都在洛阳重建了中央政府,把实际政权核心东移,这不是偶然的,是为了控制大平原,为了天下长治久安。宋朝直接在大平原中央地带开封建立都城。

满清入关,是在满人具有了东北平原之后。但是一旦入关成功,就放弃了沈阳,定都在北京,同样也是为了遏控大平原。明朝建大业,首先是从吴越之地开始的,也是从边角开始发展,然后逐渐逐鹿中原的。

武汉或者湖北有没有机会?曾经有过,那就是楚国。楚国的表现,是湖北和武汉最接近跳出地域政权冲击全国政权核心区域的一次。它的尝试和地位与秦国控制关中之后灭东方诸国的努力一样,机会和地位是相当的。

可惜的是,楚国在竞争中失败了,没有争过秦国,秦国由此壮大,楚国失去了机会。当然后来它灭掉吴越,是另一个好机会,但是当时秦国已经壮大,历史的机会之门关闭了。

第二次机会之门是三国时候的刘备集团。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战略,核心就在于得荆州,然后以此为基地择机进攻中原,可惜后来关羽被杀,这个计划失败,汉江平原再次失去搅动天下局势的机会。

勉强算一次的是绿林军刘玄的成功,也就是刘秀兄弟保驾护航,江汉平原势力突出中原,一路打下了洛阳长安,灭掉了新莽。但是稍后刘玄就把首都定在了洛阳。可见汉江平原还是缺乏全国性影响力,因为它不属于大平原地理单元。

宋元明清长达七八百年,汉江平原对全国政权都缺乏影响力,只是全国政局变动的接受者而不是策源地。

直到晚清,因为口岸开放和铁路修建,改变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方向,也改变了汉江平原地区与大平原的交通方式,湖北和武汉开始展示出全国性影响力一级的地位。

突出表现是武昌首义和辛亥革命的成功,这是四千年历史上江汉平原和武汉最为高光的时刻。因为它发生的变动,导致了全国性政权的变更。

但是,即使如此,地理上武汉与全国政治舞台中心的距离,决定了它依然成不了全国性政权的首都。辛亥革命一成功,首都就先迁南京后入北京。

武汉除了极少数小丘陵外,周边是一个大湖。这个湖叫云梦泽,在古代可谓大名鼎鼎。大致范围是武汉西边,包括了现在的仙桃、洪湖等地方。云梦泽顾名思义,是一个浅水湖,周边多沼泽。在古代条件下,这样的地貌是难以养活大量人口的。古代以农立国,周边养活不了大量人口,自然无法作为首都。

回顾了三千多年的历史,充分说明,次级地理单元中心城市的特征,决定了汉江平原代表城市武汉,注定无法成为全国统一政权的首都。能排全国前八的排位,是这个城市的发展极限。


一个老男人历史


国都又叫做首都,一般能够成为都城首先具有其中几个条件,第一是地理位置好,第二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第三对国家的整体安全有一定的保障等等。

我们首先来看武汉的位置,按照现在的地图来看,武汉确实处于中华腹地,但是它有几个缺点,第一是紧靠长江,在现代化的今天尚不能保证长江中游的武汉百分之百安全,更不要说古代了,而且历史上的国都也只有南京在长江边,既然南京可以做国都也当过国都,那么人家为什么要选武汉?

再一个就是大家都知道武汉并不是一个能够用城墙围起来的城市,因为武汉由三个部分组成,也就是传说中的武汉三镇“汉阳、汉口、武昌”,其实武汉是这三个地方的统称,在古代这可是三座城池,三座城池你让皇帝怎么办公?

再就是疆域问题了,会把武汉当成国都的肯定不是大一统王朝,而大一统王朝的首都一般都在北方如西安、洛阳、开封、燕京之类,最不济也在南京,所以如果是定都武汉,那么周围没有什么险要的地方可以扼守,北方的襄阳如果守不住的话,那么敌军就会马上兵临城下,北宋就是吃了这个亏。

而为了防止北方的骑兵,那么定都长江以南是最好的选择,这又回到了之前的话题了,长江以南定都的话南京、杭州都可以,为什么要选武汉?


飞凡看历史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武汉曾经两次成为首都,但时间并不长。第一次是孙权称帝以后,以武昌为首都,但随后便迁往了建业,也就是江苏南京。第二次是元朝末期陈友谅建立的汉政权,以武昌为首都。但是在陈友谅兵败以后,朱元璋吞并了这些地区。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在武昌定都的例子。

请注意,当时定都在武昌,而不是武汉。因为武汉三镇的规模,在明清时期才逐步成型。我们聊一下湖北的历史发展,在秦汉时期,湖南、湖北等地被划入了荆州。荆州的治所在襄阳,而不是武昌。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从地理结构来说,河南的南阳与湖北的襄阳属于一个整体。

这一地区属于盆地结构,周围是山地和丘陵,中部则是肥沃的耕地。无论是从军事防御角度,还是农耕文明发展的角度,襄阳都非常完美。至于武昌,当时还没有成型,而且经常面临长江水泛滥的困扰,彻底遏制长江水患还是明清时期的事情。此外,当时的航运技术并不发达,武昌的地理优势没有彻底发挥。从秦汉到隋唐时期,襄阳一直承担着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武昌自然不会太出彩。对于北方政权来说,长安和洛阳都是绝佳的建都地点,最不济还有豫东地区的开封。但是对于南方政权来说,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江南的南京,要么四川的成都。只有偏安政权才会选择成都,因此从东吴政权开始,宋、齐、梁、陈、南唐等一系列政权,都是以南京为首都。

截止宋朝统治时期,武昌仍不是一个太大的城市。那么,武昌的崛起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答案是元朝。元朝建立以后,由于疆域面积辽阔,为了加强对各个地区的管理,元朝建立了著名的行省制度,其中就包括湖广行省。由于需要管理南方很大的地区,襄阳的位置过于偏北。随着航运技术的发展,长江航道逐步城市。因此,湖广行省建立以后,以武昌为省会城市。

为了防止出现水患,当时修建了各种大坝与河堤。从元朝统治时期开始,武汉三镇中的武昌基本成熟。但汉阳和汉口,成型的时间更晚。在明朝统治的中期,汉水发生了大规模的改道,汉阳和汉口正式分离,形成了武汉三镇的初期。在明朝统治时期,由于经济发展、航行技术提高等刺激,汉口镇成为了四大名镇之一。

截止这个时候,仍没有出现传说中的大武汉。在武汉三镇中,汉阳崛起的时间最晚。清朝统治的后期,面对西方列强的武力威胁,被迫开放了自己的国门,汉口成为了通商口岸之一。与此同时,为了挽救自己的统治,清朝开始了洋务运动。张之洞担任湖广总督期间,开始在汉阳地区修建铁厂


道中道道而道


首先古代政权建都,只有两个最核心的考量因素:有没有粮食,够不够安全。

而武汉所处的位置我就不用多说了吧,虽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但其却不够安全。

为什么说不够安全,因为武汉的地理位置偏南,虽然也可以称之为有长江天险,但如果建都武汉,则对黄河流域和河北地区的控制就会相应的减弱。

而且武汉四面受敌、易攻难守。武汉位置居中,九省通衢,这是武汉的优势,但作为建都来讲,这个优势就成了劣势。因为古代建都,军事防御是重要的考虑因素。长安有潼关之险、崤函之固,还有咸阳以为犄角之势,进可占据中原,退可保有关中,所以历代建都长安的都比较稳定、强盛。洛阳也不错,北临黄河,南依氓山,东有虎牢关、西有潼关,宋太祖赵匡胤就曾因为开封无险可守,准备把都城迁到洛阳。北京有长城之雄,居庸之阻,也有很好军事设防条件。

且武汉水患频繁、经济基础不稳。虽然湖广熟,天下足和苏湖熟,天下足是并称的,武汉和南京拥有对等的经济基础,但是,相对南京,武汉的经济基础不稳。武汉周围的主要农产区是江汉平原,主要是天门、潜江、沔阳一带,历史上汉江多次泛滥改道,民谚云“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因此古代江汉平原虽然农作物产量高,但受自然条件影响大,不稳定。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不知道能不能对提问者起到帮助。



小邢说历史


建都一般综合这几个方面

1、地理位置

都城选址时要考虑位于天下之中,还要考虑都城防御体系,中国最好的就是关中平原,强大秦帝国建立完备防御体系,以使其不为外力摧毁,可以让国家长治久安。武汉无险可守,有人要说了,长江不是天险吗?其实长江恰恰是武汉软肋。

2、农业发展

建都应建立在经济发达、富饶的地区,以维持统治集团的物质需要;武汉随有江汉平原,但古时江汉平原人口少,土地没有充分开发,农业发展缓慢。南宋之后,北方战乱,为了躲避战争,老百姓举家向南慢慢迁徙,长江流域才慢慢被开发,到了明清,建都北京,更没有武汉什么事了。

3、政治影响

统治集团都力图将首都定在与自己起家的政治根据地不远的地方。首都必须位于交通枢纽处,这样既有利于对全国的政治控制,同时又保证对首都的经济供应。元末黄巾军两大军事集团建都九江的陈友谅(没有在武汉建都)和建都南京政权朱元璋火拼,相对弱势的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

武汉在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底蕴薄,农业欠发达,更没有发达运输网。缺少军事防御体系。有远见君王怎会在这里建都呢。


话历史谈道理


问的有问题!提问有错!

一是武汉古代做过分裂政权的首都!说起来三国的东吴在武昌定都过,孙权还是在那里称帝的!虽然那是离现在武昌区40公里远的鄂城区,但是好歹做过!元末陈友谅政权也在武汉定都!

近代武汉多次定都。中华民国就是在武汉成立的!武昌起义得十月十日至今是台湾的伪国庆节放假三天!

另外武汉还有武汉国民政府,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也到了武汉,因为武汉很快守不住了才搬到重庆去的!

二是武汉多次是事实上的首都,1949年后,毛主席每年常驻武汉东湖直至去世。除了在北京就在武汉东湖,不是短期来几天。是常驻,有的年份来大半年,反而在北京呆的很短。不仅是住,而是把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一大批开国元帅都带来。中央的会议都是在武汉东湖开的。一般人学中国现代史的国家大事,外交活动很多其实是在武汉决定的,不是北京!可以说武汉多年来就是中国政治中心,第二首都!

三是武汉市中国南方历史最久的城市,夏商时期的武汉盘龙城是整个中国除了河南外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城市,历史比北京,西安都早。但是整个中国南方是六朝后才迎来大开发时代,宋代后经济才超过北方,所以武汉,荆州,襄阳,上海,广州,长沙,成都古代都没做过首都!不当首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不意味着这些城市不好啊!











絵飛的魚給迩覹笑


古代,首都要选择有雄关险隘的地方。比如山海关,潼关,崤山,燕山,函谷关这种。易守难攻才行。这样,当发生战争时首都才能不丢失,地方才有主心骨,才能争取时间集结兵力勤王。 武汉那种地方,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四通八达,说白了就是四战之地。做首都完全不合适。做个军事跳板差不多,往四面八方都方便进军。


H说扒道


武汉又称武汉三镇,是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部分组成,是中部最大城市,也是国家中心城市,总面积8494.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一千万。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汉江与长江交汇而有了武汉,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就因为交通太发达无险可据,太容易被四方夹击容易失守!


小和学历史


武汉古代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隔三差五长江发大水,连跑的地方也没有,还做都城?古代长江流域都城都在地势高的地方,像荆州(古代称江陵,郢),南京(古代称建康)。其实古代由于水平有限,对水患根本没有好的办法。直接在黄河长江流域地势低的地方建都的政权是没有的。不仅仅是武汉。到了近代,武汉做过国民政府的陪都,当时汪精卫搞分裂时候闹过。


随风侃球


建都一般综合这几个方面

1、地理位置

都城选址时要考虑位于天下之中,还要考虑都城防御体系,中国最好的就是关中平原,强大秦帝国建立完备防御体系,以使其不为外力摧毁,可以让国家长治久安。武汉无险可守,有人要说了,长江不是天险吗?其实长江恰恰是武汉软肋。

2、农业发展

建都应建立在经济发达、富饶的地区,以维持统治集团的物质需要;武汉随有江汉平原,但古时江汉平原人口少,土地没有充分开发,农业发展缓慢。南宋之后,北方战乱,为了躲避战争,老百姓举家向南慢慢迁徙,长江流域才慢慢被开发,到了明清,建都北京,更没有武汉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