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举人、进士在古代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闲人黄飞鸿


逸美轩居士曰: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分别相当于现代学历教育的博士、博士后、院士。

秀才算是选举制度的初级,大致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博士学历。没有获取秀才地位的人是很难进入仕途的,因此取得秀才地位非常重要,秀才地位的取得也意味着朝廷对人才的选的过程。

举人之所以称“举”,就是因为举人是通过考试这种方式,从秀才中举荐出来的。取得举人地位即说明己经进入仕途了,可以被朝廷任命为低级官员啦。

进士,是通过考试从举人队伍中选拔出来的,其能力水平都是代表当时最高水平的最优秀人才。故有资格更进一步,担任更高职务的官员。进士一般是通过皇帝亲自选拔的,其中最优群体赐“进士出身”是正牌进士,稍次一等的则赐“同进士出身”,虽称“同进士出身”,但毕竟还不是进士,故其地位稍微低一点。

声明:根据广大网友提议,本人不欢迎喷子、毛粉、蛾粉、黑粉,发现直接拉黑,对不专业的评论恕不回复。



逸美轩居士


秀才、举人、进士,如果把秀才比做211本科,那么举人、进士相当于那类学校什么学历?

秀才、举人、进士,在古代是所谓的“功名”,与今天的学历没有可比性。不需要类比。假如把今天的中学、大学、研究生分成三个档次,与古代的三个档次似乎可以对应,但实际情况差别很大。

明史载, 秀才一个县二十左右,政府月供米六斗。举人以上,都有供给。与今天比起来,这差不多相当于准公务员的待遇了。举人考中进士可以做官,少数举人也可以为官,比如历史上有名的海瑞,左宗棠等,都是举人出身。

如果非要把古代这种功名与今天类比一下,举人相当于今天参加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取得报名资格的人。进士相当于,被中央国家机关录取为公务员的人。进士的人数实际上比这要少。一般三年一次科举。取中大约三百人左右。平均一年一百人。

考中进士的人,就可以当官了。他们与今天考上普通公务员是不一样的。他们所当的官是所谓的“朝廷命官”,也就是中央组织部管理的干部。在今天,只有副省(部级)才有资格。

还有一点不同是,今天如果你是一个自然科学方面的博士,可是在古代,你可能连个秀才都不是。因为考试不考。只考四书五经。

总之,古代的功名,与今天的学历没有可比性。不必拿来比较。


七月流火140400643


科举考试自开创以来,就是大多数底层人员的一条出路,寒门子弟要想做官就必须通过科举考试,以至于很多人年少就苦读,寒窗十余年,只为一举中的功成名就,那么秀才、举人、进士在古代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呢?


秀才——如今的高中生

秀才是科举考试的第一道关卡,成了秀才就说明你已经真正走上了科举之路。而这秀才也不是你读了书就能称为秀才,秀才也是需要考的,在成为秀才之前还有两轮考试。最初开始学习的时候,称作生童,也就相当于如今的小学生,生童平时学习四书五经,等学的差不多了就参加“小升初考试”也就是县试和府试,考中了之后就成了童生,相当于如今的初中生。童生 继续学习,学成之后参加院试,院试通过之后变成了大家所熟知的秀才,相当于如今的高中生。古代经常称呼秀才为穷酸秀才,让我们都觉得秀才没本事,但其实能成为秀才也是经过了精心选拔的。


成了“高中生”的秀才,在古代也是有不少的,但是秀才并不能做官,要想入仕还得继续考,就像现在高中生也是一大堆,要想有出路就得考大学。

举人——如今的高中生

要想成为举人,秀才们需要到各省城参加乡试,也就是相当于如今的“高考”,一般在秋季举行,考过了便可称为举人。举人第一名被称作解元,唐伯虎就是解元。乡试三年举办一次,倒是更像如今的高考,“高中生们”苦学三年,就是为了参加这一次“高考”成为举人。但是古代成为举人要比如今考大学难得多,古代乡试,每次全国只录取一千多个举人,每个省的指标名额都不同,要考上举人是很难的,成为解元就更难了。


进士——如今的博士

中举之后,就可以入仕为官,但是大多数就是一些县级的小官,就算这样也算是熬出头了,只要入了仕途,不愁没有出路。在这部分举人之中,不乏一些志愿高远者,他们会选择继续考,再往上考就是贡士,要到京城参加全国性的会试,考中了便是贡士,相当于如今的研究生,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结束之后,贡士们要参加殿试,一般参加殿试的人都能成为进士,几乎没有落第的情况,这些人由皇帝亲自考核,目的就是优中选优,选出前三甲,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成为进士的人都被称作天子门生,相当于如今的博士,这些人会被留在中央朝廷做官,部分会被外调做官。


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很有难度的,有的书生一生都搭在了这上面,最后也可能只是个秀才或者举人。当然也有一些才能高超的人连中三元,“连中三元”指的就是乡试、会试、殿试中全都取得第一名,这样的人是极少数的,例如,整个明朝年间,也就两三个人能做到如此。

当然古代的学历和如今是不能作比较的,毕竟那时的举人就可以做一个县令了,如今的大学生还只是个学生,别说做官了,就是找个不错的工作都很难。


小姐姐讲史


秀才、举人、进士在古代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提到高考,不禁让人想起了古代中国的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度”。

在现今社会,高考是我们上大学必经历的一件大事,换句话说高考不仅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还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古代也是一样,也有选拔人才的制度,就是科举制度。

对于古人来说,能参加科举考试就是特别光荣的事。只要参加科举通过层层选拔,那就是鱼跃龙门。

那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秀才、举人、进士相比现在大致是什么学历。

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为四个等级,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1)在没通过院试前这部分读书人称“童生”“童子”。考中称“生员”“也就是“秀才”。

(2)乡试是每三年考一次,只有通过院试的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诺是考过则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比如唐伯虎:

(3)通过上面的流程图我们知道要想参加会试那肯定都是乡试的基础上来开展的。会试是乡试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官衙考试,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4)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考试,考中就叫进士。毫不意外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殿试分三甲。也就是我们通常在电视剧里常听到的进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二名为榜眼,三名为探花。

(殿试)

当今高考制度

学前教育——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大学四年 (大专三年)

从以上科举制度和当今的高考制度来看,我们知道高考只是选拔人才进入大学一种考试制度而已,就算是高考状元的身份就是大学生。

而参加科举考上了进士状元,可以说你的人生就要开挂了。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不限学历就可以参加的,只要你认识字就可以。

在古代读书不是人人都可以书读的,大部分穷人的孩子是不能读书的,读书也只是权势的人家才有的读,他们会花钱请科举落第的秀才或者童生来担任老师,想一下当今社会不是至少也是大专生才可任教小学教育,那么这里的“童生”就好比一个学历为大专的人而秀才也至少是现在的本科学历。

在古代如果考中秀才,那么还会有一些政治权利。他们见到一些官员可以不用下跪的,甚至免役、免交公粮、免刑等等,这些都是现在的高考学生没有的。如《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

考中秀才是不能当官的,只有考中举人才有机会做官,而且是能做一个地方的小县令、县丞等,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

和现代的官职来说举人就相当于是考上清华北大的一样,举人可以享受国家补贴的津贴。但是很少有举人可以做大官。



进士,也被称为天子门生。他们多数会被留在京城,留在皇帝的身边,有幸进入翰林院的,那就是专门为皇帝服务的,并且升迁的机会很多,更有机会可入阁拜相。

据资料显示,从公元1645--1905年科举考试,清政府一共录取26849名进士。

其中顺治三年录取449名进士,是为人数最多的;人数最少是在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录取了83名进士。

那么在清朝长达268年的历史上,清政府共举行了112次殿试,总的才录取26849人,那么就是平均一次才录取200多名进士。所以只要考上进士就相当于考上正处级干部一样,和博士导师差不多。

歪眼小史工作室


刚日读史


很多人喜欢拿古代科举跟如今教育比较,其实二者除了都是考试,并无多少相似之处。

古代科举是公务员考试,现代高考是学历教育,两者根本不同。不过,既然有人喜欢,作者就以清代为例,大体分析一下。

童生,高中学历

清代规定,读书人想参加科举入仕,必须先考童生,考上童生才能进一步考秀才,不能跨过童生,直接考秀才。

童生不分年龄大小,如果考不上秀才,只能一直当童生,考到白头连个秀才都考不上的也不乏其人,这种人被称为“老童生”。

童生相当于高中学历,没有高中学历就不能考大学。同理,不是童生,就不能考秀才。

秀才,大学本科

清代规定,读书人考上秀才后,才能进入各级官办学校,成为全日制在校生,故秀才又称“生员”。秀才必须经过严格学习、考核,才能参加乡试,考取举人。这就好比大学本科毕业生,必须取得大学本科班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才能参加考研,考取硕士研究生。

清代官办学校有府学、州学、县学等。府学相当于985高校,州学相当于211高校,县学相当于普通高校,虽然有重点非重点之分,但毕业后都是大学本科学历。

秀才相当于大学本科,没有本科学历就不能考研。同理,不是秀才,就不能考举人。

举人,硕士研究生

秀才参加各省组织的乡试后,合格者即为举人。秀才不是功名,举人却是功名,意味着可以入仕做官,只是举人即便做官,也只能从最底层做起,还要等待出现职位空缺,参加吏部铨选后才能补缺,所以大多数举人都要进一步参加会试,考取进士。

举人相当于硕士研究生,没有硕士学位就不能攻读博士。同理,不是举人,就不能考进士。

进士,博士研究生

举人参加礼部组织的会试后,合格者即为进士。进士是最高级的功名,就好比博士是最高级的学位,一旦考中进士基本上前途无忧,只要不犯大错误,都能按部就班,逐级升迁。很多读书人穷尽一生,都无法考取进士,最终只得以举人出身入仕,处处遭人歧视。

进士相当于博士研究生,已经是最高级的学位,无法向上再考了。

至于大家津津乐道的殿试,实际只是进士的排名考试,状元、榜样、探花并不比进士更高一级,而是进士头甲中的前三名,本质上还是进士。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秀才、举人、进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可以说很难有非常准确的界定。科举制度是隋炀帝杨广改进推广,并逐渐形成了国家招贤纳士的手段之一。要弄清楚秀才、举人、进士和现在的学历对比,需要先弄清楚科举制度。



古代科举制度和我们现在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有些相似。古代的学历晋升是县、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通过私塾或者自通、甚至只要识字的,都可以参加县、府试,通过了县、府试可以参加院试,通过院试的被称为秀才,秀才可以参加乡试,通过乡试的被称为举人,举人可以参加会试,通过会试的被称为贡士,贡试可以参加殿试,而通过殿试的,被称为进士。



其实这个制度在明清时才形成,从隋炀帝用科举制取代之前的九品中正制开始,到清末慈禧废除,科举制一共实行了1300多年。在这1300多年里,科举制经过了很多的改进,这些改进里有利有弊。比如明清时期时,科举制逐渐僵化,形成了八股文取士的局面。武则天、唐玄宗、宋神宗等人对科举制度都做出过贡献,殿试就是由武则天开创的,她还开了武举。



秀才其实在各个时期代表的含义并不一样,隋文帝曾经用考试制度选拔优秀人才,通过考试的仅10人。唐朝初期,秀才是最高等级,每年仅一、二人能中,宋朝基本延续唐朝的科举制度。到了明清时期,秀才才成为我们现在所认知的“秀才”,即通过了院试的童生。秀才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坎,成为秀才就代表了有“功名”在身。秀才已经具备一些特权,比如见知县不跪、知县不能随意对其用刑、有公事可以直接找知县,免除差役、徭役等。



举人则具备了当官的资格,但不一定能当上官。举人可以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被录取的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贡士参加殿试,录取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如果连续中了解元、会元、状元,则被称为连中三元。

如果中了进士,则意味着国家直接安排工作,发放工资。明朝神宗时期,形成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进士发榜时用黄纸书写,称为黄甲,也称金榜,金榜题名就是指中了进士。



根据以上来看,秀才、举人、进士和现在基本没有完全对应的学历,因为他本身就不是一个学历称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可以算作一个功名的称呼。以现在来看,就算是考上了清华北大,也存在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也就没有饭碗可言了。若硬要对应,个人认为,秀才可以对应大学,举人对应硕士,进士对应博士。


远银观史


秀才相当于985、211大学研究生。有前途没前途看个人命好命坏。

举人相当于清华北大博士生。举人当官可以做县丞,副处,清华北大博士中央选调生可以做副处。

进士一般选派即县令(正处),可谓一步登天,从寒门学子一下成为统治者。状元榜眼探🌸那更是人生高压电。现在没有什么学历可比。

科举考试有多难?看看就蛋疼。范进从帅哥一直考到老年才中秀才(51岁进秀才,古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啊),54岁中举人。你想想科举考试有多难?

考什么?明,清朝就考四书五经。就如范进,那是年年补习,届届重考,从少年帅哥考到白发老年,才中的秀才举人。那些新生应届生如何跟这些油锅里十八滚的人玩文章?

现代人想想,真是情何以堪!


穷人喝茅台


前言:古代秀才、举人、进士是对参加科举考试不同阶段的中试者的称呼,不同于今日社会的学历教育,自然与现代社会的学历无法类比。

要想了解清楚秀才、举人、进士的含金量,有必要一起了解一下古代读书人的进阶之

古代科举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

院试,考中者为“秀才”

参加考试的人统称为童生,你可不要以为来考试的都是小孩子,其实也有七八十岁的童生,称为老童生,考试范围是州县,在这个考试中合格的人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秀才”。

考上秀才有哪些特权?成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从此就摆脱了平民的身份,比如,“免税权”,不用再交税;“徭役豁免权”,不用再去为朝廷干体力活;见到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等等。

乡试,考中者为“举人”

你可千万别误会,这个所谓乡试不是指乡里的考试,而是省一级的统考,三年一考,一般在八月,在这一级别考试中过关的人就叫“举人”。

这个举人可不得了,是有资格做官的,但是不可以直接做官,要等到有官位空缺时,才可以补录。

乡考第一名称为“解元”。这就是平时我们熟悉的连中三元里的第一元。

会试,考中者为“贡生”

会试是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因此又称为“春闱”,只有获得举人资格才能参加,参加考试的都是各省的精英,朝廷会在其中挑选三百人左右。考中者,被称为“贡生”,而不是我们常说的“进士”。

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这是连中三元里的第二元。

要想当进士,你还要经过最后一关。

殿试,中第者为“进士”

通过会试的精英们面对的最后一道考验就是殿试。

在这场考试中,考官是皇帝,考题主要是策问,考生们在战战兢兢的答完问题后,退出大殿等待自己的命运。

皇帝及大臣根据考生的表现,划分档次,共有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

同时,皇帝钦点第一名,称为“状元”。这是连中三元里的第三元。

我们常说,连中三元,就是身兼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称号于一身。

这是真正的超高难度,必须保证全省考第一,全国考第一,皇帝面前考是第一。


自隋唐开始科举至清末废除,获得这一荣誉的只有十三个人,分别是唐朝两人,宋朝六人,金一人,元一人,明二人,清两人。这些人实在是值得我们崇拜的。

科举考试历经一千五百年,期间王朝几经更替,然科举考试雷打不动,使孔子的“学而优则仕”由理想变成现实,培养了大批官吏,其中不乏青史留名的人物,如范仲淹、王守二、曾国藩等等。


历史小掌柜


古代科举不能与现代学历来对标,如果把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来对标现在的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的话,那真是太小瞧古代的科举制度了。古代考上功名是改变命运、提升阶级的大事,而现在学生们,毕业以后拿着微薄的工资,还得为房子背上几十年的贷款,两者完全不是一个档次。<strong>

古代文盲率比如今高多了,以认识几十个字就算过了识字的标准,建国初期统计的文盲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多,古代封建王朝的文盲率约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一个村也难出一个识字的人。这里笔者以清朝为例对比古代科举士子与现代社会。

整个清朝268年(清军入关后开始算起),考中秀才的也不过46万,而今天最高学历的研究生,每年录取人数都有60万~70万。

如今得益于社交软件,我们能够一窥上层社会的生活。但在古代社会,一个农民很可能一辈子没有去过县城,夸张点的连村子附近几十里外的地方也没去过。他们对其他阶层的生活没有概念,认识最厉害的人物可能就是村里的地主,所以经常会有“皇帝用金锄头耕地”这种滑稽的言论。这一类人在古代是最普遍的,我们现在大部分人,如果生活在古代大概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科举的最低一级考试就是童生试,虽然叫童生,但考到五六十岁也考不上的也大有人在。考场一般在各地县府,由各省学政(相当于教育厅厅长)负责。考试一共三场,县试、府试、院试,考过了前两场就可以被称作童生,整个清朝考上童生的人数也就200多万人。如果又考过了第三场院试,那就是考中了秀才,有了最低级的功名。成为了最低级的士大夫,能够进入县学学习。秀才享有一些特权,比如可以免税免徭役,见到官员你可以不用跪拜,犯了事也不能对你用刑,在一般乡镇里秀才都是数得上的人物了。

考上了秀才,就相当是现在镇里的实力人物了,《武林外传》中吕秀才如果真的考上了秀才,结果还能混的那么惨也算是不容易了。<strong>

童生试之上就是乡试,乡试可不是在乡里考,而是在各省的省会考试,考中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乡试的考官是由皇帝委派,考中乡试就被称为举人,乡试的第一名叫做解元。举人是可以做官的,一旦中举可以说是彻底改变人生轨迹了。整个清朝举人一共十五万,一个县也难出一个举人,中举后省里会派人到你家通知。在《儒林外史》中,范进知道自己中举之后直接高兴疯了,他的老丈人胡屠户之前对范进百般侮辱。等范进中举以后就称范进是“文曲星下凡”,举人的社会地位可见一斑。

举人一般都在地方任职,一般都能在县里混个官职像县丞、主薄(县局级)运气好点的退休之前能升到县令,与现在县委书记差不多。

科举最高的功名就是进士了,进士对普通百姓来说只存在于传说里。考中举人后先要入京进行会试,会试通过的人被称为贡士,贡士才有机会成为进士。现在电视剧里面的借盘缠进京赶考的故事在古代基本不可能发生,因为进京赶考的士子要是缺钱的话,地方富豪会主动送上大把的银子。成为贡士后参加皇帝亲自主考的殿试,殿试每三年一次,整个清朝268年一共录取26000多人,平均每年不到一百人。

进士上任最差的待遇就是去地方当县令,而举人必须努力几十年才能混的到这个位置。进士即使混的再差,退休前在地方当知府(市委书记)也没有任何问题,有点能力的混到布政使(省长)或是巡抚(省委书记)也不难,能力再强一点的还能进入中央当各部尚书、侍郎(副国级)甚至担任首辅、军机大臣(正国级)。

这样一对比,我想大家应该都能看到古代科举制度和现在的学历有多大的区别了,古人说了几千年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不是瞎说的。


邓海春


这个问题其实四百多年前就有人提到过了,这个认认真真作答的家伙就是利玛窦

根据汉译本《耶稣会与天主教进入中国史》,利玛窦是这样比较的。

  • 中国的科考分为三级,所有想参加考试的人都可依次参加。
  • 第一级考试在各县城举行,授予的学位叫做秀才,类似于我们的学士
  • 第二等功名称为举人,类似于我们的硕士
  • 第三等功名称为进士,相当于我们的博士
  • (状元和探花)的地位在全国都是相当高的,往往担任内阁要职。我不知道该如何以我们的情况加以比较更为贴切,倘若他们的职位可以世袭的话,则类似于我们的公爵伯爵

要注意的是,利玛窦在比较时用的词语是“类似”,只能类比而不完全相同,因为中国现代的学位制度来自于西方,利玛窦的比较是很切题的。

不过我认为中国古代的科举功名,更接近现代的公务员考试,依次从市、省到中央,除此之外,古代的秀才、举人和进士因为与现在政体不同,也有贵族化的倾向,毕竟现代的公务员可没有凌驾于人民的特权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