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会有什么后果?

我是女儿的小怪兽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实际上是古代战争中的一种潜规则。战争中,使者是交战双方交流的媒介,主要负责将己方的意思传达给敌方。如果连对方使者都斩杀,意味着交战双方已经没有和解的可能,将要血战到底。

我们知道,战争是政治的延伸。

比如,《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战争只是一种手段,而军事服务于政治,有的政治家发动战争,纯粹是想给对方一些压力,以达到某种目的,但并不想让事态扩大化。如果某个将军不识相,直接将对方的使者杀了,意味着双方没有和解的可能,这对于政治家而言是不能接受的,所以杀了使者的将军最后就可能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因此,出于战争的礼仪,也为了自己,大部分将军看到对方来使,不一定客气对待,但肯定不会不问缘由就将敌方来使杀了。

毕竟,使者通常只是信息的传递者,本身并没有任何的攻击性,若是杀掉这样一个手无寸铁之人,不仅容易让人看不起,还可能让交战双方陷入不死不休之境地。

而这一情况在春秋时期尤为常见,西周分封制下,周王室和诸侯之间、诸侯和诸侯之间的往来,主要依靠派出的使者来沟通,所以各诸侯国对于使节都比较尊重,即便是双方处于交战状态,使者也能得到基本的尊重和保护,因而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之说。

当然,不斩来使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候,将军会以斩杀来使的方式鼓舞士气,同时也表示自己绝不妥协,不过这种情况一般只发生于抵抗侵略中。例如,东汉时期,东汉将领耿恭被匈奴包围,而匈奴人敬佩耿恭,于是就派遣使者前往劝降,许诺美人、金钱。

但耿恭民族气节高尚,不仅拒绝了,而且直接把匈奴的来使杀了,还在城头上把匈奴来使烤了。而这也是岳飞《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出处。

再比如,蒙古军南下攻宋,名将王坚死守钓鱼城,蒙古大汗蒙哥派遣降将招降,而王坚把降将押到阅武场,直接将其斩首示众,顿时士气大涨。随后王坚率领南宋军民死守钓鱼城,不仅重创蒙古大军,还击毙了蒙古大汗蒙哥。此战影响重大,蒙哥死后,蒙古贵族集团开始了长期的内部征战,而钓鱼城也收获了“上帝折鞭处”之威名。

总的来说,大多数情况下,两军交战是不斩来使的,但有时候为了鼓舞士气,或者想表达自己不妥协,这时候往往会杀了使者。

不仅是古代,在现代战争中,也同样不能杀了对方的使者。根据《日内瓦条约》,世界各国不得虐待俘虏,也不能射杀医务兵、老人和孩子等无抵抗能力的人员,同时也不能杀害双方的谈判人员。一旦违反该规定,将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面临各种压力。


金兔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其实是战场的潜规则。

因为战争绝非双方直接拼个你死我活,而是有很多外交上的联络的。

打个比方,围攻一座城市之前,进攻一方一般都会派遣使节赶来询问是否投降。

如果城市投降,市民大多会保护性命。

就比如斯巴达克斯在初期,明知道自己实力攻城会有很大损失,就派使者威胁罗马某个城市,要求交出被囚禁的数千名角斗士。

罗马城市被吓住了,交出囚禁角斗士避免了攻城。

显然,使者是很重要的。

如果不存在使者,斯巴达克斯就必须直接攻打,而罗马城市也必须死伤,最终双方都损失惨重,两败俱伤。

所以,斩杀使者是很愚蠢的行为。

因为使者只是小卒子,杀不杀其实无关大局,反而会激怒敌人,采用更残酷的手段对付你。

正常来说,杀死使者主要在一些果断作战的场合。

元军南下攻宋 ,名将王坚死守钓鱼城,蒙古大汗蒙哥派降将招降,王坚把该汉奸降将押到阅武场,斩首示众,军声大振。

王坚此举表示与敌人势不两立,要血战到底。

再比如,蒙古攻打日本时,使节携带忽必烈本人的国书,威胁日本必须投降。

当时的“执权”幕府权臣北条时宗认为书状无礼。决定不投降。

然而忽必烈连续派遣使者催促投降,书信威逼恐吓,非常无礼。

北条时宗大怒之下,下令斩杀蒙古使者,以表明绝对不会投降。

忽必烈大陆,开始调集人马,准备攻打日本


萨沙


一、”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来源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是战争史上的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出自周朝的春秋时期,周朝自周公旦辅政,制定了一系列的礼仪制度,涵盖了周朝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分封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等都是周礼,就连春秋时期的战争,也是彬彬有礼的战争。

春秋时期的战争与后世朝代相差很大,当时的战争是两方先约好时间、地点,然后各自带着军队列好阵,摆好架势,双方都准备好再一声令下,开始打仗,打仗都是点到为止的,一方战败后,另一方一般情况下不追,即使追,也是追规定的路程,然后战争结束。

现在看起来很好笑,当时的战争就类似于牛仔约架,或者君子动手,一切都是彬彬有礼的,既然是打仗,就需要双方互派使者进行沟通:在哪里打?什么时候打?你们敢不敢来?使者在当时是负责协调双方打仗的沟通员,战争的双方根本就不会产生杀使者的行为,一方面是周礼限制,另一方面是杀了使者双方就没法沟通了,于是便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同时,在春秋时期发生了一场因为斩杀使者而引起的战争,让这一规定成为一件俗定的规定,这就是发生在公元前596年的事,楚国派使者申舟出使齐国,半路上被宋国所杀,于是楚国大怒发兵攻打宋国,楚军围城围了整整9个月,仍然没有攻下宋国,宋国于是派出使者华元出使楚军大营,双方约定,宋国投降并派使者华元到楚国为人质,以此为条件,要求楚国后退三十里,以给宋国尊严,楚国答应宋国要求,双方达到和解。

这事发生后,被后世称为”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交战规则,原因就是使者可以化解一场战争,同时又能便于战争双方的沟通和协调双方的利益。

春秋时期的周礼贯穿了整个周朝,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礼仪制度也发生了改变,同时随着礼仪制度的崩塌,战争也越来越残酷,从最早的君子约架到后来的无所不用其极,战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作为战争的不成文规定:”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也成为一句空话,斩杀使者的现象经常发生。

二、不斩杀使者的情况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任何时代的战争都是有目的,只要达到了目的,就没有必要再进行战争,战争可是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没有好处和目的谁会发动一场无缘无故的战争呢?

楚汉战争时期,刘邦派了一个使者叫郦食其出使齐国,当时的齐国算是相当独立的诸侯国,郦食其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服齐国归降刘邦,没有用一兵一卒郦食其就成功拿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这就是使者的作用,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虽然后来韩信嫉妒郦食其的功劳,在蒯通的建议发动了对齐国的战争,让齐国措手不及,齐王田广认为使者郦食其是刘邦派出当幌子的,诱骗自己放松军备,才让韩信出兵击败的,所以齐王田广杀了使者郦食其,这算是使者成功劝说战争,但又因故被杀的典范。

还有个三国时期的故事,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在五丈原时,司马懿拒不出战,诸葛亮没办法了,就派出了一个使者拿着女人的衣服送给司马懿,司马懿仍然不为所动,也没有为难使者,照样该干嘛干嘛,这也不斩使者的例子。

历史上,不杀的使者的情况是绝大多数,毕竟双方交战,也需要派出使者进行一些沟通,战争不可能无限打下去,连刘邦和项羽这样的死对头也是鸿沟协议,双方签定暂时和平条款,这些事都是使者去办的,使者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协商双方战争的停止、俘虏的交换、协议的签定、利益的谈判等等,是不可或缺的一项职业。

三、斩杀使者的情况

当然了,战争中斩杀使者的情况也是非常多的,但比不杀的使者的情况稍微少一点,斩杀对方使者是需要向敌方传达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就是:我方一定要将战争进行下去,等着开战吧,我不会投降的,斩杀使者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升级战争的行为,把战争延续到使者身上。

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比如南宋时期,蒙古大汗蒙哥亲自率军攻打合州的钓鱼城,南宋主将王坚与副将张钰紧守城池,抗击蒙古,蒙哥攻打了五个月都没有攻下城池,于是派出使者原南宋降将晋国宝进城去劝降王坚,王坚怒斩使者,等于向蒙古传达了拒不投降的意志,就连大汗蒙哥也战死在钓鱼城下,王坚斩杀使者就是用这种无言的方式表达继续战争的决心,不给蒙古抱有希望。

还有三国时期的司马懿攻打辽东公孙渊的事件,司马懿采用声东击西、主动示弱之计击败了公孙渊,在大局快在明朗之际,公孙渊派出了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作为使者出使司马懿,希望司马懿能够接受请降,司马懿却一反常态,把公孙渊派出的两个高官使者给斩杀了,以示对公孙渊的心理威慑,之后公孙渊又派出侍中卫演为使者来见司马懿,司马懿这次没有杀使者卫演,而是让他叫公孙渊当面来投降。

从司马懿的事件看,杀不杀使者都有自己的政治目的,由当时的战争形势所决定,并没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约束,完全是看当时的战争情况和所要表达的意思,如果一心对敌方表达决战到底的意思,就完全可以杀了对方使者来促成,如果想要快速结束战争,一般情况不会杀害对方使者,而是会与使者积极沟通情况,解决战争。

总结

后世的战争中,早就没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约束了,杀不杀使者,取决于自己一方怎样的政治目的,杀使者本身就是一种无言的抗议和战争的宣言,是会扩大战争的,不杀使者说明双方愿意控制战争,不让战争升级,或者有限度的战争,这都取决于政治目的,而不是这句约束的话。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是对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礼貌和尊重。放在现在就相当于驱赶对方的外交人员。我们都知道,一旦一个国家赶走了另一个国家的外交人员就相当于进入了战备状态。随时准备攻打该国。这是我们现代的规矩。放在当时也一样。如果有人想要破坏这个规矩,就会遭到其他诸侯国的群起而攻之。


春秋时期是最重视礼仪。这也就是为什么孔子一直推崇实行周朝旧法。儒家讲究的修身养性跟知礼义廉耻和周朝的规矩如出一辙。还有各种有趣的规矩。而他们打仗就更有意思,春秋时期打仗先要下战书。约定时间跟地点。然后战书里面的用词也要十分恭敬。

双方都会优待敌军的使节要举办宴会跟欢送会。宴会上是一定要有歌舞节目的,而使者会作为客人进行道谢。春秋时期的战争是不允许奴隶跟平民上场作战。他们只参战不作战。只负责喂喂马呀,扛扛行李这的后勤工作。担任作战任务的是士,也就是最低一等的贵族男子。又称作为战士。作战地点必须为两国的交界处。


自从人类文明发展开始,战争作为一种争夺利益的暴力手段,就随之诞生,漫长的战争史上,交战的双方相互之间也保持了一定的默契,并且形成了一些规则,比如说最为简单的“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在战争当中,不能以任何方式伤害对方传达信息的人员。

公元前596年,楚国派遣使节申舟出使齐国,因为土地的摩擦问题,楚国和邻国宋一直有矛盾,因此楚庄王在辞别申舟的仪式上特意交代他,不要出使宋国。没想到这句话却被宫人泄露了出去,传到了宋国的执政官华元的耳朵里面,这下他不高兴了,楚国这是小肚鸡肠嘛!那就别怪我做小人的事情了!因此特意派遣人前往申舟经过的交通要道设伏,杀死了楚国的使臣,有从人逃回了楚国,楚庄王听说了这个消息,气得浑身发抖,《左传》记载他“投决而起”,立刻派遣大军,包围了宋国国都9个月。为此宋国只好派遣华元来到楚国军营,向楚庄王低头认错,楚国军队因为连日的围城,粮草也快吃完了,决定趁好就收,两国随即约定保护双方使节,华元则作为和谈的人质来到楚国居住,这也是第一个有纸面协议的不斩来使约定了。


汉永平十八年,汉平帝去世,因此车师和匈奴趁机反叛,匈奴大军将耿恭和数百名士兵围困在孤城当中,几个月后,汉军粮食耗尽,但是耿恭亲自激励士兵振作,和他们同起同睡,并且用水煮铠甲弓弩,吃上面的皮革兽筋,汉军打退匈奴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城里面也只剩下几十人,这也让汉军有些动摇,耿恭心生一计,当北匈奴单于派使者进城劝降,耿恭竟然派人杀了那个使者,还在城头烘烤北匈奴使者尸体,这让单于彻底大怒,加派部队继续围城,而士兵们得知了这个消息,明白自己一旦投降,下场肯定是非常惨,因此更加只好更加卖力坚持。最终数天之后,耿恭等人总算等来了汉朝的援军,守住了这座孤城,最重要的是他们拖延了匈奴的攻势,耿恭斩了来使,却借此获得了战略上的胜利,这也算战争史上罕见的一幕了。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古代战争中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虽然没有强制的约束力,但是双方即便杀红了眼,也没有人能够轻易的打破这一规则。

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国之间经常交战,孟子就说过春秋无义战,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还是讲规矩的,首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下战书,这叫师出有名。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都是贵族的运动,而且是以车站为主,双方都要通过使者来约定战争的时间,在作战的时候还要选进一个开阔地点,这个使者正式称呼被称为行人,行人的主要任务就是出使各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双方都以维护周天子的统治作为幌子进行攻伐。而对于前来沟通作战地点的使节是没有敌意的,而且更不会随便的斩杀,很多时候这些使者都会得到很高的待遇,但是到了战国之后,所谓的礼仪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战争充满了各种阴谋诡计。



斩杀使者反而会中断一些信息的来源。比如说司马懿就通过蜀国的来使判断出诸葛亮的饮食出了问题,已经活不长久了。战争期间互相派遣使者已经成为战争的一个部分,使者都是双方将帅的工具。一些将领也可以通过厚待使者来瓦解敌方的君心,比如说在关羽知道自己的后背被东吴人给偷袭了,于是他就不断的派遣使者去沟通,而吕蒙正好抓住这一点,每次都厚待关羽的使者,让他们得到了很多的好处,还允许他们回家去报平安。而关羽的士卒知道自己的家人在得到了东吴的厚待,于是他们就不在听从于关羽的命令,数万精锐瞬间走时一大半,最终导致关羽兵败身亡,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关羽吃了大亏教训非常的惨痛。


如果在战争期间斩杀对方的时间,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最直接的一点就是斩杀对方的使节会激怒对方,导致对方死战。但有时候斩杀使者也能瓦解敌方的军心。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一种蕴含着更多政治军事智慧的事情,在一般的情况下不要斩杀敌方的使者,否则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其实斩杀使者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毕竟使者的地位无足轻重,关键是如何的利用使者达到激励自己的士气或者瓦解敌方的军心的作用。这也是一种战争艺朮。


经常用了


我们都知道周人以礼治国,“先君周公制周礼”、“礼者,天地之序也”,周人以礼来保障上下定位,尊卑有序。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各种场合各具其礼,确保其井然有序。孔子特别强调礼的重要,所谓“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铮者,上代下也,敌国不相证也。”

孟子认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而春秋时代则是“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以没有合乎义的战争。

实际上春秋时期的战争像竞技体育,不似战国时期那么杀伐,只要决出胜负就各自收兵,因此时间很短,原则上只有一天。比如城濮之战,就只打了一天,胜利了的晋军原地休整。吃完楚军留下的粮食,就启程回国了。

春秋时最短的战争甚至只有一个早上,叫“翦灭此而朝食”。

春秋时的战争,极讲礼仪。

两国交战,事先要宣战。宣战要派使节,国君或统帅不能亲自出面。使者宣战,以国君或统帅的名义。态度,当然是客客气气;用词,也都是外交辞令;称谓,则极其讲究。

不宣而战,是战国时代才有的。那时正如孟子所说,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恨不得把对方赶尽杀绝,哪里还有什么礼仪?



礼,比胜负更重要。

讲礼仪,就讲规则。

第一条,不斩来使。使节无论职位高低,任何时候都神圣不可侵犯。

第二,不以阻隘。就是不在险隘的地方阻击敌人,一定得在开阔地带堂堂正正地进行决战。

第三,不鼓不成列。就是对方阵势摆好之前,另一方不能击鼓进军。

第四,不重伤。就是格斗的时候,不能让同一个人重复受伤。如果对方已经受伤,不管伤在哪里,都不能再来第二下,应该让他回去治疗。

第五,不擒二毛。就是不能俘虏花白头发的人,应该让他回去养老。

第六,不逐北。就是敌人败退时,不能追。追也可以,五十步为限。

所以在春秋,五十步是可以笑一百步的。因为跑五十步就安全了,你跑一百步干什么?

如此绅士风度,堪比奥林匹克。

而这些战争游戏规则从战国时期被破坏得一干二净,流传下来的只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条。

因为从战国时期开始,战争的目的是兼并他国,当然要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大规模不眨眼地杀人,打歼灭战。

这个时候,谁讲礼仪,谁就是找死。

当然,不杀使者也不是绝对的,杀使者也会起到鼓励己方的作用,不过大都是发生在抵抗侵略的情况下。

例如蒙古人攻打南宋钓鱼城的时候,为了减少伤亡,就让使者进城劝宋军投降,但宋军却把使者的头砍了下来挂在城头上,以表决心,大大鼓舞了士气,并成功把蒙古大汗蒙哥击毙。

又如东汉时期的将领耿恭被匈奴包围,匈奴人很敬佩耿恭,便派使者劝降,许诺美人、金钱,耿恭民族气节高尚,亲自把使者杀了,在城头上把使者尸体烤了,这也是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出处。

使者能够不被杀,自身的才能和胆量也是十分出众的,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刃于刀锋之间,张仪游说六国,实施连横战略,张骞、班超出使西域等。


古代“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虽然不是绝对的,但大多数情况下交战双方还是会遵守这条不成文规定,毕竟任何事都有其规则,不然以后谁敢当使者。

所以说处于政治需要、军事需要、礼仪需要,往往“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遨游者


首先要分析使者的作用,使者的作用便是外交,而战争是外交的延续。有道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最次动干戈。如果能够并不血刃的解决战争当然是好的,谁都愿意的,使者便是这个窗口,如果你把使者杀了,把这个窗口关了那么谁来和你谈条件,以后谁还会和你和谈。

当然也不是没有杀使者的例如你太嚣张了 你指着我们的鼻子骂我们,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例如三国演义赤壁之战前曹操写信给周瑜,周瑜后斩信使。还有我方处于弱势,杀使者激励我方将士,表现必死的决心。例如钓鱼城王坚斩蒙古使者。

还有另外一种就是我方不屑和谈,我方势力强悍。本次会战的目的就是要灭了你 所以不用谈。

其实不斩来使往传统上来说是礼仪上的。深沉次的来说是为了日后好相见 不撕掉那张窗户纸罢了。如果是势均力敌的情况下相信任何一个正常的统帅,君主都不会斩使。毕竟要留下对话的窗口



历史原来这么有趣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条规则不仅仅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约定俗成,而且还是现代国际法的规定。在现代《战争法》法中明文规定了军使的待遇:

军使是奉交战一方的命令,前往敌方进行谈判的代表。《海牙陆战法规和惯例章程》规定:军使以白旗为标志。军使及其随员(翻译、号手、鼓手等)享有不可侵犯权。

那么,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定呢?如果违反了这样的规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一、使者的使命。

使者是用来沟通两个势力之间的外交人员。这些使者都肩负着两个势力之间的外交使命。在和平时期,使者的任务就十分重要,而到了战争时期,使者的任务就更加重要,有时甚至上升到战略的高度。

在中国古代的兵法就明确指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伐交,就是以外交的手段来建立自己的优势,打击敌人。而伐交的主要施行者,就主要是这些使者。因此,这些使者也是战争的主要参与者。他们是外交这个无形的战线上的战士,一个优秀的使者,所起到的作用有时会超过千军万马。

我们可以在古代的记载中,看到很多这样的事例。在战国年代,很多纵横家都担任过使者。最出色的就是苏秦、张仪。他们两个一个合纵六国,一个连横各国,极尽各自的手段,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和他们这些战略家相比,更多的是沟通双方势力的使者。尤其是处于战争状态下,双方的使者。这些使者穿梭于火线,把自己一方的要求告诉对方。他们有的是和平的使者,而更多的是外交战的战士。在很多情况下,他们都要冒着生命的危险。

比如著名的诸葛亮五次北伐的时候。司马懿看破了诸葛亮后勤补给的困难,坚守不出,使得诸葛亮无法和司马懿进行决战。在无奈的情况下,诸葛亮就派出使者,把一套女人穿戴的巾帼送给司马懿,以示侮辱,逼司马懿出战。

这个诸葛亮的使者就是外交上的战士,他很可能就会因为他的这个使命死于非命。但是,司马懿并没有上诸葛亮的当。他不但没有杀使者出兵,反而招待使者。可惜诸葛亮的这个使者有勇无谋,无意间泄露了诸葛亮身体欠佳的秘密,反而更加坚定了司马懿坚守的决心。

这一次诸葛亮和司马懿的谋略对抗,司马懿取得了胜利。而交锋的人员,就是诸葛亮的这个使者。因此,使者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斩杀使者的情况及带来的后果。

那么,既然使者是双方的一种战争手段,留下使者的性命,保证自己的作战权利是一种明智之举。可是,为什么在历史上,还有很多斩杀使者的事情呢?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一方和对方势不两立,完全没有调和的可能时。斩杀使者,已经成为一方统帅,为了集中意志,提振士气所采取的手段。在斩杀使者后,自己一方就全部认清了实际情况,不再抱有任何和解的幻想,只有死战到底的一条路了。

比如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时,曹操派使者来见周瑜。周瑜连送来的书信都不看,直接撕了,还把使者斩首。鲁肃以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相劝。周瑜说,斩使以示威,于是将曹操的使者斩首。曹操得知周瑜撕书斩使,大怒发兵,被周瑜打败。

在这里,周瑜杀曹操的使者不是无礼,也不是没有算计。这是因为当时东吴上下被曹操的威势所压倒,很多人都要求投降。在大敌当前的时候,自己阵营意见不一,心怀胆怯,正是犯了兵家大忌。

曹操这个时候派使者前来送信,无非是以威势相加的劝降信。周瑜毁书斩使,正破了曹操的外交伎俩。这样一来,东吴上下就没有了退路,只有抗曹的一条路。意见统一,士气大振的东吴军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顺利的打败了曹军。

另外还有一种斩使的情况比较特殊,不过也属于外交谋略的一种。在东汉初年,刘秀讨伐隗嚣。隗嚣手下的大将高峻因为曾经投降过刘秀,害怕报复,坚守不下。刘秀派寇恂拿着自己的亲笔信去招降高峻。高峻心里犹豫,于是派自己手下的军师皇甫文来见寇恂。寇恂见皇甫文言辞傲慢,于是不顾其他人的反对,下令将皇甫文斩首。

出乎大家意料之外,高峻得知皇甫文被杀后,随即投降了。这是因为皇甫文是高峻的军师,高峻对他言听计从。皇甫文一死,高峻就失去了倚靠,只得投降了。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斩杀了对方的使者,就说明一方已经放弃了用外交解决争端的手段。这样,双方就只剩下一条道路,那就是一方消灭另一方的道路了。

三、结语: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是战争中双方共同的需要。这是双方进行外交战的必要手段。只有双方的外交渠道畅通,双方才能施展各自的计谋。使者,也是战斗在外交战线上勇敢的战士,他们随时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

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使者被杀也是谋略的需要。这里面有着双方统帅的博弈。比如,诸葛亮出使司马懿的使者,就抱着必死的信念去的。如果司马懿杀了诸葛亮的使者,他就正中了诸葛亮的计谋。因此,使者的死活,也要看军事谋略的需要,不能一概而论。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历史笑春风


在后世流传下来的交战规则主要只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春秋时期诸侯派出的外交使节是不可侵犯的。

公元前596年楚国派出申屈出使齐国,楚庄王特意嘱咐不要从宋国经过。

宋国执政华元听说了,觉得这是对宋国的莫大侮辱,就设伏击杀死楚国使者。楚庄王为此“投袂而起”,出动大军包围宋国国都整整9个月。

宋国派出使者到晋国告急,晋国上一年刚被楚军打败,不敢冒与楚国全面冲突的危险,只是派解扬为使者劝宋国坚守,不要投降。

解扬经过郑国,被郑国抓起来交给楚国。楚庄王亲自接见解扬,企图买通他,要他向宋军喊话,说晋军不再提供救援,断绝宋军的希望,解扬不同意。经楚庄王几次威逼利诱,解扬才答应下来。可是当解扬来到了望城中的楼车上,就大声疾呼,说晋国援军不日就到,请宋国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楚庄王大怒,解扬说:“我答应你的条件只是为了实现使命,现在使命实现了,请立刻处死我。”

楚庄王无话可说,反而释放他回晋国。长期围困而无战果,楚庄王打算退兵,可申屈的父亲拦在车前,说:“我儿子不惜生命以完成国王的使命,难道国王要食言了吗?”楚庄王无言以对。

申屈父亲建议在宋国建造住房、耕种土地,表示要长期占领宋国,宋国就会表示屈服。宋国见楚军不肯撤退,就派华元为使者来谈判。华元半夜里潜入楚军大营,劫持了楚军统帅子反,说:“我的国君要我为使者来谈判,现在城内确实已是‘易子而食,析骸以爨’,但是如果订立城下之盟则情愿举国牺牲。贵军退到三十里外,我国唯命是听。”子反就在睡床上保证做到。

第二天报告了楚庄王,楚军真的退30里外,和宋国停战,双方保证不再互相欺瞒,华元作为这项和约的人质到楚国居住。

后世将这一交战规则称之为“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历史上最著名的战时两国使节以礼相见的故事是“彭城相会”

450年南朝刘宋与北魏发生战争,刘宋发起北伐,先胜后败,战略据点彭城被包围。江夏王刘义恭率领军队死守彭城(今徐州),北魏太武帝想一举打过长江,派出李孝伯为使节。

刘义恭派了张畅为代表与李孝伯谈判。两人都是当时的“名士”,互相代表各自的君主赠送礼品,尽管处在极其残酷的战争环境,但他们在谈判中却仍然是文质彬彬、礼貌周全。

这次谈判本身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结果,可双方的礼节及言辞,一直被后世誉为战场佳话。

使臣只是传递正式消息的,对国家并没有什么破坏性。一般斩来使只是一时怒气,但是在道义上就败了


蔺MG


重复一遍一个老掉牙的故事吧!

有个花刺子模国国王,非常讨厌使臣送来坏消息,无论是自己的使臣,还是敌人的使臣,凡是带回来好消息的来使,一律升官加爵,凡是带来坏消息的使臣一律杀头不饶。

然后,他的使臣带回来的全是好消息,把坏消息屏蔽掉了。

成吉思汗派来的“求和”使臣也被他杀掉了。

结果大家都知道,花刺子模国被成吉思汗屠杀殆尽。

一开始,成吉思汗为了全力攻打金国,是打算和花刺子模缔结友好通商条约的,派了使臣领着一个500人的庞大商队,带着金银财宝和商品前往通商。

花刺子模有一个总督见财起意,派兵袭杀了商队,向国王报告“好消息”说是“战争获利”,国王很高兴,总督升官加爵了。

成吉思汗不是一个莽汉,为了息事宁人,为了贸易畅通,也为了集中力量攻打金国,决定还是和平解决的好。

于是,又派了使臣去提出要求:“不要这样搞,把财物还给我们,随便杀一个凶手,咱们还是好朋友,行不行?”

对于花刺子模国王来说,这绝对要算是“送来坏消息”的使臣了,还是来“抢到手财物”的使臣。

国王大怒!杀正使!剃光了两位副使的头发,赶走了事。

怎么可能了事呢?

当时之世,只有成吉思汗才有实力可以蔑视一切外交礼节的,因为他拥有绝对的实力,可以碾压一切。

然而,在花刺子模国的外交工作人员中,没有人敢告诉花刺子模国王成吉思汗的实力,因为这是坏消息。

成吉思汗大怒......。


两国交战,总是需要一个理由,或者一个原因。

比如努尔哈赤派人告诉大明朝“我这里有七大恨,所以我要打你”,大明朝怎么办?杀了来使,再增加一大恨吗?

当然不行了,除非大明朝有成吉思汗的本领,拥有绝对的优势,可以蔑视一切规则,大兵到处碾压也就是了。

大明朝必须好好的接待努尔哈赤的使臣,“这不是闹的嘛!多少年前的事了,当事人都不在了,你们究竟想干什么?是不是想‘要钱’花?”

于是双方讨价还价,讨价还价是“使臣们”的专业工作呀!

专业事还是要交给专业人去干才是好的。

大明朝没有钱,所以双方打了起来。和使臣无关,不是使臣无能,不是使臣该杀。

如果大明朝有钱并且愿意花钱的话,明金之间完全可以学习宋辽的“澶渊之盟”的。

宋辽“澶渊之盟”不正是使臣们来来往往促成的嘛!避免了战争,争取了一百多年的和平,促进了贸易经济,造福了两国人民,多好的事情呀!

“生于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

被大宋派去大辽谈合约的使臣名字叫做“曹利用”。

据说,曹利用与辽人达成初步协议后,回去交旨,请见之时,正赶上宋真宗吃饭,坐在门口和侍者闲谈,人家问他许给了辽国一年多少银两,他也不敢大声说话惊了皇帝吃饭,伸出了三个指头放在额头上示意了一下,意思是三十万两,侍者见惯了大钱的人呀,以为是三百万两。

真宗饭罢传见,侍者多嘴告诉真宗说“陛下,咱们一年要花三百万两白银呀!”真宗大惊说:“太多了,太多了,寇准不会同意的”,于是脸色就很不好看。

曹利用进去之后,看见真宗脸沉如墨,也吓的不轻,皇帝问“如何?”!

曹利用战战兢兢的答到:“陛下,三十万两,我还可以再去出使一趟,做做努力的。”

你看,这就是使臣的好处,可以讨价还价呀!难不成让宋真宗和辽太后亲自讨价还价吗?

真宗瞪了一眼侍者,高兴的说:“才三十万,这么少,你很会办事,很会办事,为国家省了大钱!”

于辽国来说呢?每年平白无故的曹利用这个来使就送来三十万两白银。

曹利用这样的“来使”能杀吗?

不能!

 


葭明通半瓶历史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为啥?

要知道原因,首先得弄清楚使者的作用。

使者的作用是啥呢?

替主帅传达信息,表明我方意愿。

交战时,使者来的目的最终只有两个:招降,或是投降。不管是招降还是投降,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那就是尽量减少伤亡,以最小代价达成意愿。动嘴能解决的事儿,何必拼刺刀。

斩了呢?

那就是没得谈了。

一方面,斩了来使就等于跟对方表明了态度:这事儿没得商量,少废话,战场上用刀子说!

那还有啥好说的,敬酒不成,只能罚酒了。

另一方面,我方这次派去的使者被对方斩了,大伙儿都知道对方是个没底线的人,谁还敢去送死?或者,我方杀了对方使者,大伙儿心里也担心:人家会不会以牙还牙?

没人敢去,那也就没法再谈了。

一般什么情况下会斩来使?

1、复仇,特别是我方势优,对方请降,不受降。

2、我方势弱,对方招降,斩来使,死战到底。

3、来使太嚣张,若不杀不足以平愤。

哀兵不打和缴枪不杀。这两条与不斩来使一样,说的都是:别把事儿做绝。蜜蜂虽然蛰了人自己就会死,必要的时候都还一样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