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重大傳染病,醫務工作者如何預防職業暴露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牽動舉國億萬人的心。從農曆除夕夜開始,國家從各地抽調的國家醫療隊緊急馳援湖北,作為和平年代英雄,越來越多的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的衝在了疫情的一線,還有更多的無名英雄,堅守在各地醫院的門診一線。醫院作為對抗疾病戰役的第一戰場,其環境和服務對象均有其特殊性,醫務工作者因職業關係,常暴露於各種職業危害的風險中,若不注意消毒隔離防護等,極易造成職業損傷。2003年的非典疫情中,全國共確診非典病例5327例,死亡病例349例,而其中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成為這次中國非典疫情的最大犧牲者,佔死亡人數的1/3,即使倖存的人員由於治療時應用了大量的激素,他們中的很多人現在仍然飽受疾病的困擾,痛苦不堪。因此,重視醫務人員的職業暴露的危害和職業暴露防護的重要性,加強醫務工作者的職業安全知識培訓,就顯得尤為重要。

職業暴露的風險

醫務工作者的操作環境和服務對象均有其特殊性,醫務工作者因職業關係,常暴露於各種職業危害的風險中,若不注意消毒隔離防護等,極易造成職業損傷。這與工作中必要接觸的穿刺針、注射器、手術器具等銳器及醫療廢物等有關。此外,經常接觸、處理各種疾病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及沾染的針具和器械,一旦發生職業暴露,便會增加傳染性疾病的患病風險及傳播的概率,尤其是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等重大血源性疾病的感染。據報道,醫療和試驗機構因使用針具及其他銳器所致傷害與20多種血源性病原體的職業性傳播有關。

以HBV為例,發生針刺傷的過程中,僅僅0.004ml的血液即可使被感染者罹患HBV。在中國法定報告的傳染病中,多年來乙肝的發病數和發病率一直高居前列,為醫務人員的職業安全帶來極大風險。其中外科手術醫生密切接觸患者血液及被患者血液汙染的各種銳器,為職業暴露受害的高發人群。據美國CDC估計,醫護人員每年發生針刺傷及其他銳器傷事件達385000起,平均每天發生1000起。在護理患者過程中,HBV、HCV以及HIV是最容易傳播的病原體。客觀地講,醫務人員職業暴露風險始終是存在的,職業暴露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但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評定表明,62%~88%的銳器傷可以預防,要通過規範各項操作,降低診療操作的風險。

職業暴露的高危因素

高危科室

醫務工作者職業暴露的重要場所包含病房內、檢驗科、處置間、手術間、廢物處理間等,病房內和檢驗科為高發場所。臨床工作任務重,醫務工作者高度緊張忙碌的科室,診療、護理操作多,與傳染病患者接觸機會多等是醫務工作者發生職業暴露較多的科室,這些科室發生職業暴露的風險高。

高危操作環節

醫務工作者最易引起職業暴露的操作為採血、穿刺以及靜點、拔掉輸液器針頭、套回針帽、手術、處理廢棄物等。其中最常見的暴露環節為對患者進行抽血時。如被已沾染含有傳染病病原體的血液或體液的針頭刺傷,病原體極易通過此途徑傳播到受傷者體內。精細、急診手術和搶救患者時更為突出,特別是低年資醫生,手術操作本身不夠熟練,導致發生針刺傷,造成職業暴露。

其他原因

防護用具不符合國家標準,防護用品不能就近獲取,洗眼裝置配備不足或放置太遠、實用性差,防護面罩、眼罩型號侷限、舒適度差;部分手術醫生自我防護意識較差,對掌握職業防護知識的慾望低,主觀認為發生概率低、心存僥倖心理,其根本原因是對職業暴露的危害認識不到位,尤其是對針刺傷等職業暴露的風險認識不深。

預防措施

職業安全培訓

醫療機構應高度重視職業暴露的危害和職業暴露防護的重要性,加強醫務工作者的職業安全知識培訓,邀請相關專業的專家、教授系統講介紹傳染病的防護知識,重點講解容易發生針刺傷的各種操作環節,對醫務人員不良行為嚴格規範,並在臨床醫療、護理、檢驗工作中與相關知識相結合,使醫務人員瞭解所從事工作中職業暴露的危險因素,發生職業暴露後的嚴重後果,使醫務人員樹立職業防護安全意識。

相關內容主要包括醫院感染知識,消毒隔離制度,操作程序規範化,職業暴露的途徑,自我防護措施,銳器傷的處理措施,醫療器械的處理等環節。培訓的內容包括:醫療職業防護有關法規,消毒隔離防護制度,醫務工作者職業暴露和職業暴露後的應對方法,相關醫療職業暴露與防護的最新研究成功果,發生銳器傷的目前情況及防護知識。提高重點人群以及重點科室的防護辦法,避免有關醫務工作者出現職業暴露。要求醫務人員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掌握正確的防護技能、實施標準的安全防護,對工作中特別是手術過程中難以預見及難以避免的職業暴露採取科學有效的防護措施。向醫學生和醫務工作者進行預防針刺傷的理論和實踐教育,提高疫苗接種必要性的認識,詳細地、全面地介紹針刺傷報告程序,可降低針刺傷職業暴露的發生率。

醫院機構對醫務人員職業暴露防護的關鍵在於安全意識的培養,除了定期組織有關職業防護的學術講座、還可以通過舉辦培訓班、考試、重點部門現場教育、張貼宣傳海報、發放小冊子、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來完成,堅決樹立“防大於治”的思想。

改善防護用具

改善防護用具能有效減少醫務工作者職業暴露頻率的是安全的操作環境,包括安全的工作條件和環境。醫療機構應供應足量的一次性手套、隔離防護衣、防護目鏡等保護性設備,此外,安全性針頭、負壓標本採血試管、一次性注射器、回收銳器盒,以減少醫療銳器傷的發生。研究表明:培訓醫護人員更頻繁和正確地使用安全裝置的能力,可有效減少醫護人員經皮(或黏膜)銳器傷的風險。安全工程設備效能顯著,它的使用大大降低了針刺傷的發生率,被推薦為防止醫護人員職業感染和提高醫療安全的好方法。因此,醫院提供安全的環境,安全設施和安全工程設備,充足的個人防護設備,是有效防止醫務工作者職業暴露事件的關鍵。所以,努力強化其安全意識,指導醫務工作者正確操作,是保證其不出現職業暴露的高效措施。

嚴格操作

規程明確要點,細化內容,例如操作中應保持光線充足;操作中注意力應集中;臨床操作中隨治療車攜帶利器盒;避免用手直接接觸並分離針頭;直接將拔除後的針頭放入利器盒;禁止用手直接傳遞利器;嚴禁回套針帽;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暴露傷口時應戴一次性防護手套。對於醫生配備不足,手術超負荷運轉以致身心疲憊、警惕性差的情況,應作為其針對重點人群和重點環節。

完善相關制度及法規

美國已於2000年通過了《針刺安全與預防》法案,使血源性病原體職業防護在美國得到立法。在我國,職業暴露防護法制化應當循序漸進,在持續推進的過程中早日立法。職業防護教育體系不夠完善,日常操作缺乏監督,國內靜脈用藥量大,缺乏預防針刺傷的標準化規範操作流程(SOP),醫務人員需進一步提高職業暴露防範意識和採取安全有效的防護措施,在進行各項診療操作中必須實施標準預防。

強化醫務人員免疫預防

對於職業暴露受害的高發人群,應定期對外科醫生進行健康體檢,尤其是HBV表面抗體陰性者,應及時接種或加強乙型肝炎疫苗,實行主動免疫,做好暴露前預防,將職業暴露帶來的危害降到最低。

1.胡曉傑,苗自玲.手術醫生職業暴露防護現狀調查.齊魯護理雜誌, 2016年9月第22卷第18期.

2.朱曉棟,李琳,李學軍,王桂明,姜梅傑.醫務人員職業暴露風險分析與防控對策.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誌(電子版),2015年2月第9卷第1期.

3.王惠琦,鞠傳餘,柳菲菲,蘇維平,黃晶晶.重大傳染病的職業暴露相關因素及防治研究.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9年07月,第36卷,第4期.

4.曾玲,胡鐵春.醫院職業暴露情況分析及防護研究.臨床醫藥文獻雜誌,2019年,第6卷第13期.

5.楊青.臨床醫務人員職業暴露風險的防範與對策.疾病監測與控制雜誌,2010年9月,第4卷第9期.

骨科在線編輯根據上述參考資料整理,如有不正之處,歡迎指正。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