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没临帖,没老师指导,摸索练习毛笔字,恳请老师指导一下?

带着快乐出发


学习书法为何一定要临帖?简单说,临帖是提高我们自身书法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临帖的目的是通过古碑帖来学习古人的宝贵经验和技法,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借鉴古人的法则来让我们写出的字得法。

大家都知道,把书法一词说简单了就是书写汉字的方法,那我们不去临帖,拿起来笔就开始在纸上一通写行不行?这样肯定是可以的,但这样写出来的字就跟书法是两个概念了。

因为我们拿起笔来写出来的字没有法则可言,充其量只能算写字,这种写字的方法人人都可以做到,但如果是拿起笔来按照字帖上的方法、法则去写的话,那这就被称之为书法了,所以说临帖的目的就是为了得法。

所以上图中你只是拿毛笔写了几个字,不能称之为书法,只是毛笔字罢了,想要功成名就,不临帖的话是算不上书法可言的。


墨香阁书法讲堂


看了你的字之后,我首先要恭喜您,已经步入了江湖体书法的大门了。江湖体书法的特征:1,不临帖;2,写大字;3,用毛笔写硬笔字,没笔法可言。我也是没有老师指导,自学书法过来的,现在给你说几句心里话,但是谈不上指导什么的,就是书友之间的分享吧。

第一,没有老师指导不是你的错,但是不临帖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既然要练毛笔字,那肯定是因为你自己写的字不够好,所以才要练的对吧。你看历代那些书法书法宗师,哪一个不是一生临池不缀啊,临帖是学习书法一生的事情。你一个初学者,上手就不临帖,你想到“江湖体”盟主啊。

第二,你看看你的字,优点是结字还算工整,没有歪七八钮,说明是有点基础的,这是好事。但是写的毛笔字真的没有什么笔法可言,就是拿毛笔当硬笔写字,我之前因为没有练过毛笔行书,因此拿毛笔写行书的时候也是这样字,所以,看了你的字之后深有同感。

拿毛笔当硬笔写的这种毛笔字,往往看似用笔流畅,实则点画圆滑、浮躁,没有提按和节奏感,笔法单一,若不是结字还算工整,那就没什么看的了。我猜你之前是练过硬笔字的,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容易让一些人陷入自我感觉良好的陷阱里。

因为不懂书法,只是看结字,龙飞凤舞感觉挺好,但是笔法啊、什么节奏感、提按用笔等等,因为不懂,所以自己根本也看不出来,特容易自我满足,我之前也有段时间这样。但是我因为后来做自媒体,写书法方面的文章,再加上也有一些柳楷的底子,学习了书法史,对历代名家的法帖的鉴赏、评价看的比较多之后,再看自己的字,就知道自己当初已经差点踏入“江湖”了。

因此,现在虽然我是以硬笔书法为主,但是还是抽时间写写毛笔字,也是以临赵孟頫的行书为主。

因此,还是强烈建议你,赶快抛弃这种字吧,好好临帖,这才是书法的正路。推荐你进入我的今日头条《嘉禾书社书法交流圈》,为广大自学书法的书友们提供了大量的名师、名帖的书法视频讲座。你可以选择一家,踏踏实实地跟着老师一起学习,因为你有功底,应该会很容易学进去的,莫在“江湖”边行走了。


翰墨今香


从提供的墨迹来看,的确不是临帖之作。但对一些基本的笔法懂一点,笔画圆滑,结字随意、节奏变化少。如不再认真临帖,必流入江湖书法一途。

为什么要临帖?很多法帖是经过岁月洗礼后的精华,是经过历朝历代专业人士推崇后的精品。这么经典的精髓为何得不到书法爱好者的欢心呢?原因有:一是初学者鉴赏碑帖少,不习惯碑帖约束;二是自己随意书写的习惯未改变;三是本身鉴赏能力不高。

有个好方法,初学书法者可以临碑帖一段,然后又自己随意写碑帖相同的字,两者放在一起比较,如果发觉临碑帖的比较好,那么就老老实实给我临碑帖。

现给出以下建议:

一、了解自己偏好,选一本自己喜欢的碑帖来认真学习。

二、坚持不懈地临习!在临习的过程中经常总结好的方法与不足,让临习更有针对性。

三、对自己无法改进的不足,可以向周边更专业的人士请教,甚至可以发上头条向条友请教。

四、多读一些与书法,美术、诗词的书籍,提高文化综合素质,功夫在诗外。

五、如果有可能的话,拜位水平高的师傅学习,更专业点,提高学习效率。

六、加入书法社团,多参与活动,开拓自己眼界,提高鉴赏水平。只有鉴赏水平高了,眼界高了,才能将自己手写水平提高。

通过以上的方式方法,坚持不懈必能取得成就!











谢锡宙


这也是我自创的,唯一不同的是,我从小喜欢欧体字,也就是欧阳询的字,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练字的心得,我觉得字要认真地写,还是需要临帖的,如果不临帖,就没有对照,也不知道自己的每一笔每一画到底写的如何。我认为学习书法必须临帖,选择谁的笔体非常重要,古代有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欧阳询王羲之等人的书法都是上乘之作。我觉得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找到名人写的好的作品进行临帖是对自己帮助非常大的,虽然我没有名人真迹,但是我拥有好多字帖,闲时拿出字帖观赏一番,拿出毛笔写上几个字,不求名不求利,只为了使自己的书法更上一层楼,为了磨练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沉着冷静,据说书法家的寿命都高,写书法也能提高自己的寿命。为什么这么好的事情不去做呢,所以我会兴致起来的时候写上几个字。记得我刚学写毛笔字的时候,掌握不好写字时的起笔和收笔时的顿笔,所以后来经过慢慢的练习,现在能够感觉很熟练了,所以我认为只要认真的练习,长期的临帖,即使没有老师,也能够写出很好的字。


兴才德


您的字我认认真真看了,非常感谢你的这个提问,通过看你的字,就像你说的一样,没有临过帖,没没临帖就造成了,所书写的字体是随心所欲的,可以美其名曰是行书,好的方面就暂时先不说了,从整体上反映出来的问题是比较滑,用笔没有沉着下去,写出来的字是浮于纸面的,就产生了这种滑的效果和感受,写字还是应该扎扎实实沉下去,达到力透纸背的书写效果,这一点只有通过多加练习,加强临帖才能够达到。

关于书法的临帖,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是学习书法的捷径虽然一开始大家觉得临帖会很痛苦,但是经过大量的练习以后你会觉得临帖才是最受用,最直接的学习书法的办法,有老师的指点固然重要,但是自己不努力没有找准方向,那你写的越多相当于是离您成功的目标就越远了,因为方向都不一样。

那具体临什么字帖呢?我个人的经验认为还是选一本自己比较喜欢的字帖,你喜欢写行书,可以从帖子入手,如果你喜欢写汉隶、魏碑,可以从拓本开始,当写到一定程度,两者可以进行尝试着融合。简单的说什么是贴子?帖子就是纸本上面用墨迹书写的学习范本,那什么是拓本呢?拓本就是书法家刻在山石碑刻上面的字体,通过传拓的方式得到的摹本,两者各有千秋。帖子你能够看得到墨色的变化,能够看得到笔锋的扭转,这些对于写行书的人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拓本的字体更为硬朗,学隶书、魏碑的人更适合写大字写榜书,结构做得更加硬朗厚实。






国画雅集


這位朋友,其實有個概念必須搞清楚,寫字or书法,單說寫字您的字是好字,但放到书法層面就缺少了法度,包括筆法、結字、章法、墨法、貫通、對称、呼應、透氣....,這些法度哪裡耒?法帖,所以如果不找老師,學習书法的途徑只有臨帖,臨法帖!






尚古齋書法


找一本自己喜欢的贴去临习。下面是我临写文征明集字片段,供参考。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4fbd0f2a459c4a8193776b76ffc2d331\

李文波字竹鄰


没太多好说的,先走好第一步,买几支笔锋长短软硬稍微好一点的笔,准备一些新闻纸(报纸)和毛边纸(练习专用的,宣纸成本太高,等有了一定功力后再用),墨汁能用就行,无须太讲究。而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临帖,不临帖就不必“玩书法”了,就是已经很有本事后,也要坚持临帖,要知道,颜真卿也是一辈子都坚持临帖的。

临帖也有讲究,一定要弄古老的经典名贴,叫“法帖”,也叫“法书”,不要胡乱临写现代人的“墨宝”,现代人在书法上,不管他吹得多么牛气,是完全无法相比古代名家的。古代名家们是志趣的追求,现代人基本都是名利的企图,这是根本区别。

临帖尽可能临到与原作一致,别听有些人说什么“意临”,那是误人子弟。这就像学习音乐一样,比如弹琴,每一个音符都必须练到位,这是基本功。临帖如果形都不合格,哪还谈什么“神”?所谓个性,那是在具备了扎实的功底后才可能的,功到自然成,有了功力它自然就出现了,一开始就人云亦云在追求“个性”上走火入魔,那是死路一条。

个人天生聪明是好事,但是再大的天才都是一定要经过反复磨练的,玉不琢不成器,没经过认真琢与磨的玉,再怎么也是个毛坯甚至就是块废料。

多临写,多比较,多观摩,这是入门的切记。

一本贴要临一定的时间,几个月学成是不可能的。一本贴临合格了,还要再学别的帖,这是后话了。


非云非鹤801


看了你的字就知道没临帖,没有有老师指导,字写成这样很正常。要知道学习书法必须从临帖开始,这样学习书法会走捷径的,这也是自古以来的学习书法的成功经验,很多人耐不住寂寞,急功近利,根本不想临帖,写出的书法点画和结构都不过关,写多少年书法,也不入道,只能写丑书,我劝你买个好教程,从基本要领练起,我相信你一定会写一手好书法。


墨缘7144611883


你的问题能无奈,己睹死了学书法的两条直径,只能关门造门了。

学书法必须有师传道授业,一是学古,指贴;二是投师,即明师,切不可投名师。

最主要有前两者基础上:悟道,悟到,得到。

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