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大學前的教育應付考試重要還是提升學習能力更重要?

三眼凱叔


我認為,二者同樣重要,都不能忽視。

我們國家招生體制是,各高校通過考試錄取學生。考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儘管這一招錄體制也被人詬病,但在現時,在我們國情的大背景下,還的確難以找到能夠替代現有招生方式的更好辦法。這些年,國家不斷地嘗試招生體制改革,曾出現過自主招生形式,但試行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層出不窮。自主招生,在很多學校慢慢的變了質,成了關係招生,人情招生。自主招生的初衷是好的,但執行的過程中,遠沒有人們所期待的那樣獨立公平公正,很多人為因素,實際上造成了自主招生的歪風邪氣,使得這樣一種好的招生設計,最終演變成了腐敗的溫床。因此,可以這麼說,通過高考招生,在當下 以及今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學生升入理想中的學校的最佳途徑。高考在我國延續了這麼多年,在為有志青年實現升學夢想,為國家選拔人才方面,其貢獻和作用,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也只有高考,才能真正保證學生競爭過程的公平公正,特權,人情,關係,在高考面前都難以鑽空子。因此,高考制度,是目前唯一能被社會絕大多數認可的人才選拔方式。

既然如此,一名學子,要想進入比較好的大學深造,繼續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高考是你無法迴避的途徑。越是好學校,對分數的要求越高。像十大名校,九八五高校,二一一高校,自然是眾多學子心儀的高等學府。畢竟 這些名校,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軟件實力,都是諸多高校中出類拔萃的。尤其重要的是,這些高等學府,都得到了國家財力、物力的大力扶持。很多學校,師資水平、科研實力、人文環境、學習氛圍、接觸當今前沿科技的機會,都是其它高校無法可比的。因此,有志於進這些名校學習的學生,必須具備考高分的能力,否則,你就只能望洋興嘆了。

現在,我們的高中教育,很多都是以提高升學率為出發點的,這是事實,誰也否認不了。提高升學率,關鍵是讓學生能考會考,也就是著重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由此看來,應試能力在學生髮展過程中,是多麼重要的一種能力啊!而且,我們發現,學生應試能力的提高,其實也伴隨著基礎知識的夯實,而紮實的基礎知識,在今後的高校學習和科研中,相當重要。

那麼,學習能力的培養重要嗎?這是毋庸置疑的!儘管從小學到高中,我們雖然擺脫不了應試教育的框框,但很多老師其實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就是說,他們實際上在追求“魚和熊掌兼得”的目標。很多學習成績優異,考試能力超常的學霸,一般都是學習能力超強的。尤其是高中階段,不是說你死學就能如願取得巨大進步的。只有那些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才能夠不斷地超越自我,超越他人。而且,我們一直強調,要授之以漁,讓學生形成優越的學習能力,這一能力是學生終身享用的寶貴財富。今後進入大學,走上工作崗位,很多東西的吸收,都是倚靠自身的學習能力。活到老學到老,能力有高下,結果不一樣。

總之,應試能力和學習能力,實際上是一對連體姊妹,不能分開談論,二者一樣重要,不可厚此薄彼!只要有心提高,這“魚和熊掌”完全可以兼得。而只有你同時發展了這兩種能力,你才因此受益無窮。放棄其中任何一條,都可能嚴重影響你今後的發展。


軍哥說職業教育


我一個客戶,因為住得離我家近,成了朋友。她在懷孕時就決心要送兒子去美國。她做了什麼:去美國生孩子,落地美國籍;幼兒園中班開始,每年寒暑假去新西蘭插班,自己蒐集新西蘭學校信息,聯繫校長;報考上海知名國際學校星河灣;每天花很多時間泡在小花生等平臺上,做好輔助工作;精挑細選英語培訓機構,很小眾,針對國際學校非英語母語學生,一般人都找不到;孩子每週六上午3小時高濃度外教課,上完三明治一吃,轉戰下一場;班級成績頭兩名,四年級插班考試考進了上海中學國際部。

她家為了兒子,目標刷藤校,爸負責努力賺錢,媽負責生活安排妥帖,為了方便往來中美,朋友找了美國聯合航空的工作,並且她說這個工作一直要做到兒子去美國上本科為止。

 

我朋友,UCLA本科畢業。大一就讀於美國社區大學,大二轉學的。在上海的高中學習一般般,高三畢業後,投奔了在洛杉磯的表姐,為了拿到合法簽證讀社區大學,瘋狂刷題,美國的培訓班太貴,看的還是國內“小馬過河”,最後讀了社區大學。社區大學的第一年完全不能鬆懈,績點要高,全程自己DIY做簡歷、寫申請,大二成功轉學到UCLA。

無論你考UCLA,還是USC,首先,你真的想好要走體制外的路了嗎?很多人說先不給孩子做選擇,高考出國兩條腿走路,讓孩子自己選,這怕是真以為國外的大學信手拈來吧。兩條腿走路,頂尖的學校是走不進的,當然,天賦異稟,清華北大美國TOP30隨便切換的大牛除外(參考:詩詞大會,上中姜聞頁)。

然後,自己的經驗足以指導孩子走海外的路嗎?雖然可以找中介,但是家長心裡也得有譜,也得能判斷個是非曲折。

再就是,準備好錢。上海招收中國籍學生的國籍學校(非水校),學費16-20萬一年,課外自己另算。本科送去美國的話,無獎學金情況,再準備40-50萬人民幣一年。

最後,去美國還會受到政策影響,時刻保持關注。

我放一篇上海國際學校二年級孩子的作文(中國孩子,不是老外),可以品品。

 



橙子消防工程師講師


學習知識更重要。大學大學,無論怎麼學生擁有再多的再多的自由它還是學校,我們上學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提升自身的素質,成為一個有一筆一劃構築成的“人”字。 不然的話,我們上學還有什麼意義。要能力可以再社會上去鍛鍊呀。幹嘛在學校即花錢又花時間和精力。這就完全不符合效益。 我個人認為上大學給了我們一個學習更高深知識的機會,給了我們和所學學科最前沿的接觸機會。就不要錯過、不要浪費。特別是來自農村並不富裕家庭的同學。 你畢業離開大學之後,就沒有這種資源優勢了(除非你繼續深造或是走上了與自己專業密切相關的道路)。 我們有懂得合理地利用我們已經具備的資源。來提升自己的實力。


經典萬象匯


非要從這兩者選,學習能力是終生都重要的,活到老學到老方能不成腐朽之木,有和諧關係和更高成就。

應試目前也比較重要,尤其是對家境清寒的人來說;不過社會發展趨勢是在逐漸變得開放、多垂直通道以及慢慢出現橫向通道,所以在不久將來,相信有更多人可以不依靠應試能力而在各界成才。


記錄一點思考


不管什麼時候思維和學習方法都是最主要的。

能力上去了,成績也不會太差。

只不過現在太多家長和老師都太注重單純傳授知識和注重成績這個結果了。

畢竟人生不只是應試考試,還有各種選擇。



是曲奇醬呀


應付二字稍微敷衍,不可取。如果僅僅應付考試,那一定成績不會理想,也不可能考上理想的大學,合適的專業。成績代表的能力和實力,如果連起碼的成績都無法考好,那就不要談能力的提升。因為人的一生,需要面臨各種考試,學習的,工作的,為人處事的,都需要認真對待,能力和考試對等。


洛陽林子


提升學習能力和應付考試不是對立的關係,學習能力強,應付考試自然不在話下。所以,建議你努力提升學習能力,學好每一門功課,考試成績自然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