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區大信鎮:熟食鋪"變身"值班亭 "小麵包"成為移動值班崗

半島記者 華敬方 通訊員 徐曉文 嶽豔

即墨区大信镇:熟食铺

洪溝村熟食鋪子變身值班亭。

洪溝村的熟食鋪、抬頭社區的“小麵包”車戰隊、東孫唐莊村的遮陽篷、潘家屯村的電烤箱……這些平時並不相關的名詞,在即墨區大信鎮,抗擊疫情的當下,卻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防疫哨崗。在大信鎮各村居的村口主要道路上,村口那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哨崗,屹立在鄉村疫情防控第一線,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同時,也化身為幹群心相連的暖心驛站,一邊是值守人員的強力守護,一邊是黨員群眾的暖心支援,幹群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暖心舉動在這裡悄悄發生。

“你最近有沒有去過湖北?你是本村的人?有沒有村委會相關證明,進村出村不論是誰都要測量體溫做好登記,請配合,謝謝。”在登記完信息,確認可以通行之後,從貼著“涼菜”、“熟食”等字樣的小屋裡,值班人員隔著窗子,手動將用以警示的攔路繩索降下。這樣樸實又充滿智慧的場景,幾乎在大信鎮的每個村口都上演著。

洪溝村黨支部書記黃義鋒說:“鎮黨委、政府在疫情防控工作開始時就提醒我們,要做好準備,這場戰‘疫’也許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結束的,村莊一定要做好值班人員的後勤保障工作,為我們提供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但是考慮到村莊的一些客觀條件,我們這兒建設值班室不現實,一開始就只有一張桌子用來登記,天寒地凍的,值班也很遭罪。我們正積極想辦法解決的時候,沒想到,第二天村民就把自己家賣熟食用的小屋拉過來了,跟我們說,小屋裡面有空調,是給熟食保鮮降溫用的,現在正好可以用來取暖,案板正可以當小桌用。真是給我們解決了大難題。”

即墨区大信镇:熟食铺

抬頭社區 “小麵包”變成移動值班崗。

而在抬頭社區,八個村莊則組成了名副其實的“小麵包”戰隊,除了一個村莊條件允許搭建了臨時板房,其他七個村莊,大多都是支部書記把自家的小麵包車開到了村口,充分發揮了勞動者的智慧,安置了電暖氣、茶盤、小桌板、檔案架,甚至還有飲水機,袁家屯村黨支部書記孫守吉說:“我們袁家屯,當年成立了即墨區第一個村級黨支部,我們一切為了群眾的原則,是從艱苦歲月中磨鍊出來的。現在為了打贏疫情防控這場仗,我們也是克服萬難,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幾個村書記家裡都有面包車,大家一合計,用來做值班室,又靈活又能取暖擋風,當我們的‘戰鬥堡壘’再合適不過了。”

說起克服萬難,就不得不說說東孫唐莊村的遮陽篷。這裡條件有限,沒有板房,也沒有面包車,村民們一合計,各顯神通,有的拿來了遮陽篷,有的拿來了捲簾門,有的拿來了帆布,大家你一“磚”我一“瓦”,村口的“戰鬥堡壘”終於大功告成。“天太冷了,村幹部們天天在這坐著,白天還能曬曬太陽,夜裡冷的沒處躲啊,還有七八十歲的老黨員,都一起在這守著,我們不能看著他們幹挨凍啊”,說著,村民們又開始幫忙搭建煤爐子,在篷外掛上探照燈。“啪”,燈亮起來了,暖黃的燈光,照的人心裡也暖暖的。

即墨区大信镇:熟食铺

潘家屯村電烤箱改裝成值班房。

潘家屯村的值班室要算最有創意的了,是一個大型電烤箱,裡面一張桌板、一張橫沙發,一個小煤爐,只容兩個人坐進去。“這可是正兒八經還好使的烤箱,通上電就能用呢!看起了條件艱苦了點,但是有這麼個地方,我們能輪流暖和暖和,值夜班的時候也好過多了,比起最初的條件,已經好太多了!”支部書記潘友全和幾個老黨員,雖然凍的不住搓手,但是積極達觀的笑聲,為寒冷冬日中的這場戰“疫”,平添了來自基層一線戰鬥者們的決心和信心。

越是艱難,越能體現人民群眾的團結和凝聚力,越是發揮出了他們的智慧和創造力。自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大信鎮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市、區委的要求和部署,廣泛組織動員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群眾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黨員幹部、志願者們一絲不苟守護著村口,人民群眾暖心馳援財力物力人力,各色各樣的小小哨崗,承載著各村值班值守人員的責任,承載著各村村民的生命安全,更承載了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心意。五指成拳,眾志成城,憑藉這股強大的正能量,我們定能堅決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