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霍亂疫情致76人死亡“非洲屋脊”面臨艱難抉擇

突發霍亂疫情致76人死亡“非洲屋脊”面臨艱難抉擇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月17日消息,埃塞俄比亞公共衛生研究所在15日表示,近期埃塞俄比亞境內多地暴發霍亂疫情,已致76人死亡。埃塞人口眾多,超過1億,但是醫療衛生狀況較差且藥品匱乏,短時間內恐無法有效遏制疫情蔓延擴散的趨勢。再加上該地區局部安全形勢不容樂觀,當地政府面臨著艱難抉擇。

埃塞俄比亞局勢不穩

在2019年6月22日,該國北部阿姆哈拉州發生未遂政變,造成該國至少4名高級官員被殺害。埃塞俄比亞廣播公司報道稱,發動政變的武裝團體聲稱自己是“變革的力量”。政變總策劃人齊蓋曾是埃塞俄比亞國防大學校長,後因為政治問題被捕,隨後在監獄服刑9年。齊蓋出獄後成為梅孔嫩的心腹,並負責阿姆哈拉州的安全事務。

突發霍亂疫情致76人死亡“非洲屋脊”面臨艱難抉擇

去年4月8日,一群身穿埃塞俄比亞軍裝的全副武裝的男子在埃塞俄比亞阿姆哈拉地區紹阿北部的克米斯、馬杰特和阿塔耶殺害了至少16人,並燒燬教堂以及毀壞財產。包括英國廣播公司阿姆哈拉語服務公司在內的媒體援引當地官員的話說,16人被該組織用重機槍和狙擊手打死。與此同時,埃塞聯邦政府國家安全委員會8日發表聲明稱,聯邦軍隊奉命進入衝突地區以恢復和平。該委員會沒有提及誰犯下了罪行,但已下令軍方對該組織採取相應的法律措施,同時稱其為“破壞力量”。

聯邦政府還派出了另一個包括總理辦公室新聞秘書尼古蘇•蒂拉洪在內的文職人員小組前往該地區調查發生了什麼事,是誰幹的,誰是幕後黑手。埃塞俄比亞總理阿比•艾哈邁德的安全顧問特梅爾斯根•蒂魯納最近對美國之音阿姆哈拉語頻道表示,當前埃塞俄比亞的種族政治對安全構成了重大威脅。

非洲霍亂疫情多發

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簡稱埃塞俄比亞, 是一個位於非洲東北的國家,東與吉布提、索馬里毗鄰,西同蘇丹、南蘇丹交界,南與肯尼亞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亞。高原佔全國面積的2/3,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稱。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經濟以農牧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人口1.05億,防疫尾聲壓力較大。

突發霍亂疫情致76人死亡“非洲屋脊”面臨艱難抉擇

霍亂多發生在尾聲狀況較差的地區,是因攝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亂弧菌汙染而引起的一種急性腹瀉性傳染病。每年,估計有300萬~500萬霍亂病例,另有10萬~12萬人死亡。病發高峰期在夏季,能在數小時內造成腹瀉脫水甚至死亡。

霍亂是由霍亂弧菌所引起的。O1和O139這兩種霍亂弧菌的血清型能夠引起疾病暴發。大多數的疾病暴發由O1型霍亂弧菌引起,而1992年首次在孟加拉國確定的O139型僅限於東南亞一帶。非O1非O139霍亂弧菌可引起輕度腹瀉,但不會造成疾病流行。最近,在亞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區發現了新的變異菌株。據觀察認為,這些菌株可引起更為嚴重的霍亂疾病,死亡率更高。霍亂弧菌存在於水中,最常見的感染原因是食用被患者糞便汙染過的水。霍亂弧菌能產生霍亂毒素,造成分泌性腹瀉,即使不再進食也會不斷腹瀉,洗米水狀的糞便是霍亂的特徵。

突發霍亂疫情致76人死亡“非洲屋脊”面臨艱難抉擇

1962年世界衛生大會決定將副霍亂列入《國際衛生條例》檢疫傳染病“霍亂”項內,並與霍亂同樣處理。解放後我國已消滅本病,但國外仍有不斷髮生和流行,因此必須隨時警惕本病的發生,認真做好預防工作。霍亂為我國法定的甲級烈性傳染病,要求在發現確診或疑似病例後2小時內上報。

中國曾多次幫助非洲防控疫情

霍亂在非洲頻發,據瞭解,在2018年2月,中國衛生檢疫人員赴贊比亞協助防控霍亂。工作組共對符合條件的4844人實施了疫苗接種併發放了疫苗接種證書,其中新簽發證書數2760人,已有證書補籤2084人;開展各類檢測378例,其中,霍亂快速檢測46人,霍亂核酸檢測21人,瘧疾快速檢測216人,傷寒快速檢測23人,HIV快速檢測72人,其中檢測出瘧疾陽性病例3例;檢測水樣13份,共對1088名在贊中國同胞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

突發霍亂疫情致76人死亡“非洲屋脊”面臨艱難抉擇

中國駐埃塞俄比亞大使館提醒,在埃塞中國公民近期及未來數月注意防範,計劃赴埃塞的中國公民提前口服霍亂疫苗進行預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