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把优优的玩具给我吧!当孩子玩具被讨要时,家长应如何做?

女儿生日的那天,小梅跟丈夫一商量就准备给孩子一个惊喜礼物,这份礼物是艾莎女王的模型玩具,女儿一直是女王的粉丝,这份礼物也一直是她梦寐以求的,所以女儿非常宝贝这份礼物。

没成想小梅哥哥家的女儿,也就是小梅的小侄女也看中了这份礼物,于是在吃完饭之后小侄女就偷偷地跑过来问小梅:姑姑,你能不能把优优的玩具送给我呀!

听完小侄女的请求之后小梅陷入了为难,因为小梅知道女儿特别宝贝这份礼物,肯定不可能会送人的,而且小梅也没有权利帮女儿做决定送人,但是小梅又想到哥哥对她一直很不错,平常工作比较忙,好不容易有机会见一面,也不能因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然后小梅就陷入了一阵沉默之中。

思考完成之后小梅对小侄女说:那是优优的东西,我没有权利帮她做决定,你还是问一下优优吧。小侄女听完这句话之后忍不住哭了出来,然后大声说:“你们真的好小气啊,一件普通的玩具都不给我”!

姑姑,把优优的玩具给我吧!当孩子玩具被讨要时,家长应如何做?

听完小侄女的这番话之后小梅瞬间就明白了,小侄女之所以偷偷的问小梅能不能把艾莎的玩具送给她,其实是因为小侄女在女儿那里吃了闭门羹,所以想直接让小梅同意,想到这一层小梅的心理有点不是滋味,感觉小侄女有点被宠坏了。

小侄女的哭声也吸引了哥哥还有嫂子的注意,小梅只能把这件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他们,小梅看到哥哥的脸色也不是太好,于是立马表态说:“对不起啊,那件礼物是我跟她爸一起送给优优的,这份礼物对于优优来说很重要所以不能送给小侄女,不过我可以重新买一个一模一样的送给小侄女。”

这个时候哥哥的脸色才算缓和了许多,这个时候嫂子也打圆场的对小梅说:“这件事你别往心里去,这孩子都被你哥惯坏了,她也不是真喜欢,她就是喜欢抢别人的东西,你不用花那份冤枉钱了,回去我教育这个孩子 ”。

小侄女听完这番话之后愤愤的说道:“哼,我不管,我不要一模一样的,我就要优优的那个”!嫂子听完之后脸色不是很好看,接着对小梅说:“今天打扰你们时间太长了,我们改天再来拜访,你们一家人有空也可以去我家玩”。然后嫂子抱着小侄女拉着哥哥很快就离开了。

姑姑,把优优的玩具给我吧!当孩子玩具被讨要时,家长应如何做?

我相信这个案例也一定曾经发生在其他家庭。某些孩子去别人家做客的时候,看到喜欢的玩具通常会选择讨要过来,主人家为了不伤和气,哪怕这件玩具是自家孩子的宝贝,也会义无反顾的送给其他孩子。但是我想问一下这些随便把自家孩子喜欢的东西送人的家长有没有考虑过自己家孩子的感受呢?

把孩子的东西随便送人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

1.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有些家长总会说自己全心全意地爱着孩子,其实孩子又何尝不是全心全意地爱着自己的父母呢。父母把孩子的东西随便送人这种行为,是一种极其不尊重孩子的行为。

如果送出去的东西还是孩子比较喜欢的东西,那么孩子内心会对父母产生敌对情绪,亲子关系就会出现裂痕。

姑姑,把优优的玩具给我吧!当孩子玩具被讨要时,家长应如何做?

2.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遭受挫折且找不到解决办法的时候,就会倾向于通过攻击别人来发泄情绪,这叫做“挫折攻击理论”

举个例子:当孩子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被家长随便送人的时候,孩子的情绪势必会非常愤怒以及难过,这个时候孩子很可能会跟家长哭闹,或者直接跟家长动手。

家长随便把孩子东西送人这种行为的本质就是不尊重孩子。我们不妨可以这样想一下,当你想要借用别人东西的时候,你肯定首先会询问一下别人的意愿,在得到别人应允之后你才会动这个东西,这就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可是当这件东西的主人变成孩子的时候,家长们往往没有尊重的意识。

不尊重孩子的这种行为会严重伤害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如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无法信任他人,性格偏激,容易暴躁等问题。

姑姑,把优优的玩具给我吧!当孩子玩具被讨要时,家长应如何做?

家长的正确做法是什么样子的?

1.尊重孩子意愿

当家里来了客人,有孩子向你讨要东西的时候,首先你必须要明确物权概念,就是你要知道这个东西的主人是谁,如果别人讨要的东西是你的东西,究竟送不送这个东西就看你自己的意愿了。

如果别人讨要的东西是孩子的东西,那你就必须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愿意送就送,不愿意送千万别强迫。千万别因为担心伤了和气强迫孩子送东西。

姑姑,把优优的玩具给我吧!当孩子玩具被讨要时,家长应如何做?

举个例子:假设你刚花大价钱买了一件你一直以来特别喜欢一件衣服,还没把这件衣服穿上,你的表妹也看中了这件衣服,这个时候你的妈妈说:不就是一件普通的衣服嘛,既然你表妹喜欢就送给她吧,你再重新买一件呗。家长们不妨想一想,如果换成你你是一种什么感受呢?所以家长们千万不要觉得这是一件小事,一定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意愿。

2.让孩子自己处理这件事

这种事情也是锻炼孩子的一个机会,无论孩子是同意赠送还是不同意赠送,一定要让孩子自己表达,家长尽量不要代为表达。

如果家长代为表达,这件事情就会从孩子层面上升到家长层面,如果处理不妥当更容易伤害大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所以让孩子自己处理最好。可以鼓励两个孩子互相沟通一下

姑姑,把优优的玩具给我吧!当孩子玩具被讨要时,家长应如何做?

总结:当孩子的物品被其他孩子看中的时候,家长一定要跟孩子统一战线,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不要强迫孩子,尝试让孩子自己解决这件问题。

有心理专家指出孩子在三四岁的时候,如果家长可以教会孩子正确的社交方式,会有助于提高孩子面对困难时抵抗挫折的能力。

所以这种事情也是锻炼孩子社交能力的一个好机会,另外还要特别说明一点,孩子去别人家做客,向别人讨要东西这种行为挺拉低印象分的,如果你家的孩子有这样的行为,建议家长们最好帮孩子改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