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老家有個老人去世了,不辦酒席還要大家送禮金合理嗎?

雯雯的老漢


如果相互之間平時有來往和走動是應該給禮金,老人去世也是紅白喜事的一種,並不能因為疫情影響大家的關係,畢竟家中有人去世周邊人也應該體諒和照顧。



邦哥品生活


很巧合,昨天我的一位堂叔叔去世剛舉行了葬禮!

我們是一個大家族,如果是正常情況下,這樣的事情肯定會非常隆重,直接參與者要有數百人!

但疫情當前,肯定是不能按老規矩來辦了。

家族大了,各行各業的人都會有,在政府機關當領導幹部的也有不少,大家一致商定,盡最大努力從簡!

每家只出一個代表,原本幾百人的大場面硬是精簡到了二十人!

各種程序性的環節縮減,儘量不驚動任何人!

現在事情已經結束了,但沒有人感覺到冷清,反而認為早就該這麼辦!

其實,沒有多少人喜歡大操大辦,既浪費錢財,更重要的是精力達不到!簡化程序、縮減環節,還真的是眾望所歸!

當然了,有一些事情,還不能免俗。雖然一家只出了一個代表,但該隨禮的一個都不少。這也許就是“禮到人不差”吧!

移風易俗任重道遠,但從這件事情看來,肯定是大勢所趨!


老谷聊天


你送禮金就是為了去吃一頓飯嗎?特殊時期,讓去吃還不會去吧!我一個好朋友父親年前一直住院,結果不幸去世。年三十出殯!我們三十前兩天去家裡弔唁了一下,給了禮金。那時剛開始風聲緊,就勸他別辦了。結果三十兒還是通知我們中午去,推辭了幾次!說定好了,就是好友加親戚才兩桌。不得已去了一下,回來也後怕啊!幸好我們這邊不是疫區,現在回憶還是後怕!你居然還說沒有酒席不想送禮金?呃[捂臉]


暗香浮動


我是春節前一天回的老家,就在正月初三我們組裡面有位老去世了,當時都說要辦酒席。後來村裡去了人,要求不能辦酒席,全國人民都在抗疫情。村裡要求幫忙的人最多四桌,並再仨要求一定配合村裡的工作,我想特殊時期、抗擊疫情人人有責,尊重自己的健康同樣尊重別人的健康。但是主家沒有要求收禮,就是有內親送禮、主人家都拒絕了,大家幫忙把親人送上山安葬就已經感謝了。特殊時期特事特辦,要求送禮真的沒有道。在農村就是這樣,結婚嫁娶、康復滿月,考上大學,孩子滿月,甚至嫁出去生了孩子回孃家辦滿月酒等等。不來生活壓力大,人家要辦酒不去送禮又過意不去,都是鄉里鄉親的。國家都在提昌不能大操大辦,勤儉節約,不要鋪張浪費。農村經濟本來就落後,都是靠外出打工爭錢,大家生活都不容易,政府應該加大力度,整治農村這種風氣。現在我老家送禮、一般都是兩佰元,如果沾點親就是肆佰元或者會更多。就是這段時間假如辦酒席的話就有五六家人,都節約下來。一年送禮都上萬元以上,希望這種風氣等就此停下。








羅全雲


就在昨天我們村子裡一位病了很長時間的老人不幸離世,我們常說“死者為大”,在農村這句話體現的淋漓盡致,村子裡不管是誰家有白事,幾乎一個村子的村民都會前去幫忙,但是現在實在是太特殊,現在的環境根本不允許村民前去幫忙,主家也一切從簡,除了不辦酒席以外,也只有很親近的幾個人將去世的老人入土為安。

在農村中有白事除了去幫忙以外,該有的禮節還是要有,一般在幫忙後吃酒席時,會將禮金主家,但是由於現在特殊時期,並不會辦酒席,有些村民就對不辦酒席還要送禮金這件事情就想不通。那麼像在特殊時期,農村中的老人去世不辦酒席,大家還要送禮金嗎?

雖然現在的情況並不允許辦酒席,但是該有的禮節我覺得還要有。按照以前我們這裡的風俗是,老人在去世後要在家中放三天,在第三天的下午下葬,但是現在由於特殊時期的特殊性,雖然我們村子裡的老人在昨天去世,但是在今天下午已經下葬。所以今天一大早爸爸就全副武裝,將禮金送到了老人家中。

之所以我會說即便是主家不辦酒席,依然要送禮金的原因有以下兩點:原因一,農村的禮錢都是禮尚往來的,除了在辦白事的時候會送禮錢以外,在喜事時也會送禮錢,有些人在喜事時送著送著禮錢,便會停止,但是白事送禮錢除了特殊原因以外,並未停止,因為在農村人們對“死者為大”這句話特別的重視,所以雖然主家不辦酒席,個人覺得也要將禮錢送到主家手中。

原因二,不辦酒席是特殊事情造成的,並不是有主家決定的。聽爸爸說,我們村子去世的老人家中不辦酒席,是在和我們村子的村幹部商量後的結果,辦事的主家知道,不辦酒席就收村民給的禮錢實在是說不過去,但是大家都知道現在疫情的嚴峻性,根本不容許大家坐在一起吃酒席,特殊時期就要特殊辦,所以我們該給的禮錢還是要給。

其實在農村人們更注重人情往來,所以即便是辦白事的主家並不會通知村民,但是村民在知道後,也會將禮錢及時送到。但是因為現在不允許村民們互相串門,如果在葬禮結束後才知道這件事情的話,也不要將禮錢再不過去,因為將禮錢補給主家,會讓主家再次想起這件難過的事情。


悠悠鄉村路


在疫情期間,我們村也有兩個老人去世了。一個90多歲,一個80多歲。也都沒有辦酒席。我們都以大局為重。在家隔離,所以也就沒有辦酒席。至於禮金呢?收的也有,有的是在一起關係比較好的,有什麼事情都是相互幫忙。家裡老人去世了,應該跟人家說。這都是人情世故。然後呢朋友就來送個禮,現在的人也都不差吃的這一口。送完禮金之後就走了。還有就是之前送出去的禮金,這個時候呢要收回來,所以就通知了。其他的人呢,也就都不通知了。自己的親戚呢,和家人是一定要到場的。


曹阿翔生活記


更多農業養殖知識和種植技術,請關注三農堂廣訊,誠邀您的關注,共同探討三農知識。

要說今年的疫情也是大家所關注的一件事,因為這個疫情也是牽動了很多人的心,畢竟當前疫情是最重要的一件事,除了引起關注外,另外的就是關於咱們農民不能出去打工的影響,有的農村也是封村閉戶,農民也是出不去村裡,前幾天有位朋友要去地裡幹活也是被農村的人勸回去了,所以說目前的疫情也是為了防止擴散,採用了很多的措施,目的就是讓我們不被感染,總的來說也是為我們好,唯一不足的就是目前共同的難題,在家裡不能賺錢。

要說在農村裡,很多的時候農民不像城裡人那樣,畢竟在農村裡,主要的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村民,其次就是親戚,像城裡人可能住在一棟樓都不知道對面叫啥,姓啥,所以對於城市的冷漠,農民了顯得也是比較熱情,尤其是村裡要是有了白事,大家都是去幫忙,說起這個農村裡白事,那在村裡可是件大事,很多的農民在去幫忙的時候,都是不要報酬的,畢竟是白事,大家也都理解,畢竟這輩子說不好誰家都會發生類似的事,所以在農村裡白事都是形成了一種規矩和默契。

當然了,特殊時期特殊待遇,既然在疫情期間村裡出現了白事,那麼面對目前的疫情來說,為了少聚集,減少病毒的感染,所以對於村裡白事都是給禮金就行了,也是不能在一起吃酒席的,因為這次的疫情,很多的地區都是取消了喜事辦酒席,很多的年輕人也是在這個時候改變了婚期,這個是沒辦法的,可是對於白事來說,一般在這個時候不能拖,所以說為了減少病毒的感染危險,所以很多的地區都是收禮金就可以了,就像我們老家裡是收禮金不辦酒席,話說回來,就像有人說的,這個時候不吃酒席,讓大家隨禮金合適嗎?

對於這個事情咱們也是要特事特辦,畢竟是特殊時期,就算事主家裡要了辦了酒席的話,你願意去吃嗎?你敢去吃嗎?所以說這個就是問題的所在,畢竟誰家裡也是不會不捨得辦酒席的那幾個錢的,可是沒有辦法,非常時期,加上村裡的防護隔離政策,還是不能在一起聚集用餐的,況且在農村裡都是拉來往的,你來我往才是做人的道理,不要因為一頓酒席就斷了來往不是?所以說不要介意這個時期的酒席了,隨上禮金走人就行了,特殊時期不能介意這些。


三農堂廣訊


上週,我的一位同學的家婆去世了。得知消息後,我第一時間在微信上向她們一家致以安慰和問候。同時通過微信把帛禮轉賬過去,並附言:非常時期,不便弔唁,敬請諒解;聊表心意,務必收下;節哀順變,保重身體。同學回覆表示理解並致謝。我想,在這樣的非常時期,大家都能互相理解。人不能前往而禮到了,更顯得有情分。所以我認為很合理!


客家缺牙耙


目前是個特殊的時期,對於喪禮實行“特事特辦”的原則,而且辦理的程序非常簡單。其原因就是為了防止聚眾性的交叉感染,對疫情防控帶來更大的安全風險。在這個“非常時期”,老家有人去世了,不用說必須要喪事簡辦。說啥酒席也不能辦了,還非要收取禮金。這種想法和做法,很不地道,更不合理。

禮金代表的意義

在咱們中國民間,基本上都是要在別人結婚、生孩子、喪葬之類的,與之相關的人都要送去數額不等的錢(或禮物)。

禮金的歷史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徵。在古代只是送東西,就是“文革時期”,親朋好友是送暖壺、臉盆等生活用品,改革開放後,人們手上有閒錢了,又受商品經濟的觀念的滲透,直接改為送錢了。

送禮金的事,是兩廂情願,你來我往的事。

喜事或喪事送去禮金,只是對喜事新人的一種祝福,或者是對逝者的哀悼方式。禮金的多少,也沒有統一的要求,完全是隨心隨意,且按親疏遠近,經濟水平,做到量力而行。今天你付出了禮金,以後你和你家遇到事了,一定會如數,甚至“船漲水高”而奉還的。事主還會大擺酒席以示答謝,也成為鄉風民俗的。由此看出,擺酒席送禮金,相輔相承,缺一不可,而且也成了農村一道風景和逾越的“坎”。

只是在重大疫情面前,完全要以大局出發。每個農民幾乎都躲在家裡,窩在床上。即使村裡有人去世了,也一改“白事不請自到”幫忙的習慣。不擺酒席,喪事環節從簡,也只在至親的小範圍內將逝者安葬。就是那個禮金,也是捎去或發個微信轉賬,很少有人親自送去。完全為自己,為家人,為村民們著想,人人很理解。

送禮金與擺酒席沒有一點關係

擱在以往,農村人憨厚純樸,白事不請自到。喪事至少三天,多則五天,忙前忙後,自己家連飯也不做,都會在事主家“搭夥”。其實,還不是農村所謂的“薄養厚葬”。圖人多熱鬧,給亡人辦事,為兒女揚名,酒席也成為主要的一環。

此次疫情期,葬事簡辦是政府的禁令,也是防控的舉措;同時,農民也認識到疫情的嚴重性和危害性。不想因為繁雜的殯禮,給村子、村民或自己帶來不測,取消了大擺酒席。

疫情防控期間,別以禮金做代價

辦酒席是要花錢的,不能不花錢,而且還不少。以前辦了酒席,禮金是完全可以彌補其花費了;不辦或少辦了酒席,一定會省心,更會省錢。誰曾想到事主家還要求送來禮金,至少說明了事主有斂財之意。本來,人們為了防控疫情,延遲了打工的時間,少了收入。有些人家已經省吃儉用了,共度難關。還要求送禮金,寬仁慈心在哪?即使別人“欠”了你家的禮金,一輩子還長,遲早會“還”你的。總不能讓別人違背疫情防控要求,冒著疫情的風險給你送禮金?

鋪張浪費談不上尊敬之說,也沒有一個人去世了願意讓子女多花錢。我國現在推行的厚養薄葬的方式,但是現實當中事與願違。老人在世不孝敬,老人去世了,卻要大張旗鼓地操辦起來。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喪事簡辦,也許就是對“厚葬”的挑戰。原來“薄葬”也能“送終”。只是那個所謂的人情份子錢的禮金,是禮尚往來,你情我願的事。要大家送禮金,是強人所難,也難避斂財之意,令人不齒。


為生活而提神


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農村地區辦喜事的人明顯少了很多,很多人都將喜事往後推,等到這一場疫情過後再開始操辦。如果是喜事當然可以往後推,但是農村老人去世這種事情沒有辦法避免,一旦出現這種狀況在如今這種狀況之下,又不能夠操辦酒席,因此只能夠一切從簡。在我們當地今年春節期間也有老人去世,而且辦的比較簡單,只是自己家裡面比較親的人在操辦,也沒有讓其他的親戚上門來跪拜。一般在我們當地如果老人去世的話至少要在家裡面放一個星期左右,但是如今一般在家裡放置兩天左右的時間就把喪事辦完。

雖然現在農村如果有老人去世不會去操辦,酒席也不會請所有的親戚上門來送葬,但是農村地區人情是不能少的。如果家裡面真的有老人去世的話,即使人不到,禮金一定會送到,農村人講究禮尚往來,而且這種隨禮已經成了一種習俗。一般農村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不會主動的要求別人去送禮,這種東西完全都是靠自覺,給多給少都是看自己的意願,沒有強制性的。但是每個人家裡面都有老人,也都有去世的那一天,如果你沒有給的話,那麼當有一天這種事降臨在自己的頭上,到時候別人也以同樣的方式回禮。


在現在這個社會其實大家都很忙,有時候很多人會在過年的時候選擇結婚,但是平時那些朋友跟同學以及一些親戚,如果沒有回老家的話,在我們當地大多數即使沒有回老家參加他們的婚禮,也同樣會發一個紅包。並不是說一定要去赴宴,或者是親自到場才要隨禮。而農村老人去世本身就是一件比較傷心的事情,作為親戚或者是比較好的朋友,更應該要送禮金表達對他們的安慰。


所以我個人覺得農村的老人如果在疫情期間去世,沒有操辦酒席,作為親戚的話,肯定是一定要給禮金的,如果不給的話,良心都過不去。而其實送禮以及送多少完全都是憑自己的心來決定,我們當地絕對不會有別人強制性的要求你給禮金,絕對不會出現這種狀況,在你們當地是不是也是這樣的?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