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战疫故事:寒夜里那束温暖的光


巩义战疫故事:寒夜里那束温暖的光

夜幕降临,气温也逐渐下降。但在巩义市的每个疫情防控卡点,仍有一群战士坚守,卡点上的一束束灯光,照亮了安全“守夜人”的形象。

镜头一:孝义街道石灰务村执勤卡点

夜幕降临时,石灰务村疫情防控卡点上,村委主任张永钦正在值守。

远处传来车行声,张永钦和其他工作人员站在路口,静静等待它的到来。车稳稳停住,摇下车窗,一看来人是同村的村民,张永钦便让他下车登记、检测体温。

“怎么这么迟才回来?疫情这么严重,没事不要乱跑。”“出去办点事,路上耽误了点时间,要不早回来了。”老乡们在一起熟络地攀谈起来。不多时,检查一切正常,放行通过。“晚上冷,你们把衣服穿厚些,辛苦了!”临走前,村民对值守的人说道。

石灰务村面积大,人口多,村民居住分散。疫情发生以来,该村成立了由村三委、党员志愿者、村民代表等组成的防疫工作战斗队,并在进村主要路口设置路卡禁止外来人员出入。从路卡设立的那天起,战斗队轮番上阵,24小时不间断守护。

“很多老党员、老同志自觉参加卡点执勤工作,我们这个卡点年龄最小的60岁,最大的70多岁,值完夜班还要去入户排查、宣传。”张永钦说,“村民也都积极参与,有捐款的,有送物资的,有送饭到卡点上的,通过这次疫情,在我们身边发生了很多感人的事,看到了大家团结一致对抗疫情的信心。”

镜头二:新华路街道货场路社区执勤卡点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在新华路街道货场路社区拖厂南院疫情防控卡点,69岁的宋同曾正和其他两名工作人员在小区门口执勤,测量体温、检查出入证明、叮嘱注意事项,三个人按部就班、井井有条。

宋同曾退休后发挥余热,一直负责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疫情发生以来,他不顾年迈的身体,主动请缨到卡点执勤,每天早8点到晚10点,除了中、晚饭回家匆匆扒拉两口,其余时间他都在岗位上。

“我既是党员,又是退伍军人,关键时刻党员就要站出来,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远把人民的事业、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守住社区这道防线,我坚信寒冬后的春天很快就会到来。”宋同曾说。

镜头三:火车站执勤卡点

在火车站出站口,市残联的志愿者对每位出站旅客逐人登记、挨个排查,医务人员检查体温,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由于车站人流量大,人员复杂,我们一定要把每个人的信息查细查透,对有些人员会进行劝返。”正在执勤的市残联组联部副部长蒋佳说,“我们值班分两班倒,每天早上四点半开晨会,五点钟就要全部到位迎接第一班列车,下午一班从两点到晚上12点半。”

据火车站总支部书记周志卿介绍,该站每天大约有17趟列车,发送旅客200多人。除了对进站旅客严格检测体温,车站每天早中晚还会对全部区域进行三次消毒,包括扶手、座椅等公共区域都会进行消杀,每天送走最后一名旅客后还要进行第二次消杀,保证第二天旅客安全。

镜头四:高速西口执勤卡点

寒夜里,拦停车辆、检测体温、登记车辆人员信息,在我市高速西口疫情防控卡点,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卫健委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坚守。

现场搭着几顶简易帐篷,帐篷里透着微弱的灯光,夜晚高速西口进出的车辆明显比白天少了很多,但执勤人员依然时刻不能松懈。市交通局农村工作管理所党支部书记谭士召这天要值夜班,他要从晚上八点执勤到第二天早上8点共12个小时,对他来说吃方便面、盒饭是常有的事。“面对疫情,再苦也要扛过去!”谭士召说,“我们24小时轮班值守,对重点省份和重点城市的车辆、人员逐一核查登记,对核查发现的发热症状人员,由救护车送至指定医院进行隔离。在疫情的关键时刻,我们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把好巩义的‘西大门’。”

在310国道,家住外地在我市工作的市公路局职工颜浩南、石佳舍弃春节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坚守岗位,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守护巩义的“东大门”……

病毒无情人有情,暖心的一幕幕,连缀成巩义市党员干部、志愿者众志成城的长卷。寒冷的冬夜,是他们守护着巩义人的温暖梦乡,融化了寒冬,成为大家心中“走过冬天便是春”的那份笃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