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保卫战:毛泽东林彪为何都认为“不应成为我一般作战方针”?

1946年4月爆发的四平保卫战,是我军战史上一次非常有名的保卫战。这场大战,是国共双方在东北大地上第一次硬碰硬的较量,鏖战时间长,影响非常大。某种程度上说,这次作战成了国共双方在东北战场战略态势转变的一个分水岭。杜聿明倚仗着综合优势,把“顺风仗”打得更加顺风顺水。林彪不得不率部撤出四平,一直北退到松花江,一时陷入最低谷。

战后,林彪在给毛泽东的电报中这样报告道:“四平之守,乃因敌未料我军防御,故逐次增兵来攻,被我各个击破,且敌曾在野战中遭受过我军所给的大的打击。故四平街防御战乃一时特殊条件所致形成,而不能作为我一般的作战方针”。应该说,林彪的这些观点,是基于他对这场历时一个月大战的客观而理性的总结。

四平保卫战:毛泽东林彪为何都认为“不应成为我一般作战方针”?

对于林彪的这一观点,善于归纳总结的毛泽东也很是赞同,他在为中央军委起草给各战略区的电文中,可以说完全采纳了林彪的观点,甚至连电报内容基本上都是用的林彪的电文原话:“东北四平街之所以能久守,主要是因敌未料我军有防线,故逐次增兵,便于为我各个击破,使敌遭受我重大打击。故四平防御战为一时特殊条件所致,不能成为我一般作战方针”。

解放战争,我军的基本作战原则是,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注重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注重打机动灵活的运动战,注重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而此次四平保卫战,尽管在政治上有与国民党进行谈判的需要,但从战略指导和战役战术层面来讲,都与我军奉行的基本作战方针原则相背离。毛泽东的这封电报,就是旨在提醒各战略区,四平保卫战不能作为我军一般的作战模式,一定要避免四平保卫战这种打法。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韩先楚上将署名,经20余名老将军和老同志讨论、修改而成的《东北战场与辽沈战役》中关于四平保卫战这样写道:

四平保卫战,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城市防御战。虽然取得了毙伤敌人一万余的战果,阻滞了敌人的进攻,但在我军处于劣势情况下,过多地看重了一城一地的得失,与敌进行不利条件下的作战,在战略上是失策的。我军动用不少兵力,以浅近的防御纵深,在兵力、火力并不得心应手的状态下,在那样长的战线上,打那样长的时间,部队打得相当苦,有的甚至丧失了元气。我军虽打得很英勇,也取得了作战的经验和教训,但付出了八千多战斗骨干的代价。由于我军果断的撤退,摆脱了战略上的被动,又一次避免了不利条件下的决战,保存了有生力量。

四平保卫战:毛泽东林彪为何都认为“不应成为我一般作战方针”?

这段对四平保卫战的评述,应该说是非常客观、准确、精到的。特别是在那种总体处于综合劣势的情况下,“在兵力、火力并不得心应手的状态下”,以八千多战斗骨干为代价,与敌死拼一城一地的得失,这显然并不可取。

不过,“失败乃成功之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从来敢于正视挫折和困难,从来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从来注重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一点,通过战后毛泽东与林彪的往来电报中很快达成一致也可得到很好的佐证。

四平保卫战后,国民党军一度牛气得不得了,认为东北大事已定。但战争往往富有戏剧性,进入低谷的东北民主联军很快崛起,仅仅过了不到一年,他们经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之战,经过土地改革和建立广大的农村根据地,经过动员广大青年农民踊跃参军,东北国共战略态势眼见着一天天倒转,从杜聿明到陈诚,再到卫立煌,真是江河日下,直至被彻底解决。

四平保卫战:毛泽东林彪为何都认为“不应成为我一般作战方针”?

主要参考资料:《毛泽东军事文集》《毛泽东年谱》《东北战场与辽沈战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