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的成功是偶然嗎?

不屑一我


任何成功絕對不是偶然的。

首先,天時,秦末二世胡亥用趙高為相,指鹿為馬,陷害忠良,殺扶蘇,害蒙恬,天下大亂,陳勝吳廣起義,六國遺民貴族復仇聯盟,使秦朝政權分崩離析,這是時勢造英雄!

其次,人和,劉邦身邊有運籌帷幄的張良,又有將兵百萬的韓信,也有保證糧草不絕的蕭何,更有謀士陳平,大將樊噲,周勃,灌嬰等人,人心齊力,哪有不勝之理!

再次,地利,劉邦項羽攻破咸陽,被項羽封漢王,於天府之國,養兵恤民,儲糧備戰,終出陳倉才敗項羽於烏江,一統天下。

最後,還在於劉邦自己,心懷有天下的大志,進咸陽能剋制自己的慾望,在對陣霸王失敗時,能重整旗鼓,捲土重來,對於比自己能力強的賢人,能禮賢下士,敢於啟用,才能在眾人的幫助下,一統天下!

所以,高祖成功絕非偶然,而是天時,地利,人和,更是自己努力得到的結果!


華夏長河五千年


不是,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知人善用建團隊。

劉邦並不完全贊成部下們為自己的總結的致勝原因,他為自己的成功總結的原因可能會更精準一些:“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劉邦此話的意思是他之所以成功,最關鍵的原因就在於自己善於知人善用。同時也體現了一個政治家虛懷若谷的胸懷,一代帝王在群臣面前居然敢於承認自己與部屬相比不足的一面,這足以讓部屬自慚而更顯忠誠。

古人說一個好漢三個幫,的確不錯。劉邦的成功最得益於三個人:張良、蕭何和韓信。張良的計謀無人出其右,蕭何的內政管理是當仁不讓的拿手好戲,而韓信用兵更是空前。這三個人各有所長,但如果沒有碰到劉邦,這三個人也無用武之地,因此好人才更要有好領導才行,劉邦無疑就是一個好領導,讓這三個人分別發揮自己的長處,利用自己的長處打拼事業,並最終成就霸業。

知人善用成就一個好團隊,也成就領導者的事業。一個好的團隊就是各種才能之人的組合與合理分工,做到人盡其能,物盡其用,方能興業強國。

二、從柬如流賢下士。

劉邦出身並不好,自身學歷水平也並不是很高,但他能夠虛心好學,禮賢下士,當高陽人酈食其前去求見他的時候,劉邦公當時正叉開兩腿坐在床上,讓兩個女子給他洗腳。酈食其見了並叩不拜,只是略微俯身作了個長揖,說:“如果您一定要誅滅沒有德政的暴秦,就不應該坐著接見長者。”劉邦一聽來者語氣不凡,趕緊站起身來,整理衣服,向他道歉,把他請到上坐 。酈食其勸說劉邦襲擊陳留,劉邦採納,結果得到了秦軍儲存的糧食,解決了軍糧不足的問題。在韓信稱齊王的時候,剛開始劉邦也差點與項羽一樣犯錯,準備興兵攻打,但最後採納了張良的苦勸,並派張良帶著王印到齊國封韓信為齊王,從而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自己的同盟力量,避免了內訌損耗,同時也由於韓信在山東的存在,威脅了項羽的北面,使得其不敢放心進攻劉邦,牽制了項羽的力量。

而在攻打宛城的時候,又聽從了敵方謀士陳恢的建議,同意對方有條件的投降,不僅增加新的軍事力量,壯大了自己的實力,而且還為其它秦地官員樹立了示範作用:那就是降者不殺,還能得到重用。於是在西進途中,許多秦地官員紛紛投降劉邦,讓劉邦能夠順利地提前進入關中。

在韓信陰謀造反的時候,劉邦採納了陳平的建議,以巡察雲夢澤的方式智擒韓信,從而不費一兵一箭平定了叛亂,維持了國家和社會的穩定。

領導者水平不高不要緊,但要能夠明辨是非,能夠採納正確的建議,同樣可以做好自己的事業。陳恢、陳平、張良、酈食其的出身也不顯赫,但劉邦能夠拋棄偏見,準確地吸納正確的意見,並最終成就帝王之業。


精剪一刻


漢高祖的成功是必然的,其運籌帷幄,臨機應變,馭人之術在當世皆無出其右者!唯一的偶然,是漢高祖時代天下大亂,如是盛世,漢高祖便會用原名劉三了!


小樓聽雨71514


1.沛縣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2.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 秦時任沛縣泗水亭長,因釋放刑徒而亡匿於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後不久,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起義,攻佔沛縣等地,稱沛公,不久投奔項梁,被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馬 。

3.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軍進駐霸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劉邦廢秦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鴻門宴後封為漢王,統治巴蜀地及漢中一帶。 楚漢戰爭前期,屢屢敗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諫,能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於反敗為勝。擊敗項羽後,統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於定陶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579小笑


漢高祖劉邦的成功是必然的。因為劉邦本人在生活中仗義疏財,豁達大度,志向遠大,朋友眾多。生逢亂世的平民劉邦知道農民需要什麼,土地,賦稅,穩定等,起兵後的劉邦之所以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就是他知道農民需要什麼,不但抓住了民心,還知人善任,後勤有蕭何,計謀有張良,攻城拔寨有韓信,整個團隊配合得天衣無縫。一個項羽是無法跟一個團隊斗的!


悠悠古今


漢高祖劉邦的成功是偶然的。

我看了不少其他朋友的回答,大部分都認為劉邦的成功是必然的,我不敢苟同。我先說一句有點像抬槓的話,哪怕有一百個必然的理由,但只要有一個偶然的因素存在,那它就是偶然的。

劉邦的成功當然是指其贏得了楚漢爭霸的勝利,建立了四百年大漢基業。相信大家都認同,劉邦之所以能成功,韓信是居功至偉的。可以說,沒有韓信,劉邦就贏不了項羽,做不了皇帝。

劉邦成功的偶然因素非常多,今天我只說韓信這一點。

韓信剛投軍時,是跟著項梁、項羽叔侄混的。跟著項梁時,在山東定陶被章邯偷襲,主帥項梁戰死,韓信卻死裡逃生。這是一個偶然。如果韓信在戰場上掛了,就沒有後面投奔劉邦、登壇拜將等事,劉邦也得不到國士無雙的韓信,其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韓信接著跟項羽參加了九死一生的鉅鹿之戰,又倖存下來。這是一個偶然。

韓信作為項羽的執戟郎中(保安大隊長),不想著幹好本職工作,卻屢屢給項羽提用兵計策,教項羽打仗。項羽一臉黑線,言不聽計不從。韓信心灰意冷,才去投奔劉邦。這也是一個偶然——如果項羽是個虛懷若谷、從諫如流的人,肯定會採納韓信所獻的計策(雖然不知道韓信具體獻的是什麼計策,但畢竟是兵仙,肯定不是爛大街的計策),並由此重用他,讓他帶兵打仗什麼的。相信韓信會感激涕零,盡忠職守,吊打反抗項羽的各路諸侯。試想一下,劉邦在戰場上遇到個比項羽更恐怖的韓信,基本死翹翹,還有毛線機會做漢高祖。可惜項羽就是個剛愎自用的主。歷史雖然不容假設,但偶然就是偶然。

韓信來到劉邦軍營,沒多久就犯事了,與其他十三個漢兵一起被判了死刑。在刑場上,看著其他十三個漢兵一個一個掉了腦袋,韓信腸子都悔青了,千里迢迢過來,結果要被砍腦袋,悲怒之下對著監斬的夏侯嬰喊“漢王不是要統一天下嗎,為什麼要斬殺壯士”。夏侯嬰非常驚訝,覺得其是個人才,就下令停止斬殺韓信,並帶他回營侃大山。這一侃就發現了韓信是將相之才,並向劉邦推薦。這又是一個偶然,要是當時監斬的是樊噲或其他人,聽到韓信臨死前的話,大概率會說,“你丫的死到臨頭還那麼多廢話,給我斬”。

夏侯嬰和蕭何屢次向劉邦推薦韓信,可劉邦只讓他做治粟都尉,一個管理糧草的官。韓信又心灰意冷了,連夜離開。蕭何得知消息,激情演繹一段“月下追韓信”的大戲,並在一條河邊找到了韓信,勸其回營。原來是那條河水上漲,擋住了韓信的去路。這又是一個小小的偶然,要是那條河的水沒上漲,韓信騎馬涉水過去,不知所蹤,蕭何月下追回個毛線,劉邦沒有韓信的幫助,可能連打敗章邯、司馬欣還定三秦都困難,更別提打敗項羽、登基做皇帝。

種種的偶然並沒有阻礙到劉邦登壇拜將,將韓信封為三軍統帥,使其在四年的楚漢之爭中發揮出決定性作用。

僅僅是韓信之於劉邦的成功,就有這麼多偶然因素,更別提其他的了,例如劉邦曾被項羽方面射中胸膛,幸運地沒有掛掉;劉邦參加項羽、范增擺下的鴻門宴,有驚無險地逃掉;等等。諸如此類的偶然,數不勝數。正是這不勝枚舉的偶然,讓劉邦取得成功,做了皇帝。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結論,漢高祖劉邦的成功是偶然的。





追逐孔方兄


劉邦的成功可以歸納為三個原因,其一是識人善任。劉邦本是一方潑皮無賴,平日遊手好閒,好耍嘴皮子,賣弄小聰明。但這種社會閱歷帶來的本事叫讀心術,他善於琢磨他人性格,發現他人優點併為自己所用,很快他身邊集結了一幫能人異士。韓信有勇,張良有謀,蕭何搞後勤有一手。有這三股勢力在,滅秦才變得勢如破竹。

劉邦成功原因其二是懂得分享。其實,這還是與他早年的混跡社會經歷相關。他親自與手下士卒出生入死,身先士卒的行為極容易激勵鬥志。每每打下勝仗,他就毫不吝嗇,大肆封賞犒勞部下。豪爽的行為自然使手下對他感恩戴德

原因其三叫虛心納諫。劉邦軍隊攻下咸陽城後,面對阿房宮裡如山的金銀,如雲的美人早已神魂顛倒,躍躍欲試。在心腹樊噲和張良的勸解下,他很快清醒過來,敵軍未滅萬不能輕舉妄動。封存金銀,不近女色。這對於一個早年生活淫亂的流氓來說實屬不易。可見他不僅能虛心納諫,還有很強的自控力。

劉邦成功的原因除了識人善任,懂得分享,虛心納諫。還有不少外因,如良好的發兵時機,楚霸王項羽的戰略失誤等。但成功終究離不開劉邦個人的努力。


保羅皮爾斯34


亂勢出頭,聽良謀。


手機用戶74831459036


據在秦末時期,男人的平均壽命只有49歲,而劉邦是48歲稱為王,53歲當皇帝的,他能活到53歲已經屬於偶然了,所謂小財靠努力,大財靠運氣,能造反成功當上皇帝的必然是偶然事件。


無錫賣不鏽鋼的小金


劉邦的成功有偶然因素(比如鴻門宴的逃脫,項梁過早死去),但更多的是必然(秦的暴政、趙高弄權與秦二世的昏庸,另外就是項羽的有勇無謀的外部條件以及劉邦自身的人格魅力、大膽用人與敢於冒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