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患癌症别告诉她…为什么人习惯对亲人说谎?

你曾经对家人说出善意的谎言吗?因为害怕家人担心,所以选择不说,背后隐含爱与欺骗。在说与不说之间,隐瞒者的内心也充满煎熬,对被隐瞒的家人而言,真的是「正确的选择」吗?

奥卡菲娜以「别告诉她」拿下喜剧类最佳女主角。

《别告诉她》是一部2019年的人家庭剧情片,在美国上映之后意外引爆票房口碑,荣获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美国前总统欧巴马把这部电影列入2019年最爱片单之中;国际知名导演李安评选《别告诉她》为年度最佳推荐电影;作为一部小本投资、全亚裔演员的独立电影,《别告诉她》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大家为它背书?


奶奶患癌症别告诉她…为什么人习惯对亲人说谎?


由王子逸执导的《别告诉她》改编自导演的真人真事,讲述在一个家庭中,奶奶罹患癌症,来日无多,家人选择对奶奶隐瞒病情,还策划一场假婚礼,设计所有家人团聚。在善意的骗局中,只有从美国纽约回来的孙女比莉认为,奶奶有权知道自己的病情。片中比莉与家人的对话,也真实呈现王子逸导演心中的思辨:

「你觉得我们应该告诉奶奶吗?」

「为什么要告诉她?」

「如果奶奶还有什么事情想做呢?」

「她没有什么想做的事。」

「她想说再见呢?」

「太痛苦了吧!为什么要让她经历这些呢?她现在过得很好,像正常人一样,如果你跟她说,就坏了她的好心情了。」


奶奶患癌症别告诉她…为什么人习惯对亲人说谎?


中西文化差异下的生死观

华人家庭中如果出了什么大事,最先隐瞒的就是小孩子和老人家,比莉小时候就曾经因为父母善意的欺瞒,让她无缘见到爷爷最后一面。长大之后,她自己其实也一样,在美国的工作并不顺利,回到中国长春的老家时,只能掩盖自己的脆弱,包装着坚强的样子。不过,奶奶是最疼爱她的亲人,所以她不停的想问:欺骗奶奶是对的吗?

这边点出了东西方剧烈的文化差异,西方人习惯有话直说,无论是示爱或生离死别皆然;东方人含蓄蕴藉,面对死亡,我们认为如果告诉长辈实情,他们会感到恐惧、难堪、负担,反而失去求生的意志,加速死去。

为什么人习惯说善意的谎言?因为不知道怎么说,所以干脆不说?

后来,在亲戚的婚礼上,比莉似乎领会了家庭的意义,那就是一家人要互相承担喜怒哀乐,人的家庭崇尚集体主义,我们做任何决定,要考虑家庭成员之间的感受,要维护家人的自尊,不好的事情说话要委婉,以免长辈伤心;好的事情要嘴巴甜一点,讨长辈欢心。

电影后段,不知情的帮佣要去医院帮奶奶拿报告,比莉深怕奶奶会发现自己生病的秘密,在长春的街头上狂奔,一路上的长镜头透露了比莉心境重大的转变,想守护家人的这份心情,随着快速奔跑的脚步,让人跟着一起紧张。

加州理工州立大学文化心理学教授杰夫.缪,将亚洲文化中这种婉转的表达方式称为「高语境沟通」,意思是东方人着重「家和万事兴」,习惯用隐晦、委婉、避而不谈、绕了个弯的交流方式,将可能发生的冲突压到最低,在这种文化维度下,那些说不出口的话,往往比说出口的更重要。


奶奶患癌症别告诉她…为什么人习惯对亲人说谎?


你用什么态度,教导孩子认识生离死别?

面对即将逝去的亲人,我们不舍也不忍告知真相;而面对小孩,我们则倾向美化死亡,对家人去世的事实避重就轻。例如,我们告诉小孩「奶奶睡了很长的一觉」、「爷爷要去很远的地方」,孩子对于死亡代表的概念模糊不清,如何引导孩子能够用正确的心态与生命离别,学校没有教,却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课。

如果家长能让孩子能够以更开放的心态,提早认识「死亡是人生自然的现象」,对于他们心智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如考试失利、父母离婚、重大变故等,他们便能以更加成熟的心态面对人生起伏。

有笑有泪的人生,才是真实。《那些电影教我的事》为家庭的意义下了很好的注解:看似美好的家庭,每一个个体一定都有不满的地方,有时候要被迫扮演自己不能接受的角色,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人们为了家庭的和谐,各自做出牺牲和妥协,却也在这份无法割舍的怨怼中,看见爱最真实的面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