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曾是浚縣的古鎮(一)——宜溝鎮


歷史上曾是浚縣的古鎮(一)——宜溝鎮

古代驛站圖


歷史上曾是浚縣的古鎮(一)——宜溝鎮


歷史上曾是浚縣的古鎮(一)——宜溝鎮


宜溝鎮在今河南浚縣西北二十七里。明崇禎八年(1635) 築城。清置巡司於。據史料記載,宜溝曾名宜師溝,因有一條溪水發源於村西三十五里黑山而自然形成了一條水溝,溝裡水流常年不斷,因水殊寒,故稱冷泉。清雍正前屬浚縣,今屬湯陰縣管轄。據《圖經》載:“魏文帝幸洛道病,巫師以溝水飲之立愈。地因水者,故名宜師溝”,後簡稱宜溝。宜溝鎮分南、北鎮,以北水口(官坑入口村)為界。南鎮歸浚縣轄管,北鎮歸湯陰轄管。舊時因鎮居南北大驛道,驛路從集中心穿街而過,今尚有清代行宮、大小公館、驛站、小官路等。宜溝鎮商賈雲集,經濟繁榮,素有“鄴南首鎮”之稱。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湯陰知縣楊世達以“宜溝分治兩縣,糾紛眾多”為由,呈請河南總督,將南鎮歸併湯陰。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一行人馬來到宜溝,夜宿廳宮。

宜溝鎮城南有魏城,城北有降城。降城為魏國大將晉鄙屯兵之地,今遺址尚存。《史記》記載:公元前256年,秦昭王起兵攻趙,兵圍趙國都城邯鄲。魏、楚兩國合謀援救趙國,魏王令將軍晉鄙率十萬大軍援救趙國。秦王派使者告知魏王:“我攻趙,指日可得,誰若敢救趙,我將先移兵攻打他”。魏王懼怕秦,速派人阻止晉鄙,令他屯兵於宜溝附近的降城,名為救趙,實為觀望和搪塞趙。信陵君得知晉鄙屯兵降城,不進不退,又多次勸魏王不聽,信陵君無奈,只好帶著自己門下、食客千餘人和車騎百餘輛,準備與秦決一死戰,與趙共患難。當隊伍路過夷門(開封東門)時,信陵君會見他的老門客候贏。候說:“你此去如以肉打虎,有去無回,不但不能救趙,反而毀了自己。”並幫信陵君出主意,讓他託魏王愛妾如姬偷出虎符(古代帝王授臣,屬兵權,和調發軍隊的信物),奪取晉鄙的軍權,再去救趙,並薦力士朱亥隨他信陵君把自己的打算告訴瞭如姬,如姬果然竊取了虎符交給信陵君。陵君來到降城之後,拿出虎符,假借魏王之命以代晉鄙。晉鄙驗符屬實,但見信陵君所帶隊伍不正規,又無使者,便產生疑心,不肯交出兵權,站在一旁朱亥用40斤重的鐵錘,殺死了晉鄙:信陵君奪取兵權,重整隊伍,率軍北上救趙。不到—個月,魏楚協助趙國打敗秦兵於邯鄲,解了趙國之固,歷史上稱“竊符救趙”.今遺址東西長103米、南北寬98米,面積9894平方米,高出地面3—4米,遺址周圍是廣闊無垠的平原和泊地。

宜溝始建於明崇禎年間,清代同治八年(1861年)重修,這次主持重修城牆的是宜溝當地名紳馮老雲,又名馮蘭,清代咸豐年間撥貢,曾任山東牟平知府。馮據宜溝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精心設計,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築成。宜溝鎮呈橢圓形,南北長四百五十餘丈,東西寬一百八十六丈,牆高2.5丈,南門及其兩側均系磚牆,其餘三面除城門樓用磚砌外,均為三七土夯實而成.整個城牆雄偉壯現,牢若金湯,不僅可以用來暫時守拒敵兵於城外,而且還可以用來防洪避水。宜溝築城共有六門,各門上均有匾額,南門上書“鄴南首鎮”;小東門上書“伾山門”(與浚縣大伾山門東西相望,大伾山是如來佛斫在之地,是仙境之地,把小東門美稱為伾山門,意思是進出此門如入仙境):大東門上書“永通門”(永通河水由西向東繞城而過.有永通水長流之意);小西:上書“瞻行門”(有出小西門眺望太行山之意);大西門上書“大西門”,北門上書“宜溝鎮”。1947年4月。宜溝城牆在宜溝解放時為了防止敵人重佔宜溝組織西路群眾扒掉,現僅留遺址。

舊有子貢祠坐落在南門外銅佛寺左前方,驛路西側。 端木子貢,春秋戰國人,孔子七十二賢之一,浚縣人。子貢祠大約修建於宋明兩代。子貢家居浚縣,為何祠堂建於宜溝,據考證,一是清雍正以前,宜溝南鎮分屬浚縣管轄,是浚縣地也。二是古代有一官不入居家之禮俗,南來北往的文武百官要祭拜子貢很不方便,所以,端木子貢後人就在宜溝的官道旁修建了子貢祠,以供官民祭拜,祠內供奉有子貢塑像,據傳說,城南1公里處有地30餘畝,人稱僧地,每年收入供祠內開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