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以身作则”,更能影响、教育孩子

<strong>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好的家庭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并伴随孩子一生。

刘国梁的女儿曾获得“世界之星青少年高尔夫锦标赛”,发表获奖感言时用英语发言,非常流利,她说:“爸爸在1996年就获得奥运冠军,他是我的偶像。”然后她自豪地说,“今天我想告诉他,我才7岁,就得了世界冠军。”

其实,教育孩子不需要有多少语言,父母的以身作则和实际行动,更能感染、教育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以身作则”,更能影响、教育孩子

现在很多家长都特别宠爱孩子,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言听计从,给孩子提供华衣锦食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一味地用物质来满足孩子,却忽略了对孩子精神和道德上的教育。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父母的殷切期望,而面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恐慌,大多数父母都选择了给孩子报考各种培训班和补习班,花费时间和精力,就是为了不让孩子在教育和学习上落后。

让孩子学习当然是件好事情,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牺牲掉自己的休息和娱乐时间去上那些没完没了的补习班,实在不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而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缺乏以身作则的自觉和素质。

这些父母一方面强硬地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让孩子拼命学习,要求孩子将来必须考上名牌大学然后出人头地,而自己呢,不管是对待家庭还是对待工作都是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整天就知道埋怨别人和数落孩子,这样的生活状态,怎能让孩子信服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以身作则”,更能影响、教育孩子

<strong>在家庭教育中,“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言传”就是父母将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感悟思考到的经验,教给孩子。“言传”的关键是以理服人,作为父母,我们不仅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还应该让孩子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此在和孩子沟通时,父母不能只知道站在家长的立场上,用批判和埋怨的语气来指责孩子,即便是孩子犯了错,我们也要在让孩子明确错误以后,给孩子讲述道理,不能总是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和孩子沟通,让孩子理解父母批评教育的目的。

“身教”,是因为孩子在成长中,非常善于学习周围的父母和长辈,而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被孩子铭记在心里,对孩子的性格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以身作则”,更能影响、教育孩子

科学的教育观,要对孩子有一个合理的预期。也就是说,要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做到;要孩子不做的,家长首先不做;家长做不到的,绝不强迫孩子做;孩子想做的,家长理性地引导孩子。教育孩子,是一件长久的事情。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需要先做好自己,如果父母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又如何要求孩子必须做到呢?

“以身作则”,不是父母在孩子面前说说大道理就可以,而是要父母从生活工作中的细枝末节开始兢兢业业、努力奋斗,为孩子做出模范和表率。

这才是最好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