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拼命合群的樣子,好像從來沒“做過自己”

在北美洲大荒野上,有一種美洲野牛,它們是群居動物,幾百頭一起集群行動,有草一起吃,有難一起扛,從不落單。在危機四伏的草原上,通過合群可以共同抵禦外界的風險,實現群體生存利益的最大化。

你拼命合群的樣子,好像從來沒“做過自己”


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我們要反思另一面:合群的背後,有沒有代價?

為了合群,每一頭野牛都要緊緊跟著前面那頭牛走,千萬不能走丟。在野牛的生命裡,見得最多的東西,就是前面那頭牛的屁股。它們從來沒有自己的時間去欣賞大草原的日出日落。

野牛如此,人又何嘗不是呢?當你為了合群而什麼都跟著“組織”走的時候,你就失去了做自己的機會,可能終其一生,都看不到自己真正喜歡的風景。


有多少人,為了合群放棄“做自己”

在我們周圍,總能看到一些特別合群的人:

別人問他,你想去哪裡玩?他說,都可以,你們喜歡去哪,我就去哪。

別人問他,你想看什麼電影?他說,都可以,我什麼都喜歡。

別人問他,你有什麼意見要提嗎?他說,沒意見,大家的意見就是我的意見。

大家喜歡的東西,他真的都喜歡嗎?恐怕未必。

太合群的人,往往有一種心理恐懼,他怕說出不一樣的訴求,自己會被群體孤立,甚至會被歸為異類。

這種現象,形成了心理學上的一種效應——羊群效應。這種效應是指個體在群體裡盲目遵從集體的行為,大家做什麼就跟著做什麼。

你拼命合群的樣子,好像從來沒“做過自己”

還有一種追求合群的心理原因,是害怕孤獨,想通過合群滿足自己的歸屬感。有多少人,為了營造一群人其樂融融的假象,使勁迎合群體的行動,甚至不惜委屈自己。

然而,你拼命合群的樣子,既迷失了自己,又根本討好不了別人。比孤單更可怕的,是通過合群來假裝不孤單。

有時候,我們真的該好好思考一下,所有的“群”,都值得我們去迎合嗎?在一個個“群”裡使勁討好時,你有多久沒有真正做自己了?

你拼命合群的樣子,好像從來沒“做過自己”

有多少人,被“過度合群”耽誤了成長

雖然人類是從猿進化而來,但是人類早已不用為了滿足基本生存條件而“無縫群居”。

但還是有不少人,把合群當成一種手段,想拼命擠進各種圈子,積累所謂的人脈資源。

你拼命合群的樣子,好像從來沒“做過自己”

我的大學室友就是一個例子,在大學期間,他報了7個社團,每天輪流參加各種社團的會議、聚餐和聯誼,忙得不亦樂乎。有時候他看我在宿舍裡學習,他就勸我:“現在都大學了,要多留點時間加入各種圈子,積累人脈才是最重要的,還看那麼多書有什麼用?

畢業那一年,我和另外2個舍友都很快找到了心儀的工作,他卻還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公司,因為在那7個社團裡,他都只是打打雜的普通成員,不是主席一類的骨幹,並沒有鍛煉出什麼團隊管理能力,加上平時很少時間學習,掛過3門功課。很多公司,在簡歷那關就把他淘汰掉了。他有一個師兄,是他所在社團的主席,已經在一家500強企業任職,他找過那位師兄內推,結果人家敷衍幾句就沒有下文了。

這時候,他才發現,原來所謂的圈子和人脈,都頭來這麼不靠譜。

你拼命合群的樣子,好像從來沒“做過自己”

其實,不是圈子和人脈不靠譜,而是他盲目合群的行為不靠譜。時間是稀缺資源,你花在合群上的時間多一分鐘,你用來自我提升的時間就少一分鐘。人脈的本質是價值交換,當你自己沒有積累足夠的能力價值或資源價值,你參加再多的團體活動,也只是裡面的“小透明”。

你拼命合群的樣子,好像從來沒“做過自己”


合群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

合群本身是一把雙刃劍,有好處也有壞處。只有適度合群並掌握正確的方法,我們才能在合群和做自己之間,走出一條優美的軌跡。

那麼,合群的正確打開方式應該是怎麼樣的呢?我結合心理學的一些原則,給大家3個建議。

(1)合群的前提,是先打造自己的價值

不少人覺得自己多加入各種圈子,就能積累海量的人脈,以後自己有困難時,到處都有熟人幫忙。

這種想法是一個天大誤區,以為多合群,多迎合,別人就願意幫你。

其實,人與人合作的本質,不是“臉熟”,而是價值交換。只有當你本身具備價值時,別人才會願意和你合作。當你的價值與圈子的價值不對等時,你積累的不是人脈資源,而是人際泡沫。

因此,通過合群獲取資源的前提,是先塑造自己的價值,先花時間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能在一個擅長的領域獨擋一面,然後再加入對應的圈子,這樣你才能真正獲得合群的價值。

你拼命合群的樣子,好像從來沒“做過自己”


(2)合群的原則——牢記二八法則

美國科學家做過一項調查,人的一生,只有20%左右的群體活動,對個人成長和發展有真正的影響,其他大部分(80%左右)所謂的合群,其實都是無效的社交泡沫。

找個時間,列出你近半年參加過的所有群體活動,分一下類,你就會發現,那些你並不想去的同事飯局,那些遠房親戚的唱K局,還有那些所謂的聯誼活動,大部分不僅浪費你的時間,還讓你倍感煎熬。所以,你必須學會拒絕那些無關緊要的群體活動,敢於說“不”,是避免盲目合群的關鍵一步。與其在所有圈子平均用力,不如用心經營幾個優質的圈子。

你拼命合群的樣子,好像從來沒“做過自己”


(3)低質量的合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還有些人,因為害怕孤獨而盲目融入各種群體,甚至覺得孤單一人很可憐,跟一群人在一起其樂融融才是對的。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換一個角度看,享受獨處,何嘗不是一種快樂的精進之路呢?很多成就不凡的名人,都是是喜歡獨處的人。大哲學家康德,一生深居簡出,大部分時間都獨處一室研究學問,其所著的《純粹理性批判》成為西方哲學史的扛鼎之作。國內知名作家李敖也說過:

"我是個單幹戶,不與朋友來往,但是我很用功,每天工作16小時,很充實。"

由此可見,與其投身於低質量的社交,不如堅持高質量的獨處。因為科學的獨處是一種更為深刻的自我成長,能讓我們直面內心的渴望,完成自身的蛻變。你的每一次獨處,都是在醞釀更強大的自己。

你拼命合群的樣子,好像從來沒“做過自己”


結語

世間最可悲的事情之一,就是為了合群而合群,你拼命合群的樣子,委屈了自己,卻未必能討好別人。更高級的合群方式,是先做好自己,因為只有當你有了價值,你才有資格共享圈層的價值。合群應該像一個開關按鈕,當你想做自己時,關上它,在獨處中精進。當你需要合作時,再打開它,在圈子裡交換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