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是人非,是我们变了吗?


物是人非,是我们变了吗?


记得上儿童教育课时,老师告诉我们和孩子沟通时,第一点是蹲下来,让孩子能平视我们的眼睛和表情,这样能让孩子感到安全,愿意和我们沟通。当孩子渐渐长大,身高和我们相近或者超过我们时,孩子更容易向我们表达他们的真实想法,不是我们变弱了,而是孩子们的力量在增长。


1 是什么变了?


当我们成年后,发现父母开始有点尊重我们的选择和决定的意思。等我们30岁时,发现父母好像越来越愿意听我们的话,凡事开始征求我们的意见。是什么变了呢?

社会在高速运转,我们的认知在变,我们的经历在变,我们经由刻意练习得出的经验在变。父母们已经无法用“他们走过的路比我们吃的盐还多”的经验来帮助我们,这种经验已经不能应用在未来,我们得时时修正自己的认知,保持独立思考,才能勉强跟上这个时代。


物是人非,是我们变了吗?


2 认知发生改变


吴伯凡老师在他的专栏《伯凡日知录》里讲了他的经历,他已经很多年没回过老家,当有一年他回去的时候,他突然产生了一种很震惊的感觉——他们家的村子怎么那么小!在他小时候,他感觉那个村子是很大的,怎么会一下子变小了呢?

是他的感知系统发生了变化,他以为他还是那个多年前离家的少年,却不知他的感知方式已经随着他的生活经历和学习悄悄的改变了。他为什么会震惊呢?因为他以为他还是他。

就好像我记得爸妈的生日,但有人问我爸妈的岁数时,我却始终回答“54岁”,潜意识里的我是希望爸妈永远停留在那个年纪,永远不老。

但事实是,爸妈已经60出头。


物是人非,是我们变了吗?


欺人的事情,我们常常能意识到,可自欺,却是大脑自动搜集好信息,无论事实是什么,我们更愿意相信我们构造出来的感觉。


3 是自欺还是欺人?


大脑对身体的所有感觉就是一个信息的处理,它只能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而不知道实际发生的状况。但事实却和情境相关,常常我们以为的并不是我们以为的。

阿德勒心理学里有关于目的论的阐述,很能说明这种自欺欺人的心态是如何产生的。

比如,一个成年男子多年闭门不出,他很想改变这种生活方式,这样他能正常工作社交,父母也能轻松些。但是他一走出家门,就觉得心悸加惊恐,手脚发抖,只得又回到家里。


物是人非,是我们变了吗?


从目的论来看,是这个男子为能达到一直呆在家里心安理得接受父母供养关注,从而营造出自己走出家门的不适症状。他感受到的痛苦可能是真实的,但这些症状是为营造不出门的目的制造出来的。

就像去旅行时,回来的时候总觉得比去的时候过的快,其时是同一班飞机;过年回到家的第一顿饭,总觉得格外香甜,其实还是清粥小菜;戴眼镜久了,即使没戴眼镜,也会下意识的去扶一下。

有一句话,至今在朋友圈流行,“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从字面看,都经历世间坎坷,人事沧桑半生,归来应该是知天命之年,怎么也不会是个少年。但从情境领悟,是希望即使已经年过半百,回到家乡时,仍然有少年的赤子之心,天真情怀。


物是人非,是我们变了吗?


同一个事实,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视野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都是我们的感知系统的差异引起的。

综上所述,要想客观理性的看待问题,唯有保持开放的学习态度,凡事先不带入情绪,不站队,不下断言,不偏听。

先让新思维和新角度进来,打开视野,辩证的看问题。才能拥有独立的思维,才能不被海量信息绑架,才能让自己的世界越来越宽广。


作者简介:茉茉如是,心理咨询师,15岁男孩的妈妈,爱阅读爱写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