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是人非,是我們變了嗎?


物是人非,是我們變了嗎?


記得上兒童教育課時,老師告訴我們和孩子溝通時,第一點是蹲下來,讓孩子能平視我們的眼睛和表情,這樣能讓孩子感到安全,願意和我們溝通。當孩子漸漸長大,身高和我們相近或者超過我們時,孩子更容易向我們表達他們的真實想法,不是我們變弱了,而是孩子們的力量在增長。


1 是什麼變了?


當我們成年後,發現父母開始有點尊重我們的選擇和決定的意思。等我們30歲時,發現父母好像越來越願意聽我們的話,凡事開始徵求我們的意見。是什麼變了呢?

社會在高速運轉,我們的認知在變,我們的經歷在變,我們經由刻意練習得出的經驗在變。父母們已經無法用“他們走過的路比我們吃的鹽還多”的經驗來幫助我們,這種經驗已經不能應用在未來,我們得時時修正自己的認知,保持獨立思考,才能勉強跟上這個時代。


物是人非,是我們變了嗎?


2 認知發生改變


吳伯凡老師在他的專欄《伯凡日知錄》裡講了他的經歷,他已經很多年沒回過老家,當有一年他回去的時候,他突然產生了一種很震驚的感覺——他們家的村子怎麼那麼小!在他小時候,他感覺那個村子是很大的,怎麼會一下子變小了呢?

是他的感知系統發生了變化,他以為他還是那個多年前離家的少年,卻不知他的感知方式已經隨著他的生活經歷和學習悄悄的改變了。他為什麼會震驚呢?因為他以為他還是他。

就好像我記得爸媽的生日,但有人問我爸媽的歲數時,我卻始終回答“54歲”,潛意識裡的我是希望爸媽永遠停留在那個年紀,永遠不老。

但事實是,爸媽已經60出頭。


物是人非,是我們變了嗎?


欺人的事情,我們常常能意識到,可自欺,卻是大腦自動蒐集好信息,無論事實是什麼,我們更願意相信我們構造出來的感覺。


3 是自欺還是欺人?


大腦對身體的所有感覺就是一個信息的處理,它只能處理各種各樣的信息,而不知道實際發生的狀況。但事實卻和情境相關,常常我們以為的並不是我們以為的。

阿德勒心理學裡有關於目的論的闡述,很能說明這種自欺欺人的心態是如何產生的。

比如,一個成年男子多年閉門不出,他很想改變這種生活方式,這樣他能正常工作社交,父母也能輕鬆些。但是他一走出家門,就覺得心悸加驚恐,手腳發抖,只得又回到家裡。


物是人非,是我們變了嗎?


從目的論來看,是這個男子為能達到一直呆在家裡心安理得接受父母供養關注,從而營造出自己走出家門的不適症狀。他感受到的痛苦可能是真實的,但這些症狀是為營造不出門的目的製造出來的。

就像去旅行時,回來的時候總覺得比去的時候過的快,其時是同一班飛機;過年回到家的第一頓飯,總覺得格外香甜,其實還是清粥小菜;戴眼鏡久了,即使沒戴眼鏡,也會下意識的去扶一下。

有一句話,至今在朋友圈流行,“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從字面看,都經歷世間坎坷,人事滄桑半生,歸來應該是知天命之年,怎麼也不會是個少年。但從情境領悟,是希望即使已經年過半百,回到家鄉時,仍然有少年的赤子之心,天真情懷。


物是人非,是我們變了嗎?


同一個事實,每個人站的角度不同,視野不同,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這都是我們的感知系統的差異引起的。

綜上所述,要想客觀理性的看待問題,唯有保持開放的學習態度,凡事先不帶入情緒,不站隊,不下斷言,不偏聽。

先讓新思維和新角度進來,打開視野,辯證的看問題。才能擁有獨立的思維,才能不被海量信息綁架,才能讓自己的世界越來越寬廣。


作者簡介:茉茉如是,心理諮詢師,15歲男孩的媽媽,愛閱讀愛寫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