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经理要求部门员工每天下班后都要微信汇报当日工作总结,这样的管理模式合理吗?

挑灯观山河


没什么合理不合理,这不是什么管理方式问题,某个时间段某种特别需求,某种组织环境都可能会采取类似管理动作,你不了解这个动作背后的原因而已!以上可能是大多数的情况!


YeehW1211


之前在一家公司做中层的时候,有次高层领导就把所有部门经理拉了个群,要求所有部门经理每周五晚上汇报当周工作总结,以及下一周工作安排。还没开始,各个部门经理就在私底下吐槽,每天晚上都要加班了,哪里还有时间整理汇报,不过,没人敢站出来反驳领导。

结果,这个制度试行了一个月,领导就放弃了。一方面太浪费时间,一开始主持人一个个点名,大家语音汇报,得2-3个小时。后面大家直接发一段文字上来,快是快了,但没什么汇报的氛围,领导估计也懒得点评。

然后,公司里再也没实行过微信汇报,还是以提交每月工作总结,每月组织一次工作总结汇报大会为主。但是,没有效果,不代表不合理。

一、新的管理模式,只要高层领导默认,不影响员工工作,都合理

像微信汇报这种管理,算不上什么奇葩,我在职场上,见过更多奇葩的管理方式。比如有个领导每次开管理会议都准备酒水,要求大家喝酒,大胆发言。

不过有些人就会纠结,为什么不在上班时间汇报,而是占用员工的下班时间来汇报,太不合理了。纠结于这种问题的人,在职场上必定走不长远,只要这份工作的薪酬达到我们期望、有发展,或者说是我们想要的工作,那么“加班”没什么合理的。

而对于部门经理制定新的管理模式,需要符合两点原则:

  1. 不与公司现有的管理制度冲突,高层领导同意或者默认
  2. 不影响员工工作的效率和情绪,进而不影响部门业绩的产出

只要能达到这两点,那就没什么不合理的。所以,从员工的角度,我们重点是看这种回报是否影响我们晚上加班干活,影响到我们的工作效率和产出,如果有的话,那还是需要向部门经理反馈下意见。

二、从管理效果来看,微信汇报,弊大于利

谈完合理性,我们从管理效果的角度来谈谈,每天的微信汇报,真的有效果吗?

首先在频率上来说,每天一次的汇报,对员工来说太频繁了,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情绪,还有效率。而且从管理的角度,管理者并不需要每天都盯着员工的工作,只需要掌控一定时间内(如每周或每月)团队的重点工作推进,才是高效的管理。

而从微信汇报的形式来看,成效也不会太大,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很有可能每个人一汇报完就不再关注,不利于每个员工之间的工作交流
  2. 主管对工作汇报进行点评和反馈的时候,无法确保员工在听,甚至于很容易被刷屏刷掉,不利于员工的工作反馈和改进
  3. 工作汇报的信息容易丢失,也需要花费主管更多的时间和心思整理资料,比如像语音汇报,或是文字一句一句,就很难收集整理,反而拉低管理的效率
  4. 主管看到员工汇报时的状态,很难判断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在管理上也容易引起误解

就以这四点来说,微信汇报的弊端就不少了。而它唯一的好处,只是让主管更好地监督员工的工作。如果是这样子,那我们为什么不采用更好的工作汇报方式呢。

三、面对面、有互动的汇报,更加有效

其实,根据每个管理者的情况不同,最终采取怎么样的工作汇报或总结管理模式都可以是合理的。但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成效,我们的工作总结汇报管理必须符合以下三大原则:

  1. 工作汇报必须是面对面的。一则可以锻炼员工的沟通表达能力,二则主管要关注的不只是员工的工作产出,还有员工的工作态度,才能对员工有更全面的评价。
  2. 工作汇报必须是有互动的。很多管理者以为工作汇报就是听员工说,监督员工的工作,但其实工作汇报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指导员工工作,使团队工作推动更高效。所以,工作汇报时,对员工的汇报,主管应当协助员工分析工作上的问题,并对员工工作上的困难给予指导。
  3. 工作汇报要聚焦重点。每次工作总结汇报,管理者必须明确提出自己想要的汇报信息,本次汇报的重点是什么,让员工围绕重点进行汇报。避免出现,员工各说各的 ,最后每次汇报后,管理者也收集不到有用的信息,对管理无益。

因此,对员工来说,管理模式合不合理不是关键,关键是不拖累我们的工作效率和产出。而对管理者来说,新的管理模式必须是有效的,而不是一时起意。

以上供参考


学习委猿


存在即合理,针对某些岗位,上报工作总结是很有必要的。

我以前在两家比较大型的it公司工作的时候,每天都是需要通过邮箱报送工作总结的,后来改为通过微信上报。我在初次接触日报的时候是不以为然的,那个时候刚进公司,每天的任务就是阅读公司的项目代码,尽快的熟悉。所以我就在日报上填写:熟悉项目,阅读代码。然后用JAVA写了个小程序,每天自动更新日报的时期并自动发送邮件。



我们称这个每天需要发送的工作总结为日报。一般是由公司设计统一的表格,员工每天将当天的工作进度填报上去,以便让公司掌握自己的工作进度。

就在我早就遗忘了日报的时候,公司有人打来电话,说我两个月了,还在熟悉项目阅读代码,问我是不是有什么困难,为什么还没有开始干活。这个时候我才发现,日报是真的有人在看,在分析的。所以我就修改了我的代码,每隔一周会自动提醒我稍微更新下当前工作内容和进度啥的。



当然对于一些工作,报日报是没有任何的意义的。比如老师,总不能每天给学校汇报今天讲了哪些课吧。

作为普通员工,公司既然让填日报,那么就按照规定上报就是。不用纠结这个日报有没有意义,该不该填,既然身在公司,那么公司的一定规定是一定要遵守的。


职识


这种模式对于员工来说很反感,但对于管理层来说,是必须的。以前微信还没诞生时,我们每天工作交接是通过写在工作本子上,记录今天我完成了什么事,还有什么事需要夜班的同事去跟进的。


但这只限于日班和晚班工作交接,其余岗位的同事,每周只需写一篇工作周报汇报一周的情况即可。


但根据题主你的情况,每天都在微信上汇报当日的工作总结,作为员工的我,也觉得不太必要。


为什么呢?


如果我们所处的是执行性质的岗位,那么,如果在处理一个工作时,所需时间并非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是有一个时间跨度的。这就不可能每天下班都汇报工作的,加上有些情况下,是3天后才得出结论的,那员工真不知道写什么了。有时候,我们会为了应付领导,都会选择复制粘贴同事的工作总结,修改一两个字就完事。这样的话,效果会有吗?顶多就是为了应付而应付,领导也得不到员工真实的情况。


更可笑的是,以前我们为了有话可写,不得不去做一些无关重要的工作。例如,在取快递的时候,看到广告牌灯不亮了,就马上通知物业部去处理,本来这件事不在我们的工作范围内,但是,同事们每天都会写这种无关痛痒的工作出来,应付工作总结。不写不行啊,不然每天汇报工作就没话题写了。


这是我们公司的情况,所以我也认为,管理者每天要求员工微信汇报工作总结,是一种负担。还是那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吧,每个公司都不一样。但是,员工就肯定是有抗拒的了。


欢迎关注【羊仔的职场之路】,职场无小事,处处大道理,每天分享一点点,每次进步一点点。

羊仔的职场之路


我自己正经历,刚开始觉得领导强迫症又严重了,后来觉得挺合理的。因为我们每周都要写周报,有时周日下午写的时候都忘了周一周二干什么了,自从写了日报以后,周报so easy!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发现每天简单一两句总结一下今天干了什么,遇到的问题是怎么回事,下一次是不是就能规避了,还挺好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有点像上学的时候,每天晚上反思一下课程,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发微信有优缺点,微信里格式不太好排版,可以专门发在一个共享文档上,这样评绩效的时候也方便!


职场开心果


我认为是合适的,非常有必要且非常人性化。

强制性的汇报每天的工作其实是让你给自己总结一天工作的机会,让你能够快速的回顾一天工作,查漏补缺,不断进步!

养成每日总结的习惯,我真的赚了

首先,我在刚毕业的时候就开始用这种汇报工作的方式,每天下班后晚上十一点前向自己的主管领导微信汇报自己一天的工作总结;

最开始的时候我也如题主一般,很是烦躁这个问题。

但是当我离开那家公司的时候,我却突然发现,这是个最好的能够让自己清楚明白知道自己一天干了什么,明天要干什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步最好的方式。

我们当时汇报工作三大项内容。

第一,当日工作总结,涵盖事项、时间、人物、完成度、自我评价;

第二,次日工作计划,涵盖事项、时间、人物、预计完成情况、备注可能出现的问题;

第三,今日学习内容。

最开始的时候没有这么繁琐,现在看到的这个版本是我自己进行改进的。

要知道,离开那家公司之后,我才发现对每天的工作进行总结是多么的有必要,你能够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这一天里做了什么,哪里做的好,哪里还有不足,明天该则怎么办。

现如今我自己带团队,也是如此的要求。

说实话,这个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刺激一个人的成长。

无关乎管理模式

这样的工作汇报方式,其实跟管理方式无关。

题主应该想问的是,领导每天将这些信息进行汇总的管理方式对不对?

咱们就讨论微信汇报工作这一事情,不管大事小事,领导知道进度、知道目前状况,更有利于当前部门工作的整体安排。

也有利于领导决定是否继续跟进这一项工作,是否要专一工作重点。

其实是一种节约时间的方式

很多人可能觉着这样的汇报太没有意思,并且浪费时间,毕竟自己每天下班之后还要花个几分钟编写信息。

可是,微信每天汇报工作的方式其实是一种非常节约时间的汇报工作方式。

原因在于,虽然每天你要花费几分钟的时间来写当日工作总结,可是你是否想过,一旦手头项目出错,领导其实是在帮你复核,只要他觉着对,那应该是没什么大的问题。

如果他在检查的过程中就发现了问题,你及时整改,岂不是更好。

再说了,每日微信汇报工作,也好过让部门三四十个热坐在一个狭小的会议室里总结工作吧,这有利于领导的决策,更有利于员工对自己工作的把控。


胖大叔成长日记


本人管理一个部门,管理10多个人,每人负责1~3个项目,仅要求一名下属每周定点汇报工作,因为此人心态浮躁、工作不踏实。其他员工只要按项目推进节点汇报工作即可,我主要管项目流程中的几个大的业务工作。两三年来部门内部没出现过重大失误。

个人认为选好人才是部门负责人最重要的事。


一块臭豆腐153491992


从我的经验来讲,自从领导要求我写工作总结开始,我才真正明白总结的重要性!每天回顾自己一天的工作情况,才发现自己工作那么多需要改进提升的地方,一个懒人的成长必须要靠制度来鞭策,理解不了做一件事情的意义,那么从出发开始注定是痛苦的,当个人行为与组织目的渐行渐远的时候,就是你离开的时候了!


Arvin79643427


单就每天下班后要微信汇报当天工作总结这个事,子佳觉得管理方式是合理的,但是能不能有艺术地把这个事干的更加漂亮,让人乐于接受,则是部门经理的管理水平问题。

为什么说管理模式没问题,但是管理方式有待商榷呢?接下来简单分析下:

很多朋友说:为什么要下班后汇报?这不是在占用下班私人时间吗?这个就是在较真了,大可以下班前编辑好,下班后再发送信息即可。所以这个问题在下面子佳就不再做重点阐述了

管理的本质上“管人理事”,日报只是其中达成管理目的的手段之一而已,所以有其合理之处

管理简单来说,就是管人理事,管人主要指是团队凝聚力(氛围)、团队战斗力(绩效)、团队潜力(成长);而理事主要指的是工作分配(目标拆解)、工作推进(执行)、效果检验(复盘)。

以上述的管理事情分类,日报可以算是“理事”中对于工作推进的管理。

领导者需要通过对工作推进的状况的了解,随时掌握工作进度、发生的问题、可能的变化预判、PlanB方案的预备等,来判断是否能按时保质完成工作目标,并确保团队成员达成预期的产出。

为什么领导需要这种管理模式?

  • 需要清楚每个成员的工作安排,以便可以随时调整工作重心,以灵活应对各类突发情况;

  • 确保团队成员的工作都在正确的轨道方向上。团队领导无法知道团队每个成员的工作情况,尤其是在团队成员的信息量低于领导的时候,成员面对一些工作的决策判断可能会与整体策略要求产生不一致而不自知;

  • 确保团队力量发挥价值及效率最大化。在某些时候,团队成员自认为重要的事情,可能并不是企业和上级组织需要的,领导需要随时纠正下属的认知偏差,将其精力调整到最需要发力的地方。

  • 第一时间知道下属成员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协调资源解决问题,把对工作进一步开展不利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所以,日报可以说是一个合理的管理模式,甚至于利用的好,可以起到促进团队成员成长,加速信息扩散,帮助下属快速解决问题,带领团队不断“打胜仗”的好方式。

类似日报这种管理模式,其能否发挥价值,核心在于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应用目的。

为什么第一部分写了日报的那么多好处,很多职场人觉得写日报还是很无趣,很没有意义呢?

原因很简单,并不是每一个岗位类型都一定适合写日报,也不是每一个管理者都能用好日报这一工具实现管理目的。

想要搞清楚日报到底应该怎么应用在管理上,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大部分员工觉得日报没用!

  • 岗位工作比较琐碎,感觉没什么要写的。一天可能忙的就是做了个跨部门沟通,做了几张报表,找了几个素材,实在没什么“高大上”的工作要天天汇报;

  • 文笔不好,或者也不知道该怎么写。不排除有员工文笔不好,做不好每天汇报式的工作总结,又或者有些设计师一天都在到处查阅资料、看文档以寻求灵感,可能也确实没啥要写的;

  • 有一种不被信任、甚至要被实时监控的不好感受。有些领导给下属的感觉就是充满了不信任感,总是觉得下属每天就是在“摸鱼”,让下属充满了不信任感,进而对日报这件事产生排斥心理。

  • 交上去的日报领导不认真看,结果最后流于形式。一方面员工交的日报过于流水账,另一方面管理者一旦忙起来,就没有认真看,或者看了也没什么反馈,结果就变成了毫无意义的工作任务。


所以,在实际应用日报的时候,到底合不合理,有没有效果,要看领导者的具体的管理模式,比方说子佳见过的比较好的做法包括:

  • 不限制字数、格式,要求汇报核心工作进度、关键业务数据、推进中是否遇到困难及解决建议;

  • 需要管理者提供的资源支持;

  • 如果团队缺乏经验的成员较多,会让其总结每天的工作收获,倒逼新员工快速成长;

……

结语

作为职场中的一员,对于领导的管理模式没有必要质疑合理性,所有市面上现存的管理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土壤和必要性。

但是我们可以对领导的管理风格、管理手段、管理目的产生质疑,并主动思考领导这样管理的目的是什么,并以此去修正自己的行为,让管理者对我们“刮目相看”。

比方说,如果清楚领导是要知道每天的核心进度与突发情况,你主要在日报体现这个就可以了,甚至还可以主动询问领导,自己的日报有没有需要完善与修改的地方。

最后煲一碗鸡汤:职场处处是机会,但是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日报可能也是一个机会,就看你能否抓住了。


我是子佳看职场 ,大型集团HR总经理,聚焦求职面试、加薪晋级、人际关系、劳资纠纷,关注我,我们一起职场前行

子佳看职场


先不说形式,就部门经理要求要做的这件事情来说,不光合理,还应该被点赞,因为看得出来公司并没有这个要求和习惯,而经理提出这个做法。

一、工作总结带给经理的:

说实在的,部门经理手下管着好几个人,每人手上有杂七杂八很多事情在处理,如果没有工作总结汇报,单靠个别主动积极的员工去找经理口头汇报工作,会有如下不便:


1、经理掌握不齐所有员工的工作进度;


2、不好掌控整个项目的具体进展情况,毕竟每个人分别负责一部分,单看个别人的,了解太过局限和片面。


3、当经理不清楚手下每个人的工作进展和状态后,经理和部门的工作容易失控:不能进行更好的工作安排和分配;失去对项目进度和效果的有效把控。

有些人可能会说:我偶尔去找领导汇报重要工作进展,或者他直接问我了解不就好了吗?


这样对员工来说是很简单,但是会有以下影响或者特点:


1、相比经理直接看发送出来的工作汇报,这样更耽误时间;


2、每个人分散的口头汇报容易被遗忘信息,同时不方便进行整体综合的判断;


3、一天结束,个人主动的工作汇报明显优于以上两种汇报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更为全面。

二、工作总结带给员工个人的:

提到个人进步和成长,就不得不说起“复盘”两个字,其实每日的工作总结汇报就是一个简单的每日复盘。


列出一天所做工作的过程,也是脑子里重新过一下当天工作经历的过程,哪项工作花费了很多的时间,本身是没必要的?那项工作因为什么原因导致自己无法快速完成?这一天为什么就能比平常做更多的事情?


记录的过程通过快速回忆会发现很多可以关注和改进或者保持的点,这就是复盘呀。而且在长期来看,它记录了个人在职场不同时间的状态和发展。

我也是曾经在一家公司接触到每日工作总结和明日工作计划的形式,不得不说虽然在开始阶段会有不适应觉得麻烦,但是随着坚持的习惯,的的确确能够感受到它带给自己的变化和好处,每一天都开始留有痕迹了,而且看着这些痕迹我可以越来越好,就这种感觉。所以直到现在,我依然会用到这个习惯。

三、有关工作总结汇报的其他方面:

在上面我提到“留有痕迹”,所以将工作总结价值最大化的方式是可以随时方便快捷地找到以往自己的总结,从这个角度来说,微信汇报成了一次性,虽然方便领导的工作,也会有利于自己的当日复盘,但缺失了一部分长远价值,所以可以建议经理更换一种方式去记录,应该有很多软件具备这个效果吧,我们当初是记录在某款app上,随时可以翻阅,领导看得见,自己也能随时查看以往,感觉很不错。


以上,希望对你有用。


我是@白光,欢迎你关注我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