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武汉捐款650万,他的“任性”深得人心:如何让偶像化为榜样

近日,媒体传颂着另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他分两次向武汉捐款650万,他总是这么任性?

2019年1月,钱七虎荣获了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800万奖金,当人们还在好奇这么多钱怎么花时,他已经把800万奖金全部捐献出来,在昆山成立了助学基金,资助更多品学兼优的贫困子女上学。

83岁的他一身戎装走天涯,从没忘记需要帮助的人。


为武汉捐款650万,他的“任性”深得人心:如何让偶像化为榜样

钱七虎院士


1. 一个令人高山仰止的名字

钱七虎是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他首批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少将军衔、教育家,还是防护工程及军事工程专家。

他的学生吕亚茹这样评价他:

耄耋之年自有狂,固北疆,战南洋。磨剑数载,建万里国防。黄卷青灯伏书案,披繁星,戴骄阳。三尺讲台八千日,传师道,育儒将。十步芳草,立中外首榜。谋无不当举有功,铸利刃,断金刚。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他就长期资助烈士子女和贫困学生。他设立了个人基金“瑾晖基金”,从母亲卢素瑾和妻子袁晖的名字中,各取一个字命名。

这个基金由专人管理,捐助资金专款专用。每年他都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3万元来,2万元用于资助青少年学生,1万元用于帮助孤寡老人。30多年来,他在这项基金中,资助款累计超过了100万元。

他说:“我母亲虽然文化不高,但是勤劳善良,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困难老人,这是为了纪念她;我爱人多年来也一直全力支持我,这次捐赠,我征求她和儿女的意见,他们一致表示赞同。”


为武汉捐款650万,他的“任性”深得人心:如何让偶像化为榜样

2019年,他助学贫困子女上学成立基金,捐款800万,他的“任性”深得人心,多年的慈善活动,他被评为第6届CCTV年度慈善人物。

武汉疫情时,他毅然又拿出奖金650万捐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轻描淡写地说:“我这个人知足常乐,帮助别人,我自己很高兴,也健康长寿。”

他是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奠基人,他为安全防护和现代化建设默默奉献了60多年。在科研岁月中,他为多项大型工程立下汗马功劳,并获得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他常说:“只有把个人理想与国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彰显价值。”

在防护工程领域,钱七虎院士是一个令人高山仰止的名字。


为武汉捐款650万,他的“任性”深得人心:如何让偶像化为榜样

钱七虎院士


2. 我们有几个人知道他们?

在抗击疫情中,我们关注到医疗科研领域的先锋,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等,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他们是学术带头人、青年科学家的引路人,无论是学术还是学风,都堪称典范。即使不再承担具体的科研任务,他们也从没停止思考和指引,他们不分年龄,终生都发挥着国家智力和思想库的作用。他们在各行各业的科技中,永远做着领头人。

曾几何时,我们的理想是当科学家,当英雄,因为那时我们的榜样是爱因斯坦、钱学森、钱三强等科学家,是雷锋、王进喜等英雄人物;

而今天,大多数人的偶像是球星、明星和商界人物。商业化的时代一切用经济来衡量,从媒体工具的传播,慢慢渗透到大多数人的观念中。

“中国防弹衣之父”周国泰,能够研制出世界上最刚硬的防弹钢板,却在退休后不幸“中弹”,迷失方向,被“糖衣炮弹”命中,身陷囹圄,失去了院士资格。

最年轻的院士李宁,2008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被停止院士资格。在利益与金钱面前,为什么有的人不能把握自己,这里有自身的原因,当然也与社会的大环境有关。

据2019年官方显示,中国工程院院士共有857人,他们真正做着为人类、为国家、为科学的卓越贡献,而我们有几个人知道他们?


为武汉捐款650万,他的“任性”深得人心:如何让偶像化为榜样


3. 应该让孩子明白真正偶像的含义


李兰娟院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这次疫情结束以后,希望国家逐步给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应该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技术人员,让孩子们明白真正偶像的含义。

人生价值观来自教育和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教育者的态度来自国家与社会环境,除了国家的政策法令,影响他们最多的是媒体信息的倡导。

当今的媒体视角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在西方,新闻界被称为“第四种权利”。大众传媒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推动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对大众文化的影响也日益显著。

因为传播效果研究的多元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是巨大,它在某些方面直接左右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

和平年代,物质文化生活充足,人们享受精神生活没错。而娱乐业的过度吹捧抬价,明星的漫天要价,明星人物一味地从商业化角度出发,以金钱价值观而引人注目。从而误导了人们,以为高薪高地位的明星,就是人生价值所在的偶像。

孩子们明白偶像的真正含义,是需要国家、社会给予正确的方向,更是每个普通公民言传身教的影响。


为武汉捐款650万,他的“任性”深得人心:如何让偶像化为榜样


4.如何让榜样成为青少年的偶像


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偶像崇拜具有自发性、情感性和认同性等特点。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时期的过渡性需求,它的核心问题是心理认同和情感依附。也就是说在个人认知、情感和个性发展上,去欣赏、接受另一个人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及外表形象等,并加以崇拜和模仿。

在偶像的崇拜中,人们容易失去自我,将神化后的偶像作为空虚的精神寄托,却没有实际的生活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而榜样教育具有指导性、示范性和替代性等特点。

榜样学习又是青少年成长时期重要的教育手段。榜样学习可以帮助人们,通过模仿获得适当的行为模式和社会技巧。榜样学习的基础是模仿和社会学习,能使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他们是否得到鼓励或惩罚,从而调节自我的行为。

榜样是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榜样的感召力影响下,人们自觉地会产生“比、学、赶、帮、超”等行为,让自己成为向榜样靠近,甚至成为榜样。

当代社会,青少年的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之间存在着某种对立:因为学生崇拜的偶像,并不是学校树立或推广的榜样。

正确面对青少年偶像崇拜这一现实,我们要做的是协调偶像与榜样教育的冲突。如何化偶像为榜样,开拓榜样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社会大环境推崇榜样,给人们榜样的力量宣导,与学校教育推广的榜样重叠,或者互相促进;

第二,孩子对偶像的崇拜成为教育的管理地带,在社会影响、学校修正和家长的言传身教中,帮助孩子正确选择行动的方向;

第三,弱化孩子对娱乐明星为偶像的盲目崇拜,引导他们在乎教育榜样的现实意义,通过榜样可以调节自己的行为。


为武汉捐款650万,他的“任性”深得人心:如何让偶像化为榜样

钱七虎院士


对年轻一代加强榜样教育的力度,要引导他们从自发性、情感性和认同性出发,正如李兰娟院士的建议:希望国家逐步给年青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应该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技术人员,让孩子们明白真正偶像的含义。

但愿这次疫情过后,让无数的英雄成为时代的榜样,让榜样逐渐成为时代的偶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