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投資分析:論吹牛,我只服那些忽悠人亂買茶的


普洱茶投資分析:論吹牛,我只服那些忽悠人亂買茶的

用語言勾勒出美好的投資前景,用口才令投資人對產品充滿幻想。忽悠人入行,卻不為投資人的財產負責,這不是耍流氓是什麼?

普洱茶投資一旦成功,回報率固然驚人。但在傳奇茶的背後是一堆堆囤在倉庫中的茶葉。或是身價縮水,或是有價無市,一款茶不能大規模變現,談投資有意義嗎?

這個市場當中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款普洱茶只升不降,這也包括“88青”、“大白菜班章”這類傳奇產品。當年88青放在勐海茶廠的倉庫裡,是打折銷售出去的。大白菜初到廣州的時候,沒有幾個茶人對它感冒,一開始打折促銷也是不能迴避的現實。至於後來不斷升值的過程中,碰到行情低迷的年份,該降價也還是降價。這些傳奇茶尚且如此,就別說那些還沒有成為傳奇茶的投資茶了。

當有些經銷商在宣傳一些茶葉的過程中總會說出一些這樣的話來,“這茶現在是一萬一件,同樣的老茶都已經破十萬了,你放心買,過上一定年份,肯定也是十萬以上”,“這茶買回去你就等著升值吧,每年賺個二、三成跟玩兒一樣。”對於這樣的話,我有時候就想這算虛假宣傳嗎?如果是對茶葉升值的信心,要不要找律師籤個協議,假設茶賣不出去許諾的價格,茶商是不是要自己賠付呢?

賣茶的時候只談茶最有前景的一面,對投資背後的風險避而不談。等到茶價跌了,又會說這是現在的行情,等等就好。再談投資有風險,既然買了這個茶,就得隨行就市。

普洱茶投資市場之所以不能健康有序的發展,就是因為一些茶商在宣傳的過程中完全雙標。話說的太滿,同時又刻意淡化投資茶背後的風險,等到投資者拉起橫幅痛斥這種行為的時候,這樣的茶商往往選擇能抗就抗,扛不住就跑路的方式加以應對。但這樣的行為本質上是在破壞投資茶市場的穩定。

上當受騙的人達到一定的規模,他們會把所有的憤怒都發洩在這個市場當中。如果投資茶市場崩了,普洱茶市場必然會出現一場大風暴,風暴將會波及所有的品牌以及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