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勸今年想入行養殖龍蝦的朋友,先想想這錢真的好賺嗎?再做決定

小龍蝦連續3年的火爆,讓許多人跟風養殖小龍蝦。導致養殖面積成指數擴張,終於,在今年5月,達到了6元一斤的低谷。販子,蝦店賺得盆滿缽滿,養殖戶血汗被稀釋。保守估計,19年新擴基地的養殖新手80%虧本。幾畝面積的散戶,虧自己工錢。炎熱的初夏,卻成了養殖戶的冬天。

其實,在去年本人就預測了蝦子價格在這兩年會出現這種情況:

奉勸今年想入行養殖龍蝦的朋友,先想想這錢真的好賺嗎?再做決定

去年就感覺價格穩不住了,可是沒想到吃貨們那麼厲害,硬生生把去年的價格吃到了歷史新高。俗話說,物極必反,達到頂峰之後,肯定是要跌到下坡的,只是沒想到跌得那麼慘。

造成這種結果是不可避免的,不能怨天尤人。本人出自農村,深知農村生活之艱難。百姓幾畝田地種植水稻小麥等的收益,一年下來比不上外出打工2個月。農村裡老一輩的叔叔伯伯大部分非常短視,看見人家搞個啥掙錢了,立馬就跟著來。比如湘蓮有一年值錢賣13,結果大家全部跟進,第二年賣4.5,還有冬瓜,大蒜等等這些都出現過大面積跟風第二年價格狂降的問題。小龍蝦也逃不掉這種厄運,因為小龍蝦從業門檻很低,有水有田有池塘都能養。價格上去之後,百姓肯定會跟著來。而我國的農民,是人口基數最大的那一部分人。整個龍蝦產業鏈最底層湧入這麼多人,供求嚴重不平衡,不跌價才怪。

奉勸今年想入行養殖龍蝦的朋友,先想想這錢真的好賺嗎?再做決定


今年的價格會回升嗎?

本人的估計大概率是不會回升的。

奉勸今年想入行養殖龍蝦的朋友,先想想這錢真的好賺嗎?再做決定

為嘛不漲價

1,老養殖戶有經驗支撐,賺得少了,不至於虧本。

2,新手養殖戶今年大部分虧本了,不甘心,還想明年搏一搏。另外新人今年全部是買的蝦苗,蝦苗是很大一部分開支。都還想試試明年自己有自己的蝦苗之後還能不能賺錢。

3, 稻蝦模式轉型困難。稻田都是微改動,關的水位不高,不養蝦子,基本不適合養大型水產。而且因為要準備種水稻的,養殖週期只有過年到7月初,能滿足這個時間段養殖的,除了龍蝦,沒有什麼合適的水產動物。

奉勸今年想入行養殖龍蝦的朋友,先想想這錢真的好賺嗎?再做決定


綜上所述,本人預測明年養殖面積縮小的與擴張的大體持平。也就是說蝦子產量不會有太多變化。同時這幾年龍蝦吃的市場也接近飽和了。所以,本人對明年的價格是持悲觀的態度的。

老養殖戶如何突破不賺錢的尷尬局面?

養殖業從來都是幾年掙錢幾年不掙,如何在價格低迷時期度過難關,這個問題我已經思考兩年了,自己也有許多想法,一些已經開始佈局了,一些等著明年開始著手。給勤勞的養殖朋友分享一下,提供一些思路。

1,用其他農作物替代龍蝦,減少龍蝦養殖面積,增大抗風險能力,比如種兩季水稻,雖然低收益,但是能保住基地正常運作。

2,調整出蝦時間,雖然5、6月蝦子價格不像話,其他月份還是可以的,但是這需要技術支撐。

3,低密度低成本養殖。儘量在值錢的月份把蝦子賣完,低價月份維持很低密度,極低飼料投餵,利用天然餌料,養殖大規格蝦子,好的規格能提高售價。

4, 蝦蟹混養,這個要池塘水比較深的基地才能養。賣一季早蝦之後養蟹。

5,蝦池改造,養殖其他水產,多元化養殖, 青蛙黃鱔泥鰍之類。不過隔行隔山,謹慎投入。

6,城郊有條件的可以開設釣蝦池,或者自己開個龍蝦小店自產自銷,不適合大基地。

能想到的就這麼多吧,有些我已經開始自己摸索了。

奉勸今年想入行養殖龍蝦的朋友,先想想這錢真的好賺嗎?再做決定


附:春季小龍蝦管理方案

好水養好蝦,“養蝦先養水”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培養起良好的水色是需要下一點功夫的,針對今年的春季,天氣變化頻繁,小龍蝦放苗之後的一階段的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養殖戶想要養出高產量的小龍蝦也必須要遵循以下幾點:

(1)關注天氣變化

選擇連續晴朗的天氣,有陽光更有利於藻類的生長,從而能夠提升肥水的成功率和速度,同時也能避免惡劣的天氣引起的小龍蝦應激反應死亡等現象。

(2)老塘多用菌,新塘多用藻種

針對不同的池塘肥水選用的產品也有一定的差異,老塘口一般指養殖時間在一年以上的池塘,這種池塘含有的有機質較多,一般採取補菌的方式就可以肥水成功,菌類分解有機質產生的營養物質能夠幫助藻類更快地生長,常用於肥水的菌種推薦有EM菌或者是芽孢桿菌;


(3)放苗後,溫度升高注意消毒和改底

溫度的上升會導致池塘的水體環境惡化而引起小龍蝦的發病,往年常見的發病月份往往都是在高溫季節,只有平時做好消毒預防才能將疾病扼殺在搖籃中,而選用能夠消毒的底改產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防病效果。

獲取更多水產養殖資訊、水產養殖技術等內容歡迎在抖音搜索“數字化養殖”!


奉勸今年想入行養殖龍蝦的朋友,先想想這錢真的好賺嗎?再做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