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读”攻毒赢“疫”战?快速阅读可以帮到你

2020年2月14日,我和我们的团队组织了第一次读书打卡的“寻钻”之旅,我们边学习,边输出,边复盘,希望由此寻找到人生中的一颗颗钻石。读书的第一天打卡,NM问我,要怎么样才可以做到快速阅读。那这篇文章,我就来说说我是如何做到快速阅读的。


阅读“战疫”|如何以“读”攻毒赢“疫”战?快速阅读可以帮到你

一、碎片化时代面临的阅读困境

在没有开始这场寻钻之旅之前,我发起了邀请,我的伙伴,还有我的先生。一开始,先生是及其不愿意加入我们的阅读打卡队伍的,他说,他没有时间做这件事,而且读书是个很费力的活,在高考的时候,就已经使完了浑身力气,如今,看到书就想睡觉。看书的时间,还不如多刷会抖音。但是,最终还是被我说服了,他说愿意和我一起试一试。

相信很多人在阅读的时候,也会有和我先生一样的困境:

  • 困境一:没时间,没精力
  • 困境二:翻开书,看不懂
  • 困境三:看的懂,记不住

这样的场景大家一定很熟悉:

客厅里堆积着还未阅读的杂志,书架上的名著已经积满灰尘,还有书桌边折角的便签,堆积如山的畅销书,还有某一天,因为想阅读想买回来的一本本小说,当你坐到书桌前想安静地阅读时,却发现手机上还有没来得及看的公号文……

这简直是一个灾难性的故事,于是干脆把他们都塞进了箱子。可与此同时,一种强烈的负罪感会蔓延开来,天那,说好的好好学习呢,这些书也花费了我半个月的工资外加2个晚上的书单挑选呢,于是你对自己说,“等我忙完这段时间吧,我一定回来把你们看完。”

绝大部分人总是无法摆脱快速的阅读的困境,有人的想把角角落落地看一遍,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标点,结果看了前面忘记了后面;有的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所以漫无目的到最后也读不出个所以然来;有的人读书的时候,注意力分散,常常被身边的大事小事所干扰,没有办法挪出一段心流的时间。在这里我分享下我的心得:如何进行快速阅读的方法,并且在阅读后能短时间输出300到10000字不等的文章。

阅读“战疫”|如何以“读”攻毒赢“疫”战?快速阅读可以帮到你

二、快速阅读使用之前的注意要点

这里我分享到的方法,可能是比较核心的,常见的原则,但是判断在什么时候对你自己有帮助,还是要在实践中放入更多思考,不要盲目全盘接受也不要完全拒绝,找到平衡点,形成自己的思想。

1、适合对象:工具类书

快速阅读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功利性的阅读,它带有强烈的目的性,为的就是通过了解书中介绍过的方法,从而实践出属于自己的新知。所以,这总阅读方式不适合所有类型的书籍,比如文学名著、情节性强的小说,抒情意味浓厚的散文佳作等。快速阅读适合工具类书籍,或者是实用性比较强的书籍,比如《微习惯》、《这样读书就够了》等

2、阅读目标:不必读完

时间有限,一定要投资收益率最高的学习方法。

在《这样读书就够了》里,拆书帮帮主赵周老师提出,快速阅读的目标是迅速获取我们想要的内容,从而构建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是照搬作者的知识体系;另外,就算是书中的方法真实有用,但若不是我关心的,或者期望看到、想要获取的知识模块,那我们不如不读。

3、武功秘籍:这个世界属于行动派

鸡汤喝得再多,不消化会变成“毒鸡汤”。我们为了解决问题去读书,但是不是读完了书,问题就解决了,而是要把书中所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实践,才有可能把问题解决。书籍作为传播知识的媒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但是不能替我们解决问题,除非你那它敲核桃或垫桌角。

举个例子:一个人想学茶道,看了一本关于如何煮茶的书,做完一大堆笔记后,就像全世界宣布,我懂茶道,而事实上呢,当朋友提及,能不能给我们做一次演示呢?他便再三推脱,不是“不愿意”,而是“真不会”。然而,换个情形,他在看完之后去煮一次茶,觉得味美气香,确实和之前与众不同,这才算是看书解决了一次实际问题。

所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会降低行动的门槛。

再举个例子:比如你想学会王者荣耀的法师,然后你看了攻略后只要你看到敌人就按照技能输出,购买法师的装备就可以了,看完攻略之后你会了,但当你和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你才发现,你其实不会!还是会被吊打,所以并没有解决你的实际问题。只有你按照攻略的指示去实践玩,才能提高你的技术,才是会玩。

阅读“战疫”|如何以“读”攻毒赢“疫”战?快速阅读可以帮到你

总之,我说到的这些方法,是针对有的小伙伴提出的如何解决快速阅读的问题,但除非是你真的学到了,而且真的去做了,否则你会觉得这些方法不适合你,而你来看这文章之前想要解决的“快速阅读”问题还是没有能够得到解决。行动只能在现实发生,而不是在大佬们的口中、文章中发生。

三、快速阅读的使用步骤

不同的快速阅读步骤是不一样的,我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总结发现,书中的方法是殊途同归的,就是要带着问题去阅读,就好像我们去商场购物,想好了清单去买会比漫无目的的来的高效,读书也一样,带着问题的快速阅读可以更加快捷地帮我们梳理出自己需要的知识。那具体来说是怎么样的呢,我分五个步骤来说明:

1、浏览封面、封底,序言,后记,对书籍的大致内容有个了解

在《福尔摩斯探案集》中,华生医生发现福尔摩斯不知道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转的,于是他问福尔摩斯,你不知道这么简单的事吗?

福尔摩斯回答:因为人的大脑容量是有限的,不能让这些没有用的知识占据那些存放有用知识的位置。福尔摩斯说,就算我不知道地球是围着太阳转的,哪怕是围绕月亮转,对我的工作有什么影响呢?

美国国家神经学专家保罗·麦克里恩提出的三脑原理告诉我们,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原因是人类还是第三层脑“视觉脑”,只有我们脑海出现某个事物的图像,当它越具体、越清晰、越可见的时候,才有可能与之产生连接。所以阅读也一样,通过浏览封面、封底,序言,后记等内容,可以确定面前的书是否是自己爱看的。

通过阅读这些部分,我们可以得到以下问题的答案:

  • 我喜欢这本书吗?
  • 书带给我什么?
  • 我想不想要从书中得到什么东西?
  • 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 推荐这本书给我们的人又是哪一群人?
阅读“战疫”|如何以“读”攻毒赢“疫”战?快速阅读可以帮到你

2、通过阅读目录,罗列出我原先不知道“概念”,调动大脑的兴奋度

“二八原则”在快速阅读有很好的运用,它可以助你由“阅读小白”进阶到“段位高手”。“二八原则”又叫“最省力法则”,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特发现的,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很小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是次要的。

比如自媒体时代,20%的强势品牌,占有了80%的流量。这在很多领域都适用,快读阅读就是其中之一。

在《洋葱阅读法》里,小六老师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他把快速阅读过程看成是一群海盗登岛的过程:海盗们想打劫某个海岛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绕着海岛转一圈,看看是否有新的发现,如果没有,及时离开,如果有,那么就找出对自己有价值的部分。所以,我们可以尝试着用二八原则来开启我们的快速阅读之旅。

以《学会提问实践版》为例:看了这本书的目录后,我发现我想要了解的问题是“优质提问“,”劣质提问”,“轻松提问”,“沉重提问”这四个大类,以及“如何去创造优质提问”,所以我在阅读的时候,就会有意识地去注意这部分内容,并在寻找答案的过程更加专注。

阅读“战疫”|如何以“读”攻毒赢“疫”战?快速阅读可以帮到你

通过尝试放弃从头到尾的阅读,我们依然可以获取我们想要获得的知识。就好比是我们看不到被挡住的长颈鹿的肚子,但是依然不妨碍我们从长颈鹿的脖子和脚判断这是一只脚长颈鹿。这样的阅读方式,会节省掉我们很多额外的消耗。

3、针对我不知道的东西提三个问题,优质提问助你事半功倍

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样对书里的内容提出问题,这里,我也向大家推荐一本我刚刚看完的书《学会提问实践版》,里面关于“优质问题”有这样一个解释:优质问题能让被问者乐意回答且能引出发现的提问,它是开放式提问,对方接得住,容易回答,便于引发思考,最后内化为行动。

书中提到,可以用3V➕5W1H组合法提问,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思维模型,掌握后对提问就可以信手拈来,我就是其中的受益者。3V指的是,Vision理想,渴望得到的东西;Value价值,价值观;Vocabulary语汇,常用语。疑问词5W1H,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什么情况,WHY为什么,HOW怎么样。3V➕5W1H组合会问出无数种颇具创意的优质问题。据说很多优秀记者也常常这样用的。

当然,我个人觉得,优质问题:首先提给自己问题,问问自己我想要从这里获得的想,是我愿意立刻去做的事情吗。这样我才可以一段愉快的阅读旅行。

以《如何阅读一本书》为例,我们可以问出以下几个问题:

  • 我是想要做深度阅读还是做浅阅读。
  • 这本书作他想要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 这个方法你认可的部分是什么。
  • 这本书给我带来什么东西,可以让我立刻去行动的?
阅读“战疫”|如何以“读”攻毒赢“疫”战?快速阅读可以帮到你

4、针对提出的问题回到书本去寻找答案,做到有的放矢

有目的阅读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因为我们需要知道,我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但是如果可以在心流状态下阅读,是非常愉悦的。

心流(Mental flow)在指一种人们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通常在此状态时,不愿被打扰,也称抗拒中断。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首先,为了给心流出现创造出良好的条件,环境之外,手头的一些必要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我会用荧光笔圈划法,因为荧光笔比较显眼,又不会对内容进行覆盖;我也会采用便签贴法,看到重点处写一点心得,或者链接一下在其他地方看到的补充性质的知识点;折页法很少用,但是如果阅读时间比较短的话也不妨一试,因为只要一折页,当你再次打开书籍的时候,注意力就会马上集中到被折的那一页上,能有效聚拢注意力;另外,听说李敖先生经常会用到的撕书拼贴法,也蛮不错的。

再次,我们把目光聚焦到重点部分,去有的目的的寻找答案。我会尤其关注书中的观点,这些观点会出现在文首文末,也会出现在段前段末;也可以把文中的金句进行圈划,这个是浓缩的精华;另外,收集一些有意思的典故也蛮好的,然后联系生活情境做一个联想,这样,为输出做准备。

最后,做一个记录整理,同时联想相关书籍,尝试输出

我用的整理记录的工具是九宫图,从书中看到的诸多概念中,我会选取其中的9个进行记录,为下次输出和分享做准备。有的时候,为了节约时间,我会先把灵感记录在印象笔记中,或者通过滴答清单简单做个备份。如果条件允许,我会把大概的框架进行梳理和罗列,最近学到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就是XMIND,比之前蜘蛛状的思维导图更有意思,更好玩,目前还在摸索阶段,如果有小伙伴有这方面的经验,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没有用过的小伙伴,不妨也用起来。下面这张图是我在阅读《学会提问实践版》这本书时候做的笔记。


阅读“战疫”|如何以“读”攻毒赢“疫”战?快速阅读可以帮到你

《学会提问》知识卡片

综上,有人会说,这样的阅读方法是四海皆准的准则吗?我很负责的告诉你:不存在的!

很多实用性的实际,往往会给到别人很多的例子,但是可能你所处的时间和情景跟书中的情况不太一样,很多的例子 你用不上,所以你还得加上一点自己的想法,通过实践灵活贯通在行动之中,这才是实用性书籍的写作初衷。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准侧,每一个准侧都是适用的条件。


最后,总结一下,想要学会快速阅读,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1、浏览封面、封底,序言,后记,对书籍的大致内容有个了解

2、通过阅读目录,罗列出我原先不知道“概念”,调动大脑的兴奋度

3、针对我不知道的东西提三个问题,优质提问助你事半功倍

4、针对提出的问题回到书本去寻找答案,做到有的放矢

只要你将书中的内容在工作学习中用到了一点点,图书给你的价值就已经远远超过书价了。任何一本30元左右的工具类书籍,你都可以从中获得一场价值3万的培训课程。

我是傻妹,喜欢读书和写作。战疫时期,让我们一起来读书,欢迎大家把自己在读书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在评论区提出来,我会认真收集,并且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