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瘟疫发展史


中医瘟疫发展史

中医瘟疫发展史

温病学说是清代医学家对于传染性、发热性、感染性、流行性疾病防治的重大贡献,成为中医药学伟大宝库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瘟疫、饥荒和战争是人类发展史史上的三座大山,这三座大山就算是到了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也是无法逾越。今天特别写一期中国关于温病学发展史的文章。

(一)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

1.1 《黄帝内经》

中医学对温病的认识,源于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大致意思就是冬谓闭藏,早睡晚起,必待日光。冬天受了寒气,体内阴寒物质过多,春谓发陈,体内的阳气开始生发,但由于体内阴寒物质,阻碍阳气的生发,阳气不能携带体内的阴寒物质一起发散,引起邪气弥漫三焦脏腑,发生寒热错杂胸闷气逆等半表半里的症状。这与目前我们认为的瘟疫有所不同,强调了个体性,缺乏传染性。

1.2《难经》

《黄帝内经》以后,《难经》中对温病的具体病种,亦有所论述。如《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文中"伤寒有五"的伤寒,是指广义伤寒,即一切外感热病的统称,其中包括了伤寒与温病两大类型。《难经》虽然对温病虽有所发展,但仍将温病列入广义伤寒范畴之内,说明《难经》仍认为温病的病因是冬伤于寒。

1.3《伤寒杂病论》

《黄帝内经》、《难经》之后,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首推东汉末张机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张机字仲景,约生于公元151-219年间,河南南阳人。《伤寒论·平脉法》中提出:"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当须脉之"文中明确提出了"伏气"这一名词。文中接着指出,温病的发生,除冬季感寒,至春、夏发病外,还有一类是因气候反常,即"非其时而有其气"而产生的"时行之气"致病。因文中指出了"时行之气"所致的温病,有使"长幼之病,多相似者"的传染性,这就为后世的温疫学说提供了依据。

1.4《诸病源候论》

隋代巢元方(约生于550-630年间)于大业六年(610年)主持编成的《诸病源候论》。其书中的卷九、卷十集中论述温热病,分时气病诸侯凡43论、热病诸侯凡28论、温病诸侯凡34论及疫病病诸侯凡3论,综合论述温热病的病因病机。整体而论,自战国至隋、唐时期,虽然已经对温病有所认识,对温病的治疗也有所阐发,但温病学并未能脱离伤寒的案臼而在理论上有所突破。

(二)宋、金、元时期

2.1《伤寒补亡论》与《伤寒总病论》

《伤寒补亡论》成书于南宋淳熙八年辛丑(1181年),郭氏之论,是在继承《黄帝内经》与《伤寒论》伏气学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温病有新感而发的见解。可以说,后人将温病分为伏气温病与新感温病两类,实肇端于郭氏之论——"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

同一时期北宋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里亦着意发明温病,将其分为一般温病及天行温病两类,强调寒温分治,并具体论述了天行温病的病因、发病、证治、预防,指出天行温病与异气有关,既可即时而发,又可伏而后发,季节不同则证型不同、治法有别,但总以清热解毒,重用石膏为主。在治疗上虽未跳出伤寒圈子,但也不墨守伤寒成方,而能灵活化裁,变动不拘。这是温病学病因病机学说在漫长的徘徊历程中,向前迈出的艰难的一步。

2.2《素问玄机原病式》

到了金、元时期,中医学对温病学的认识得到了较大提高。其中贡献较为突出的,当数金元四大家中的刘完素。刘氏字守真,号通玄处士,生于1110-1200年间,享寿90岁,河北河间人,后世称其为刘河间。他的著作颇多,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包括《素问玄机原病式》(该书1155年撰写,完成于1186年)、《宣明论方》(成书于1172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成书于1186年)等。河间根据《素问·热论》"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的说法,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对《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病机十九条加以深入阐发,扩阔了火热病的范围。他指出"伏热郁结"是热证的主要病机,从而大倡寒凉清热以治热病,使温病治疗学得到了较大发展。正因为河间开寒凉清热治疗温病之先河,故后世称其为"寒凉派",并有"伤寒宗仲景,热病用河间"之誊,刘氏更被推崇为温病学派的奠基人。


(三)明清

3.1《温疫论》

明·吴有性撰,成书于崇祯巧年壬午(公元1642年)仲秋淡淡斋。淡淡斋,吴有性,字又可,晚年号淡斋。文中第一句话明确写道:"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 在书中,吴氏明确指出了温疫的病因不是六淫邪气,而是感受自然界的"异气"、"疫气",又称为"杂气"。这种邪气致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邪气自口、鼻而入,直达募原,其传变形式("传变之体")有九种,统称为"九传"。其初起之治,以疏利气机之品,直达募原,使邪气溃散外达,自创"达原散(饮)"一方,传世数百年来,为后世治疫所普遍运用。至其传变,则视病情而分别采用吐法、清法、下法等诸方。这就突破了明以前的医家对温病病因所持有的时气说、伏气说、瘴气说以及百病皆生于六气的论点,成为温病病因学上的一大创见,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认识,自此温疫学说开始建立,并得到迅速发展。

3.2《广瘟疫论》

戴天章,清医家,著《广瘟疫论》。他十分推崇吴有性的《温疫论》,为推广吴氏之学,戴氏在吴有性所论的基础上,详尽论述了温疫的辨证与治法,在辨证方面,尤殚心于温疫病早期的鉴别诊断,提出辨气、辨色、辨舌、辨神、辨脉是识别温疫的五种大法。强调温疫汗不厌迟,下不厌早,清法贯穿始终,补法用于善后,表里寒热虚实并见或余热未尽,则用和法。可谓充实了吴有性的辨证论治思想。


(四)民国至今

无中医创新性新理论产生,多偏向于西医理论。

总之,中医对瘟疫的理解由冬伤于寒、时气说、伏气说、瘴气说以及百病皆生于六气的论点逐渐转变为杂气学说。明言杂气为"天地之厉气","触之者即病"。病的特征是长幼之病多相类似。对疫病病因的深刻认识与阐述,与现代医学对传染病病原体的认识基本上是相吻合的。明清时期瘟疫理论对温疫病各个阶段的辨证治疗,处处体现截断扭转的学术思想,对"截断扭转"治则的形成,很有启迪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景源.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及文献版本源流(一)[J].中医教育,2003年22卷1期:60-63.

[2]张仲景著,王叔和撰次,成无己注.注解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79:20.

[3]宋·郭奎撰.伤寒补亡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90.

[4]金·刘完素撰,孙洽熙等整理.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

[5]吴有性.温疫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