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和平的小區值守點:人人當先守家園

新冠肺炎疫情當前,除了“召必回,戰必勝”的白衣天使令人動容,還有千萬的普通人勇敢地站出來,不做旁觀者。他們或許不是黨員,也沒有單位的要求和安排,他們或許只是這個城市的過客,卻依然竭盡所能,全力以赴,守護自己的家園和家人。

在位於和平區北市場街道的大慶路社區,從大年三十開始,社區幹部們已經全部上崗,連續作戰,每天還有排查等諸多任務,特別辛苦。居民們看在眼裡,主動參與自治管理。社區共有四個樓院,按照要求封閉了9個出口之後,有四個進出口需要長時間的值守登記、測量體溫等。社區黨員、志願者、樓長、院長、單元長等紛紛請纓,參與家園守護戰。尤其是其中三戶家庭三對夫妻主動“承包”三個值守點位的早晚班,也就是說早上6點前到8點半,晚上5點到12點。從2月7日開始到今天,這三隊伉儷已經堅持了10天。

瀋陽和平的小區值守點:人人當先守家園


瀋陽和平的小區值守點:人人當先守家園

“這三對夫妻中,有的是剛剛退休的黨員幹部和軍人,有的是普通退休職工,還有靈活就業人員。”社區書記宮麗昆介紹,“王燕家還將自家修鞋亭子的鑰匙交給社區,給黨員志願者避風擋雪。我們社區是和平區家教家風工作開始比較實的社區,居民們的家園意識特別強,平時活動參與的人也多,大家互相都認識,在值守登記、測量體溫這樣的工作中,更容易溝通和理解。”

瀋陽和平的小區值守點:人人當先守家園

無獨有偶,太原街街道正大社區也有這樣的“站崗”夫妻檔。丈夫張學武心疼妻子孫玉環的身體狀況,每天都搶著在點位上值守。這兩天下雪,夫妻兩人雖全副武裝,還是凍麻了雙手雙腳。北市場街道市府路社區邱寶澤夫婦也是這樣並肩作戰著,堅守在小區門口。他們說,“在這場戰疫中,沒有旁觀者,我們也要全力以赴。”

瀋陽和平的小區值守點:人人當先守家園


瀋陽和平的小區值守點:人人當先守家園


瀋陽和平的小區值守點:人人當先守家園

馬路灣街道電業社區的劉念書是安徽來沈的務工人員,他在電業社區加入的中國共產黨,也是電業社區新市民便民服務隊隊員。今年春節,劉念書一家四口沒有回老家,恰逢遇到突發疫情,劉念書立即參與黨員先鋒隊的工作。劉念書有焊接手藝,在小區封閉管理時,他對轄區內6個老舊小區23個大院37處大門逐一進行排查,發現破損的、缺失的,立即進行焊接、拼接、維修、加固等,全部完成任務。此後,劉念書又參與小區出入口值守點的排查、登記、測溫,幫助居民註冊電子出入通行證等工作,甚至連中午飯都顧不上吃一口,他說,“這就是我的家,有我的家人。我要和大家一起守護他。”

於躍和吳雙是北市場街道大慶路社區的殘疾人“姐妹”,於躍視力殘疾,是殘聯公益崗位工作者;吳雙聽力殘疾,是殘聯幹事。疫情防控中,她們共同關注轄區內的263名殘疾人朋友,主動與他們交流,安撫他們的情緒。她們還搭檔為大家服務,比如辦理居民電子通行證時,於躍負責溝通,吳雙負責操作。她們說,為家人做點事情,有價值,被需要,真好。我們一定會戰勝暫時困難,取得最終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