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能否讓人們意識實體的重要,讓貨幣流回實體經濟?

敦化小魏


這會疫情那個實體讓你有這麼大的感慨,除了超市所有店鋪都關閉了呀,外賣,外送,網購這些反而支撐起來。


京港澳車行


短期來看,大家積累了在家憋屈和無聊,一定是會對疫情結束後的實體有一個刺激。

可以說,疫情結束後,你會看到飯店,消費、娛樂等大部分的實體行業迎來一波大級別的報復性反彈。

但是這個時間不會持續很久的!
為什麼呢?

因為疫情期間讓我們更加重視的是,原來我們不能沒有工作,不能沒有存款,不能沒有被動收入。

所以,在短期的放縱之後,大家會迫於生活的壓力,迫於車貸、房貸,繼續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之中。

也就是說,疫情結束之後,會讓大部分的人更愛工作了!

大家會發現,不是工作不能沒有你,而是你不能沒有工作。

因此,結束以後,該吃的吃,該喝的喝,該玩的玩,但是不可能幾個星期,一個月,兩個月地這樣蕭條,持續下去。

最重要的是,調整好心態,積極為自己的謀生,出路,賺錢,奮鬥!!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感謝你的點贊和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這次會讓人們意識到兩點:實體的重要,和實體的脆弱。至於貨幣,永遠流向最賺錢的領域。

實體經濟的重要

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正常產能下,完全可以滿足任何需求。此次突發事件,恰逢春節時段,全國處於比較鬆散的狀態,生產能力不及平時的一半。

再加上國家快速響應,各省市地區封路,限制人員流通,客觀上制約了生產力的恢復,加劇了短期內的物資緊缺。

但是,自從部分復工以來,物資的供應量馬上開始迴轉,很多勞動密集型企業更是購置設備,臨時轉產,開足馬力生產一線緊缺的物資和產品。

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來看,除了春節期間物價略有上漲外,現在基本已經恢復了平時的水平。就連很多已經嚴格管控的省份地區,也依舊保持著平穩的物價,這都是我國實業經濟根基穩健的表現。

實體經濟的脆弱

相反,很多我們平時嘴上常說的實體經濟,比如線下門店、餐飲、培訓、基礎種植養殖、酒店民宿這種,在不可抗力面前,充分的暴露了自己的脆弱和無助。

消費停滯下,不能停的是人員工資和房租、飼料成本、生鮮的保質期,拖的時間長一點,這些行業就哀鴻遍野,受傷無數。

互聯網和電商還可以遠程辦公,這些靠線下經營為生的店鋪和農戶,沒有任何辦法。除了等待風險解除,還要等待消費者信心的迴歸。

經此一事,我認為大部分線下從業者,都會調整自己的經營模式。

從大店經營轉向小店模式,從人員齊備轉向無人化經營,從開門迎客轉向線上推廣,仍在行業內奮鬥的創業者們,會吸取這次的經驗,改良自己的模式,變得更有競爭力,能有實力應對突發狀況。

還有一部分人,甚至會遠離實體經營。

避免昂貴的房租,避免庫存和備貨,向輕資產轉型,哪怕現在還不熟練,也要重新學習,畢竟,在突發風險面前,輕資產是最容易生存下來的商業模式,也最適合沒有雄厚家底的創業者。

至於貨幣會流向哪裡,最簡單不過。貨幣不存在價值觀,永遠流向最賺錢的領域。

金融、地產,以及一切資本價值大於勞動價值的行業。過往的歷史一遍遍重演,貨幣的本質,從未改變。


我是草根創業老油條,連續創業者,行業老司機。分享創業案例覆盤、科技財經觀察、個人能力提升。日積跬步,成就自我。


草根創業老油條


貨幣,其實一直都在實體經濟。很多讀者可能將實體經濟與房地產經濟區分的很開,認為房地產經濟是錯誤的,實體經濟所指的製造業、科技才是正確的。可是,沒有房地產市場,又哪裡來的製造業、科技行業,不是嗎?

可能,有讀者會反駁,認為房地產行業就是鋼筋與混凝土,蓋完房子就開始漲價。可是,大家有沒有思考過,房子除了鋼筋與混凝土以外,還有其他的呢?比如,蓋房子時的工程車輛、工程設備、機械工具,又比如,蓋完房子之後的安防、消防、電梯等等,還比如,裝修時的門窗、把手、安全鎖、電器、沙發、床鋪、空調、音箱、電視機等等商品呢?還有,裝修完入住以後的出行呢?是開車還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呢?又或是共享單車、自己的單車呢?

一套房產,可以說將所有的實體企業的產品都要囊括其中。房地產,不是實體經濟嗎?或者說貨幣,沒有在實體經濟嗎?

所以,對於讓貨幣流回實體經濟的言論,我認為並不正確,因為貨幣一直在實體經濟中。

這次疫情,能更好的讓人們意識到實體經濟的重要性,更讓人意識到資產分佈、多元化的重要性。還有,高負債背景下的危機感。

相信一部分讀者在這次疫情中能明顯感覺到,人不挪動沒有收入的情況。這就是資產分佈的不平均以及沒有多元化。如果家庭資產中有著一定比例的流動資產、非固定收益、理財收益等,在這次疫情期間影響的是,工作的損失,而其他部分的收益能較好的彌補。如果,在這段時間內有著較高的負債,會明顯的感覺到危機感,因為單一的方向,失去了收益性。

所以,這次疫情能讓更多的人意識到實體,也會加深危機感。而貨幣,其實一直都在實體經濟中。


厚金說


不是疫情讓人意識到實體經濟的重要,而是實體經濟本身就非常重要,貨幣流回實體經濟的目的是什麼?是讓更多的中小企業能有更好的發展,說白了就是疫情期間導致部分中小企業破產,因為沒錢嘛,流動性枯竭自然就容易破產了。

但是這是疫情讓人們意識到的嗎?並非如此,這幾年開始我們強調中國要進行結構性改革指的是什麼?是中國並不缺錢,但是錢不在中小企業手裡,所以結構性改革就是讓更多的錢到達中小企業手裡,讓中小企業能更好的發展,國內流通中的貨幣有很多,房地產經濟也並不是虛擬經濟,所以想讓貨幣迴流實體經濟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

而本次疫情的出現,跟人們是否意識到實體經濟的重要並沒有什麼關係,反而是對於人性的優點和缺點更應該引起人們的反思。

比方說有部分人一個月不上班就支撐不下去了,這是為什麼?甚至還有的人欠了一大堆的錢,沒有收入來源,就沒有辦法還款,真的是因為工資太低造成的嗎?不,相當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自己過多的揮霍了,別否認,越否認越說明你不會管理自己的財務,我們強調過,每個人或者家庭都應該有6個月的備用金,這意味著你在沒有任何收入來源的情況下,可以靠著備用金生活半年。

再比方說絕大多數人都在為國家做貢獻,儘可能不出門,出門就佩戴口罩,但始終有那麼一部分人想要凸顯自己的與眾不同,這就是人性的缺點,為什麼要這樣?國家的管控並不是為了害人,而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免受病毒的感染,公然對抗除了損人不利己之外,還有什麼好處?

最後,易論在此前的一篇文章中專門分析了近60年來,發生在世界各地爆發的病毒,毫不客氣的說,幾乎都跟食用野生動物有關,這是不是該引起人們的反思?比方說2003年的非典,我們在果子狸身上找到了相關病毒,我們也在蝙蝠身上找到了,然而有的人為了嚐鮮,吃蝙蝠也吃的那麼談笑風生,難道真的是因為物質條件變好了,人們就需要這些稀奇古怪的事物了?

結構性改革還在繼續,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而這次疫情帶給我們的啟示並不侷限於國內經濟,還在於人們自行的生活方式,如果說不可抗力是客觀存在的,那麼生活習性導致的種種事件就是自找的,值得所有人反思啊……


易論招財圈


好擔心!武漢新冠病毒疫情後,不控制房價,會劫走實業救助資金


現在真的很擔心,房地產會奪走,停工工廠企業的救命錢!

因為武漢疫情,國家很可能出臺資金救市,但資金是逐利的,很害怕很多嗷嗷待哺的實體企業需要的資金,會被房價暴漲帶來的賺錢效應而帶走。

現在不是以往,你房地產掠奪些社會資金就掠奪吧,實體工廠還能運作,現在很多企業工廠因為停工,損失很大,如果房地產再因為房價暴漲掠奪了國家的救市資金,那可是實體工廠的救命錢呀!

如果房價不暴漲了,不賺錢了,你讓這些企業買房,他們都不會買房,而會選擇繼續救援自己的工廠。

而如果房價在財政政策下刺激的暴漲後,你不讓企業主拋棄工廠而把錢投入到炒房之中,恐怕他們能有一萬種方法勾結銀行,把國家的援助資金投入房地產領域!

資金是逐利的,高明的管理者,如何成為金錢的主人,而不是成為金錢的奴隸,就是看能否充分地運用“資金逐利”這個特性高明的管理市場。

有個例子,充分說明了,如何順勢而為利用資金逐利的特性,巧妙地化解危機。

北宋第一名臣范仲淹,主政杭州的時候,一年遇到大旱,杭州米價暴漲。

應對如此情況,范仲淹沒有強制米商降價,反而鼓勵杭州的米商,把大米的價錢維持到高位。

在維持杭州高米價的同時,范仲淹又派了很多人,去周圍散播杭州米價高,利潤很大的消息。

周圍的產米區的商人,聽說杭州米價高,於是大肆購買大米,晝夜兼程,披星戴月地把非常多的大米運到杭州變賣,結果,杭州人得到了急需的大米,而米價也漸漸恢復正常。

這就是范仲淹管理的高明之處,他沒有硬性的打壓米價,而是運用資金逐利的性質,用杭州的高米價,吸引外部資金購買大米支援杭州。

范仲淹就是巧妙的利益了“賺錢效應”來獲得大米的,那現在的疑問是:我們是利用賺錢效應,獲得房子呢?還是獲得生產生活物資呢?

也就是,你需要什麼,就維持什麼的賺錢效應,范仲淹需要大米,就維持杭州大米比外地大米的一個巨大的差價,就是販賣外地大米到杭州,可以賺取巨大的利潤。

這個巨大的差價,就是賺錢效應,維持杭州歐大米的賺錢效應。

現在中國需要房子嗎?需要維持房子不停的漲價,這個賺錢效應嗎?

很顯然,人均世界前列的住房面積說明中國不需要房子,而現在武漢防疫竟然要從美國進口特效藥,說明中國的醫療科技水平遠沒有房地產光鮮!中國有更多的領域需要“賺錢效應”,這不包括房地產!

所以現在必須打破房地產的賺錢效應,阻止更多的資金沉澱到房地產領域!

現在房價如何,這都是過去了,關鍵是未來的預期,只要房價不漲,沒有賺錢效應,就行。

因此,現在國家因為武漢疫情影響,很多行業工廠無法開工,眾多企業停擺,造成實體經濟的損害,到武漢疫情結束後,百業待興的關鍵時刻,國家最重要的是告訴工廠企業:

你們生產的東西是非常寶貴的,必定有巨大的利潤,而不是用房價的暴漲,告訴這些工廠企業主,房子才是能賺錢的,你們的實體產品無足輕重!

在武漢疫情面前,真正使得我們戰勝疫情的,是那些成千上萬工廠生產出來的物資,而不是黃浦江邊富人窮奢極欲的玩物湯臣一品這樣的豪宅!

要明白,中國真正的底蘊,是我們眾多創造了極大物質財富的工廠,而不是黃浦江邊讓富人炫耀奢靡生活的湯臣一品豪宅!

這次疫情之後,我們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房價,絕對不能讓企業家心寒,看到房價暴漲的賺錢效應,而放棄恢復千瘡百孔的實體工廠和企業運作,去炒房。


軍輝論房


這次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非常長遠。從實體經濟的角度來說,在疫情結束後,人們會更加意識到實體經濟的重要性。而貨幣流回實體經濟,一直是政府和社會各界努力的方向。

實體經濟是經濟的基礎,所有能摸得著、看得見,我們日常的衣食住行相關的都是實體經濟。無疑在疫情之中,人們其他的需求都受到影響,衣食住行凸顯了出來。



實體經濟是金融業、影視娛樂、遊戲行業發展的基礎。也只有實體經濟繁榮,才會有金融業、影視娛樂、遊戲等行業的繁榮。當前企業復工,最重要的也是實體經濟的儘快復工。社會基本的生產、生活一定要得到保障。

經常拿來和實體經濟比較的,其實主要是金融行業。人們很反感資金在金融市場中空轉,不斷推高房價和物價,而對經濟發展本身毫無貢獻。對於國民經濟來說,只有資金最終流入實體經濟,才是有效的。不然央行不斷地增發貨幣,只能帶來通貨膨脹與金融資產的泡沫。

但實體經濟的內涵也是不斷變化的,從最早的農業,到工業,服務業,現在很多人爭論的電子商務、快遞,也都說屬於實體經濟的。金融業中為實體經濟直接、間接融資的業務也是實體經濟的一部分。

但如果資金只是在金融市場中空轉,無法到達實體經濟,無法轉化為機器設備、人財物,投入到社會生產中去,則這種資金和金融業務對經濟發展就是無效的。


上林院


很遺憾,小編不認為人們會因此意識到實體的重要性,讓貨幣流回實體經濟,甚至還可能會起到相反的效果,讓資金加速逃離實體經濟。

實體經濟是經濟的基石,這本就是婦孺皆知的道理,不需要一次巨大的變故才能讓大家意識到。過去大家不願投資實體經濟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年的經濟大環境不好,做實體經濟很容易賠錢;另一方面是因為近年來投資房產太賺錢了,而且基本零風險。這些造成實體經濟萎靡不振的因素並不會因為現在的變故而發生改變,甚至實體經濟在非常時期表現出的相當脆弱的一面,會更加影響大家投資實體經濟的信心。

現在非常時期經濟處於停擺狀態,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損失慘重,有專家認為現在大家都憋再在家裡沒法出去消費,等非常時期結束後,受抑制的消費會集中爆發,實體經濟會迎來遲到的春天。小編認為這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能寄予過高的希望,因為現在開不了工,大多數人經濟損失較大,很多積蓄較少的人甚至生計都成了問題,指望他們在非常時期結束後大肆消費拉動實體經濟根本就不現實。


雨桐撩樓市


【靈獸山】觀點:從疫情期間商超、便利店以及菜店等對大眾民需的保障來看,基礎實體店十分重要。從醫療用具短期供給缺乏來看,製造型實體不可或缺。從餐飲業現金流斷裂同時成本繼續支付來看,服務業對經濟和勞動力市場影響也很大。

這些都是特殊時期與春節假期疊加形成的,非常態階段突顯的重要性不具代表性,疫情過後經過一段時間調整,實體還是要回歸常態,並且實體一直都很重要從沒變過。但影響還是很大的,從經濟恢復角度來看,無論信貸還是民間資本,以及政策導向,都會使貨幣往實體有所迴流,但程度和時效有待觀察。

一、中小企業的脆弱導致部分遠離實體,貨幣流向有所改變

疫情期間受到傷害最大的是中小企業。零售業方面,春節消費高峰錯失導致囤貨無法售出,而大部分貨款都已支付。製造業方面,假期延期無法恢復生產,很多中小企業重啟遙遙無期運轉困難。餐飲服務業更是應對房租人工等成本壓力,加之春節荒廢已很難維持,這些現象成了最後一根稻草。

抗風險能力弱是中小企業的通病,經此疫情一些企業將退出實體行業實現止損,也有部分會加速與線上融合從而拓展新渠道增加盈利能力,另有一部分會完全轉戰互聯網實現小成本創業。總的來看,中小實體企業的貨幣流向有所變化。

國家會出臺一些扶持政策讓中小企業走出困境,但多體現在稅收和人力保障等方面。從銀行信貸和資本市場的逐利性質來看,這些貨幣也很難流入中小企業,因此在中小企業層面,貨幣流回實體不容易。

二、實體與互聯網融合加速,新的商業模式推動貨幣流入

疫情使很多實體加速了與互聯網的融合,比如社區商業的便利店和生鮮超市等,這些底層商業轉型緩慢的業態,能力不足但又迫不得已的走向社交化商業的之路。

疫情期間由於生鮮、食品和非食品等民生必需品,通過社區線上購買的比率大增,尤其是生鮮類商品的購買,在近幾年生鮮電商和生鮮團購方面進展緩慢,但疫情期加速了線上消費習慣的養成,生鮮品類一貫是資本巨頭重視的領域,雖然失敗案例很多,但這個蛋糕太大,貨幣流入太正常不過。

實體與互聯網都是實體經濟,疫情的影響對人的思維轉變是深遠的,無論是工作和創業、還是生活方式與學習模式,在不同的領域有些人更加關注工作的穩定,有些人更期待居家辦公和互聯網創業。這種現象除了會加劇競爭,也會因為競爭而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引來貨幣資本的注視。

三、實體產能過剩未根本改變,貨幣流向仍以新經濟為方向

這些年實體行業去產能一直在持續,總之就是各行各業低質產能還是太多了。除了壟斷型企業,在傳統行業很難出現貨幣資本關注的,這個狀況很難轉變。在有技術推進的基於實體的新經濟模式,貨幣流入的幾率很大。

比如數字化驅動的物流領域、人工智能領域、新技術和大數據的零售業、基於5G技術自動駕駛等,這些新經濟實體是未來方向,其實一直在發展的路上,與疫情無關,但在疫情之後或許會加速發展。

四、結語

總的來說,因為非常態的偶發疫情,並不能讓人們意識實體比以前更重要,更多的是生活不方便,在需要產品時無法組織高效生產,同時加劇了實體的貨幣虧損。而在疫情過後,無論是實體的自我調整,還是政策扶持,都會對貨幣流向有引導作用,當然這個大概率是讓實體度過難關的為目標的。經濟是有規律的,實體經濟永遠是根基不會變。

我是靈獸山,20年零售踐行者,100餘家零售諮詢項目!關注戰略、增長、升維轉型、社交裂變、流程再造、供應鏈管理。歡迎關注!皆是原創!期待互動!

靈獸山


我們常説的實體經濟,其實範圍也是非常寬泛的,不僅僅是製造業、農業生產,還包括服務業、電商,甚至部分房地產,因為只要造房子是用來居住的,不是用來投機炒作,那房地產也應該算是實體經濟。而虛擬經濟,是可以加槓桿的,具有金融屬性的,比如股市、樓市、大宗商品交易現貨和期貨市場,都算是虛擬經濟。

可以肯定的是,當疫情過後,很多行業會面臨恢復生產,這需要銀行信貸的支持,需要大量的資金流入,而央行鼓勵各家銀行的資金都向實體經濟傾斜,以保證實體經濟在疫情過後,能順利的運營起來。同時,也有一些有識之士,也看到了在疫情面前盲目發展虛擬經濟並不能拯救經濟,中國只有發展高新科技、高端製造業才會有前途,所以很多人都會把資金投向5G、人工智能(AI)、網上辦公和教育等領域開發,這些是有利於我們國家更好發展的方向。

不過,要想讓多數信貸流回實體經濟,這恐怕並非易事:首先,一直以來,虛擬經濟來錢來得快,只要投資買入後,啥事情都不管了,輕易實現財產的保值和增值,而實體經濟辛苦一年也未必能賺錢,弄不好就虧損,所以,要想讓資金流向實體經濟,就不能讓虛擬經濟獲利過多,實體經濟投資風險過高,因為資金是趨利避禍的。不管決策層再怎麼鼓勵大家投資實體經濟,但是如果實體經濟賺不到錢,各路資金還是會跑到虛擬經濟領域去賺錢的。

再者,央行鼓勵中小銀行信貸向實體經濟傾斜,廣大銀行最願意的是把貸款放到國企、央企及大型民營企業,真正敢於把錢投給中小微企業的很少,而中小微企業才是解決國內就業問題的主力軍。所以,央行既要提高中小銀行不良貸款的容忍度,還應該通過直接融資方式,來盤活社會存量資金,比如允許中小企業發行債券、增加小貸公司牌照、開辦企業抵押融資公司,或者中小企業股權交易所,這樣可以通過不斷的金融創新,來緩解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

最後,光靠貨幣政策寬鬆,光靠鼓勵金融機構將信貸轉向中小微企業傾斜,如果中小微企業在生存線上苦苦掙扎,並不需要太多的貸款,這個貸款想流向實體經濟,需求量也很小。所以,還需要有積極的財政政策來支持,比如減輕中小企業租金壓力,減免中小企業的稅費負擔,之前一些壟斷行業也可以適度放開,讓中小企業投資參與。要率先營造一個讓中小企業生存下去良好環境,觸發中小企業投資需求。這樣才能讓中小企業逐步走出困境。

毋庸置疑,當這次疫情過後,很多中小企業會開始復工,需要信貸資金支持,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信貸資金流向中小企業。但長時間來看,一定要降低虛擬經濟的過高收益率,降低實體經濟生產經營風險,這樣實體經濟才能得到明顯的恢復。同時,即使是在國外,中小企業融資問題,也是通過盤活社會存量資金來解決,而不是光靠銀行業。


更關鍵的是,貨幣政策的寬鬆要與積極財政政策相配套,只有營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民間資本才敢投資創業實體企業。所以,要解決實體經濟融資問題是需要多管齊下,並不是單個部門能解決得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