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只有芸知道”這部電影,你對愛情有沒有新的認識?

大耳朵堯堯


《只有芸知道》當我看完這部電影后,忍不住想對它稱讚,如果可以和自己心愛的人一起去看那便是滿足又幸福的,電影講述了一對戀人從相識到相知相戀相守的故事,看似平淡無常,實則刻畫了每個人心中對愛情最美好的樣子,首當其衝最值得稱讚的便是這部電影的攝影,風景動人如詩如畫,而且攝影角度也特別獨特,在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有不少瞬間我都有著在看外國電影的錯覺,色調澄澈高級,場景開闊明亮,值得觀眾反覆欣賞,接著便是想認真的說一下它的故事情節,電影一直伴隨舒緩的音樂,把觀眾情不自禁帶進回憶的情節裡面,用插敘的手法將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娓娓道來,故事的最初隋東風黃軒主演,循著報紙找到了一處住所,房東林太太徐帆飾演,說著一口地道的武漢話也讓人倍感親切,年輕力壯的隋東風在林太家住了下來,每天幫林太打掃園子,打理花草,而房子的另一位租戶就是羅芸,羅芸性格直爽,隋東風在看到羅芸的第一眼,就愛上了她,眼睛是騙不了人的,隋東風的眼裡是滿滿的愛慕,兩個人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談不完的曲子,從一見鍾情到日久生情本以為他們會順理成章的在一起,沒想到羅芸的反常讓隋東風第一次很驚訝,最後他們決定在一起的理由也很荒誕,羅芸常年倒黴,但隋東風時常走運,因為一場賭博,隋東風贏了,羅芸答應嫁給他,隋東風覺得自己運氣好,靠一次賭博就娶到了羅芸,但羅芸並沒有告訴隋東風,她也一直很愛他,其實賭博只是羅芸的一個藉口,一個能突破心理防線的藉口,後來兩人在異國他鄉結了婚,結婚當晚林太作為證婚人也是婚禮上唯一的親朋好友,為兩個新人送上了最誠摯的祝福,也說出了一句敲東羅芸的話,半路人留下的人苦啊,這句話羅芸一直記在心裡,羅芸是個早產兒,出生後心髒有疾病,醫生說活不過二十歲,所以,羅芸時刻面臨著死亡,這是羅芸沒有告訴隋東風的一個秘密,長久的生活裡,這件事只有芸知道,兩人離開林太后決定自己開一間餐館,羅芸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隋東風知道這一點,在物質上給予羅芸最大的安全感,他們將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條,生活平淡安穩但羅芸厭倦了這樣的生活,他開始嚮往服務生的生活,喜歡鯨魚,期待極光,想去哪去哪才是人生信條,在他們養的狗去世之後,電影開始走向悲傷羅芸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她想在剩下的歲月裡和隋東風體驗不一樣的人生,用內心去愛,去感受他這個人,而不是在餐館裡永無止境的消耗時間,羅芸看到極光,她向極光許下了一願望,她希望餐廳不再運營,而這件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同樣也是‘只有芸知道’,後來兩人搬離了小鎮,去到了新的地方生活,羅芸病發,病情也逐漸開始惡化,在病床上與隋東風相擁哭泣時,羅芸說:半路上留下的人,苦啊!最後羅芸去世,剩下隋東風一個人,他把羅芸的骨灰分成四份,每一分都埋在了不同的地方,他開始順著他們這一生的軌跡獨自一人再走一遍他們一起走過的路,隋東風一路走走停停回憶往事,明明不見一滴眼淚,卻讓人有著喘不過氣的悲痛,當隋東風在海上拋灑骨灰時,彷彿也是羅芸見到了生前最想看到的鯨魚出海面,那天雲很淡,風很輕,愛很美,

整部電影看下來,讓我最滿意的還得說是黃軒,黃軒從隋東風的二十歲演到四十歲,難度不是一般的大,他把中年人的憂鬱感和成熟感都表現出來了,不得不說,他對角色的塑造還是很準確的還有楊採鈺也一如既往的好,溫柔細膩對情感的把控很到位,我從她的眼神中看出了很多東西情緒也有很大的起伏,當然了,任何角度看她都是唯美至極,太漂亮了!


林夕影視剪輯


馮小剛導演的《只有芸知道》是一部文藝片,平淡思致,把“慢”這個詞演繹到了極致。

它講的是黃軒扮演的隋東風與楊採鈺扮演的羅芸在新西蘭十五年相濡以沫的生活。

他們的工作平靜而淡然,他們的情感厚重而濃郁。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爆米花電影的反面,它像是一杯淡而無味的清茶。爆米花電影可以讓你的心情一直激盪,直到電影結束。

而清茶呢,你必須細細去品味,慢慢品嚐,才能體悟出人生的味道。

電影在一幀一幀的回憶中,倒述了隋東風和羅芸十五年的相知相守。

隋東風是文工團出身,來到新西蘭想去音樂學院學音樂,但苦於沒有錢付學費,於是選擇了通過送外賣來養活自己。

羅芸也差不多,她來到新西蘭,也是每天在水產市場工作,每天沾一身魚腥味。

他們兩人都租住在林夫人的家裡,卻很長時間沒有碰過面,直到有一天隋東風吹笛子,兩個人才第一次邂逅。

隋東風教羅芸學樂器,並告訴她,在北京的時候,他曾經遇到過她,他鄉遇故知,兩人關係也變的親密了許多。

兩人相約去海邊看鯨魚,遇到白人青年搶了他們的車位,白人青年還推搡了羅芸。

隋東風氣不過,打了那個人,也因為這個原因,他們被警察帶走錄口供,沒有看到鯨魚。

兩人感情日益升溫,隋東風向羅芸告了白,但羅芸拒絕了,因為她先天心臟發育不全,不想拖累任何人。

隋東風依然堅持,羅芸就和他在賭場賭了一局,隋東風贏到了輪盤賭最大的獎,也贏得了羅芸的愛情。

兩個人結了婚,靠送外賣就不夠生活了,在林夫人的建議下,兩人來到了一個小鎮,開了一家中餐廳。

他們在這裡度過了十五年,空曠而安靜的草地,狹小而整潔的餐廳,勇敢而幽默的女侍者,聽話而可愛的狗狗……

時間似乎不再流動,每一天都忙碌而幸福,直到狗狗患病去世,羅芸的病也步入沉珂。

隋東風放下了餐館,帶著妻子的骨灰去追溯他們的過往,去拜訪故人,去回國返鄉,去傾聽鯨魚的吟唱。

從前慢,車、馬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我們慢慢走近,直到愛情刻骨銘心。


60分電影


美得如同童話仙境的外景地,每一幀都能當作電腦桌面。

在宛如旅遊宣傳片的背景下,隋東風與羅芸的愛情,雖然有房東林太見證,有中餐館的員工旁觀,但本質是抽離了所有“旁人”的。沒有任何人情社會的複雜,也沒有為生計謀的酸楚或欣喜,跨越近20年的人生故事裡,他們的世界好像只有“愛情”兩個字。電影的情感流露缺少了凡俗生活的支撐,所謂的相濡以沫也許不如一地雞毛的真實可愛,與其說唯美,不如看成是添加了唯美濾鏡的愛情“明信片”。

《只有芸知道》我覺得是呈現了一個高度理想化、去社會化的愛情,就連故事的大致年代也模糊難辨。在宛若桃花源的方寸之間,兩人的愛情再忠貞,也難以讓人找到共情的入口。




影視分享君0


這是一部很特別的電影,完全不具備馮小剛氣質——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是馮小剛導演的,看的時候會想到是一個年輕導演的作品。

馮小剛導演的電影大都是是大時代下或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故事,而《只有芸知道》則是和平年代普通人的普通故事。不勵志,不狗血,沒有驚天動地的情節。就像一首散文詩,如同涓涓細流,浸入心脾。60多歲的馮小剛竟能拍一部溫情脈脈的電影,令人刮目相看。

電影講的是一對夫妻的故事,據說是馮小剛的朋友的真實故事。

一對小年輕在新西蘭相識相愛紮根異國,中年後女主得了癌症去世,留下男主一個人。

電影故事人物簡單,就一對夫妻,一個房東(徐帆飾)林太,一個店員一隻狗。故事很單純簡單,質樸,沒有更多的起起伏伏。男主是黃軒飾演的隋東風,女主是楊採鈺飾演的羅芸,你看,連男女主角的名字都普普通通。兩人同時租住在林太家裡,於是相識相愛,之後再搬到新西蘭一個偏遠小鎮開中餐館。羅雲其實先天性心臟病,還因子宮肌瘤不能生育,中年時在一次手術後離世。

故事情節是相當單薄的。

但是卻被馮小剛拍得極其溫柔。

新西蘭風景也相當出彩。

這部電影不單純是一部講述愛情的電影。

更多的是講述了婚姻和生命的真諦。

電影通過過來人林太的兩次談話揭示了婚姻的真諦——長久的婚姻就是熬啊!

託翁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

每個家庭都有不為人知的痛楚。

那些秘而不宣的痛苦才是婚姻最真實的樣子。

再美滿幸福的夫妻都有過分裂抱怨恨不得殺死對方的時候。

長久的婚姻靠的就是一個字——熬!

而對於生命的思考,電影給予了無限的回味——那就是補償。

在愛人離世後,帶著愛人的骨灰去生前想去的地方,看生前想看的鯨魚。

男主最後出發,帶著女主的骨灰旅遊,其實也是對愛人的遺憾的彌補。

然而,這一系列的操作有沒有意義呢?

我認為不過是聊以自慰罷了!

活著的時候,好好珍惜才是硬道理啊!

總體來說,這部像散文詩一般的電影,不僅適合成年人看,更適合戀愛中的男女看。

我看完電影,第一個反應就是推薦給我兒子看。

我覺得這對於他正確對待戀愛或今後的婚姻生活都是有幫助的。


檸檬姐看電影


當時只是隨便找個電影放鬆一下,這個評分並不高,但是因為黃軒所以還是選擇看了,很慶幸這個正確的選擇。真心推薦給大家,一定細細品味,整個節奏比較慢,而且不是正常的敘述方式,所以耐心看到最後才能真的明白,還有最好觀看兩遍!

具體演繹的什麼內容要自己觀看,每個


宇壹君


該片改編自馮小剛摯友的真實愛情經歷。講述了漂泊半生的男人隋東風和中年猝失妻子羅芸,隨後他決定替亡妻完成遺願的動人故事。正面的揭示了愛情和家庭的關係,本人認為是一部比較值得看的電影。


這部影片帶給人一種非常寧靜,唯美之感,而男主角的愛和痴,只有羅芸知道,關於對愛情的理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而男主給出了一個更好的回答,信任與堅守。


在這部電影中,我們看到的“浪漫”,都是屬於普通人的,有的愛情是怦然心動,有的愛情是相濡以沫,人生總是會留下遺憾,但是我們要努力不讓自己留下更多遺憾,趁著年輕,趁著健康,去做想做的事情。


《只有芸知道》讓我們明白,所謂夫妻之間的純愛,就是一日三餐,就是走心陪伴,哪怕只是執手不言不語,只是相視不縱情,也是一段曼妙的風景。


泥鰍愛剪輯


對婚姻、家庭,其實對我來說我希望我的家庭能和和睦睦,夫妻能共同奮鬥一起為孩子努力同時也為家庭的環境改變而努力。哪個人不喜歡高質量的生活呢。只是現在的我想想我只希望家庭不要有爭吵,因為這樣不僅會影響家庭和睦同時也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迷你小阿Q


其實當時只是隨便找個電影放鬆一下,這個評分並不高,評論裡說什麼的都有,但是因為黃軒所以還是選擇看了,很慶幸這個正確的選擇。真心推薦給大家,一定細細品味,整個節奏比較慢,而且不是正常的敘述方式,所以耐心看到最後才能真的明白,還有最好觀看兩遍!![心]

具體演繹的什麼內容要自己觀看,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我看了兩遍中間時間思考了很多問題,關於愛情,關於工作,關於生活!!其實我很嚮往電影裡的生活方式,但是天亮後清醒的我,還是沒有足夠的勇氣做出這樣的選擇,我查了奧克蘭的房價,查了當地的文化,生活狀態,環境等等都是我很嚮往的。如果真是去了,選擇在奧克蘭,或者克萊德,要怎麼生活呢,會不會去了又後悔[汗],還有家人的態度。其實生活本來就沒有那麼簡單,除非你有強大的信念和勇氣,才能改變目前的生活狀態。否則只是像我一樣一念之間的想法很快就被現實給吞沒了[攤手]

我希望有那麼一天,能真正的跟著心走,有一顆勇敢果斷的[心],有豐富的底蘊文化!簡單快樂的生活[鮮花]

總之感謝《只有芸知道》,讓我又開拓了新的想法,知道了那麼美麗的地方,有夢可以追[心]





檸檬就是娛樂


12月20號上映的電影《只有芸知道》,是馮小剛導演暌違大熒幕兩年多的最新作品。不同於上一部電影《芳華》的時代特徵,或者說主旋律色彩,《只有芸知道》是一部簡單、真摯的愛情作品。

在我看來,《只有芸知道》雖然用了《芳華》中的男女主角:黃軒、楊採鈺,但它本身的風格,和《芳華》區別很大,甚至非常不同於馮小剛以往的任何作品,可能因為之前看過的馮氏喜劇多些,這部電影我覺得還是比較悲情的。

早期聽說電影來自真實故事改編,很是感人,但我在觀影過程中,首先體會到的是現實的殘忍,疾病對於一個家庭的破壞力,遠比我們想象的恐怖。無論多麼相愛的人,最終不能在一起的這個結局,過程再怎麼美好,都令人難過。

《只有芸知道》一開始,是男主一個人放下婚戒的情景,其實就這短短的一個片段,就已經告訴了觀眾,這部電影會以某種傷感的結局作為句點,這在拍攝手法上,也是一種很大膽的方式。

也許,從一開始,女主芸就知道會是這個結局,所以最初和風相遇時,她才不敢靠得太久。好在上天垂憐,不僅讓他們在一起,還給了一個幸福的“家”,有房東林太,有服務員梅琳達,還有忠實的狗狗布魯斯……

《只有芸知道》總體以倒敘的方式,展開男女主海外生活的故事。雖然預知了悲情的結局,但整個過程中,不論劇情,還是電影中呈現的生活景緻,都讓人看著很舒服。司空見慣的愛情主題,兩人一狗外加一家餐館,質樸的生活讓人感到特別真實,彷彿這不是電影,而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

影片結尾女主去世,雖然已有所料,但也不免感傷良久,這個結局也真正演繹出了那句:半路上被留下來的那個人,才是真的苦”,這令人忍不住多次落淚。

明明是部平凡樸素的愛情片,可是裡面的每一幀,都讓人為之動容,親情、友情、愛情……

馮小剛在這樣的悲情故事中,用了很多美好的襯托,比如把狗狗當孩子一樣養,比如對於鯨魚的喜歡,甚至比如遠離塵囂、世外桃源一般的住所,都是對這段感情的另一層註解。

最終電影的結局,看到鯨魚躍出水面後,船伕給老婆打電話,以及男主黃軒滿滿的回憶,都令人很難不動情。

有觀眾說,這樣的故事,這樣的結局,竟然是真實故事改編,令人有些詫異,不太相信這種事情能夠存在。

但其實,在我看來,不論社會怎樣變化,現在的愛情怎樣的現實、多麼的物質,但是,真實的愛情“故事”確實是永遠存在的。很多時候,我們也在感情中有著諸多懷疑,但如果你最終依舊選擇相信,相信美好的存在,那麼,你、我們就極有可能是那份美好中的一分子。

導演能把這樣一個現實版的終極愛情故事搬上熒幕,且不說票房怎麼樣,這份執著本就讓人肅然起敬,故事本身喚起了我們對於愛情這個詞本源的思考。

成年人大多都有過懷疑愛情的時候,人也會在當時或者很長時間都異常頹廢、沮喪,但《只有芸知道》中的“純愛”,沒有把這份沮喪一直延續,它無形中給了觀眾很多溫暖,以及向上的力量。再比如,看完這部電影,你更加懂得了珍惜眼前的這個人,這又何嘗不是電影本身額外產生的作用呢?

最後值得一提的,還有《只有芸知道》中的歌曲。每每聽到這個歌詞:“備好了一生,卻一瞬間,風對雲喊,再抱緊點,那是雲在說,來生再見”,都令人覺得刻骨銘心。譚維維的聲音,總讓人深陷,久久無法自拔。

不論是否相信過愛情,不論是否還相信愛情,在“相愛的那天”,希望每一個人都能交付所有的真心,哪怕最終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在一起,曾經真愛過,就是我們彼此最美的回憶,這大概就是《只有芸知道》最想表達的吧。


qingatian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共鳴往往來自於相似的經歷,很多年輕的觀眾並沒有體驗過與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相處超過十五年的經歷,相濡以沫背後都是時間,經緯交錯,層層疊疊,至少我的共鳴是在牽動時間的蛛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