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王為何不及早禪位朱元璋,非要等死呢?

飛龍在天9783


誰不想當皇帝,小明王身為明教教主。名義上統領各地明教反王,反王們也尊他為主。勝利了,按資排輩,小明王該做皇帝!

但小明王沒有認清自己,無兵無糧,對反王是沒有任何威懾力的。

朱元璋一直表現的對小明王很尊重,聽調聽宣,時常送各種物資財寶。這樣輕易迷惑住了小明王,認為朱元璋很忠心。

可是,當朱元璋羽翼豐滿時,小明王自然要溺水而亡。

可笑的是,明朝的兩位皇帝,正德,天啟,都是在壯年時,掉水生病而亡,也許這是天道的輪迴吧!


泥封老酒


前言:

小明王韓林兒本身就是個傀儡,甚至別的傀儡還能有個正統的名號,可他只是個“反賊”立的傀儡皇帝,真正做到嫡系都沒有的那種。

《明史》中的記載,韓林兒的父親韓山童與劉福通一起到潁州密謀起事反元,結果事情敗露,韓山童被元廷捕殺,當時的韓林兒還小,是被母親楊氏逃到武安山中,才躲過官府的圍剿。而劉福通外逃,最後在朱皋這個地方起事。

劉福通起事後的四年多里,北方白蓮教的紅巾軍一直都沒有所謂的“小明王”存在。

白蓮教起義有個特點(其實應該說是摩尼教,曾寫過摩尼教與白蓮教的關係一文,有興趣可以翻閱主頁),那就是沒有統一的管理(所謂魔教教主只是小說才有的),現實中的白蓮教,每個地方的教首都是平等的、互助形式的,這也導致了在起義後,“稱王多如牛毛”。【比如朱元璋開始所在的濠州城的義軍隊伍裡,就有四五個王】

因此當起義四年後,劉福通估計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因此到處尋找韓林兒。

為什麼一定要找出韓林兒呢?

主要是因為他的家族是白蓮教傳播到北方時最早的家族,早在南宋時期其家族在南方傳教時,被官府流放到了北方,隨後又在北方傳播。

再則,當時的北方比較崇信道教,因此韓山童在當地傳播白蓮教時,並沒有像其他地方那樣,只是宣傳“彌勒降世”這樣的口號,而是加入了“明王出世”,因此吸引了許多道教的信徒,成為北方白蓮教派系中最強大的一支派系。

所以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時,劉福通找到了還在山中避難的韓林兒母子兩,很快就在劉福通的授意下,在亳州登基稱帝,又號小明王,建國號為宋,年號龍鳳。

除了讓北方所有教首義軍形成一個統一的信號之外,劉福通的做法還有另外一個目的

那就是與南方的白蓮教搶佔道義上的制高點

。當時的南方白蓮教派系中,彭和尚彭瑩玉早在至元四年(1338)時已經率先發動起義了,由於彭和尚的影響,使得南方白蓮教義軍皆稱呼他為彭祖(意思是起義軍啟祖)。

當北方韓山童和劉福通的起義之後,為了策應北方起義,至正十一年時還在逃避元廷追捕的彭瑩玉又在蘄州鼓動門徒發動起義,同年建立政權,扶徐壽輝為帝,國號天完,設置“蓮臺省”(相當於中書省)統領百官,任軍師

這也就意味著,孤兒寡母的韓林兒母子在深山老林中,被劉福通找到後,外面的天早變了。北方的義軍義軍形成燎原之勢,同時元廷也終結了內部紛爭,開始正視漢家區域內的“叛亂”。

且當時還出了一件事,驗證了韓林兒,只不過是劉福通需要的“花瓶”裝點門面而已:

尊楊氏為皇太后,遵道、文鬱為丞相,福通、文素平章政事,劉六知樞密院事劉六者,福通弟也遵道寵用事。福通嫉之,陰命甲士撾殺遵道,自為丞相,加太保,事權一歸福通。

杜遵道是誰?

元朝國子監學生,曾擔任過樞密椽吏,後回鄉時結識了劉福通。可以說他是韓山童和劉福通在官府的內線、以及起義時的智囊;早期起義時,很多口號、計劃是出自他的謀劃。

可以說是韓林兒在出山之後,唯一能依靠的元老級人物,也是韓林兒用來制約劉福通這個實權派的主要手段。可是當韓林兒僅僅顯露出點點“恩寵”姿態,杜遵道立馬就被劉福通暗殺了。

朱元璋是北方紅巾軍派系出身的,他為什麼一定要殺了韓林兒呢?

其實個人對朱元璋誅殺韓林兒是保持懷疑態度的,因為時機不對、手段也不對。

三國時期,孫劉聯盟擊敗曹操後,劉備有兩年是在劉琦的“手下”做事的,而劉備的做法就是讓劉琦每天喝酒、玩大保健,僅僅兩年就讓這個被架空的年輕領導,死在酒色之中,最後劉備一點瑕疵都沒有,完全繼承了劉表、劉琦的資產。

朱元璋也可以完全這樣做,畢竟那個時期的韓林兒已經十多歲了,正值青春發育期。完全沒必要留下罵名。

再則當時的陳友諒絞殺了自己的“主公”,南方起義軍共主徐壽輝後,已經讓天下人有志者所不齒了。朱元璋何必在覆滅陳友諒,準備攻下張士誠時,也搞出這一出來呢?

且在朱元璋從困境中救出韓林兒後,一直都是保持“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模式來指揮其他義軍,這也完全符合智囊朱治的策略——“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所以個人更多傾向於相信明實錄和明史中,朱元璋在論功封賞時,對廖永忠說,本來是可以封國公、封王的,可因為學儒生那樣,胡亂揣測聖意,導致韓林兒覆舟,封你個公候算了。

那為什麼小明王韓林兒,不早早提出禪讓呢?

分析可能有一下幾點:

一、朱元璋在學習曹操,當初漢獻帝劉協都沒有死,他韓林兒在最後禪讓應該也能保證個富貴,因此也在等待。

二、無兵無權,等於囚徒

至正二十二年六月,由於義軍刺殺了元廷大元帥察罕,導致察罕的兒子王保保一怒之下,全力攻打益都和各個義軍,最終北方只剩下劉福通佔據的安豐城。

結果第二年時,張士誠趁機攻打安豐,就在張士誠軍隊陣斬劉福通,準備破城之際,朱元璋率領的援軍趕到,從戰亂的城內救出了孤身一人的韓林兒。

遂親帥師往救,而珍(張士誠的部下)已入城殺福通。太祖擊走珍,以林兒歸,居之滁州——《明史》

所以韓林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提出禪讓嗎?也敢提出禪讓嗎?

此時的韓林兒做的很對,給予朱元璋吳王的稱號,同時默許他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才是安生保命的措施。

三、朱元璋並沒有將韓林兒帶在身邊

若是劉福通控制韓林兒的時期,韓林兒能讀到書的話,他應該明白朱元璋為什麼要這樣做。

滁州,是朱元璋離開濠州城,獨立自主後攻佔的第一個城池,可以說朱元璋的中層將軍多出自於此,這裡也算是朱元璋的根基之一,也是大後方。

同時朱元璋不帶韓林兒到應天府(南京城),估計就是害怕韓林兒會接觸到其他義軍,又或者是怕他的內部人員內心出現波瀾,有異心。

但是這樣的做法就是,韓林兒是劉福通的“花瓶”,到了朱元璋這裡,依舊只是個門牌而已。

身邊沒有嫡系、也沒有親信的他,可比漢獻帝悽慘得多了。所以韓林兒連生死都不能自主,怎麼可能提出禪讓?

四、韓林兒覆舟沉江之前,朱元璋可能真的需要他禪讓

朱元璋救韓林兒時,是很驚險的。當時(至正二十三年)正好是朱元璋與陳友諒戰爭對峙時期,當陳友諒知道朱元璋去救韓林兒時,立刻發動反攻,全力攻打應天府的門戶洪都,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硬生生頂了八十天,等到朱元璋回身救援。

朱元璋覆滅陳友諒後,憑藉韓林兒的冊封吳王,開始對戰早已經稱吳王的張士誠。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十一月,朱元璋兵圍陳友諒在平江,隨後派遣廖永忠去接韓林兒。

這個時期去接韓林兒,無非兩個意思,一是強敵已經覆滅了,可以接到應天府了。二則是可以讓韓林兒禪讓了……

只是,下層的將軍會錯意了。

韓林兒一死,元朝立馬就編寫了文章,述說朱元璋弒主——最後,清朝元史學家屠寄在他的《蒙兀兒史記》中,引用了這個論證:朱元璋弒其主韓林兒,偽宋亡。從此朱元璋弒主的名聲再也洗不掉了。【其實朱元璋真的有必要這樣做麼?】

圖片均來源網絡


史之為用


禪讓?換成是我也不會有這種想法!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英雄輩出。這個時候想當皇帝的人是最多的。小明王為什麼就不想呢?更何況他比一般人有著太多的優勢。我想,就是換成任何人都不會放棄這個機會的。可惜的是他遇到了朱元璋,這個殺人狂魔,連陪著自己打江山的功臣都不放過,更何況是一個毫不相干且要和他搶皇帝的人。

小明王韓林兒,父親韓山童。早年間,為了反對元朝的殘暴統治,韓山童和劉福通學習陳勝吳廣起義,揭竿而起。可惜的是,韓山童先生命犯太歲,剛起兵不久就被元朝軍隊活捉,剩下孤兒寡母流浪江湖。這裡的孤兒就是後來的小明王。

這時候與韓山童一起揭竿的劉福通混的不錯。他想起了他的偶像陳勝的名言:苟富貴,毋相忘!每每想起就動情流涕。於是派人四處尋找自己的大侄兒韓林兒,功夫不負有心人啊,流浪的孤兒寡母被找到了。

於是劉福通就擁立了號稱是宋太祖九世孫的韓林兒為帝,國號大宋,年號龍鳳!劉福通知道韓林兒是個二貨,他只是想利用這個名號,籠絡韓山童生前的舊部和各路起義軍,希望大家都能歸於自己麾下。正當他的實力不斷壯大的同時,劉福通被張士誠出賣,自己也被弄死了。這下好了,韓林兒人在家中坐,福從天上來。一下子自己從名義上的皇帝成了真正的皇帝。

我們這裡分析一下,此時的韓林兒,要錢有錢,要人有人。他的父親和叔伯為他打下了一片江山,再加上號稱宋太祖九世孫的身份,名正言順,我想換成任何人都不會放棄皇帝拱手讓給別人吧?

我們通過當時的歷史真相還原,分析了當時的韓林兒的實力情況,加上他所包裝的身份,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這種情況,換成誰都不會禪讓給朱元璋的。只不過朱元璋確實厲害,而韓林兒確實二,後來的時間老朱根本沒費什麼事就全部把他們給收拾了!



歷史及格線


從朱元璋方面來說,有個小明王這個名義的共主,對他來說是利大於弊的,首先,他可以打著小明王的旗幟,實際的擴充自己實力,又不用過於引起元朝的注意,正所謂“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就是這個意思。其次,禪位給朱元璋的話,那就是說朱元璋的皇位就是別人給的,並且這個人還活著呢,那以後會不會有人圍繞小明王來做文章,這樣的話明朝就有很大的隱患,所以朱元璋是不會讓小明王禪位給自己的。

從小明王的方面說,在這個亂世活下去就是很難的事,自己現在錦衣玉食,有人服侍,底下還有將領給自己打江山,對比一下普通人,已經在天上了,他又沒有開天眼,他怎麼會一定堅持要禪位呢?


世界歷史五千年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曹丕逼迫漢獻帝時說過一句話,舜,禹之事,吾知之矣。這句話道出了禪讓的內幕,誰也不願意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利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明教首領韓山童首先起義,打出了彌勒降生,明王出世的口號,隨後在劉富通的擁護下,韓林兒被擁立為小明王,建立龍鳳政權,義軍紛紛加入,不管是擁兵自重,還是自稱一系,但名義上都歸小明王管轄。

朱元璋冒死救出小明王后,繼續擁護小明王有點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意思,這樣把自己的位置擺在了正統位置,收攏了人心,還發展壯大了自己,隨著陳友諒,張士誠的失敗,小明王成了朱元璋的絆腳石,

不管小明王禪讓還是不禪讓,都只有死路一條,因為隨著朱元璋實力的強大,他已經成為了阻礙,不論是朱元璋,還是朱的部下,這個時候都不允許小明王的存在了


聊聊古代歷史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十分激烈,各地紛紛起義,朱元璋前期實力弱小,為了搞好自己的名聲.在陳友涼殺小明王取而代之的時候救他,是有點協天子令諸侯的意思,表明自己很正派,這一點和曹操很像。其次朱元璋真的是心思細膩的演戲高手,在大家裝作實實在在擁護小明王, 以便讓所有人他在爭霸的以為他目光短淺沒有大志而會忽略他,從而給了朱元璋發展壯大的機會。最後,朱元璋實力越來越強,連最有威脅的陳友諒也被消滅,眼看大好河山就要盡入我手,天下有姓朱的機會,也可以大手一揮向身邊美人說句“看這就是我為你打下的江山的時候”。正是彰顯英雄豪氣之時,可回頭一看還有個小明王站在身後,難免不脊背一涼,想著老子打下的江山豈會拱手於人,在看身邊美人,於是怒從心起,惡向膽邊生 ,將胡惟庸叫到進前,使以眼色,就這樣君臣一心,找了個藉口,派了一個心腹,在江中把小明王殺了。







陳小二do


他是朱元璋號令義軍的旗幟,即使他想讓朱元璋當明王,朱元璋也不會同意,一切都要時機,時機到了他就被沉江了,從而讓朱元璋名正言順當上老大。


木爻木大輪胎13797746101


小明王韓林兒,明教之主元末群雄之一,前明王韓福通之子。雖無兵無將、又缺謀略,卻有逐鹿天下的帝王之心,想當皇帝。因此不會禪讓於朱元璋,最終因權勢鬥爭被朱元璋毒殺。


小龍女5505


對權力的戀棧是男人的通病。小明王按照正常的程序演變下來,他是皇帝的第一人選,誰捨得放棄這樣的機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