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讀《水滸傳》之梁山的發展階段


淺讀《水滸傳》之梁山的發展階段


《水滸傳》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不僅擁有龐大的讀者粉絲群,同時也是電視電影導演熱衷的題材,其描寫了好漢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好漢聚義共抗官兵、招安四處征伐並最終萬骨枯的故事,成功塑造了宋江、林沖、武松、魯智深、李逵等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他們的故事婦孺皆知。至《水滸傳》全本七十一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全書塑造的好漢人數達到了空前的108人(若加上早期寨主托塔天王晁蓋,則是109人)。相信廣大讀者或者電視觀眾雖然對宋江、林沖等主要人物的事蹟能說出個一二,但要具體連貫客觀的評價某個人某件事,難免有些難度,一些冷門人物,對於大部分通過電視劇瞭解水滸傳的朋友來說,或許連他們的名字都沒聽過。作為一個研讀《水滸傳》多年的老讀者,希望借這個平臺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於水滸人物和水滸故事的解讀。


本篇主要針對《水滸傳》梁山泊的發展階段做一個簡要介紹。


《水滸傳》的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是北宋,一無既往的是朝廷腐敗,奸臣當道,在此不做過多討論。梁山,公認的說法即在現在的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書中描述梁山是八百里水泊,即四周全是水,綿延八百里,中間是山,梁山大寨即設置在山上。如此好的地理條件造就了梁山易守難攻的優勢,因為若想攻取梁山大寨,必經水路,而八百里水泊在冷兵器時代如同一道天塹,配合梁山眾多漁民出身的水戰好手,導致高太尉的戰艦多次葬身水泊中。這也是為何梁山的發展遠超其他例如少華山、二龍山、桃花山的原因之一。


梁山的發展大致分為三個時期:王倫時期、晁蓋時期、宋江時期。


王倫時期,可稱為梁山開創期。王倫本人是一個落第秀才,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個總也考不上大學的讀書人,沒什麼功夫,心胸狹隘,眼光不夠長遠。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開創了梁山時代。輔佐他的有兩個好漢:摸著天杜遷、雲裡金剛宋萬,另有一個情報人員旱地忽律朱貴。王倫時期的梁山,兵馬人數在五七百人左右,算是一箇中小規模的黑幫團體。當時梁山的主要活動是搶劫來往客商,而且當客商人多或者有高手的時候,還不敢下手,遠沒有衝州撞府的實力,這主要受領導人實力所限。四位領導人中,王倫是個沒什麼計謀的文人,朱貴的長項在於情報戰,而杜遷和宋萬的功夫在水滸裡僅為三四流水平,在如此四人的領導下,梁山也只能搶劫客商了。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王倫卻與一個達官貴人有交情,而梁山大寨也是此人出資所建,後期會做詳細介紹。


晁蓋時期,可以稱為梁山轉折期。當初晁蓋一夥以不怎麼完美的計劃“智取”了生辰綱,後東窗事發,晁蓋等人逃亡梁山,卻吃到了王倫的閉門羹和送客宴。而此時的梁山除了王倫等四人,另有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林沖。林教頭當初加入梁山集團時,也遭到了王倫的百般刁難,後在朱貴等人的運作下勉強被收留,但也過的相當憋屈。眼看晁蓋一夥有真才實幹的好漢受到了和自己一樣的待遇,此時林沖心中積壓的怒火徹底被引爆,於是發生了梁山轉折性事件:火併王倫。此事件中,林沖以一己之力火併了梁山總寨主王倫,同時以逼人的氣勢壓制住杜遷、宋萬、朱貴並五七百嘍囉後,尊晁蓋為總寨主,開闢了晁蓋時代。此時的梁山共有寨主晁蓋、軍師吳用、副軍師公孫勝,並戰將林沖、劉唐、阮氏三雄、白勝、杜遷、宋萬、朱貴等人,實力比王倫時期大增,以致後期發生了劫法場、鬧江州等大事件。同時晁蓋心胸寬廣,豪情仗義,廣泛吸納江湖好漢,徹底改變了前任寨主王倫的主政風格。可以說晁蓋主政到宋江上山這段時期,是梁山的一個重要轉折期,為以後梁山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


宋江時期,梁山真正發展壯大期。此階段是從宋江上山到招安這段時間。宋江從一個政府人員(押司,相當於現在政府的秘書長)先因怒殺閻婆惜淪為階下囚,後又以囚徒身份題反詩被下了死獄,幸得晁蓋親自率隊,幾乎以舉山之力劫了法場,大鬧江州,救宋江上山,並尊為第二把交椅,而宋江本人亦有領導才能,先後三打祝家莊、攻陷高唐州、大破連環馬、收復三山、鬧西嶽華山,一直到晁蓋殞命曾頭市,梁山實際的領導者是宋江。宋江指揮的每一次戰役,雖有坎坷,但最終全部以勝利告終,不僅錢糧賺的缽滿盆滿,更收服了一大批戰將及各類人才上山,極大的提高了梁山的戰鬥力,同時填補了梁山在各類技術人員方面的空白(鐵匠、裁縫、火器等),使得梁山真正成為了一個能夠自給自足的根據地。晁蓋去世後,經過幾個小插曲,宋江名正言順的當上了總寨主。在宋江的主導下,梁山最終形成了108將的局面,人員涉及文事、法制、財會、馬步軍陸戰隊、水軍戰隊、情報機關、後勤機關等全面協調的系統,此時梁山的實力尤其是戰鬥力已處於巔峰狀態,在招安前的反圍剿戰役中,兩贏童貫、三敗高俅,將梁山戰將的實力展現的淋漓盡致,也讓讀者大快人心。至此梁山集團終於從一個只能搶劫來往客商的小規模團體發展成為了當時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