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聊聊嘉兴中山路的变迁史?

历史晓说


谁来聊聊嘉兴中山路的变迁史?

全国各地叫中山路的总共有5275条,我们熟知的嘉兴中山路是在194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和孙中山先生,将荐桥街、嘉兴县前街、集街、天官牌楼串联而成,距今已经74年了。从此成为嘉兴城市的主干道,是商贸最集中,最繁华的黄金地段。带动了整个城市的金融、餐饮、娱乐、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

一座嘉兴城,两条中山路

最早叫中山路的其实不是我们熟知的这条。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大清朝昏庸无能,风雨飘渺,战争赔款加上要应对革命党,钱就不够用了,于是质押了国家税收和海关关税向帝国主义列强借钱。当时英国人则控制了杭州海关嘉兴分关(落帆亭运河对面),海关在当时也叫“洋关”。英国人就靠"洋关”把持了嘉兴的关税。嘉兴本地商人和民众则备受剥削。1927年4月,北伐的革命军光复嘉兴,海关自然也是收归国有。1928年,当时的嘉兴县政府决定把洋关前的一条不起眼的土路命名为中山路,为的就是植入革命元素也象征着帝国主义在嘉兴的“洋关”彻底倒台。而这条不起眼的土路就是现在的光明街。

一条中山路,半座嘉兴城

旧时的嘉兴属江南小城,城市建设落后,道路自然更落后。解放后,中山路仅宽8米,且多为石板路。两边也没什么商店,房屋破败,一幅战后百业凋凛的景象。1964年,改为沥青路,此后中山路经历断断续续的修补延展,逐渐变成宽9米,长1.5公里的嘉兴主街。1983年,浙江省撤销嘉兴地区行政公署,建立湖州、嘉兴两个省辖市,中山路也迎来了发展契机。经过大改造,中山路成为宽40米,长3.14公里的浙北第一路,沿街商铺开始兴旺。

1997年,阳光大酒店在中山西路落成(正好二环内)。阳光大酒店创造了多个嘉兴第一:“嘉兴第一幕墙建筑”、“嘉兴第一高建筑”、“嘉兴市首家五星级旅游涉外饭店”。记得当年阳光大酒店还经营着阳光超市,属于市区的大型超市,且在市区各个小区都开设了门店。

1999年,建国50周年期间,中山路又经历一次大改造。给市民的感觉就是“气派”,没想到中山路能有这么宽,这么气派。两边的商业体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崛起。2001年,大润发超市在中山路延伸段开业。那会骑个自行车感觉要骑好久才能到大润发,一度以为这样的超市怎么开的出,这么远。不过人家在嘉兴引入了免费班车机制,不仅引入三水湾大量居民,更是把周边镇上的居民也吸引过来。加上时不时的供应特价鸡蛋和特价商品,一时成为禾城超市的翘楚。此时江南大厦也开始投巨资布局超市,而夹在中间的阳光超市逐渐没落最后所有门店被江南大厦收购。

2014年,中山路再次改造,成了现在的样子(2016年建造了八佰伴这里的天桥)。逐渐形成以江南大厦、戴梦得广场、中山影城、旭辉广场、八佰伴、阳光大酒店、江南新天地(正在改建)、大润发为主体的沿路商业体。

中山路不仅见证了改革开放70年嘉兴的巨变也承载了很多老嘉兴人的回忆。以前在嘉兴逛街要逛哪里?就是逛中山中路一段以及周边的少年路,勤俭路和建国路。每逢假期,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热闹非凡。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更多的商业体被开发,如今的中山路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繁华了。我自己也是很久没去市中心了(停车麻烦)。不过现在政府对中山路又有了新的规划,相信不久的将来,它将重新焕发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