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用精准检疫新模式 深圳机场严守进港“关口”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陈发清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近几日,深圳将出现雷暴天气。为做好特殊天气下航班运行保障,深圳机场2月13日上午9:15启动三防工作应急处置预案蓝色预警,并按照预案做好三防应对工作。记者了解到,时值深圳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为应对返程客流,深圳机场按照中央、省、市和行业各项部署,多措并举做好疫情防控,全力把好进港“关口”,严控疫情输入和扩散。

启用精准检疫新模式 深圳机场严守进港“关口”

执行航班207架次 正常率94.8%

在航班保障上,2月13日,深圳机场运行指挥中心优先安排航班停靠近机位,让更多旅客通过廊桥进出港,提升旅客乘机出行体验。针对停靠在远机位的航班,机场地服也会调配雨棚客梯车,避免旅客在上下飞机过程中淋雨。在做好旅客服务的同时,机场地服还会为旅客的行李和货物盖上提前准备好的雨布,防止被雨水淋湿。在进行进港航班保障时,行李分拣员还会为旅客提供行李擦拭服务,擦去行李上的雨水。据机场方面统计,截至今日17:00,深圳机场已执行航班207架次,航班放行正常率达94.8%,雷雨天气未对机场运行造成影响。

启用精准检疫新模式 深圳机场严守进港“关口”

在全国率先启用精准检疫新模式

作为城市连通内外的重要口岸,深圳机场通过联防联控机制,联合海关、边检和各航空公司,加强对国际进港航班的联合防控,率先通过系统的数据对碰,实现精准检疫新模式,做好重点航班查验,严防疫情输入。

据了解,精准检疫新模式可对重点敏感地区的高风险旅客实施重点布控、精准检疫。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对预警人员进行分类处置,排查密切接触者,做到精准查验,精准处置。

“通过以上几种方式,当有相关信息的航班落地后,会有工作人员穿好防护服上到机舱进行登临检查,逐个检测旅客体温。一旦发现异常旅客,将进行医学排查和转诊。”据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模式除了应用在国际和地区航班的防疫查验上,在机场码头往来香港、澳门的航班查验上也得到了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查验精准度。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没有系统,就只能靠健康申报和体温监测,等到发现发热旅客了,再倒查同机的其他密切接触者;现在提前精准防疫,效率会高很多。在做好密切接触者信息登记后,由机场与海关联合移交地方卫生健康部门并做好后续安置、隔离观察工作。同时,机场还会与海关一起对重点航班进行航空器及场地的消杀处理、风险评价工作,避免病毒传播。

启用精准检疫新模式 深圳机场严守进港“关口”

“黑科技”实现旅客体温无感、精准监测

在实现航班精准防疫的同时,深圳机场还在航站楼旅客动线的各主要区域,布设了多套红外人体温度快速筛检仪,为机场疫情防控构建起第一道屏障。

记者在机场航站楼国内到达区看到,现场共设置有六条自动测温通道,当旅客经过通道时,通道上方的筛检仪将对旅客进行体温监测。“相比之前使用的手持测温设备,这种筛检仪能够更加快速、精准地对所有到港旅客进行体温筛检。”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如果旅客体温出现异常,系统便会通过图像和声音发出报警,现场检疫点工作人员会按照程序做好旅客体温复测和后续处置。

“我觉得这个体温监测非常好,我走过来没有什么感觉,不会影响到我们旅客的正常通行,也不用排队,对我们个人的安全也是一个防护。”刚刚走过通道的旅客赵先生告诉记者。

启用精准检疫新模式 深圳机场严守进港“关口”

24小时不间断实现各类服务设施消杀全覆盖、无死角

为做好疫情防控,避免人群交叉感染,近期,深圳机场在航站楼等公共区域持续加大通风和新风供应量、提高各类服务设施消杀频度。“航站楼里的所有服务设施都是24小时不间断消毒,比如公共区域地面,至少每两小时就会进行一次消毒。旅客经常使用到的服务设施,还会增加消毒频次。”据机场航站区管理部总经理陈进泉介绍,目前深圳机场7500辆手推车,每3小时就进行一次全面消毒,旅客座椅靠背每两小时消毒一次;航站楼内共有86套洗手间,每隔20分钟会消杀一次;航班登机后,还会对登机口区域进行统一全面消毒,确保不留死角。

此外,深圳机场充分考虑旅客个人防护需求,在航站楼内部分垂直电梯内、旅客安检区、人流量较大的洗手间等处,安装了40多处自动感应式免洗消毒液,方便旅客随时进行手部消毒。

启用精准检疫新模式 深圳机场严守进港“关口”

摆渡车也是旅客密切接触的设施,为让旅客安心出行,深圳机场地服公司专门成立了环境卫生“义工消杀队”,每天对旅客摆渡车、机场员工通勤车及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消毒。光是旅客摆渡车,每天平均就要消杀40台次左右,摆渡车在运送旅客后,会统一消杀,特别是车内的扶手、工作台等旅客能碰触到的地方,都会进行重点消毒。

近期,深圳机场还邀请了市疾控中心对航站楼相关区域空气专业消杀,并对各保洁单位开展系统性消杀培训,进一步优化、提升了机场航站楼、地面交通中心等区域原有的消毒方式,确保最佳消杀防疫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