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老人都被薄養厚葬,說說你的看法?

田野情


老話說的“活著不孝,死了亂叫”就是說這種現象。他們把葬禮辦的風風光光,收取大量禮金。好像非常孝順,把父母都照顧的非常完美😪但是,實際上是老人活著時候沒有子女管,多子女家庭的孩子,互相推脫,老人居無定所,食不飽腹。度日如年,讓人看的心酸。勸告那些父母還健在的人,好好照顧父母晚年生活,陪伴左右,讓老人衣食無憂,這就是孝順了。不要把風光做在葬禮上。沒有用,再風光的葬禮。父母都看不到了!


LingWang29


贊同這個觀點,尤其是農村的空巢老人,這種現象尤其明顯。老人在世時子女不管不問,去世了才想著風風光光的安葬老人,就為了給自己圖個孝順的好名聲,還能趁機撈一筆錢財。

我一鄰居就是這種假仁假義喪盡天良的偽君子,他父母在世時被他百般嫌棄,家裡來客人了父母不能上桌吃飯,他媽媽被狗咬了他也不管不不問,還讓他體弱多病的媽媽天天下地幹農活,他自己卻天天跟個祖宗似的在家喝酒打牌。鄰里鄉親還不能說他,誰說他就兇誰。在世時本該享受天倫之樂的她卻受盡了艱苦磨難。終於,他媽媽因病去世了,也算是一種解脫吧,他媽媽去世後他們夫妻倆假裝表現得很傷心,滿臉仁義,滿肚子刀槍。為了厚葬他母親,平時生病一分錢都捨不得給媽媽的人,此刻卻毫不吝嗇。該花的不該花的一分不少。怎麼熱鬧怎麼來。在世時受苦受累一輩子,去世後子女才假仁假義的盡孝,不知道她上輩子是造了什麼孽這輩子才會養這麼個兒子來虐待自己。

百善孝為先,為人子女,孝順父母是自己最大的福報,世上最悲哀的事情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待”請及時行孝!


丹妮子ya


不要一概而論,孝敬父母有時候不要一味地道德綁架,我自己親身經歷,父親心梗第一年,遇到我那年生意虧損,借了錢給父親看病,出院後卻被有些親戚詬病說為什麼沒有賣房子給老人看病,我因為幾萬塊賣房子啊,再說後來借親戚的錢都還了啊!孝敬父母天經地義,但不要一味地道德綁架!薄養能怎麼薄養,給吃的不好,喝的不好,還是不給看病,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才好!厚葬沒有問題!


宣城小地主


反正我對待雙方父母都是一致的態度,他們活著的時候儘量善待,過世了,簡單操辦,入土為安就得了。就因為這事我和小叔子還吵過一架。

婆婆去世後入殮時主事人讓把婆婆生前的衣服挑幾件好的壓在棺材裡。結果找來找去也沒找到幾件好的,就是幾件婆婆生前穿過的,都是我和五大伯哥給買的。平時婆婆活著的時候,我和老五給買的新的衣服還有吃的啥的基本都讓小叔子兩口子給劃拉走了。婆婆過世了,張羅買殯葬用品壽材什麼的時候,小叔子蹦出來咧著臭嘴嚷著都要買好的都要買好的。我說買一般的就行,把省出來的錢留給公公吧。

小叔子吼著,多出來的錢他給拿。

結果,事後分賬的時候,他又舔著逼臉說他最小,他不應該出錢 這喪葬費應該哥哥們給他攤了。

就這樣,我實在忍不住了,就和他吵了一架,一點面子也沒給他留,把他老底掀了個遍。


緣續夢琳


你好,我是小女婿!你提的問題是“不少老人都被薄養厚葬",談談我的看法:

1,“百善孝為先",孝道在我們的國家,世世代代被傳承,我們要傳承和發揚,不是遺棄。2014年那年之間,我媽媽糖尿病引起病發症,在縣院住幾天,情況沒有好轉,病情加重,連夜用救護車送到市一院,一共在醫院一個多月,都是我們在照顧,非常幸運媽媽轉危為安。現在媽媽還常說“如果那次不是我們,墳前草已經長很高了。"我們做人匆忘本。

2,人的面子在作怪,社會的一種壞風氣。覺得平常孝順父母,大家看不到,他們哪裡知道,孝不是做給別人看,是做到自己問心無愧。以前看到一個典故,“老人有三個兒子,老人生病了,個個不願意拿錢給老人看病,都說自己沒有錢,最後老人淒涼的走了,他們全部爭著要花錢,還要花多錢,美其名曰要風風光光的讓老人離開。"他們只想為自己博個名,要個面子,忘記了是誰生了他們?忘記了是誰辛苦的撫養他們?“床前一碗水,勝過墳前萬堆灰"

3,在外面的工作的人,經常打電話問問,關心關心老人,條件允許經常回家看看,其實老人不要我們什麼,就是想看到我們,和他們說說話,他們就心滿意足了。我一個星期一般要打2個電話,如果超過5天不打,媽媽就會在我爸嘮叨,怎麼沒打電話呢?有父母惦記,其實也是一種幸福。

4,父母在,家就在,如果他們不在,回家不會再有人在路上等你,也不會再有人叫你的小名。好好的孝順自己家裡的老人,不要錯過了機會,在的時候好好對待,不在我們心安,不要在乎那些虛的。不要以後再後悔,世上沒有後悔藥!

5,重要的事說三遍:盡孝要趁早;盡孝要趁早;盡孝要趁早。

總體來說,我們要傳承和發揚孝道,大家都有老的那天,孝敬老人是一種民族文化傳承,也是一種為兒女做榜樣傳承,不能為了一些虛名而忘本。我是小女婿,很高興回答你問題,希望対你有幫助,謝謝!




濱海的小女婿


這就叫:活著不孝,死了亂叫,是給別人看的!還有藉機斂財的!

這種家庭極少數!

大多的家庭子女是孝順老人的,活著盡孝,老人百年天堂以後,不留下遺憾!



厚德載物200375986


我反對老人被薄養厚葬的做法,因為老人在人世間讓他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讓他們幸福地安度晚年才是子女對自己父母養育之恩的反哺。人類的傳承也應該是這樣。在生不能得到子女的盡孝,去世後子女卻大操辦後事其實是子女自私自利的表現,子女迷信地認為這樣厚葬老人祈求得到老人在天之靈的保佑。


糖家向日葵


這是假孝順!

作為子女,如果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做到:

*一有空幫父母做做飯,帶帶自己的孩子。

*經常給父母買老人喜歡吃的水果、堅果、瓜子等。

*平常給父母買些新衣服穿,陪老人出去走走,幫老人敲敲背等。

*要經常向父母噓寒問暖,時刻尊重老人。

*逢年過節,給父母多買些好吃的,多幫襯幫襯老人做家務,讓老人多息息。


探索者Kcarl


答:有不少老人都被薄養厚葬,說說你的看法


我認為薄養厚葬是一種社會現象,先分開概況一下。 薄養基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人是生活節奏快工作忙,老人在的時候忽律了對老人的關心,等失去了才幡然醒悟。另一種是本身就不想好好養老人,不在於他條件好不好,只是有沒有孝心。 厚葬是一種傳統習俗也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正常操辦按當地風俗。另一種是別有用心,給別人看的更是唯利是圖的一種人主要目的是為了收禮。

下面我就從這兩個反面來回答:


一. 薄養厚葬已經不是個例了,國家在一號文件中批評了老無所養、大操大辦的惡劣風氣,能夠被國家點名,可見這類現象已經在全國內普及起來。而在殯儀館的宣傳欄上也都寫著杜絕厚葬薄養的風氣,但實際上在農村中還是有很多這種風氣,這是不符合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的。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進步,大家的經濟收入也高了起來,不過不少子女則認為自己賺錢不是太容易,在城市裡的開支也很高,還要給孩子買車買房等,因此他們在老人的撫養上一直都不是太關心,生怕會讓自己的負擔增加。其實子女只需要每個月拿出300-500元,就可以讓老人不那麼勞累了,完全不會讓自己的負擔加大。薄養厚葬形成的原因。

1. 生前虧欠,事後補償
如今的生活壓力大眾所周知,很多年輕人也都選擇外出打工,謀求自己的事業發展,對於家中的老人只是定時給生活費,偶爾回家看看。很多人事業忙得不可開交,無暇抽空照看父母,但是當聽到父母逝世的消息之後,卻恍然大悟,自己賺的這些錢又有什麼用?可是父母已經去世,想要在盡孝顯然已是不可能的事,為了彌補他們自己內心對父母的虧欠,大多數人都選擇厚葬。很多人對於這種現象總結出了八個字,"生前虧欠,事後補償"。
2. 工作忙,迫於無奈只能如此

農村和城市不同,城市有他們的生活節奏,有他們的規矩,有時候想要盡孝,但是迫於社會規則的壓力,只是有其心而力不從。很多人心繫家中的父母,但也只能在每週的周哦,打打電話,聯絡聯絡感情。工作忙,迫於無奈只能如此。成年人的世界往往多是無奈,有時候我們別無選擇。
3. "薄養"是無奈,"厚葬"是風氣
農村人這幾年生活越來越富有,兜裡裝的錢也是越來越多,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很多原先是出於傳統處於盡孝的事情,如今卻也變了味。比如說葬禮這回事兒,葬禮是為了給去世之人過世,但在如今看來照了一遍,成了一種另外的盡孝之道。很多人就盲目的以為葬禮辦得小,就是對於家中親人的不孝,其實真的是這樣嗎?薄養是生活無奈,而厚葬卻演變成了一種不良的風氣。

二. 自古以來,農村喪葬一直比較“熱鬧”,這可以說是農村喪葬的習俗。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喪葬方式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反而成為一種比較的形式和獲取金錢的手段,因此“厚葬”成為一種時尚,並且越來越流行。

有人在父母還活著的時候就不理他們了,但他們認為死後舉行豪華葬禮就是孝順,但這種“孝順”就是孝順,當然不是,真正的孝道是父母出生前的孝道,給父母安度晚年。而在這裡,自然是農村的養老,農村養老問題是人們提出的,他們想解決,但別無選擇,因為目前農村的養老只能依靠自己的子女,雖然有養老保險,但養老保險的錢卻很難計算,除了依靠子女,農村老人幾乎沒有其他養老方式。雖然現在大多數孩子還是孝順的,但畢竟還是有一些“不孝的孩子”。

可見農村如何養老將成為討論一個更現實的問題,雖然國家養老金政策在不斷髮展,但畢竟還需要時間,所以,老人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棺材底座”掌握在自己手中。俗話說:“孩子有女兒,一隻手藏在黑暗中”,不管孩子是否孝順,手中的一些錢是最讓人放心的,他們的孩子很孝順,這些錢可以作為兒童的遺產,這不孝順,這筆錢會用來養老的。

然而,無論怎樣,國家對農村老年人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對農村老年人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隨著觀念的改善,農村的薄養厚葬也將顛覆傳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農村老年人再也不用擔心“養老難”了。



我的回答就到這來,粗知淺識,請多擔待!


品質生活封哥


這種現象是少數,但是也存在著。有驗女在老人生前不盡孝道,己很傷老人的心。父母含辛茹苦養大兒女,沒有享受天倫之樂的快樂,遭受白眼,歧視與虐待,更有甚者,不能保證老人基本的生活,並不是這些子女沒有贍養老人的能力,有些條件是很好的。

這種現象不是我們中華民族應該有的表現。中華孝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這也是我們民族的代秀傳統而幾千年流傳,繼承下來。

我們的國家是很提倡孝順與愛心的,對於生前不對老人盡孝,在老人去世後下擺宴席大講排場辦表事的人,實在是做給別人看,而大大有損於自己和家庭形象,大家對這種現象實在是反感。這不是我們為人兒女應該做的。今天再怎樣排場,不如在老人生前送上熱湯熱飯,問寒問暖,漿泥衣服,陪伴老人。

不善待父母的人,薄養厚葬老人的人,在價值觀和做人的道德理念上存在問題。這不是我們民族讚揚,崇尚的傳統,也不是當今社會應該遵祟的,我們應該對這些人堅決的說不!

願天下父母都能快樂幸福過晚年,願每個人都孝順我們的父母,為我們的後代做好表表率,讓中華孝道代代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